第339章 0334【等貴賤,均貧富】

攻陷興元府,就得立即發兵。

南下的時間越遲,官府鞏固的雄關就越多。

此戰俘虜的官兵,先以籍貫分類,優先編練非興元府之人,帶着他們打回老家去。強壯者爲正兵,老弱者爲雜兵。

接着再從本地俘虜當中,挑選青壯爲兵,餘者給些口糧自己回鄉。

朱銘麾下的兵力,就此擴充到兩萬人(不含洋州、金州守軍)。

兵分兩路。

朱銘親自統率主力,走金牛道南征。

李寶率領五千偏師,從米倉道而下。

李進義、鞏休領二千先鋒部隊,率先殺向三泉縣。

三泉縣的兵力,早已調到興元府守城,此時守備空虛很容易拿下。

李進義、鞏休到得三泉,果然沒遭遇抵抗。縣令早特麼跑了,胥吏開城投降,沒有兵戈之事。

二人並未逗留,稍作補給,歇息一日,李進義帶兵往南,鞏休帶兵往北。

且說鞏休領兵一千,就跑去攻打興州。

興州(略陽)只有順政、長舉二縣,戰略位置極爲重要,與三泉縣連爲一體,共同控厄川陝漢中通道。

另外,還有經濟價值。

川峽四路,有三大鑄錢機構。其中的濟衆監,便在興州境內,每年都會鑄造鐵錢。

誰做宰相,誰的心腹就提舉濟衆監事。

如今的監官,自然是王黼黨羽,名字叫做楊昭述。

興州知州招募鄉兵,把巡檢兵也拉去守城。楊昭述硬要分走一部分,去守衛他的鑄錢場,又編練起一隻礦工軍隊。

鞏休順着嘉陵江而上,由於江水湍急,很多地方行船困難,一時間又找不到縴夫。拖拖拉拉近一個月,攜帶的軍糧消耗大半,終於抵達濟衆監附近。

“爹,前面有官兵!”鞏義帶着探路隊回來。

鞏休下令:“停住,準備作戰。”

卻見幾個壯漢走來,大老遠就跪在地上,其中兩人手裡還拎着腦袋。

鞏休上前幾步,問道:“你們是什麼人?”

一個壯漢回答:“俺們是濟衆監的冶鐵匠和礦工,受不得貪官盤剝毆打,便把場監和巡檢指揮殺了。濟衆監那邊,還有兩千多個弟兄,願意跟着朱相公做大事!”

鞏休喜道:“兩千多人全是工匠?”

那壯漢說道:“還有些是場監招來的鄉兵,他們也受不得氣,跟咱一起殺官造反。”

“好!”

鞏休開懷大笑:“你手裡是誰的腦袋?”

壯漢咬牙切齒道:“場監楊昭述的腦袋,這鳥官慣會作踐俺們。”

鞏休又問:“興州城有多少官兵?”

“不曉得。”壯漢說道。

鞏休收下這兩千多兵,繼續沿着河谷往北走。

來到興州城下,卻見城門大開,城中百姓正在往外逃。

鞏休派人去攔住,仔細打聽,才知濟衆監礦工殺官造反,興州太守得到消息就跑路了。

興州太守坐船逃往長舉縣,還覺得不夠安全,腳底抹油又逃亡成州(成縣),那裡已經是秦鳳路地界。半路上,長舉縣令跟着知州跑,整個興州都無人主持局面。

就這樣稀裡糊塗把興州拿下,鞏休自言自語撓頭:“俺這八字,是走背運,還是好運?”

