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0100【傳到皇帝耳朵裡了?】

第105章 0100【傳到皇帝耳朵裡了?】

兩年前,開封舉辦元宵燈會,五天五夜,熱鬧非凡。

次日清晨時分,汴梁上空祥雲漂浮,一羣仙鶴繞飛宣和殿,爭鳴和應, 久久不散。

宋徽宗見之大喜,親筆畫出鼎鼎有名的《瑞鶴圖》。

有此祥瑞,去年和今年的元宵燈會,規模一次比一次盛大。

冬天那場大雪災,幾乎把城內乞丐全部凍死,卻絲毫不影響“豐亨豫大”的盛世圖景。

只看今夜這滿城燈火, 還有那摩肩接踵的樣子, 便知煌煌大宋有多麼富庶!

御樓之上,宋徽宗正在觀燈。

他指着高五十米、寬五百米的鰲山燈,笑着對左右近侍說:“漢唐之時,可有恁大的花燈?”

“不曾有過,”太監楊戩奉承道, “本朝之富,亙古未有,此皆仰賴聖人臨朝。”

楊戩剛被任命爲彰化軍節度使, 即將建立皇帝出行的護衛軍,又是一位手握軍權的太監。

他繼位之初,虛懷納諫,勵精圖治,調和黨爭,也曾是一副明君作派。

蔡京笑道:“吟來聽聽。”

她是宮女出身,家中早已沒落,屬於向太后安插在宋徽宗身邊的棋子。由於生得美貌,又兼乖巧懂事,還能幫皇帝處理奏章,王皇后病死,她便升級做了皇后。

蔡京掌控朝堂之後,蘇學被官方禁止,整個徽宗朝只有一個詞派:大晟詞。

宋徽宗笑着說:“快坐,正等着伱的詞呢。筆墨紙硯都擺好了,寫一首慶賀元宵佳節的。”

這把蔡京都整懵了,自己打造的專屬馬桶,咋就變成了公共廁所?

這種狀態,只持續不到兩年,然後他就沒耐性了。

劉嗣明、王黼、馮熙載三人,都是蔡京提拔的新貴。

шшш ★TтkΛ n ★¢O

“哈哈,”宋徽宗聽得直樂, 笑言道, “這就太過了, 朕與堯舜相比,還是要差許多的。”

馮熙載連忙拍馬屁:“太師目光如炬,此人必是一狂生。”

趙福金今年八歲,手裡提着個燈籠,蹦蹦跳跳而來:“爹爹,爹爹,這是娘娘賜我的花燈!是不是很漂亮呀?”

新舊兩黨打出狗腦子,而且經常不聽話,把宋徽宗搞得左右爲難。蔡京鑽空子上位,摸透了皇帝的心思,君臣二人開始清洗朝堂。

忽有近侍太監說:“官家,近日汴梁傳唱一詞,也是寫元宵佳節的。”

她做貴妃時,新科進士鄭居中,自稱是她的族兄弟。雖然這門親戚七彎八拐,但她還是認下了,內外合作鞏固自己的地位。

第一,以高官厚祿收買羣臣。這搞得冗官現象更嚴重,五品以上的三省官上百人,有的甚至一個人領十多份俸祿。

第二,蔡京的建言獻策,全部密奏給宋徽宗。宋徽宗則繞過中樞,直接給相關部門下達手詔。君臣二人,聯手破壞施政程序,就此徹底掌控朝堂。

從小在民間吃盡苦頭的鄭皇后,深知大宋底層是咋回事兒。而眼前這位皇帝,還有他的御用詞人,卻在這裡歡贊盛世。

劉嗣明立即吟唱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宋徽宗笑得更開心,帶着皇室和宮人繼續觀燈。

蔡京表現得頗爲大度:“錢陸兩家看上的人,便給他們幾分面子。先錄了吧。”

“利州路八行士子朱成功,”劉嗣明旁敲側擊道,“康國公與利州提學,皆舉薦此人進太學讀書,在下還不知該不該批。”

蔡京拍手讚道:“好詞,卻是何人所作?”

