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

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

寡婦門前是非多,自古皆如此。

等到第二天,附近村民出門幹活,全都有意無意朝這邊繞。

雖然沒人再出言不遜,但他們看到朱銘和朱國祥,臉上便浮現出怪異的笑容。

即便朱家父子躲屋裡,村民也能看到院中那匹瘦馬,然後眼神不自覺的往屋內瞟去。

半上午吃飯時,婆媳倆愁容滿面。

最後還是沈有容安慰婆婆:“姑母莫要憂心,行得正,坐得直,不怕別個亂嚼舌頭。”

“唉,俺們兩個不怕,”嚴大婆看向孫兒,“這事要傳到四里八鄉,就怕祺哥兒被人戳脊梁骨,說他娘怎生的不守婦道……”

沈有容瞬間沉默,她自己能挺住,但孩子怎麼辦?

朱國祥見婆媳倆爲難,起身抱拳作揖:“是我們考慮不周,給兩位帶來麻煩了。不如這樣,請借一些粟米和食鹽,我們父子搬到山裡去住,等近了四月初二的壽宴再下山。”

沒等兩位婦人開口,朱銘就說:“搬出去住有個屁用,謠言已經在村裡傳開。別說我們離開村子,就算我們離開西鄉縣,這謠言也會繼續往外傳,而且越傳越髒,越傳越離譜。”

一個村婦喊道:“小秀才,你幹啥咧?快把那野人國的故事講完!”

朱銘招手道:“嬸子且進來說,俺給你畫地圖。”

婆媳倆沒再多問,只能選擇相信朱銘可以平事兒。

朱銘開始瞎扯淡,害怕自己說太多聽不懂,刻意學着本地口音並放慢語速:“杭州俺去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光是那杭州城裡的百姓,就比整個西鄉縣的人多。你上街都不好走路,前後左右全是人,還有拉貨的騾子、驢子。街兩邊全是店鋪,想買啥東西都有。杭州人喜吃魚翅,你知道魚翅是啥不?就是海里的鯊魚,有錢人家不吃鯊魚肉,專吃鯊魚的鰭……”

朱銘問父親:“你知道明星翻車怎麼‘闢謠’嗎?”

家裡只剩朱銘,還有匹瘦馬。

“放心吧,我曉得怎樣喂蠶。”朱銘自信滿滿道。

這不就搞定了?

“小秀才,再講一段,天還沒黑!”

什麼體制,什麼明星,什麼翻車,什麼危機公關,婆媳倆雖然聽不懂,但她們知道朱家大郎有辦法。

聽衆圍着朱銘,時而全神貫注,時而一驚一乍,說到血腥恐怖處,膽小者嚇得發抖。

朱銘繼續胡編亂造,天南海北一通亂侃,甚至講起了海外食人族的故事。

朱銘不躲不避,甚至主動招呼:“收工回家啊?”

“發佈公告?”朱國祥道。

這貨手腳不怎麼幹淨,跑去抓了把豆子,攤手對馬兒說:“快來吃,偷的,賊香。”

朱銘揮手送別,自來熟道:“大哥好走,有空常來玩。”

喂完蠶寶寶,衆人回到院中。

“邊吃邊講,不耽誤事。”

朱銘隨口胡謅,撿遠了說:“俺家住在廣南路。”

有個老漢驚喜道:“海水裡有鹽,那住在海邊的人家,就不用花錢買鹽了?”

“南方好,南方暖和。”莊稼漢只能尬聊,完全不知該如何應付。

“有道理,你有什麼辦法?”朱國祥對此頗爲贊同。

“那天晚上,俺爹跟船員到了村裡。村人都不穿衣服,腰間圍着獸皮遮羞。他們還熱情好客,請俺爹去吃飯。俺爹本來歡喜,快到吃飯時候,卻驚嚇得黃疸水都吐出來。

不但沒把家人叫回去,自己都忍不住留下,生怕聽漏了半個字。

中年婦女驚訝道:“那可遠得很,當官的得走多久纔來俺們縣啊。”

