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0158【加入炭行】

回到家中,朱銘沒打算再做實驗。

他發現如果降低沙土配比,加入木炭粉和鋸末,能讓蜂窩煤更易燃。如果鋸末輕微碳化,蜂窩煤就更好燒了。

但考慮到成本,通通放棄。

直接來簡單粗暴的更好,煤加泥土一樣能燒。還要什麼木炭粉?還要什麼鋸末?

煤80%,泥20%,這是最佳比例,燒得久也容易點燃。

泥土沒有別的選擇,開封附近多爲黃壤土。而且,並非適合做蜂窩煤的黏性黃壤土,是那種黏性稍弱的沙質黃壤土。只能說,可以用。

“相公,家裡有客人等你,正在聽陳先生講學。”白勝接過繮繩,牽着馬兒進去。

朱銘問道:“士子?”

白勝說道:“姓車,自稱是炭行行首。我把家裡的炭爐和炭球,全都搬屋裡藏起來了,沒讓他看見。”

“做得好。”朱銘誇讚道。

白崇彥和閔子順,依舊在看書備考,關試已確定在下月初二舉行。

朱銘得罪了蔡京,蔡黨又掌控吏部。

即便他們考試合格,估計也會遭受打壓,扔去窮鄉僻壤幾年別想挪窩。

朱銘必然連累朋友,也不知該如何安慰。

卻見陳淵坐在廊下,給一個商人講道:“石炭司與官辦場,違背了方矩之論。你們炭行難以畫方,只得尋求罷市,這是對的,無可厚非。”

商人高興道:“在學問上,俺們也佔理?”

陳淵點頭:“自然佔理。天道無非人道,仁者愛人,商賈也是人,朝廷當以仁政待之。”

商人問道:“可那些相公們,卻說商賈是奸猾之徒,朝廷也說咱是工商雜類。”

陳淵反問:“商賈之中,多奸猾之輩,難道不是真的嗎?”

商人對此無法辯駁,因爲這屬於事實,只能比爛道:“商賈多奸猾,難道讀書人就不奸猾?朝堂上那些相公,有幾個不奸猾的?”

陳淵說道:“若想不被鄙夷,商賈應當生財有道。須謹記,是生纔有道,非生財有術。道與術,道爲先,術在後。君乃炭行行首,若無官府盤剝,爾等就不會囤積居奇、哄擡市價嗎?”

商人說道:“自然不會,炭行也是有規矩的。”

陳淵微笑:“既如此虛僞,閣下也不必聽我廢話了。告辭。”

“先生莫走,”商人連忙攔住,“俺喜歡聽先生講大道理。”

陳淵說道:“商賈的壞名聲,並非讀書人強加的,而是千百年來,你們自己給自己戴的帽子。汝可知,南方有儒商?”

商人搖頭:“不知。”

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以及讀書人的泛濫,從北宋中期開始,就有越來越多的落榜士子經商。

其中一部分,將儒道與商道結合,自稱爲“儒商”。他們奉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將儒家“義利之辨”融入商業活動,不管私底下如何,至少表面上無可指摘。

而王安石的新學,對“儒商”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陳淵說道:“儒家有義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是《論語》裡的句子,閣下想必早就讀過。但君子可以言利嗎?可也。君子當以義理財……”

以義理財,是王安石的觀點。

最近一段時間,爲了能在京城講學,陳淵重新翻開王安石的文章。

以前他讀王安石,帶着批判的眼光,純以洛學門人的角度出發。

如今再讀王安石,則以吸收爲目的,摘取新學的可用內容,把“道用學”包裝成新學拿去推廣。

讀書角度不同,觀感就大不一樣。

陳淵發現,王安石的義利之辨,大部分可以給道用論做註腳。

要談義利,先談人性。

王安石推翻了孟子、荀子等人的觀點,直追孔子的“性相近,習相遠”。他認爲天性無所謂善惡,既不善,也不惡,純靠後天學習。

繼而,又說義與利並不對立,而是可以統一的。

公利便是大義,爲國理財談的是利,其結果卻是義。還說“一部《周禮》,理財居其半,周公豈爲利哉?”

又說楊朱只知利己是不義,墨子只知利人是不仁,利人利己相結合纔是仁義。

陳淵最近還在繼續寫文章,“義利篇”就快寫完了,大量引用王安石的觀點。

但有一樣,陳淵不支持王安石。

他認爲“義在利之先”,而王安石認爲“利在義之先”。

王安石太過激進,說人有常性、長壽、常產,又不受騷擾盤剝,纔能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沒有安定的物質生活,人就不可能有好的道德,沒有好的道德社會就會動亂。

可以簡單的概括爲:窮逼沒資格談義!窮逼別來扯道德!朝廷必須把窮逼變少,再通過道德教化,君子才能變多,社會纔會安穩。

這個觀點,讓陳淵感到極度不適。

君子固窮還講不講?