“好運吧。”鞏義說。

父子倆在廢金礦起兵,興致勃勃要幹大事。

結果攻打城固、興州、長舉,當官的全都棄城逃跑,打到現在他們還沒見過血。

……

卻說李進義繼續向南開路,抵達漫天寨就被卡住。

這裡又叫朝天峽,唐明皇逃跑入川,蜀中官員便在此接駕取“朝拜天子”之意(後世改叫明月峽)。

高山,深峽,湍流,棧道,寨堡……沒有兩三萬兵力,不計死傷的強攻,根本不可能殺過去。

已經六十多歲的利州太守黃德裕,親自坐鎮漫天寨,而且身邊放了口棺材。

黃德裕負手而立,望着前來打探消息的賊寇,面無表情一句話也不說。

他二十歲中進士,少年英才,風流倜儻。

當時的探花,並非固定第三名,而是讓最年輕帥氣的進士來做。

他就是探花郎。

榜眼出身的御史上官均,主動把外甥女嫁給他。一時間,美人在懷,前途無量,說不出的風光。

他在閔縣,親臨颱風災區,帶領百姓救災。

他在鳳翔,鼓勵百姓告狀,嚴懲世家大族子弟(鳳翔府有大量官宦世家)。

但是,這些政績都不管用反而得罪權貴難以升遷。

黃德裕能夠升做朝官,竟是因爲能書善畫……

宋徽宗喜歡他的書畫,加封他爲少保,還讓他給皇子們上課。

因不容於王黼,又跟太子走得近,黃德裕去年被貶來利州做太守。

“賊人退了,賊人退了!”

賊寇消失,走得無影無蹤,漫天寨的守軍歡呼起來。

黃德裕依舊面無表情,一屁股坐在棺材上,望着滔滔嘉陵江水沉思。

他能在此防住賊寇南下,但巴州那邊怎麼辦?

四川多半是要沒了!

“太守,太守……”一個信使從南邊而來。

黃德裕心頭一緊,連忙保持鎮定,依舊坐在棺材上扭頭問道:“怎的了?”

信使氣喘吁吁說:“昭……昭化沒了,有人起兵造反。還到處傳播亂賊口號,說要……說要‘殺貪官,等貴賤,均貧富’。”

黃德裕就像喉嚨裡有痰,張大嘴巴卻說不出話來。

他一輩子清廉著稱,到老了卻成爲“殺貪官”的目標。

被反賊攻陷的昭化縣城,卡在劍門關和利州城之間,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

黃德裕留下一千“精兵”防守漫天寨,自己帶着主力火速回去剿賊。

……

半個月前。

昭化縣望喜鎮附近的蔣家溝村。

鄉下士子蔣成務,看着一羣官差離開,藏在心中的憤怒,終於忍不住浮到臉上。

他家是鄉下地主,父子五人都讀過書,前後花費大量錢財,卻只有二弟考上舉人。家裡變賣田產供二弟進京趕考,可惜依舊榜上無名。

蔣成務爲了負擔家庭,放棄科舉去打工。

給人抄過佛經,替人做過賬房。同窗舉薦他到縣小學做老師,總算有了穩定體面的營生,誰知朝廷削減官學規模,直接把昭化縣小學給裁撤了。

如今家裡只剩一百多畝地,其中七成屬於貧瘠旱田,卻要養活全家老小十六口人。

四個兄弟,三人放棄學業,一邊耕種一邊做工,只要賺錢啥都願意幹,集全家之力供養二弟讀書。

因爲二弟考中過舉人,最有希望做進士翻身!

然而官府卻不放過他們,因爲蔣家以前是三等戶。家道中落了,戶等卻不減,什麼苛捐雜稅都有他們的份,而且還比一般農民收得更重。

“父親,反了吧。”蔣成務回到屋裡。

蔣仲儒是村學老師,還不到五十歲,卻已經滿頭花白。

村裡讀書的學生不多,束脩也收不到幾個,平時還得自己下田種地。

他年輕時候,性情耿直且暴躁,毆打過本縣大族子弟,從此被打擊報復二十多年。

而且鈍刀子割肉,不一下子弄死,年年攤派都有他家。變賣了許多田產,戶等一直卡着不給降,非要把他折磨致死才甘心。

聽到長子說要造反,蔣仲儒沒有太大反應,只是說:“一旦造反,你二弟寒窗苦讀,萬般心血都白費了。”

“我考不上的,索性反了吧。”蔣成棟走進來。

蔣仲儒問:“又沒借到錢?”