“你們這些體制內的老同志,完全不知道如何搞宣發,更不曉得如何做危機公關,難怪出恁多丟人現眼的事,”朱銘怒其不爭的糾正道,“是轉移民衆注意力!謠言就是談資,而傳播謠言,是一種能彰顯自我的社交方式。只要給他們足夠的談資,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就沒人再關心最初的謠言了。”

三人帶着孩子回來,已經是黃昏時刻。

那些沒吃飯的村民,急忙餓着肚子跑回家。

路過一塊麥地時,正好有村民在勞作。

朱銘又說:“油菜就快收了,這位大哥要不要幫工?”

估計是第一次看到地圖,中年婦女都不打聽八卦了,盯着地圖看半天:“杭州在哪?俺當家的上回進城,聽說新來的知縣是杭州人。”

嚴大婆道了聲謝,便加快腳步前進,總感覺被人盯着,渾身上下都不舒服。

中年婦女聽得一愣一愣,腦子裡全是對未知世界的想象。

朱銘以棍擊地,充當醒木來用:“卻說那極南之地,萬里大洋當中,有一個化外島嶼。俺爹有次隨船出海,遇到大風大浪,在海上飄了兩個月,差點就活生生渴死!”

如何喂蠶,朱銘當然不懂操作,但他懂怎麼支使免費勞動力。

莊稼漢連忙搖頭:“不要幫工,俺家有勞力。”

朱銘笑道:“不說十成把握,七八成還是有的。幾個村中愚夫愚婦而已,忽悠他們有什麼難度?”

“嬸子好,俺叫朱銘,南方來的。”朱銘大大方方說道,還學着本地口音自稱“俺”。

馬兒大喜,張嘴就嚼。

“那可好得很。”中年婦女站在門外,笑呵呵等待朱銘打開院門。

他們經過這附近時,聽到院子裡很熱鬧,不由自主的好奇過來圍觀,然後就被各種離奇故事吸引。

朱國祥保證說:“兩位放心,犬子雖然正事不幹,但耍小聰明卻很厲害。幾個村民,應該難不倒他。”

不知不覺,聽衆漸漸增加到五人。

“且說那大島上,有種畜牲怪異得很。腦袋像是耗子,卻能兩腳站立,身後拖着條長尾巴。母的肚子上還有口袋,生崽放進口袋裡養……”

只見自家院子裡,以朱銘爲圓心,或坐或站圍着好幾十人。

“砍柴,家裡柴禾不夠了。”嚴大婆道。

“好嘞,俺幫你留意着,哪家要幫工就喊你。俺……俺家裡有事,就先走了。”莊稼漢倉促結束這次交流。

漸漸到了飯點,有村民過來喊家人回去吃飯。

朱銘咧嘴露出白森森的牙齒,笑着說:“蠶還沒喂,等俺喂完蠶再說。”

……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隨着時間推移,下午回家吃飯的越來越多。

見朱銘拍着胸膛打包票,沈有容也不再多說,反正每天喂蠶四次,偶爾少喂一頓影響不大。

一切準備妥當,朱國祥便跟着婆媳倆,帶着孩子出門上山。

約莫半小時後,院外的小路上,有個莊稼漢扛着鋤頭經過,忽然停下來偷瞧朱銘餵馬。

這些身居內陸大山的村民,許多連大海是啥都不知道,屁大點的小事都算轟動新聞。他們哪聽過這般新鮮見聞?

嚴大婆去洗碗的時候,沈有容把桑葉擦乾淨,對朱銘說:“大郎,俺把蠶糞掃了,桑葉也擦乾淨了。到晌午的時候,麻煩你幫忙喂蠶。一共有六簸蓋蠶,俺把桑葉分成六摞,每個簸蓋喂一摞。”

“那你當心,破路陡得很,下山別摔着。”這村民似乎還很善心,就是那笑容很怪,已經打主意回家聊八卦了。

朱銘自我介紹道:“我叫朱銘,南方來的。”

那人瞧了幾眼朱國祥,主動打招呼道:“嚴大婆,砍柴去啊?”