万俟詠氣喘吁吁跑上樓:“臣拜見官家,拜見娘娘!”

楊球又說:“那便與唐太宗不相伯仲。唐太宗武功雖高, 卻不及官家文治。待得聖朝平西夏、收燕雲,屆時官家武功蓋世,便唐太宗也不能比。”

而且還搞起了黨錮,就連“奸黨”們的子孫, 都不準留在京城,就更別提什麼科舉做官。

這羣人正閒聊觀燈,卻見一匹駿馬奔來,太監騎在馬上大喊:“閃開,閃開,万俟詠何在?万俟詠何在……”

前者是周邦彥舉薦的,後者是蔡京舉薦的,每個月都要陪宋徽宗作詞耍樂。

……

楊球躬身作揖:“爲聖人分憂,不求賞賜。”

而張商英,卻是新黨領袖之一。

御樓上擺了酒,帝后正在飲酒賞燈作樂。

宋徽宗聽罷,當即大讚:“真個好才,這人是誰?”

万俟詠拱手說:“聖人臨朝,天下自然太平安樂。陛下仁愛百姓,萬民怎能不齊聲歌頌?”

宋徽宗也不強迫,只是感嘆:“卿與晁端禮,往日伴朕左右,一人一詞,相得益彰。可惜啊,他卻死了,沒熬過這場大雪。不知何時能再有一人補上。”

太監楊球不甘落後, 連忙拍馬屁說:“官家的文治武功,直追上古聖王,乃當世之堯舜也。”

“漂亮得很,跟福金一樣漂亮!”

聽到父親誇讚,趙福金更加歡喜,提着燈籠原地轉圈,又繞着那些宮人跑跑跳跳。

宋徽宗喜歡藝術,身邊侍者也多有才華,那太監立即吟出《青玉案·元夕》。

如果宋徽宗此刻便死去,鄭皇后帶着小皇帝垂簾聽政,說不定又是另一番景象。

万俟詠苦思良久,暫時沒有頭緒,只得拱手道:“官家是填詞妙手,臣不敢敷衍。囫圇作一庸詞,只會污了聖人法眼。”

由於剛被罷相一次,現在的蔡京軟硬兼施,對立場分明的政敵堅決打擊,剩下的則是能拉攏就拉攏。比如陸游他爹,嚴格來說屬於“黨錮”子弟,連在汴梁居住的權力都沒有,蔡京卻允許其做了京城小官。

万俟詠無奈,只得別了家人,與太監同乘一馬趕路。

“万俟先生,你讓咱家好找。快快上馬來,莫讓官家等久了!”太監焦急道。

万俟詠說:“臣也有所耳聞,是利州路士子朱成功所作。”

此時的大宋朝堂,已經沒有新舊黨爭,只有純粹的權力鬥爭。新黨與新黨之間,鬥得最爲激烈,因爲舊黨已不成氣候。

万俟詠此刻在陪家人賞燈,太監找到他時,嗓子都已經喊啞了。

很多御筆手詔,都由楊球來代筆,宋徽宗對此毫不知情。

而今,鄭居中跟蔡京搞在一起,朝堂上下,天怒人怨。

宋徽宗反覆品味那首詞,越看越喜歡,又說:“一首不解飲,今日熱鬧,愛卿且再填一首詞助興。”

先錄了,就是可給朱銘學籍,但還得慢慢輪缺,畢竟太學生名額有限。

“太師,”劉嗣明屈身跟上,貼近了說道,“在下近得一詞,卻正是寫這元宵燈會的。”

鄭皇后親自爲万俟詠斟酒,万俟詠連忙告罪,小心翼翼喝了一杯。

宋徽宗一臉寵溺微笑,這是他最漂亮的女兒,也是他最喜歡的女兒。

特別是王黼,考中進士幾年而已,因爲幫助蔡京復相,並且攻擊右宰相張商英,已然成爲蔡京的絕對心腹。區區一個校書郎,在不到兩年時間內,就如坐火箭般升爲御史中丞。

太監說道:“前陣子連日大雪,晁先生便得病死了。”

