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

一件件禮物,被擡到七星書院,都是桂州官吏和富戶送的。

似乎覺得朱銘從中原來,什麼奢侈物品都見過,於是富戶們多選擇贈送土特產。

朱銘也懶得拒絕,只當是收的束脩。

“老酒是什麼酒?怎每家都送一罈?”朱銘看着禮單問。

蔡懌、尚用之等官員也來慶賀,前者說道:“麥曲所釀,乃廣西特產,以桂州猶多。士紳之家,每歲必釀,婚喪嫁娶、招待貴客皆用此酒。”

尚用之說:“前番招待成功,便喝的是老酒。另有一種古辣泉,藥酒是也,出自山中夷人之手,色澤微紅,可防瘴氣。”

各種土貨禮品,朱銘都覺稀奇。

他居然看到了葫蘆絲,外形與後世大同小異,只不過宋人稱其爲胡盧笙。

還有一種盧沙,豎八管,橫一管,類似排簫,聽說是瑤族樂器。

禮品當中,以瑤貨居多。

瑤族在宋代多寫爲“猺族”、“搖族”,桂林周邊的熟瑤,還沒納入官府統治,不需要交稅服役,因此跟漢民相處較爲和諧。他們經常下山賣貨,商賈運去北邊售賣,算是各取所需。

讓張鏜、李寶、關勝等人,把禮物都搬到庫房,朱銘問曾孝端:“本地報名的學生有多少?”

“已有七十六人,”曾孝端說,“年齡最長者28歲,年齡最幼者13歲,甚至有就讀於州學和縣學者。”

當天,慶祝完書院落成典禮,朱銘開始了第一次旅遊。

走得不遠,就在七星山的另一側。

蔡懌、尚用之兩位驢友帶隊,朱銘領着諸多學生,坐船去游龍隱巖。

可泛舟直入洞中,內部高大廣闊,洞頂隱有龍跡。

朱銘沒怎麼看出來,但蔡懌堅稱那是龍型,又有水光搖曳增強效果。盯着看了好半天,朱銘只能承認那是龍,這樣才能匹配風景名勝。

行舟一箭之地,前方有洞門可出,半山腰遇到寺廟。

住持是個叫義真的老和尚,合十鞠躬道:“龍隱寺與七星書院毗鄰,今後朱山長常來喝茶。”

“好說。”朱銘微笑。

他並不憎惡任何宗教,前提是別沾染太多世俗。

這個龍隱寺就不錯,並不修築殿宇,也不兼併土地。以巖洞爲佛堂,靠收香火錢過日子,攏共也才幾個和尚而已。

巖壁鑿有佛龕,朱銘入鄉隨俗,也上前拜了幾拜。

隨即又去遊覽別處,義真和尚指着巖洞的一角說:“那邊有登山杖。”

估計常有人來遊玩,龍隱寺準備了一堆登山杖,免費提供給遊客,反正他香火錢收得足。

朱銘和學生皆去取杖,蔡懌等資深驢友自是有備而來。

曾公巖等名勝陸陸續續都看了。

方廷實玩得很高興,他以前沒怎麼來過,頗有被拉下水做驢友的徵兆。

範致明則是問東問西,在嶽州收酒稅時,他也喜歡到處遊覽,還把歷史人文也一起寫進書裡。

只爬了一座山峰便天黑,山中亦有村社,衆人前去填肚子。

所謂村落,不過十幾戶人家。

但日子過得還可以,經常招待遊客,備下飯食賺些外快。官吏也不來盤剝,否則太守進山旅遊,上哪兒找地方吃飯住宿?

“汪汪汪汪!”

朱銘剛剛進村,土狗就叫喚起來。

狗也欺軟怕硬,看他們人多勢衆,只遠遠齜牙狂吠,不敢衝過來咬人。

尚用之對這裡很熟,下午已派隨從過來準備。他們自帶酒水,在村中燃起篝火,村民提籃裝飯過來。

隨行之人,有會曲藝者,還唱起俚曲助興。

吃過飯菜,已晚上八點多了,居然並未結束行程,蔡懌又帶着朱銘去夜遊灕江。

這些桂州官員,可真特麼會享受。

他們早已準備好畫舫,船上還有本地名妓,諸多學生擠在艙內,就連那些太學生都歡快起來。

遊山玩水,總能讓人忘記憂愁。

幾罈老酒抱出來,衆人舉杯宴飲,繼而開始行酒令。

喝得半醉,蔡懌說道:“今日暢遊,成功還未寫詩。目下且寫一首,我讓人刻在巖壁上。”

“對對對,”尚用之連忙附和,還得意洋洋道,“桂州附近巖壁,我已刻了六首詩。”