朱銘隨手畫圈:“杭州在這邊。”

“荊湖路又在哪?”中年婦女愈發好奇。

朱銘咳嗽兩聲,拿出做視頻吹逼的架勢:“這位嬸子也莫急,卻說俺爹坐船失了方位,在那萬里大海一直飄着。口渴了,喝水只能等下雨。這吃的,還要自己弄。船上已經腐壞的食物,就扔到甲板上當誘餌。人藏在旁邊,等海鳥下來吃食,人就撲出去把海鳥抓住……”

到了半山腰,是大片的茶場,這裡看不見幾個人。

秀才在宋代不是功名,僅僅是對讀書人的尊稱。。

“俺幫你,邊喂邊講。”婦人快步追來。

嚴大婆害怕時間短了,朱銘不能解決問題,估摸着快天黑才下山。

“卻說那美猴王,在菩提祖師那裡學得法術。拜謝完祖師,手捻法訣,縱起一個筋斗雲,就飛出十萬八千里!”朱銘見老爹回來了,用棍子猛地敲地,“啪!天色已晚,明日再講。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中年婦女追問道:“廣南路在哪?俺只曉得梓州路、夔州路、京西路,還真沒聽說過廣南路。”

朱銘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伱跟老夫人、沈娘子,帶着祺哥兒去山裡躲一躲,順便可以去山林裡砍點柴。等你們下午回來,這事估計就搞定了。”

“啪!”

這中年婦女也是個自來熟,見朱銘主動搭話,頓時燃起八卦之魂:“後生是南方哪裡的?”

本着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的原則,那村民也被朱銘請進來聽故事。

講着講着,院外又“路過”一位村民。

“海里全是水不假,可海水鹽分重啊,越喝越渴,喝多了要死人的。”朱銘解釋道。

沈有容還是心中忐忑,問道:“朱相公,大郎真有法子?”

“大海里有鯨魚,俺爹就看到一頭。那鯨魚渾身藍色,沒有鰓,在水裡遊幾個時辰,就得浮到水面上呼吸。看到對面那座山沒?好傢伙,鯨魚浮起來,就有那座山大。翻個身,差點把船掀翻了……”

也有人餓得不行,飛快跑回家中,端起飯碗就走。家人忙問緣由,答一聲聽故事,於是全家都端着飯碗過來。

“小秀才你先吃飯,吃完再講,俺們等着你。”

一個老婦人提出疑問:“小秀才剛說大海全是水,咋就在海里渴死呢?”

那莊稼漢是來看笑話的,此刻反而給整不會了,尬笑兩聲說:“啊……對對對,收工回家。”

“……”

“就是,就是,俺還沒聽過癮哩。”

“你有把握?”朱國祥表示懷疑。

朱銘把這婦人請進來,拿根棍子在地上畫簡易地圖。簡易得不能再簡易,大宋疆域被他畫成一塊餅:“這就是俺們大宋,官家的皇城開封在這裡。這裡是利州路,下邊是嬸子說的梓州路、夔州路。這邊是荊湖路,更南邊就是廣南路。”

“你們莫要亂說話,快聽小秀才講故事,”另一個婦人催促道,“海里飄了兩個月,飄到哪邊去了?”

還有更多人,手裡捧着空碗不肯走。

“咳咳!”

朱銘說道:“海水可以煮鹽,大宋官府在海邊設了很多鹽場。把海水倒進鍋裡煮沸煮幹,這剩下來的物什就是鹽。不過嘛,海水還有毒,直接喝是不行的,喝多了就要被毒死。”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不說話了。

過了一陣,又來個中年婦女。

兩男兩女,還有個孩童。

朱銘笑道:“需要幫工就喊一聲,我也沒個生計,只想賺幾頓飯錢。”

朱銘說道:“遠着呢,在荊湖路的更南邊。”

包括那個小孩,五人全都跟進房裡,手腳麻利的拿起桑葉,根本不需要朱銘親自動手。

講到關鍵處,朱銘突然閉嘴,轉身朝蠶房走去。

沈有容目瞪口呆,場面如此熱鬧,簡直難以想象。

並且村人對待朱銘的態度,不再是譏諷其勾搭寡婦,而是發自內心的熱情歡迎。

寡婦緋聞時常有,海外故事從未聽。

哪個更稀罕,村民們自然知道。

轉移注意力,只是“闢謠”的第一步!