蔣成棟苦笑:“官府盤剝越來越重,咱家的情況誰都知道,四里八鄉哪個願意借錢?”

不多時,蔣成樑、蔣成章扛着鋤頭回家。

四個兒子圍着老爸站好,他們已經達成共識,這次怎麼也要舉家造反。

仇家和官府欺人太甚,今年已來搜刮好幾次。

這回朱家父子在洋州造反,利州各縣緊急招募鄉兵。不是獨子的家庭,也可以不出壯丁,但需要繳納免夫錢。

蔣家四兄弟,須出壯丁二人。

要麼去當兵打仗,要麼按照戶等,交四十貫免夫錢。

他們已拿不出恁多錢了。

“姓朱的能成事嗎?”蔣仲儒擔憂的是這個,他對造反毫無心理負擔。

蔣成務說:“管他能不能成事,咱們造咱們的反。官差給了最後期限,十天之內,不把免夫錢交上去,就要到家裡來抓役夫了。我父子五人,皆讀聖賢之書,若被抓去做役兵,今後還怎麼立足鄉里?官府辱我至斯,便是殺頭也要造反!”

蔣成樑也說:“二哥考上過舉人,他不須應兵役的。官府自己懷了規矩,就不要怪咱們拼命!”

蔣成棟說:“今年已徵了兩次免夫錢,地裡腳錢也漲到300文,各鄉各里的農戶不堪重負。我們可學王小波,打出等貴賤、均貧富的義旗,再殺一兩家劣紳地主,必可四方響應殺進縣城!”

滿頭花白的村學老師,緩緩站起身來:“那就……反了吧。”

兄弟四人,先去找蔣家曾經的佃戶,把收不回來租子的欠條全部撕掉。又串聯村裡最窮苦的人家,宣揚“等貴賤,均貧富”思想,還說朱家父子已佔了漢中,很快就能殺到利州這邊。

不到十天,官差再次進村,挨家挨戶催逼免夫錢,給不出錢的就抓走壯丁。

“官府這是要逼死咱們!”蔣成務扛着鋤頭說。

蔣成棟道:“我在縣裡的同窗說,朱氏父子有十萬大軍,已經殺到三泉縣,下個月就能來利州。官府抓咱們去當兵,是讓咱們去死!”

這位可是中過舉人,還去京城趕考的讀書人,他的話具有無限說服力。

不僅村民信了,就連官差都信了。

下鄉徵稅的都是小嘍囉,接觸不到太多信息。他們面面相覷,擔憂朱家父子,真帶着十萬大軍殺來。

“打死這狗入的!”

蔣成樑一扁擔砸過去,已經串聯好的村民,紛紛跟着動手。

蔣仲儒身爲村塾先生,在打死官差之後,開始發表“等貴賤,均貧富”的演講,例數貪官污吏和無恥地主的可惡之處。

村民們本就信服他,再聯想自家遭遇,很快就怒不可遏,抄起棍棒殺向蔣員外家。

那個蔣員外,論輩分還是蔣家四兄弟的叔公,卻被四兄弟帶着村民活活打死。

一連席捲好幾個村子,每到一村必殺人,接着前去洗劫望喜鎮。

這裡是金牛道的必經之路,水陸交叉形成商業小鎮,每個月都有商旅在此逗留。

起義農民洗劫商旅和店鋪,鎮上的無業遊民紛紛加入。殺人越貨之後,沿途洗劫富戶,直往昭化縣城衝去。

縣令本已募集兩千多鄉兵,打算給知州那邊送過去。

可聽說農民軍殺來,縣令直接跑了,完全忘記自己還有兩千多兵。

這廝還算跑得快,再慢肯定要死。

因爲農民軍剛殺到縣城,那些鄉兵也跟着造反,直接打開城門匯在一起。

蔣仲儒帶着四個兒子,本想約束農民軍,但已經完全失去掌控。

這些農民都瘋了,先是衝進官府,見到人就打殺。泄憤之後,又尋找城中大宅,衝進宅子裡殺人搶劫。

真正實現了等貴賤、均貧富!