這位商賈,下午就來拜訪朱銘,一直聽陳淵講了三個小時。

最後他作揖道:“先生真乃大儒,俺有一子,在府學讀書,不知能否拜於先生門下?”

“可以,”陳淵微笑道,“別的商賈子弟,也儘可來求學。”

商人說:“俺是炭行行首,回去便與他們說,讓炭行商賈都送子弟過來拜師。”

商賈看重的當然不是什麼學問,而是一種社會認同。

雖然社會風氣日趨逐利,對商賈也越來越寬容。但底色依舊是歧視,盤剝起來毫無心理負擔,只把商人當成撈錢的工具。

所以纔有徐驤的父親,帶着貨物到汴梁經商,看到進士排隊從東華門走出,感嘆道:“生子當如此。”於是不再做行商,只保留一些店鋪,全心全意培養兒子讀書科舉。

又有納粟買官的牛監簿,每月靠收房租就賺千餘貫,還另有無數財產。卻自嘆“身跡塵賤,難近清貴”,到處拜訪名師、結交名士,瘋狂砸錢招待讀書人,最後捐糧買了一個小官,每天樂滋滋的去打卡上班。不但不貪,還倒貼錢把工作做好。

眼前這個商人,覺得陳淵願意爲商賈說話,陳淵的學問肯定是好的,於是就把兒子送來拜師。

聽到朱銘的腳步聲,陳淵起身說:“探花郎回來了,伱們自去交談。”

商人連忙朝着朱銘作揖:“小民車貴柔,拜見朱學正!”

朱銘微笑說:“車行首請坐。”

車貴柔捧出木盒,扯下紅布,拉開盒蓋:“朱學正仗義直言,爲我等炭商彈劾貪官,竟被官家罰俸兩月。東京炭商皆傾慕之至,略備薄禮,不成敬意。”

盒子裡躺着兩塊金餅,大約價值二百貫。

北宋末年金價極高,一兩金子,至少價值20貫以上,有時甚至能達到30貫。

朱銘瞥了一眼,將黃金推回去:“不必了。”

車貴柔說道:“此非俺一家之禮,乃炭行商賈所共進。”

朱銘也沒說收不收下,轉而問:“此次炭行罷市,打算罷多久?是爲了擡高炭價嗎?”

車貴柔說:“石炭司一邊逼着俺們低價賣炭,一邊禁止外地炭商賣貨給俺們。炭行罷市,不爲擡價,只爲能夠平價進貨。外地炭商也退無可退,只能相約一起罷運。請朱學正,再上疏彈劾石炭司!”

朱銘笑道:“原來這兩塊金子,我還不能白收,須得再幫你們上疏。”

“豈敢,事成之後,還另有謝禮。”車貴柔說道。

朱銘問道:“炭行幾十家商賈,就沒有別的官員幫忙?”

車貴柔感慨道:“三十年前,炭行還算能說上話。後來就日漸衰弱,哪裡還能結交清貴?”

官辦企業擠佔煤炭市場,是從仁宗朝開始的,官員直接下場撈錢,當然比商人孝敬得到的更多。

如今,炭行商賈被搞得財力薄弱,只能買通朱銘這種小官。

而小官敢於上疏言事者,除了朱銘還又有誰?

朱銘說道:“我想開一家石炭鋪子,可以加入炭行嗎?”

車貴柔先是一怔,隨即一喜:“歡迎之至!”

私營煤炭商,不怕官員開店競爭,只怕官辦企業來砸場子。

他們當然樂意接受朱銘,恨不得多拉幾個官員進來,今後更好對付石炭司的盤剝!

朱銘問道:“炭行有什麼規矩嗎?”

車貴柔說道:“不能私自漲價或降價,須得同進同退。若遇官府盤剝,不得私下與官府溝通,也必須同進同退。除此之外,都是些小規矩。”

朱銘說道:“我欲在南薰門外開炭鋪,能否幫忙聯繫外地炭商?”

“包在俺身上!”車貴柔笑道。

東京的煤炭市場足夠大,私營企業的競爭不激烈,真正敵人是那些官辦場。

這麼說吧,無家可歸的東京百姓,只能跑去十多裡外的漕河兩岸搭窩棚。因爲城牆周邊數裡,全都屬於正常聚居區。

《清明上河圖》裡,船隻過橋害怕撞到,被做成動圖非常有名。這個地方,在城外七裡處,依舊非常繁華。

朱銘的煤炭鋪子,只需在城外某個片區,擁有足夠的客戶,就已經能賺到錢了,沒必要跟城內的鋪子搶市場。

朱銘把金子退回去:“錢我就不要了,幫我聯繫運炭商便可。你們罷市鬧大了,我再去上疏彈劾。”

車貴柔由衷佩服道:“都說探花郎清廉如水,俺今日方知不是虛言!”