好意思說,在旅遊景點刻字,換幾百年後要交罰款的。

本地學生,只跟來幾個,此時都看向朱銘。

他們早知道朱先生精於辭章,這幾日也拜讀了大作此刻都等着朱銘露一手。

就連唱曲的名妓,都投來期待目光。

朱銘說道:“不敢弗諸君好意且拿筆墨來。”

名妓立即起身研墨,捧來紙筆盈盈相望。

朱銘藉着酒興揮毫,也懶得大改,湊合着能用就行:“賦性生來本野流,手提竹杖入桂州。飯籃向曉迎殘月,歌板臨風唱晚秋。兩腳踢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如今不受嗟來食,村犬何須吠不休?”

“妙哉!”

旁邊之人,紛紛喝彩。

沒人計較此時是晚冬,而非詩中的晚秋。

這寫的是之前在村社吃飯,又夾雜朱銘的人生際遇,寫情寫景,虛實相合。

明面在埋怨村犬,其實在諷刺奸黨。

範致明估計喝醉了,歪着身子說:“我卻沒那般灑脫,身爲團練副使,拿着朝廷俸祿,還在受嗟來之食。”

蔡懌說道:“明日選一個好地方,便在七星山刻下此詩。”

朱銘今天耍得高興,喝他個酩酊大醉,便在畫舫裡呼呼大睡。

翌日,返回書院,開始忙正事兒。

他要編寫校規校紀,就是不準賭博之類,相對還算比較寬鬆,不會過多幹預學生言行。

還有分班的事情,有一些未成年學生,朱銘不可能親自授課。將他們編爲初級班,讓太學生輪流代課即可。

還有確定課表和科目,身體鍛鍊也不能耽擱。

薛道光傳授的那套體術,當做體操讓學生練習,每天早上都要打一套。

每個班,由學生推選班長,每月輪值更換。還要推選學生會長,協助管理學校。這些安排,在太學裡也有,並非朱銘拍腦袋想出來的。

富戶捐贈的財物,皆由學生們來管,朱銘並不收爲己用。

甚至連學校的伙食,也不打算請廚子,由學生輪流煮飯做菜。朱銘和學生們的隨從,可以幫着打下手,願意讀書的也能來聽課。

師生共同治校,學風非常自由,注重勞動實踐,平時還要幫忙種地。

轉眼便到了除夕,朱銘與學生們一起過年。

桂州也有元宵燈會,蔡懌那幫子官員,硬拉着朱銘去觀燈。

就在燈會結束之際,七星書院正式開學,一艘官船來到桂州。

遞送公文的官差,直奔州縣衙門而去。

宋徽宗頒佈聖旨,正式廢除三舍法!

全國各地的州學、縣學,如果在元豐年間就已有的,依舊予以保留。元豐之後興建的官學,以及辟雍、宗學及諸路提舉學事官屬,全部予以廢除。

也就是說四級升學體系,退至元豐年間的狀態,蔡京的學制改革通通作廢。

學生全部清退,老師回京等缺。

太學依舊實行三舍法,可以繼續考太學試,但不再繼續對外招生。

桂州的校長和老師們都傻了,他們並未遭到裁撤,卻比直接裁撤更慘。

裁撤之後,還能回京補缺。

如今這麼搞,等於被晾在桂州。他們的學生無法升貢了,全都要去考科舉,以進士錄取人數來判定政績。

消息傳出之後,大量士子退學,紛紛回去讀私塾。

因爲州學的科目亂七八糟,比朱銘的七星書院還教得更雜。摻着《道德經》、《南華經》、《列子》等課程,這些都是忘了取消的。

一部分士子退學之後,跑來七星書院聽課,朱銘這裡愈發興旺起來。

就是老師不夠,他跟範致明兩人教不過來。

而且缺乏校舍和宿舍,後來的學生不能住校。

範致明已經對朝廷無語了,忍不住吐槽:“這次罷三舍法,罷得毫無徵兆,讓官學師生如何適應?諸多政令,乍興乍廢,此非治國之道!”

朱銘笑道:“朝廷缺錢了。官學退回到元豐制度,全國一大半學校會撤銷,每年能省下無數錢財。而廢除的又是蔡京政績,王黼當然要竭力推動。這就是君臣的想法,皇帝是爲了省錢,王黼是爲了打擊蔡京。”

廣西這邊還不算啥,江浙百姓纔是快瘋了。

方臘起義雖然還沒完全鎮壓,但基本沒有翻身的可能,就連方臘本人都流竄去了江西、福建山區。

於是,宋徽宗迫不及待的恢復應奉局,花石綱又特麼重新搞起來了。

兩浙兼江東經制使陳亨伯,爲了給童貫籌集軍費,建議在江浙收取經制錢。

也就是加徵賣酒、賣宅、賣田的牙稅,加徵常賦外的頭子錢,以及其他一些項目稅金。

加稅的對象,涵蓋各行各業,商人、地主、市民、農民一個也別想跑。

江浙人民那叫一個悽慘,先被方臘洗劫,再被官兵洗劫,本來就已經損失慘重,朝廷居然還要瘋狂加稅,而且還恢復了見鬼的花石綱!

