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9章 忠僕

商討完了何家姐妹的歸屬,寇季便離開了皇宮。

回到府上。

寇季入了偏院。

寇忠就住在偏院,近些日子身子骨熬不住了,有離世的可能,所以寇季每天都要到偏院裡看看。

偏院裡充滿了草藥味,聞着有些刺鼻。

寇準在王曙攙扶下,在院子裡來回走動。

見到了寇季以後,立馬停下了腳步。

“你快進去瞧瞧,看寇忠有什麼要叮囑你的。”

寇準焦急的催促了一聲,寇季點了點頭,進了院子裡的臥房。

臥房裡。

寇忠躺在牀榻上,臉色蒼白,氣息虛浮,渾身上下已經瘦成了皮包骨頭,他收養的那個少年跪坐在他牀邊,小心翼翼的伺候着他。

“忠伯……”

寇季進了房門,輕呼了一聲。

寇忠有氣無力的張了張嘴,只發出了兩聲啊啊的聲音。

寇季湊上前,輕聲道:“該安排的我已經安排妥當,你不必擔心,安心躺着就是。”

寇忠張着嘴,喘息了許久,才說出了一句完整的話,“老僕怕是再也伺候不了老太爺和少爺了……”

寇季嘆了一口氣道:“府上現在多的是僕人,讓他們伺候着你就行,你不需要再伺候任何人了。”

寇忠臉上流露出了一絲遺憾的神情,“老僕還想再多陪老太爺幾年……”

寇季沒有多言,只是拉着寇忠的手,使他安心。

寇忠一個字一個字的說着話,說了許多。

寇季就陪在他身邊一個字一個字的聽着。

說了許久,寇忠大概是累了,他眼神略微有些迷離的道:“少爺……張寇氏母子,老僕安置在看街亭旁邊的東水門街。

老僕走了以後,您多去看看,別讓人趁機鑽了空子。”

寇季點頭道:“我知道了……”

寇忠努力的睜了睜眼,反握住了寇季的手,有些激動的道:“別讓寇禮老爺的兒子給老僕披麻戴孝。壞規矩、亂體統的事情不能做。”

寇季微微皺起了眉頭,“我之前已經答應你了。”

寇忠急忙道:“老僕沒當真,少爺您也別當真。老僕終究是僕,寇禮老爺的兒子即便是再不受您和老太爺待見,那也是主。

主給僕戴孝,會被人笑話,也會被人抨擊的。

老太爺那是咱大宋朝少有的聖賢。

您是咱大宋朝少有的能人。

您和老太爺是註定要青史留名的。

別因爲老僕,擔上了污名。”

寇季皺眉道:“你跟着我時間也不短了,你應該明白,我不在意這些。”

寇忠喘着氣,“老僕在意……老僕有自己的子孫……”

說着還望牀邊跪着的少年身上瞅了一眼,臉上流露出了一臉的哀求。

寇季眉頭皺成了一團。

“你先安心養病,此事回頭再說。”

寇忠盯着寇季,道:“您要是不答應,老僕只能去求老太爺。”

寇季遲疑了一番,嘆了一口氣道:“罷了,我答應你。但是入我寇氏祖墳的事情,你不得推辭,也沒有商量的餘地。”

寇忠見寇季答應了他的請求,有些激動的點點頭,重新躺在了牀榻上,他的一顆心似乎放下了。

躺在牀上以後沒多久,就睡着了。

寇季喚大夫進來給診了一下脈,確認寇忠是真的睡着了以後,才吩咐少年和丫鬟們好生伺候着,然後出了臥房。

寇準一直在房外的院子裡,沒有離開。

寇季出了臥房以後,寇準就迎了上來,長吁短嘆的道:“寇忠大概是不行了。御醫和府上的坐堂大夫都說了,寇忠可能就這兩三天走。”

寇季沒有言語。

扶着寇準的王曙輕聲道:“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岳父不必太過悲傷。”

寇準長嘆一聲,“耄耋之年,眼看着身邊親近的人,一個個故去,老夫不悲傷纔怪。”

王曙跟着嘆了一口氣。

寇季依舊沒有言語。

寇準感嘆過後,詢問寇季道:“寇忠叮囑了你什麼?”

