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0266【講學洗腦】(爲企鵝大佬加更

朱銘拿出一本《道用策》,交給魏氏兄弟自學,有什麼疑問就到州衙請教。

魏應時比較聽話,欣然接受。

魏應物卻問:“此書是新學嗎?”

朱銘微微一笑:“很新,比舒王的學問還新。也很老,直追孔孟真義。精通此學問,上可扶社稷,下可安黎民。”

兄弟二人頗感驚訝,又問幾句,便行告退。

他們回到剛租的房子裡,迫不及待拜讀起來。

讀完幾篇,魏應時驚歎:“此真濟世救民之學也!”

魏應物卻說:“與科考無甚益處。”

“兄長何出此言?”魏應時當即反駁,“如今奸臣當道,便是科舉做官,又能有何用處?祖父便受薦舉,也拒絕入朝。我等應該修身治學,待時機已成,再去科舉做官。此書雖無益於科舉,卻是做人做事的好學問,假以時日必爲天下顯學。”

魏應物撇撇嘴,懶得辯駁什麼。

卻說朱銘回到後宅,把結親的事講與鄭元儀聽。

鄭元儀早知有這一天,但心裡還是有些憋屈,強顏歡笑道:“相公今年及冠,是該娶正妻了。”

朱銘握着鄭元儀的手,本想解釋安慰幾句,又覺那樣太虛僞,乾脆牽着她站起:“陪我去臥房喝酒。”

“相公不必愧疚。”鄭元儀說道。

朱銘湊到她耳邊,低聲說:“除了飲酒,還可做別的事情……”

鄭元儀聽完臉頰緋紅,左右看看:“這時才下午,還是白日呢。”

“走,飲酒去。”朱銘笑道。

鄭元儀跟着丈夫跑,又回頭喊侍女:“妙妙,把酒拿進來!”

……

朱銘家中有長輩,婚事還須朱國祥出面,等對完八字再正式下聘。

書信還沒送到洋州,新任金州州學校長就來了。

“州學教授常同,拜見太守!”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作揖道。

朱銘問道:“你是今科進士?”

常同回答:“二甲進士。”

“二甲也做教授?”朱銘其實很想問,現在的進士這麼捲了嗎?

常同解釋道:“家父早年間得罪蔡京,被打爲元祐黨籍。後來幸得官家開恩,從元祐黨籍中劃出,但並未再起復授官。在下考得二甲進士,本來授官主簿,出京之時忽又改爲教授。”

這是他爹常安民,把蔡京得罪得太狠,當面罵蔡京是無恥之徒:“今日之患,莫大於士不知恥。”

蔡京還沒徹底掌權時就已把他爹貶去收酒稅,後來乾脆打入黨籍一擼到底。

朱銘問道:“你學的是哪派?”

常同低頭說:“新學。”

“你一個蜀人,真的會修新學?”朱銘笑道,“我有更新的學問,伱願不願共同探討?”

常同拱手:“願聽太守教誨。”

朱銘說道:“金州文風不振,連個進士也不出。我欲振興金州文脈,休沐日親往講學,無論是否州學學生,皆可前來聽講。你覺得如何?”

常同哪敢拒絕?當即說道:“此金州士子之幸也。”

宋代官員休沐,每月固定放三天旬假。

元旦、冬至、寒食放七天假。其中兩天爲朝假,即不用上朝。剩下五天爲休務,即不用辦公。實際只放五天。

聖節(皇帝和太后生日)、上元、中元放三天假。其中兩天朝假,一天休務,實際只放一天。

其餘什麼夏至、臘日、春社、秋社,說起來要放假,但都是放朝假。不用見皇帝而已,該辦公還得辦公。

宋真宗之後,皇帝喜歡創造節日。

比如宋徽宗在春天搞出個開基節,即各種土木工程,破土動工的日子。又搞出天應節,即溝通感應神靈的日子。反正非常符合宋徽宗的人設,這些節日實打實的要放假。

朱銘打算利用節假日,親自給士子們講學,傳播那套道用論思想,說白了就是給讀書人洗腦。

如今,州學的學生參加科舉,已經沒人來干涉了。

就連太學生,都可以參加科舉。前提是要回家考上舉人,且在科舉期間,如果耽誤太學考試,那麼後果自己承擔。

數日之後,旬休。

朱銘早已提前張貼告示,近三百人云集於州學。除了官學生,還有民間士子,甚至有官吏跑來聆聽。

張根親自到場,李道衝則派親隨探知。

州學裡有一棵大榕樹,枝繁葉茂,可以遮陰。

朱銘站在樹下,衆人環於四周。

洗腦也得講究手法,直接講道用論不行,開場就讓大家學習數學、物理更扯淡。

朱銘一上來就高舉王安石的大旗:“舒王之新學,那是極好的。近日讀《禮記發明》,若有所悟,便與諸君探討。”

《禮記發明》是什麼書?

