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

縣衙審案,沒啥好看的。

因爲北宋的縣級政府,只對杖刑以下案件有終審權。一旦涉及徒刑,就需要移送州級機構,縣吏威脅百姓說要抄家,那基本是在欺負小民不懂法。

當然,縣衙既然有杖責之權,若是惹怒了縣官,不小心打死還是有可能的。

孫家是本縣大族,不方便打死,甚至不便屈打成招。

“太守,請給下官兩個月時間,定然勘結圓備,以供州院判罰。”王畋立下軍令狀。

所謂勘結圓備,就是把證據蒐集齊全,把案件的性質給定死,然後移交給州級司法部門審理。

同樣的犯人,如果犯有多罪,還必須多次立案。

這叫“據狀勘鞫”,既確定一個訴狀,只能在訴狀罪名範圍內審理,防止羅織罪名造成冤假錯案。

對付普通人可以隨便來,對付孫家這種上頭有人的,任何一個步驟都不能疏忽。

朱銘不可能在雷澤縣等兩三個月,說道:“我留個人供你使喚,編入弓手便是。鄧春,你在這裡聽候王縣令差遣。”

“是!”鄧春拱手領命。

王畋說道:“正好本縣都頭被抓了,這位鄧壯士可做都頭。”

朱銘搖頭:“都頭還是讓本地人來做更好,你在此縣時日不短,應該有合適的人選。”

王畋笑道:“在這京東路,別的不多,壯士卻多,選個跟孫家有仇的豪傑便是。”

西鄉縣的常設弓手數量,基本只有一二十人,只在剿匪時進行擴編。

而京東路各縣,常備弓手動輒上百,因爲盜賊實在太多了。甚至朝廷專門下達命令,讓京東路的弓手,每人配一把弩,刀槍等近戰兵器也要齊備。

可以這麼說,山東這邊的警察,比漢中的正規軍還更有戰鬥力!

全國之內,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都是被盜賊逼出來的,從慶曆年間的王倫起義(《水滸傳》王倫的原型)開始,山東盜賊殺官就變得稀鬆平常。鬧得最嚴重時,知府知州都不敢出城,知縣甚至需要宰相親自安排合適人選。

“王縣令,有人圍堵縣衙鬧事!”主簿耿鼎臣慌忙進來報信。

王畋質問道:“伱兼着縣尉,有人鬧事,你怎不處置?難道你不敢動手?還是你不方便動手?”

耿鼎臣縮着身子說:“縣衙弓手,皆爲孫宗震舊人。都頭孫宗震被抓,在下實在無法命令那些弓手做事。”

朱銘說道:“你兼着縣尉,卻連弓手都無法指揮,昏庸無能至此,今後也別管縣尉司之事了,便讓王縣令代管縣尉司吧。”

耿鼎臣張了張嘴,既害怕惹惱知州,又不願放棄權利,只能硬着頭皮說:“縣尉缺額,主簿若在,主簿兼領縣尉。讓縣令代管縣尉司事,這於制度不合。”

朱銘笑道:“那你便去處理鬧事之人。處理不好,我會記下來。”

耿鼎臣都快委屈哭了,他爲了往上爬,選擇跟孫家結親。無非是想借助孫家兄弟的姨父,搭上蔡黨的那條線,可遇到一個強硬知州,簡直把他架在火上炙烤。

左思右想,耿鼎臣說:“事涉孫家,下官請求迴避。”

也就是說,縣尉司的權力,他不可能交出來,但因爲親戚關係暫時迴避,事後他必須重掌縣尉司。同時,他不參與對付孫家,也可以裝作是被逼的,還能寫信到京城哭訴委屈,說不定能因此獲得蔡黨提拔。

朱銘和王畋聯袂而出,發現知縣曹元歸已經在應付。

縣衙大門口,聚集了兩三百人鼓譟。

整個縣衙的文吏、皁吏,至少有一半在看熱鬧,弓手更是做樣子阻攔,他們或多或少都跟孫家有關。

朱銘按劍而出,曹元歸大喊:“太守來了,不得再喧譁!”

屁用沒有,那些傢伙還在鼓譟。

朱銘詢問:“副都頭是誰?”

一個弓手回答:“副都頭生病了,今日沒來縣衙。”

朱銘呵斥:“病死沒有?沒死就把他擡過來!”

王畋在雷澤縣任職更久,對各種情況也更清楚,他立即叫來一個弓手十將:“你去把樑副都頭找來。”

十將卻說:“前頭堵死了,出不去。”

朱銘說道:“給你兩個選擇,要麼衝出去,要麼就地免職。”

十將猶豫數秒,只能提刀往外衝,口中嚷嚷道:“讓開,快讓開!”

