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0275【遍地蠻夷】

第280章 0275【遍地蠻夷】

秦漢時期的成都城,形似烏龜,又叫龜城。

唐宋時期的成都城,因爲把龜城包羅在內,又叫羅城。

據不準確考證,北宋城市人口數量,開封第一,洛陽第二,成都第三。

距離城牆還有好幾裡,朱銘就看到大片房屋,城外也已經形成街市。由於缺乏規劃,稍微顯得雜亂,進城之後就規整了。

成都的城市中軸線主幹道,街面寬達八米,全部鋪了地磚。

地磚是凸起的,中間高,兩邊低,便於排水。下水道雖然不如東京,但也深一米多。

城牆周長12公里,底厚8米,高度8米,城內面積7.3平方公里。

朱銘仰望八米高的城牆,不由撇了撇嘴,這玩意兒得智取啊。

從城市中心穿過,很快又發現城牆,原來成都還有一座內城。即便外城被攻破,內城還能繼續防守。

魏應時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羣,不由驚歎道:“吾所見城市,只有東京比成都繁華。”

張鏜說道:“不愧天府之國,但洛陽還是比成都繁華一些。”

宋代的商稅很有意思,它有一個額度,而且是浮動額度。

隨便以一個縣舉例,計算該縣前五年(初爲三年)的實收商稅,每年同比增加的商稅取中數,每年同比下降的商稅取高數,通過計算來確定今年的商稅新額。

這種新額,又是今後數年的祖額,形成一個商稅標準,從而判定官員的政績。

所以宋代的商稅很穩,且穩中有升,不像明代那樣越收越少。

朱銘在金州的時候,農業稅雖然收得不達標,商稅卻是超額貢獻。私欄被取締之後來往商船明顯增加,官府收到的商稅也大大增漲。

若以商稅考評政績,朱銘能判個優異。

《宋會要輯稿》在熙寧十年,完整統計過全國商稅額度。

若只論單個城市商稅,東京40萬貫排第一,杭州8.2萬貫排第二,楚州(淮安)6.78萬貫排第三,成都6.75萬貫排第四。

若論州府商稅,即把縣城、市鎮也算進去,開封府排第一,杭州府第二(18.6萬貫),成都府排第三(17.1萬貫)。

商稅大體能夠衡量一個地區的繁榮程度,淮安單個城市商稅奇高,那是被鹽運給推上去的。把縣城市鎮也統計在內,還是杭州府和成都府更能打。

方臘攪亂杭州府,若再有人佔了成都府……可不止是商稅問題,還有田賦和其他苛捐雜稅。

……

親隨們有些帶着家眷,朱銘讓他們在成都玩幾天。

趁着機會,朱銘親自騎馬出城,去探知本地的鄉間民情。

很快他就發現,成都附近的土地兼併極爲嚴重,同時似乎又不怎麼嚴重。

說嚴重,是土地多被一些大姓佔有。

佔地最多的,除了王、範、宇文三家,還有楊、李、郭、張、趙、劉、房、杜、勾龍、周、宋等等家族。

說不嚴重,是這些家族不斷分家,土地也不斷分出去。

這些家族的歷史太悠久了,以至於產生大量的小地主和自耕農。礙於同族同姓,主宗非但不能強佔,還得給他們提供幫助。

兩相結合主戶比例居然很高。

成都再繁華,目前也跟朱銘無關,在此逗留十天便繼續前行。

一路坐船而下,經彭山至眉州,再向西去雅州(雅安),最後翻山越嶺來到漢源縣。

此時已是冬末,天氣寒冷,但沒下雪。

漢源此名由來,是因爲貫通全縣的流沙河,古代的時候一直叫漢水。

朱銘親自抵達漢源,才發現與張根所言不同。

漢民住在大渡河以北區域,北接雅州,東接嘉州,西邊和南邊纔是蠻夷地區,並沒有被生番團團包圍。

“這縣城也太小了!”白勝吐槽。

朱銘笑道:“應該叫州城。”

確實很小,但城牆很高,而且近年來修繕過。

朱銘進城的時候,搜檢也極爲嚴格,反覆查看他出示的官方文書。

“縣尊請進城!”守門士卒恭敬說道。

口音特別古怪,比成都府那邊更怪,朱銘連蒙帶猜才能聽懂。

城中頗爲殘破,居民也很少。

朱銘先去縣衙辦交接,然後發現縣衙後宅很小。諸多親隨及家眷,只能在城裡租房子住,好在房子不缺還價錢便宜。

這裡沒有主簿,只有一個縣尉。

縣尉名叫常啓宗,本地人,胥吏出身,沒有進士功名。

押司叫李朝,帶着一衆吏員過來參見。

朱銘也沒多說什麼,他趕路累得夠嗆,只想打掃乾淨後宅休息。

張錦屏指揮陪嫁僕從,先把臥室搞定,親自鋪牀疊被,對朱銘說:“相公睡一陣吧,待吃飯時再起來。”