說好的罪己詔呢?

童貫本人已經回到東京,讓部下繼續追剿方臘殘兵。

對於徵收經制錢,童貫表示贊同,畢竟打仗確實需要用錢。

但突然恢復花石綱這事兒,就連童貫都感覺不可思議,勸諫宋徽宗說:“東南人家飯鍋子未穩在,復作此邪?”

宋徽宗大怒,童貫因此獲罪,只得加倍討好皇帝。

第673章 0668【這世界應該講道理】第211章 0206【耳根子軟】第750章 0745【大明寶鈔】第869章 0864【脫南者】第765章 0760【這才哪到哪兒啊?】第531章 0526【出其不意】第800章 0795【處處碰瓷的大明將領們】第143章 0138【林沖是楊志的小弟?】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941章 0936【自古以來】第52章 閒聊幾句第656章 0651【向死而生】第121章 0116【拒絕徵辟】第140章 0135【朱成功是忠義之士】第750章 0745【大明寶鈔】第560章 0555【李寶又在發神經】第94章 0089【朱院長的沮喪】(求訂閱)第432章 0427【折姐姐,請不要講H色】第823章 0818【順勢而爲】第701章 0696【朱皇帝有天書三卷】第715章 0710【金國真想議和?】第79章 0075【大明村】第678章 0673【回京受封】第771章 0766【人心惶惶】第491章 0486【諸多安排】第566章 0561【山賊與軍師】第571章 0566【連夜追擊】第690章 0685【桃花石】第80章 0076【悲天憫人朱院長】第321章 0316【訓練精兵】第160章 0155【黑金】第445章 0440【朱院長的幸福生活】第698章 0693【這名字不投大明還等啥?】第233章 0228【捐官別駕】第663章 0658【岳飛 李世輔出戰】第326章 0321【鐘相楊幺】第496章 0491【處理軍隊】第148章 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第749章 0744【四川鐵錢問題】第804章 0799【應該廣封城隍】第49章 0047【投奔】第42章 0040【搶田大戰】第257章 0252【寡婦收割者?】第77章 0073【陸提學】第411章 0406【爆米花】第257章 0252【寡婦收割者?】第614章 0609【仁至義盡】第641章 0636【高麗國王】第558章 0553【大明班定遠】第856章 0851【聚寶盆的曾曾曾孫】第36章 0035【控水旱育秧】第148章 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第401章 0396【已報君恩】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輪着來】第336章 0331【回馬槍】第174章 0169【生意開張】第360章 0355【觀政三】第306章 0301【大理寺下獄】第477章 0472【又換宰相唄】第630章 0625【耶律餘睹南奔】第237章 0232【五條人命】第385章 0380【轉守爲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87章 0582【太子玩真的?】第711章 0706【爆炸的藝術】第560章 0555【李寶又在發神經】第374章 0369【妖法?隕鐵?】第459章 0454【火槍 火炮與護駕軍】第484章 0479【大長公主也要迎義軍】第757章 0752【化學天尊王重陽】第656章 0651【向死而生】第647章 0642【王夜叉】第405章 0400【醫生知州】第580章 0575【交易所?】第258章 0253【郎情妾意與河東獅吼】第793章 0788【朱院長最後的功績】第487章 0482【東京之亂】第473章 0468【兵指洛陽】第777章 0772【臺北臣服】第553章 0548【棉花樹竟有兩三米高?】第93章 0088【白二獻計】第653章 0648【撤軍的各種選擇】第835章 0830【糧草保衛戰】第228章 0223【玻璃洞天】第38章 0037【受教了】第57章 0054【威猛小老六】中秋快樂第183章 0178【當衆表揚】第700章 0695【鍵盤俠的基操】第173章 0168【賜官賜號賜宅賜錢賜車賜僕】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35章 0430【你是我爹,我是你公】第871章 0866【醉生夢死的吳乞買】第114章 0109【把西遊記獻給宋徽宗?】第874章 0869【菩薩蠻入京】第848章 0843【新式賜服】第935章 0930【孤軍深入】第540章 0535【長腿晉王】第779章 0774【彎彎設縣構想】第421章 0416【老韓獻計】(爲盟主壓蓋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