鬧事之人卻故意往裡擠,一點縫隙都不留。

片刻之後,十將衣衫不整退回來,覆命道:“太守,俺出不去。”

“你的弩箭爲何不帶在身上?”朱銘質問。

十將說:“在城內一般都不帶弓弩。”

“要你何用?”朱銘對王畋說,“此人難以勝任差事,王縣令你來處置。”

王畋說:“既然辦不成事,就免去弓手十將之職。佩刀交出來!”

十將沒想到自己真被擼了,他取下佩刀,直接扔在地上,根本不把知州、知縣、縣令放在眼裡。

不管是徵稅還是搜刮,都需要這些胥吏和弓手配合,也需要得到孫家的支持,否則今後啥也不幹不成。他們自負有王可述在京城做吏部郎中,王可述上面還有蔡京,一個小小的知州算個屁?

見十將扔掉佩刀,其餘弓手也不再阻攔鬧事之人,齊刷刷退後幾步。

而那兩三百個鬧事者,趁機往前幾步,把衙前臺階都給佔了。

朱銘笑了笑:“退回大門內。”

知縣、縣令、主簿、文吏、胥吏,都跟着朱銘退回縣衙大門之內。

鬧事者還真不敢跟進來,他們並非盜賊,而是有組織的“良民”。在縣衙門口鼓譟,跟衝進縣衙鼓譟,性質是完全不同的。

雙方隔着一道敞開的大門對峙,竟然就此僵持住了。

朱銘感慨:“京東路的民風,果然名不虛傳。”

“二千石鮮不受侮”這句話,就是說京東路的知府知州,少有不被地方豪強欺負的。

朱銘只是抓了孫家兄弟,昨日下令抓人,今天就被堵在縣衙。

朱銘問道:“可知鼓譟之人,是以哪個爲首?”

曹元歸道:“多數是鮮衣社的社衆。”

“黑社會啊,”朱銘低聲嘀咕一句,問道,“王縣令可敢下鄉另行招募弓手?”

“這個時候?”王畋有些猶豫。

朱銘指着前方:“就從那裡出去。”

王畋心裡發虛,山東諸縣豪強,擅殺縣官的案例,已經不止一個兩個。但知州發話,他只能鼓起勇氣說:“如何不敢?”

朱銘說道:“李寶,白勝,你們護送王縣令出城。鄧春,你帶人守在大門口。誰給老子搬一把交椅來?”

曹元歸親自去搬交椅,請朱銘坐下看戲。

王畋帶着白勝、李寶,去縣衙後院牽來三匹馬。他們本可以從後門離開,卻故意走大門,從鬧事者當中強行通過。

白勝慣常使槍,但人堆裡更好用刀。

他撿起十將扔掉的佩刀,與李寶一左一右,護送着王畋通過。

今天鬧事的頭頭,便是鮮衣社的社首高化光,也即雷澤縣城裡的黑社會老大。

北宋的山東,鄉間多盜賊,城裡多黑社會。

而且還有一句話,叫“曹濮人專爲盜賊”。是講朱銘任職的濮州,還有王傑任職的隔壁興仁府,這兩個地方的百姓特別喜歡做盜賊。興仁府那邊更嚴重,“曹爲盜區,重法不能止”。

城外盜賊,多是活不下去的百姓組成。

城內黑社會,則往往勾結大族,成立各色各樣的社團。比如名臣曾鞏,就在章丘懲治過“霸王社”,霸王社光是首領就有31人,且成員多出自地方豪強家族。

眼前這鮮衣社,跟霸王社一個性質。

幾位社團首領,全是豪強子弟,依附於孫家爲非作歹。

“讓開!”王畋呵斥。

社團老大高化光,鼻孔朝天冷笑道:“不讓。”

王畋說:“刀給我。”

白勝遞上佩刀。

王畋貼到高化光跟前:“我乃雷澤縣令,朝廷命官。今日你若不讓開,只有兩個結果,或是我殺了你,或是你殺了我!”

“你殺我試試!”高化光滿不在乎。

王畋二話不說,舉刀便往前劈。

高化光不敢提着兵器大鬧縣衙,他手裡只有一根棍子,連忙橫棍阻擋,氣急敗壞道:“你這鳥官,還真敢動刀啊!”

王畋完全不懂武藝,就是掄刀亂劈。

高化光左右格擋,身後之人也連連退讓,這廝被逼得沒法了,只得喊道:“放這鳥官出去!”