(本章完)

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105章 0100【傳到皇帝耳朵裡了?】第570章 0565【治亂之間】第647章 0642【王夜叉】第355章 0350【直取中軍】第772章 0767【俸祿 封邑調整】第899章 0894【江西田畝越丈越少】第67章 0064【大鬧縣衙】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259章 0254【索地要人】第932章 0927【耶律大石再度擴張】第442章 0437【吳乞買的決定】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861章 0856【武人閣臣與尚書】第208章 0203【提學使駕臨】第614章 0609【仁至義盡】第328章 0323【朱金州又回來了】第885章 0880【魏總督騷操作不斷】第368章 0363【四川蠻夷問題】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227章 0222【道君皇帝】第495章 0490【皇室們的表演】第258章 0253【郎情妾意與河東獅吼】第38章 0037【受教了】第709章 0704【震天雷】第72章 0068【誘殺】第561章 0556【逃跑是專業的】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輪着來】第254章 0249【趙逢吉】第531章 0526【出其不意】第270章 0265【提親】第722章 0717【西夏獻土?】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534章 0529【雜牌騎兵全體換裝】第479章 0474【宗澤 王彥與岳飛】第722章 0717【西夏獻土?】第740章 0735【菩薩太子】第115章 0110【我爲天下之本】第876章 0871【秦檜雄風振奮】第787章 0782【奸臣的謀劃】第736章 0731【真就是敵羞脫他衣】第104章 0099【汴梁風月李師師】第26章 0025【公私】第684章 0679【銀川公主更好聽】第694章 0689【新首相沒威望啊】第640章 0635【蒲家奴】第534章 0529【雜牌騎兵全體換裝】第178章 0173【勾欄聽曲】第340章 0335【險寨難攻】第68章 0065【小鳥保衛戰】第854章 0849【皇帝的假日】第593章 0588【春風得意馬蹄疾】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544章 0539【枯燥乏味的宰相生活】第668章 0663【合扎猛安又死幾百】第22章 0021【練劍】第284章 0279【蠻夷信息】第242章 0237【施壓商賈】第687章 0682【太子也該享受享受】第461章 0456【戰績輝煌與損失慘重】第944章 0939【岳飛韓世忠合兵出征】第359章 0354【觀政二】第774章 0769【李邦彥要創作名著】第511章 0506【財政確權】第259章 0254【索地要人】第651章 0646【槍劍弓複合疊陣】第610章 0605【劃時代碾壓】第469章 0464【真結盟了】第165章 0160【不做正經人】第638章 0633【抗金統一戰線】第72章 0068【誘殺】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397章 0392【張叔夜建功】第262章 0257【昏君送錢來了】第336章 0331【回馬槍】第150章 0145【貢院考官】第641章 0636【高麗國王】第797章 0792【此盛唐耶?】第867章 0862【西遼擴張】第714章 0709【一敗塗地】第813章 0808【人心渙散】第773章 0768【火樹銀花不夜天】沉痛悼念七月新番第535章 0530【李察哥的南北夾擊】第640章 0635【蒲家奴】第262章 0257【昏君送錢來了】第172章 0167【少微星現世】第8章 0008【張五】第893章 0888【登聞鼓還是響了】第782章 0777【經商奇才】第701章 0696【朱皇帝有天書三卷】第22章 0021【練劍】第723章 0718【金國內鬥】第591章 0586【士子榮耀】第68章 0065【小鳥保衛戰】第477章 0472【又換宰相唄】第445章 0440【朱院長的幸福生活】第704章 0699【已成鬼蜮】第750章 0745【大明寶鈔】第527章 0522【火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