Wшw▪ttκǎ n▪C O

第759章 0754【臆想中的大明】第243章 0238【錢琛南行】第583章 0578【一個比一個激進】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164章 0159【升職加薪】第8章 0008【張五】第815章 0810【第一夜就有驚喜】第857章 0852【龍門書院】第187章 0182【進獻大補丸的蠢道士】第906章 0901【三佛齊】第241章 0236【搶班奪權與鐵礦開採】第455章 0450【誰輸誰贏?】第881章 0876【清田總督和王命旗牌】第870章 0865【國際大戰略】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491章 0486【諸多安排】第130章 0125【有喜啦】第490章 0485【進城】第734章 0729【銀礦就在眼皮底下】第63章 0060【孬兵智將】第886章 0881【華林書院有真儒】第195章 0190【拿人】第4章 0004【可能是宋】第392章 0387【韓世忠遇到伯樂】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學武廟】第354章 0349【困獸之鬥】第855章 0850【耶律燕】第494章 0489【該定都哪裡?】第96章 0091【豐收】第681章 0676【讓呂家查呂家】第575章 0570【辛興宗要海外建國?】第81章 0077【聚寶盆討老婆】第772章 0767【俸祿 封邑調整】第532章 0527【大人,時代變了】第26章 0025【公私】第228章 0223【玻璃洞天】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15章 0014【家鄉的兒歌】第38章 0037【受教了】第236章 0231【殺人滅口】第638章 0633【抗金統一戰線】第166章 0161【造船尋仙】第478章 0473【賣糧亂敵】第126章 0121【道茶】第812章 0807【通敵者不少啊】第231章 0226【誤農淘金】第752章 0747【北方之事】第29章 0028【論史】第116章 0111【朱院長的心靈雞湯】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第421章 0416【老韓獻計】(爲盟主壓蓋加更第644章 0639【耶律大石再度出手】第340章 0335【險寨難攻】第161章 0156【還沒領工資,就被罰沒了】第34章 0033【丙午亂,豬騎馬】第138章 0133【知行合一】第860章 0855【洛陽軍校】第923章 0918【土包子進城】第204章 0199【激將借勢】第458章 0453【太上皇的助攻】第858章 0853【西南諸蠻】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914章 0909【大明皇帝是萬王之王】第453章 0448【毫無主見】第461章 0456【戰績輝煌與損失慘重】第664章 0659【兩個猛人合作】第508章 0503【胡安國的學術思想】第750章 0745【大明寶鈔】第524章 0519【白酒顯威】第312章 0307【盡是失意者】第274章 0269【朱大學】第383章 0378【戰爭債券】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707章 0702【二虎相爭】第848章 0843【新式賜服】第934章 0929【豫王入安南】第636章 0631【降將的用法】第77章 0073【陸提學】第493章 0488【東京城裡不缺官】(爲盟主可第818章 0813【詐城似乎要失敗】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300章 0295【烏龍再烏龍】第608章 0603【混亂戰場】第511章 0506【財政確權】第828章 0823【還想偷地盤的西夏】第107章 0102【洋州書院】第561章 0556【逃跑是專業的】第428章 0423【腰上黃】第86章 0081【都閃開,我要裝逼了】第194章 0189【立威】第111章 0106【百姓日用即爲道】第934章 0929【豫王入安南】第94章 0089【朱院長的沮喪】(求訂閱)第842章 0837【還能繼續談】第516章 0511【嚴打】第52章 閒聊幾句第795章 0790【德政】第214章 0209【吃酒去】第67章 0064【大鬧縣衙】第237章 0232【五條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