朱銘又說:“我是官員,按制不能經商,所以炭鋪由親隨經營。我還得罪了開封府尹,不方便出面,煩請閣下幫忙辦理文書。”

車貴柔說:“俺還認識幾個胥吏,這個交給俺便是。”

開店也要執照,炭行幫忙申請最好,否則多半要被故意卡住。

另外,宋代雖有無數官員經商,但法律規定是不準的。朱銘不想被人留下把柄,所以煤炭鋪子的法人,肯定要寫上白勝的名字。

本地炭行罷市,外地炭商罷運。

開封市民瘋狂搶購,但凡有點存款的,都一擔一擔往家裡挑煤。

不到十天時間,官辦場就扛不住了,不僅沒按朝廷的命令降價,反而把煤價給漲到15文以上。

越是漲價,百姓搶購就越起勁。

半個月以後,存貨銷售一空,整個東京陷入煤荒。

石炭司求助於開封府尹,開封府尹帶着官差,強令私營煤炭鋪開門營業。

反正煤價飛漲,這些商人樂於出售。

但很快也賣光存貨,炭行組織起來,老闆們帶着夥計去圍堵蔡京的宅子。

蔡京沒法出門,派人呼叫支援,殿前司帶着禁軍出動。

可那些禁軍士兵,同樣買不到煤炭,一個個到了現場只是看熱鬧。

“反了,都反了,這些奸商!”蔡京大怒,而且還有點害怕。

蔡相公被堵在家裡沒法上班,事情終於鬧得足夠大,甚至有太監跑去報告皇帝。

宋徽宗的第一反應,竟是大笑:“哈哈,甚是有趣。”

隨即大怒:“俺的詔令也不聽,戶部那些人好大的膽子!”

第839章 0834【謀害忠良的金國皇帝】第3章 0003【快滑鏟它!】第755章 0750【強者雲集,批發天師】第919章 0914【五百狠人的未來】第31章 0030【讀書少受欺負】第829章 0824【完顏宗翰提前發動】第420章 0415【具裝騎兵】第479章 0474【宗澤 王彥與岳飛】第633章 0628【趙楷的瀟灑日子】第314章 0309【七星書院】第378章 0373【都是老油子】第161章 0156【還沒領工資,就被罰沒了】第661章 0656【稿城之圍】第291章 0286【關勝的首戰】第810章 0805【少年鞍馬適相宜】第378章 0373【都是老油子】第328章 0323【朱金州又回來了】第424章 4019【陣戰】第78章 0074【真假夜襲】(求首訂)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728章 0723【金國百姓南奔】第629章 0624【金國內部分裂】第5章 0005【茶留人去】第852章 0847【白勝回大明鄉】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183章 0178【當衆表揚】第574章 0569【連夜繡明旗】第399章 0394【都來不及燒】第777章 0772【臺北臣服】第878章 0873【貪官的數錢樂趣】第434章 0429【月餅的故事】第27章 0026【出遊登山】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874章 0869【菩薩蠻入京】第436章 0431【施行仁政的蔡攸】第155章 0150【剛烈人設】第519章 0514【白氏之興】第675章 0670【國庫已空】第282章 0277【回回炮】第9章 0009【露財】第408章 0403【宣和六年春】第525章 0520【党項人也是炎黃子孫】第566章 0561【山賊與軍師】第27章 0026【出遊登山】第54章 0051【收麥】第407章 0402【童氏辯證法】第841章 0836【天日昭昭】第115章 0110【我爲天下之本】第852章 0847【白勝回大明鄉】第278章 0273【品官婚禮】第631章 0626【曲阜孔家】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739章 0734【妖魔大軍】第728章 0723【金國百姓南奔】第365章 0360【滿朝賢良】(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71章 0766【人心惶惶】第883章 0878【義門陳氏】第884章 0879【天子劍下,衆生平等】第612章 0607【結營不出】第587章 0582【太子玩真的?】第587章 0582【太子玩真的?】第206章 0201【謀亂書生】第767章 0762【一塌糊塗】第98章 0093【殺人的二愣子】第150章 0145【貢院考官】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學武廟】第9章 0009【露財】第346章 0341【李寶南下】第446章 0441【葛勝仲的新差事】第661章 0656【稿城之圍】第181章 0176【活字印刷】第41章 0039【八股文】請假條第749章 0744【四川鐵錢問題】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386章 0381【西軍分裂】第904章 0899【縫紉機?】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438章 0433【慰問百姓】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885章 0880【魏總督騷操作不斷】第341章 0336【一塌糊塗的利州】第152章 0147【榜下捉婿】第828章 0823【還想偷地盤的西夏】第104章 0099【汴梁風月李師師】第799章 0794【我住長江頭】第708章 0703【完顏宗輔】第239章 0234【各種拿捏】第231章 0226【誤農淘金】第749章 0744【四川鐵錢問題】第35章 0034【殺人放火受招安】第888章 0883【兼併問題】第731章 0726【出海出海】第8章 0008【張五】第533章 0528【再勇猛也是一頓亂槍】第241章 0236【搶班奪權與鐵礦開採】第270章 0265【提親】第761章 0756【桃花石汗】第782章 0777【經商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