別說金州士子沒聽過,就連許多官吏亦不知。

州學校長常同忙問:“舒王真有《禮記發明》一書?”

“有的,”朱銘笑道,“張團練肯定看過。”

張根回答:“看過一些,頗爲……偏激。”

王安石的新學教材,首推《字說》和《三經新義》。

而他的《禮記發明》,因爲不利於君王治國,就連蔡京都不敢推廣。這本書,只在小範圍傳播,後世已經失散,僅剩少部分散碎篇幅。

朱銘當即問道:“仕而未有祿者,君有饋焉曰獻,使焉曰寡君,違而君薨,弗爲服也。這句話怎麼解?可有治《禮記》的士子試解之?”

一個士子站起來說:

“做臣子的,即便沒有獲得俸祿,有寶物也該獻予君上。”

“如果出使他國,也該像有俸祿的臣子一樣,稱君上爲‘寡君’。”

“若君上施政有誤,再三勸諫不得采納,可以禮去職。有俸祿的臣子,即便去了敵國,也該爲舊主服喪。沒有俸祿的臣子,去了敵國可不爲舊主服喪,這是因爲他受恩較輕。”

朱銘環顧四周,問道:“諸君以爲然否?”

“然也。”衆人點頭。

朱銘又拿王安石說事兒:“舒王的《禮記發明》,卻不是這樣解的。”

張根頓時扶額,他老丈人是變法派骨幹,他曾經讀過《禮記發明》。

王安石對於這段的解釋,非常生猛!

在衆人好奇的眼神中,朱銘說道:“舒王白紙黑字寫到,孔穎達解錯了。君有饋焉,不能解爲有饋於君。臣子送給君上禮物叫做‘獻’,這是應有之事,怎還會問有沒有俸祿?”

士子、官吏們茫然,又下意識點頭認可。

特別是治《禮記》之人,按照主流的註解,這段話非常矛盾,根本就讀不通。但他們平時讀書,不敢對此多問,因爲刨根問底之後,得出的結論極爲可怕。

朱銘卻把可怕的結論說出來:“此句該是這樣解……”

“已經做官,卻沒有俸祿的人,國君送他東西不該說‘賜’,而是該說‘獻’。獻者,本爲祭祀所用肥犬。《論語》鄭注曰:獻猶賢也。獻得訓賢者。”

“這句話的本意,是國君與臣屬應互相尊敬。臣屬未得國君的俸祿,國君就不該居高臨下。就連贈送禮物,都不能說賞賜,應該稱獻予,以表達國君對臣屬的敬意。”

“這樣解之後,剩下幾句也就說得通了。沒有俸祿的臣屬,奉命出使外國,須稱國君爲‘寡君’,跟有俸祿的臣屬相區別。國君駕崩,沒有俸祿的臣屬,不必爲國君服喪。”

此番言論拋出,衆人皆有驚駭之色。

驚駭之餘,又若有所思。

因爲這樣解釋《禮記》,邏輯上才說得通,主流解釋反而在閃爍其詞。

這還牽扯到花石綱臣子和百姓,有沒有義務“進獻”。

按照主流解釋,臣民就該進獻國君,進獻花石綱便有了理論支持。

而朱銘這樣解釋,臣民是否進獻國君,《禮記》並未規定相關義務。可以獻,也可以不獻,強行索要花石綱就是違背道理的。

衆士子面面相覷,他們傾向於朱銘的說法,但科舉考試肯定不敢這樣寫。

朱銘問張根:“張團練以爲然否?”

“然也。”張根非常厭惡花石綱,他當然得支持這種說法。

李道衝派來的心腹,暗暗記下朱銘這番言論。

朱銘打着王安石的招牌,又說了一番道理,終於來到正題:“吾雖不才閱讀儒家經典時,也略有一些心得。我認爲學子開蒙之後,應該先讀《小戴禮記·大學》,《大學》完全可以單獨成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者,大人之學。明德者,人具衆理而應萬事。親民者,可讀新民。明白了道理,就能吐故納新,德行和才學隨之精進。不斷精進,就能止於至善。這是《大學》的綱領,也是做人做事的綱領。”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之法,我亦有所領悟,今後講《道用策》時會詳談。”

“我輩讀書人,當以大學之道爲根本。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李道衝派來的心腹,再次記下朱銘言論。

之前還算有王安石背書,此番說法卻屬於洛學,二程首先把《大學》單獨成篇的。這已經犯了徽宗朝的學禁!