寇季坦言道:“他不許我那些弟弟們爲他戴孝。”

寇準皺了皺眉頭。

王曙在一旁道:“忠伯大概是不願意讓您和寇季背上污名。他一片好心,您領受了就是,別讓他死了也不安心。”

寇準聞言,嘆了一口氣,“罷了,他執意如此,那就順了他的心意。”

寇準側頭看向寇季,“寇忠入祖墳的事情你安排的如何?”

寇季直言道:“族裡的一些老人們不答應,他們覺得寇忠非寇氏血脈,不能入寇氏祖墳。”

寇準臉色一冷,道:“直說吧,他們想要什麼。”

寇季嘆氣道:“兩個七品官位,每家三萬貫錢。”

寇準冷哼道:“他們倒是好胃口。他們近些年仗着老夫的威風,仗着你的威風,沒少在鄉間斂財,一個個吃的是腦滿腸肥,卻不知道感恩,還貪得無厭。

自從你任職爲樞密使以後,他們就更加放肆了。

如今快成華州一害了。

別人明面上恭維着他們,背地裡都在罵我寇準的祖宗。”

說到此處,寇準質問寇季道:“你打算如何處置此事?”

寇季坦言道:“實在不行,就只能遷墳。”

寇準不悅的道:“你一個樞密使,居然怕了他們,讓着他們?”

寇季無奈的道:“都是族人,我總不可能派人將他們砍了吧。”

寇準被懟的說不出話,瞪了寇季一眼。

寇準略微思量了一下後,覺得寇季說的在理,當即道:“那你便準備遷墳的事宜。”

寇季遲疑道:“他們若要是阻攔呢?”

寇準冷哼道:“老夫會親自主持遷墳,老夫倒是想看看,誰敢攔。”

寇季坦言道:“就怕他們以性命相要挾。三兩個族老往您面前一攔,您也沒辦法強來。”

寇準不滿的道:“那你說怎麼辦?”

寇季思量了一下,“依照他們的要求,給他們官位,給他們錢。”

寇準瞪眼喝道:“他們是喂不飽的。”

寇季點頭道:“我知道他們喂不飽,但還是先順着他們的好。等祖墳遷移出來以後,我們就不用擔心他們的威脅了。”

寇準思量道:“祖墳遷移出來以後,調個剛正的人過去治一治他們。千萬別讓他們成爲大害。”