三人牽馬衝出人堆,王畋連試幾次,都無法騎上馬背,虛脫道:“快扶我上馬。”

白勝和李寶,連忙攙扶他騎馬。

別看剛纔挺威風的,王畋已嚇得渾身發軟,半趴在馬背上縱馬出城。

高化光叫來一個社團成員,低聲耳語道:“通知徐二,讓他在郊外設伏,等這縣令回來,直接宰了便是!一個鳥知州,也敢來雷澤縣擺威風。真惹惱了俺,連他知州也一併殺了。”

黑社會不敢在城裡殺縣令,卻敢聯絡鄉間盜賊出手。

徐二便是雷澤縣有名的馬匪,其麾下賊寇,全是被馬政逼得破產的中小地主。

殺官造反,稀鬆平常,大不了躲起來避風頭,事後再通過官府中人招安。

第189章 0184【家中來信】第272章 0267【立道】第694章 0689【新首相沒威望啊】第65章 0062【王霸道】第165章 0160【不做正經人】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60章 0355【觀政三】第874章 0869【菩薩蠻入京】第75章 0071【進兵】第407章 0402【童氏辯證法】第635章 0630【徒增笑料】第608章 0603【混亂戰場】第930章 0925【太子伴讀】第125章 0120【物理 黃裳 林靈素與薛道光】第379章 0374【往死裡用】第428章 0423【腰上黃】第872章 0867【完顏萍】第326章 0321【鐘相楊幺】第483章 0478【系巾爲號】第560章 0555【李寶又在發神經】第693章 0688【恐怖的軍費】第495章 0490【皇室們的表演】第125章 0120【物理 黃裳 林靈素與薛道光】第853章 0848【寶馬進京】第655章 0650【衝就完事兒】第171章 0166【得道高士朱院長】第169章 0164【扣押欽差太監】第135章 0130【令孤許的水利夢想】第581章 0576【鐘聲響起】第274章 0269【朱大學】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268章 0263【張根來了】第816章 0811【追殺變血戰】第900章 0895【皇帝的日常生活】第337章 0332【鼎革】(爲盟主鐵血旗隊長加第43章 0041【種稻仙法】第762章 0757【有人活膩了】第286章 0281【發兵決議】第102章 0097【山寨裡的女人】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560章 0555【李寶又在發神經】第399章 0394【都來不及燒】第370章 0365【大族投效與朝堂爭鬥】第269章 0264【互相試探】第42章 0040【搶田大戰】第506章 0501【李邦彥的新路線】第743章 0738【大阪】第33章 0032【聚寶盆】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341章 0336【一塌糊塗的利州】第834章 0829【朱皇帝喝馬奶能喝一桶】第732章 0727【農兵遇到騎兵】第359章 0354【觀政二】第729章 0724【我還沒找你賠償呢】第521章 0516【四面皆敵】第511章 0506【財政確權】第218章 0213【爲民請命】第349章 0344【宋軍回京】第859章 0854【兒子,你想做國王嗎?】第287章 0282【奸黨中的泥石流】第49章 0047【投奔】第699章 0694【完顏宗望的小算盤】第192章 0187【帝堯害民】第189章 0184【家中來信】第99章 0094【請開始你的表演】第191章 0186【潑李三】第94章 0089【朱院長的沮喪】(求訂閱)第520章 0515【登極大典】第790章 0785【你獲得了宣戰理由:外交侮辱第726章 0721【議和談判】第267章 0262【試炮】第17章 0016【赤道黃道】第797章 0792【此盛唐耶?】第645章 0640【漢奸們的惶恐】第689章 0684【錢不夠了就抓賭】第773章 0768【火樹銀花不夜天】第297章 0292【孫秀才】第421章 0416【老韓獻計】(爲盟主壓蓋加更第140章 0135【朱成功是忠義之士】第639章 0634【屠城】第218章 0213【爲民請命】第208章 0203【提學使駕臨】第290章 0285【大戰序曲】第207章 0202【一團亂麻】第700章 0695【鍵盤俠的基操】第110章 0105【朱銘生氣的原因】第798章 0793【超越時代的沈夢溪】第233章 0228【捐官別駕】第409章 0404【軍改 政改和幣改】第170章 0165【就差三年的萬年靈芝】第718章 0713【還得繼續撤】第549章 0544【趙桓的思想覺悟】第46章 0044【祝主簿的謀劃】第860章 0855【洛陽軍校】第134章 0129【鹿鳴宴與煮玉米】第370章 0365【大族投效與朝堂爭鬥】第687章 0682【太子也該享受享受】第447章 0442【舊友重聚】第902章 0897【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