洛學並未傳播到金州,特別是宋徽宗學禁之後,就連進京趕考的金州士子,都對二程的學問沒有什麼瞭解。

此時聽朱銘說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士子們都感到熱血沸騰,彷彿一下子找到了人生方向。

第639章 0634【屠城】第573章 0568【血染禪寺】第704章 0699【已成鬼蜮】第518章 0513【洪武元年】第595章 0590【朱院長的瓊林打油詩】第69章 說一下這幾章的問題第743章 0738【大阪】第224章 0219【一羣業餘發明家】第407章 0402【童氏辯證法】第299章 0294【返回黎州】第430章 0425【真能得罪人】第625章 0620【尋仙使回來了】第37章 0036【打油詩也是詩】第818章 0813【詐城似乎要失敗】第593章 0588【春風得意馬蹄疾】第837章 0832【魂都打沒了】第938章 0933【蛇蠍女人】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236章 0231【殺人滅口】第632章 0627【孔子要跟孔家切割】第306章 0301【大理寺下獄】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644章 0639【耶律大石再度出手】第860章 0855【洛陽軍校】第626章 0621【老薛差點去美洲?】第261章 0256【朱院長的新差遣】第568章 0563【收取東南】第159章 0154【走馬上班】第264章 0259【狀元王爺】第572章 0567【童貫:我好像裂開了】第727章 0722【完顏宗望暴斃】第114章 0109【把西遊記獻給宋徽宗?】第44章 0042【媒婆來了】第100章 0095【朱院長正式收徒】第861章 0856【武人閣臣與尚書】第776章 0771【天文地理】第726章 0721【議和談判】第710章 0705【什麼時代了還單挑?】第268章 0263【張根來了】第912章 0907【偉大的波斯學術】第868章 0863【西遼和西夏勾結】第441章 0436【世間悲歌】第174章 0169【生意開張】第781章 0776【罷市可否?】第7章 0007【崇寧十二年】第851章 0846【遷都準備】第470章 0465【姚平仲的暢想】第361章 0356【觀政四】第47章 0045【義氣值幾個錢?】第348章 0343【傳檄天下】第275章 0270【杭州是個好地方】第862章 0857【首都改造】第390章 0385【分兵速戰】(爲盟主菜鳥剋星第264章 0259【狀元王爺】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938章 0933【蛇蠍女人】第828章 0823【還想偷地盤的西夏】第645章 0640【漢奸們的惶恐】第155章 0150【剛烈人設】第441章 0436【世間悲歌】第43章 0041【種稻仙法】第820章 0815【大明細作】第778章 0773【海盜來襲】第109章 0104【莫名其妙的衝突】第720章 0715【誰是獵物?】第1章 0001【父子倆】第596章 0591【合同工李清照】第139章 0134【道中講學】第229章 0224【要跟蠻夷打交道】第663章 0658【岳飛 李世輔出戰】第782章 0777【經商奇才】第523章 0518【西夏使節】第468章 0463【宋金合作剿賊?】第796章 0791【皇位交接】第429章 0424【李彥仙說他喜歡漢中】第109章 0104【莫名其妙的衝突】第184章 0179【逛窯子囉】第398章 0393【金州之戰】第173章 0168【賜官賜號賜宅賜錢賜車賜僕】第554章 0549【開封醫學院】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269章 0264【互相試探】第222章 0217【蒸蒸日上】第475章 0470【成熟的文官武將,知道自己打第696章 0691【朱皇帝要辦神童班】第915章 0910【大明的魚都是吃奶長大】第386章 0381【西軍分裂】第656章 0651【向死而生】第434章 0429【月餅的故事】第896章 0891【安南蠻兵遇上火器版鴛鴦陣】第17章 0016【赤道黃道】第231章 0226【誤農淘金】第267章 0262【試炮】第619章 0614【神來之筆】第827章 0822【最後的衝鋒】第673章 0668【這世界應該講道理】第389章 0384【鬧糧跑路】第60章 0057【應徵弓手】第700章 0695【鍵盤俠的基操】第765章 0760【這才哪到哪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