寇季緩緩點頭。

商量完了此事,寇準長嘆了一口氣,讓王曙扶着他回房歇息。

寇季離開了偏院,回到了書房,吩咐陸銘帶着人、帶着錢去華州處理遷墳的事情。

此事交給了陸銘以後,寇季就一個人在書房裡處理公務,觀看交趾曹利用遞過來的消息。

隨着曹利用入場,交趾的戰局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交趾郡王是最先退場的。

其次是安南軍。

如今交趾境內就剩下了大食人的兵馬和曹利用的兵馬。

雙方已經鏖戰了許久,各有死傷。

曹利用有火器相助,隱隱佔據着優勢。

大食人現在憑藉着馬木留客騎兵,在死撐。

相信再過不久,交趾的戰事就會塵埃落定。

寇季覺得,是時候謀劃一下隨後交趾的治理問題。

對於曹利用是否會敗給大食人,寇季一點兒也不擔心。

馬木留客固然強橫,可人數有限。

大食人憑藉着馬木留客死撐,會加快馬木留客的消耗。

等到馬木留客消耗完了以後,大食人就不得不退出交趾戰場。

大食人在交趾,就如同無根的浮萍。

沒有深厚的根基,也沒有後援。

他們手裡的力量不足以抗衡曹利用的時候,除了退出戰場,別無選擇。

曹利用就不同。

曹利用在南方已經紮根了十多年之久,手裡的兵力、財力,遠比大食人要強。 Wωω.tt kan.co

光是他手裡的力量,就足夠對付大食人了。

更別提鎮南軍,以及邕州的永字頭禁軍,還在交趾邊陲上虎視眈眈的看着。

一旦曹利用露出了頹勢,寇季就會毫不猶豫的派遣鎮南軍、永字頭禁軍,沿水路兩條線,進入到交趾,兩面夾擊大食人,馳援曹利用。

所以,交趾戰事打到了這個份上,曹利用肯定不會敗。

取勝只是時間問題。

如何治理交趾,如何將交趾納入到大宋,如何將交趾徹底變成漢地,寇季心裡隱隱已經有了一個計劃。

交趾經過了長時間的戰爭侵蝕,境內的人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銳減。

如今交趾境內已經沒有多少男丁。

那麼往交趾遷移人口就勢在必行。

剛好,大宋在路改府制的時候,清查出了近百萬赤貧的百姓。

若是將他們遷移過去,一下子就能充實交趾的人口。

但直接想朝廷奏請將百姓遷移過去,肯定不妥。

所以得用其他引流的法子。

比如通過民間招攬,將赤貧的百姓吸引過去。

“大批百姓過境,必然會引起朝廷的重視。所以曹利用在拿下了交趾以後,必須向朝廷表示歸附的誠意。並且向官家道明交趾沒有男丁的窘境。

官家正在爲解決近百萬赤貧百姓的事情頭疼。

在得知了交趾的窘境以後,應該會意動。

文臣們應該會奏請官家給裡面摻沙子,爲大宋以後將交趾納入版圖做準備。

所以官家最終應該默認了曹利用將近百萬赤貧百姓引入交趾,但是會給裡面摻沙子。”

寇季沉吟着嘀咕了一番。

確認了往交趾引入百姓,不會被朝廷阻止以後,寇季便寫了一封長信,將曹利用之後要做的事情告訴了曹利用。

至於百姓們到了交趾以後,能不能儘快富起來,能不能儘快恢復交趾的農產,寇季一點兒也不擔心。

大宋百姓勤懇,交趾的女人也勤懇。

他們湊在了一起,會變得更勤懇。

交趾土地肥沃,又有一年三熟的稻米。

在他們辛勤耕耘下,交趾只需要一年,便能恢復一些元氣。

曹利用只要稍微做一些引導,讓交趾百姓將吃不完的糧食集中起來,販賣到大宋,再販賣一些貨物過去,便能保證當地的百姓可以衣食無憂。

具體的可以讓寇府的商隊操持。

一想到了寇府商隊,寇季突然覺得,“寇府的商隊是不是應該再一進步的做一下裁減?”

寇府的商隊如今遍及大宋,人手足足達到了五萬之數。

其中一部分人在河西,販賣河西的糧食、牲畜;另一部分人在中原內地,販賣布匹、農具;還有一部分人在川府內,經營着寇府從慕、錢、孟三家得來的絲綢生意;還有一部分人在經營萬象樓和萬象典當行。

鍛鋼作坊內的人手,寇季都沒算在裡面。

“生意越大,掌控的人越多,麻煩事就越多。應該適當的將一些生意放出去。比如河西的糧食和牲畜,寇府只需要經一道手就可以,具體的過程可以不用再參與。

地方上販賣布匹和農具的生意,可以慢慢的交給百姓,寇府只掌控生產和供貨即可。

川府境內的絲綢生意,以及川府的田產,應該拆分開,發賣給那些桑農、織女。

萬象典當行如今對寇府而言,像是個雞肋。

萬象典當行可以拆分了以後,發賣出去。

萬象樓的招牌已經立起來了,大宋上上下下的百姓,只要有好東西,都拿到萬象樓撲賣。

萬象樓可以適當的在各府城設立分鋪。

其他地方的分鋪應該裁撤。

如此一來,寇府商隊的人數,應該能裁減到兩萬人左右。”

寇季仔細盤算了一下,最終決定拆分了寇府的生意和寇府的商隊。

無論是寇季,還是向嫣,已經沒有那麼多精力掌管這麼大的生意。

寇季身分越高,政務越繁忙,根本顧及不到寇府的生意。

向嫣如今要帶孩子,還要照顧趙絮和向家小妹兩個丫頭,照顧不過來寇府那麼大的生意。

與其等到寇府的生意發展的越來越大,大到難以分割,大到出現糜爛的地步,還不如現在就開始拆分。

拆分以後,寇府各地的管事,可以脫離僕從的身份,變成一個個小商人,繼續爲寇府的生意奔波。

寇府賺錢的同時,他們也跟着賺錢。

那些管事在變成了小商人以後,一定會更加賣力的做生意。

如此一來,就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有了這個想法,寇季準備出書房去找向嫣商討此事。