更遠的街道中,蔡京也在賞花燈,身邊跟着不少親信,其中一人便是國子監祭酒劉嗣明。

御樓之上,一羣帝姬嬉笑奔跑,對着城下的彩燈指指點點。

“官家,晁先生已病死了。”一個太監提醒。

這是一位頗有手段的賢后,由於國庫空虛,就連她的皇后冠服,都是用貴妃舊冠服改做的,只爲了能省一點錢。

大量勳貴近臣,紛紛效仿蔡京,暗中給楊球送禮。楊球收了錢財,竟敢批發御筆手詔,幫助那些勳貴近臣辦事。

宋徽宗看罷,頓時拍手讚歎:“好個‘太平無事,君臣宴樂,黎民歡醉’,真應了今日盛世之景!”

這麼明顯的馬屁,宋徽宗當然聽得出來,便如跟家僕開玩笑一般:“你這老潑才,竟與俺說些討喜話,俺可不給你賞賜。”

大晟詞人的創作特點爲:稱頌帝德、歌詠太平、風花雪月、感嘆人生,用詞極爲考究,音律特別和諧。

万俟詠一路都在構思,此刻坐下平緩氣息,提筆寫道:

“《醉蓬萊》:正波泛銀漢,漏滴銅壺,上元佳致。絳燭銀燈,若繁星連綴。明月逐人,暗塵隨馬,盡五陵豪貴。鬢惹烏雲,裙拖湘水,誰家姝麗。”

蔡京哈哈大笑:“聞此句,便知是一狂生耳。”

去年蔡京復相,總結失敗經驗,做出兩個調整。

“万俟賢卿知我也,”宋徽宗笑道,“朕自登基以來,銳意革新,推崇新法,爲的便是讓黎民富庶。愛卿且與我共飲!”

“這個朱成功的詩詞,俺也知曉,”王黼說道,“短短一個月,東京城內多有傳唱。那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端得是道盡我輩豪情。”

幾個月前,劉嗣明還只是小小的給事中。他幫助蔡京彈劾政敵,幹翻了右宰相張商英,瞬間飛黃騰達掌管國子監和太學。

宋徽宗心情愉悅,又見滿城通明,不禁詞興大發,當場作了兩首詩詞。橫看豎看,不甚滿意,對近侍說:“如此盛景,當有好詞相和,召万俟詠、晁端禮上御樓填詞!”

而万俟詠和晁端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真是晦氣,”宋徽宗被影響了心情,吩咐道,“把万俟詠叫來,填首喜慶一點的好詞。”

由於朝野非議如潮,宋徽宗和蔡京只得表面讓步,甚至蔡京還一度被貶出京城。

而太監楊球,意外變爲大紅人,幾乎成了“秉筆太監”——他能模仿宋徽宗筆跡!

“哦,吟來聽聽。”宋徽宗頗感興趣。

“金闕南邊,彩山北面,接地羅綺,沸天歌吹。六曲屏開,擁三千珠翠。帝樂□深,鳳爐煙噴,望舜顏瞻禮。太平無事,君臣宴樂,黎民歡醉。”

鄭皇后覺得這是取禍之道,已經想好了計策,即以外戚不得干政爲由,把自己的親爹和族兄弟轟出朝堂!(歷史上,這保住了全族性命,她以鄭家無人做官,說服金兵不抓自己的孃家人。)

什麼叫太平無事,君臣宴樂,黎民歡醉?

不管什麼新黨舊黨,只要跟皇帝唱反調,全部都打爲奸黨!

掃視那首新詞,鄭皇后有些憂慮。

宋徽宗愣了愣:“什麼時候的事?”

宋徽宗立馬對楊球說:“你來代寫手詔,召利州路士子朱成功入大晟府!”