“我沒那麼嬌貴,你也坐。”朱銘拍拍牀榻。

張錦屏道:“妾身還要去外面盯着。”

朱銘也不再堅持,脫掉外套便躺下,迷迷糊糊間被叫醒吃飯。

翌日,朱銘開始熟悉縣務,縣尉常啓宗和押司李朝在旁講解。

常啓宗說道:“每年賦稅都是不夠的,還須成都府路轉運司,送些錢糧過來補足花銷。”

這個可以理解,鳥不拉屎的窮地方,人口也沒幾個卻要供養州縣兩級官吏。

財政不可能上交,全部截留都不夠,必須找上級伸手要錢。

“可有本州的堪輿圖?”朱銘問道。

常啓宗把地圖拿來,介紹道:“縣城以南數裡,有一個漢源鎮。漢源鎮以北,皆爲漢人;漢源鎮以南至大渡河,皆爲熟夷。”

“大渡河以南,皆爲生夷。有兩林蠻……”

以後世的行政區劃來闡述,兩林蠻在喜德縣,邛部川蠻在越西縣,風琶蠻在德昌縣,保寨蠻在冕寧縣,虛恨蠻在峨邊縣,這些是大渡河以南的主要蠻部。

漢源縣境內的西邊,還有五部落蠻、西箐羌。

更遠還有浮浪蠻、白蠻、烏蒙蠻、阿宗蠻等等。

朱銘對着地圖看得頭暈問道:“哪些蠻部實力最強?”

常啓宗說:“邛部川蠻最強,大渡河南邊的諸蠻,若想跟漢人做生意,都須經過邛部川蠻的地盤。邛部川蠻往往阻隔道路,趁機抽取商稅,所以他們又被稱爲‘大路蠻’。”

“邛部川蠻是否順服聽話?”朱銘問道。

常啓宗說:“他們靠漢人做買賣,在諸蠻當中最是聽話,且經常向朝廷納表進貢。”

朱銘又問:“除了此部,哪部最爲難纏?”

常啓宗說:“西邊的五部落蠻,唐時叫三王蠻,如今又多了兩部。五部蠻夷,分別姓劉、楊、郝、趙、王。”

“漢人後裔?”朱銘疑惑道。

“不知,”常啓宗搖頭,“這五部蠻夷,能聽懂漢話。他們的頭領並不世襲,而是從長老當中推舉。用石頭製作碉堡,糧食和兵甲都藏在碉堡中,經常拿着象牙、犀角、玉石到縣城互市。所乘皆劣馬,矮小孱弱。但這五部蠻夷極爲狡猾,偶爾會劫掠漢民。”

五部落蠻屬於熟夷,能說漢話,但恰恰是他們,乃黎州的心腹大患。

這些傢伙在唐朝的時候,長期勾結南詔國,專門打聽漢地消息,因此被蔑稱爲“兩面羌”。他們曾引導生夷攻打前蜀,前蜀王建直接把各部首領砍了,而且不准他們再立世襲首領,從此才變得聽話起來。

歷史上,南宋黎州最大的一次叛亂,就是五部落蠻攻打漢源城。

常啓宗和李朝不斷講解情況,但他們有些東西也不知道。

比如大渡河以南的蠻夷,既隸屬於黎州,奉大宋爲宗主。同時又聽命於大理國,受到大理國的冊封。

由於大理國太過強勢,這些蠻夷心向大宋,希望藉助大宋的力量,抵抗大理國的不斷擴張。

而且,大宋不會主動向蠻夷索要錢財,大理國卻一直逼着蠻夷無償上貢。

大渡河以南的蠻夷,屬於大宋的天然屏障,只要他們還撐得住,大理國就無法直接進攻宋國。

朱銘又問:“本縣有廂軍多少?不是說差役,要能打仗那種。”

常啓宗說道:“馬軍滿額五十,步軍滿額三百,歸黎州軍事推官統轄。”

黎州的級別太低,連個團練副使都沒有,只安排了一個軍事推官。

朱銘再問:“別說滿額,實際有多少?”

常啓宗道:“宇文太守到任半年,馬步軍就全部滿編。”

朱銘稍顯詫異,他實在沒想到,知州宇文常居然是能臣,半年時間直接把軍隊拉滿。

歷史上,宇文常的下一個官職,是提舉成都府路茶馬司。他發現茶馬司連年虧損,還敲詐勒索前來賣馬的蠻夷,導致蠻夷怨聲載道。但茶馬司買到的馬匹,卻只有定額的一兩成。

錢去哪兒了?