寇季出了書房的門,發現天色已經晚了。

剛要邁步去後院找向嫣,就看到了伺候在寇忠院子裡的僕人匆匆趕到了他面前。

“少爺,忠伯去了。”

寇季聽到此話,心頭一沉,他快速的奔到了寇忠所在的院子,沒進院子門,就聽見了悲痛的啼哭聲。

寇季進了院子,就看到了院子裡的丫鬟和僕人正在小聲啼哭。

寇準紅着眼,在王曙的攙扶下,從寇忠的臥房裡走了出來。

“祖父……”

寇季急忙上前。

寇準情緒低落的道:“寇忠的喪事就交給你了。老夫近幾日不想在府上待。”

寇準大概是不願意看着寇忠的喪事,怕自己受不了,所以纔要逃離此地。

寇季吩咐人將寇準和王曙送出了府,就跟匆匆趕來了向嫣一起,爲寇忠操辦起了喪事。

寇季在府上的偏院裡設了靈堂,供給寇忠的一些老友和府上的僕人丫鬟們祭拜。

跪在靈堂上的是寇忠收的子嗣,也就是那位少年。

寇季雖然沒有跪在靈堂裡,但是卻守在門外。

寇季最終還是遵從了寇忠的遺願,並沒有從寇府大宅裡叫一個兄弟過來爲寇忠守靈。

但爲了表示心意,寇季以另類的方式爲寇忠守着靈堂。

寇季爲寇忠操辦喪事的事情傳出去以後,各種風言風語隨之而起。

各家權貴府上的僕人們,十分羨慕寇忠能遇到寇季這樣的主家。

因爲以寇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身份,能爲寇忠一個僕人守靈,這在大宋朝是獨一份的事,也是難以想象的一件事。

但也有不同的聲音。

一些跟寇季不對付的人,或者別有用心的人,暗中散佈謠言,指責寇季身爲主家,爲一個僕人操辦喪事,乃是下賤的表現,有辱國體,有辱官聲,有損官威。

此事傳到了宮裡以後。

趙禎有些難以置信的詢問陳琳,“陳琳啊,你說說,四哥到底是怎麼想的?爲一個僕人操辦喪事,還在府上設了靈堂。

汴京城內的那些權貴們還不都得罵他。”

陳琳一臉凝重的對趙禎道:“寇樞密是怎麼想的,奴婢不知道。但他能爲一個僕人,做到這個份上,咱家佩服他。”

趙禎嘆了一口氣道:“朕知道四哥是一個重情義的人。只是沒想到,他會爲了一個僕人,連自己的名聲都不顧。”

陳琳坦言道:“這正是寇樞密重情義的表現。他能爲一個僕人捨棄名聲,他就能爲官家您,捨棄性命。或許在寇樞密眼裡,情義比一切都重要。

官家能真心實意的將他當成兄長,不正是因爲他重情義嗎?”

趙禎一愣,鄭重的點了點頭。

“你說的有理。”

趙禎思量了一下,提筆揮毫,寫下了‘忠僕’二字,遞給了陳琳。

“你拿着此書,去一趟寇府,賜給寇忠,堵上那些胡說八道的嘴。”

陳琳見此,正色道:“奴婢代替寇忠,謝過官家隆恩。”

趙禎緩緩搖頭,“不必謝朕,寇忠伺候寇府兩代人,爲朕輔佐了兩代忠良賢臣,又一生沒有娶妻,更沒有子嗣。

足可見他當得起忠僕二字。”

陳琳奉過了趙禎的御筆,沒有多言,拿着御筆出了門。

出了門以後,對身邊的小宦官吩咐道:“去,把咱家內侍省都都知的官服拿來,咱家要穿着它去寇府。”