大晟府,是宋徽宗專門設來蒐集、整理、創作詞樂的機構。

一旦進了大晟府,而自身又無功名,這輩子都得給皇帝填詞作樂。

朱銘腦子進水了纔來,肯定要找個理由推脫。

(本章完)

第411章 0406【爆米花】第219章 0214【面子裡子都有】第588章 0583【形同謀反】第104章 0099【汴梁風月李師師】第820章 0815【大明細作】第417章 0412【故友迴歸】第609章 0604【鹿角寨】第813章 0808【人心渙散】第809章 0804【駙馬人選?】第495章 0490【皇室們的表演】第762章 0757【有人活膩了】第926章 0921【天子將行田獵】第176章 0171【父子倆的各自算計】第895章 0890【我劉延年必爲研究荀子的當世第529章 0524【誆騙移民】第663章 0658【岳飛 李世輔出戰】第576章 0571【治民與馭兵】第530章 0525【李察哥親至】第407章 0402【童氏辯證法】第787章 0782【奸臣的謀劃】第190章 0185【盜賊遍地】第174章 0169【生意開張】第78章 0074【真假夜襲】(求首訂)第816章 0811【追殺變血戰】第199章 0194【殺人見血】第581章 0576【鐘聲響起】第638章 0633【抗金統一戰線】第779章 0774【彎彎設縣構想】第623章 0618【徐州名勝】第340章 0335【險寨難攻】第838章 0833【逃到蒙古就沒事兒?】第101章 0096【搬家】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145章 0140【我是新學傳人】第765章 0760【這才哪到哪兒啊?】第186章 0181【又見楊志】第895章 0890【我劉延年必爲研究荀子的當世第431章 0426【夫君,且吃妾身一槍!】第417章 0412【故友迴歸】第166章 0161【造船尋仙】第32章 0031【身上有味兒】第533章 0528【再勇猛也是一頓亂槍】第423章 0418【野外決戰?】第15章 0014【家鄉的兒歌】第796章 0791【皇位交接】第505章 0500【要職任免】第427章 0422【休戰】第162章 0157【避諱與罷市】第525章 0520【党項人也是炎黃子孫】第900章 0895【皇帝的日常生活】第655章 0650【衝就完事兒】第616章 0611【辰陽之戰】第566章 0561【山賊與軍師】第198章 0193【村騎兵】第360章 0355【觀政三】第312章 0307【盡是失意者】第524章 0519【白酒顯威】第161章 0156【還沒領工資,就被罰沒了】第106章 0101【與民溝通】第649章 0644【八字牢籠】第460章 0455【三姓家奴】第842章 0837【還能繼續談】第655章 0650【衝就完事兒】第111章 0106【百姓日用即爲道】第210章 0205【遛狗】第117章 1112【炒茶是奢侈品】第714章 0709【一敗塗地】第165章 0160【不做正經人】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675章 0670【國庫已空】第31章 0030【讀書少受欺負】第7章 0007【崇寧十二年】第454章 0449【郭藥師敗陣】第90章 0085【絹衣】第532章 0527【大人,時代變了】第292章 0287【大獲全勝】第860章 0855【洛陽軍校】第213章 0208【觀星師朱院長】第264章 0259【狀元王爺】第334章 0329【兵指興元府】(爲企鵝大佬加第391章 0386【長腿高太尉】第724章 0719【球賽與騎射】第920章 0915【醜狀元】第786章 0781【朕要退位】第645章 0640【漢奸們的惶恐】第589章 0584【各有所圖】第541章 0536【求死衝鋒】第747章 0742【白三郎回京】(等待更新)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62章 0059【西鄉縣真的黑】第299章 0294【返回黎州】第238章 0233【太守審案】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799章 0794【我住長江頭】第336章 0331【回馬槍】第717章 0712【合扎猛安吃炸彈了】第198章 0193【村騎兵】第152章 0147【榜下捉婿】第319章 0314【大明鄉】第146章 0141【聰明又昏庸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