宇文常一番整頓,成都府路茶馬司很快就超額買馬,而且還能賺錢,且讓蠻夷心服口服。

“今日便說這些,我要去拜見宇文太守。”朱銘起身說道。

兩人屬於難兄難弟。

宇文常身爲知州,卻只能管一個縣。

朱銘身爲知縣,卻有個只管一縣的上司。

他們的職責無限重合,直接取消一套班子都可以。

州衙就在縣衙隔壁不遠,同樣建得十分寒酸。

朱銘道明來意,被衙前吏引向黃堂。沿途所過,使院幕職官都在摸魚,甚至有人大白天睡覺。

難兄難弟還真多,能發配到這裡當官的,百分之百屬於仕途失意者。

(本章完)

第805章 0800【朱院長的桃花源】第827章 0822【最後的衝鋒】第215章 0210【幻方】第1081章 1076【最明白的人】第965章 0960【紅薯葉子很美味】第843章 0838【陰險得很】第117章 1112【炒茶是奢侈品】第424章 4019【陣戰】第372章 0367【“收復”燕京】第1061章 1056【武大郎的醬油首戰】第164章 0159【升職加薪】第589章 0584【各有所圖】第646章 0641【郭藥師的覺悟】第411章 0406【爆米花】第632章 0627【孔子要跟孔家切割】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453章 0448【毫無主見】第240章 0235【步步緊逼】第614章 0609【仁至義盡】第945章 0940【兩將之威】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1007章 1002【電氣時代?】第1037章 1032【大明的罪人也是高素質人才】第525章 0520【党項人也是炎黃子孫】第575章 0570【辛興宗要海外建國?】第272章 0267【立道】第1069章 1064【段譽出家】第761章 0756【桃花石汗】第164章 0159【升職加薪】第275章 0270【杭州是個好地方】第561章 0556【逃跑是專業的】第1099章 1094【漢文漢土】第91章 0086【私鹽販子】第1012章 1007【密字驗證系統】第345章 0340【殉國】(爲盟主cry加更)第581章 0576【鐘聲響起】第1058章 1053【殺俘】第8章 0008【張五】第281章 0276【宇文常】第893章 0888【登聞鼓還是響了】第971章 0966【投降了就好過?】第502章 0497【洛陽有現成的大皇宮】第771章 0766【人心惶惶】第863章 0858【宋史】第906章 0901【三佛齊】第632章 0627【孔子要跟孔家切割】第534章 0529【雜牌騎兵全體換裝】第583章 0578【一個比一個激進】第408章 0403【宣和六年春】第525章 0520【党項人也是炎黃子孫】第745章 0740【內鬥纔開始】(等待更新)第519章 0514【白氏之興】第1125章 1120【塞爾柱宰相跑來大明做官?】第953章 0948【逼降】第360章 0355【觀政三】第436章 0431【施行仁政的蔡攸】第604章 0599【天文學社】第700章 0695【鍵盤俠的基操】第789章 0784【天鵝絨換阿拉伯馬】第597章 0592【金石之學】第604章 0599【天文學社】第202章 0197【大數據治民】第431章 0426【夫君,且吃妾身一槍!】第25章 0024【探底與買賣】第754章 0749【朱皇帝要煉丹】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655章 0650【衝就完事兒】第602章 0597【經筵大會】第956章 0951【叛軍很有用】第924章 0919【天方夜譚】第163章 0158【加入炭行】第218章 0213【爲民請命】第382章 0377【火槍火炮】第124章 0119【未來可期】第177章 0172【洋州朱氏,仁義無雙】第996章 0991【秦檜開擺了】第38章 0037【受教了】第380章 0375【軍心若何?】第971章 0966【投降了就好過?】第229章 0224【要跟蠻夷打交道】第14章 0013【三字經】第1069章 1064【段譽出家】第603章 0598【天子是太陽?】第863章 0858【宋史】第801章 0796【成吉思汗他幹爺爺】第728章 0723【金國百姓南奔】第975章 0970【不應幕府無班固,早晚燕然刻第578章 0573【民爲邦本,官民同罪】第287章 0282【奸黨中的泥石流】第1046章 1041【東羅馬人眼裡的中國】第435章 0430【你是我爹,我是你公】第1028章 1023【移民的鄉愁】第856章 0851【聚寶盆的曾曾曾孫】第798章 0793【超越時代的沈夢溪】第939章 0934【任意揉捏】第131章 0126【宋雜劇】第389章 0384【鬧糧跑路】第539章 0534【李察哥想跑】第566章 0561【山賊與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