陳琳在宮裡擔當着數個要職。

其中最大的職位就是內侍省都都知。

但他很少穿戴內侍省都都知官服,反而經常穿着一身代表着官家貼身內侍的衣服。

爲的就是顯示跟趙禎的親近。

如今要出門了,還是去弔唁一位死去的忠僕,他破天荒的決定,穿戴着官府去。

別看陳琳一直在趙禎面前自稱‘奴婢’,就覺得他真是一個奴婢。

事實上,領了內侍省的差事,就有資格在趙禎面前自稱一聲‘臣’。

wWW _тт kan _℃ O

也有資格在那些比他品階低的官員面前,自稱一聲‘本官’。

陳琳入宮已經有數十年了,見過的達官顯貴,多如牛毛。

幾乎所有的達官顯貴,都不把僕人當人看。

一些需要巴結他的人,在他面前畢恭畢敬的,可私底下,沒一個高看他一眼的。

一些不需要巴結他的,使喚他就像是使喚自己家裡的僕人一樣。

寇季是陳琳見到的達官顯貴中,唯一一個將僕人當人看的。

如今寇季爲了給僕人辦喪事,惹上了流言蜚語,他覺得他有必要盡一些綿薄之力。

陳琳在小宦官伺候下,穿戴整齊了官服以後,有些不適應的扭動了一下,然後感嘆道:“奴僕當久了,都差點忘了自己是個人了。”

“老祖宗,您可不是奴僕,也沒人敢將您當成奴僕……”

小宦官在幫陳琳穿戴整齊以後,小聲的拍着馬屁。

陳琳撇撇嘴,“咱家的心思,你不懂,所以不要胡說八道。在官家面前,咱們永遠是奴僕,千萬別忘了自己的本分。

小林子就是因爲忘了本分,在官家說話的時候,多了一句嘴,才被官家發配到了別的地方。

你可別學小林子。”

小官宦趕忙道:“幹孫子明白。”

陳琳滿意的點點頭,“記住,咱家欠寇季一個人情。咱家以後若是還不了,你替咱家還。”

小宦官遲疑道:“就因爲寇樞密爲寇忠辦喪事?”

陳琳斜眼盯着小宦官,質問道:“這還不夠?他冒着丟名聲的風險,幫一個僕人辦喪事。告訴汴京城裡所有的人,咱們這些僕人也是人。

不僅咱家欠他一個人情。

汴京城,乃是大宋朝所有當僕人的都欠他一個人情。”

小宦官不明所以。

陳琳感嘆道:“你且瞧着,等此事過去以後,咱們這些當僕人的,在其他人眼裡,會稍微多出那麼一點點的地位。”

小宦官一臉迷糊。

陳琳笑着道:“現在不懂不要緊,因爲你還小。等你長大一些,你就懂咱家話裡的意思了。”

說完這話,陳琳便不再多言。

他拿着趙禎的御筆,出了皇宮。

一路上,陳琳並沒有像是往常一樣,掩飾行蹤,而是大大方方的趕往了寇府。

第0923章 你們做好一起去死的準備了嗎?第0320章 黃河河堤……崩了第0192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的遼人第0563章 捷報入京第0147章 帶面具的人第849章 一支穿雲箭!第0373章 贏不起,難道輸不起嗎?第0199章 向敏中要爭參知政事之位?第0307章 逼瘋了一個……第0617章 衝鋒!第0422章 厚賜(今晚就兩更吧……卡文……)第0085章 觀星樓中第0140章 司水郎中(今晚有事外出,回來晚了,抱歉)第0747章 音韻書籍的重要性第0724章 趙絮的兩張面孔第0288章 天子親軍?!第0058章 見面禮第0001章 此入汴京享富貴第0107章 防火防盜防寇季第0522章 終至……第0579章 小心眼的趙禎第0330章 糧食!(今晚一更,有些私事要處理……)第0243章 遼皇耶律隆緒不會弄死寇季?第0060章 軟禁(爲‘劉j亨’萬賞加更!)第0030章 慌了神的吳賢第0213章 喋血延福宮(中秋節快樂!)第0677章 又有八百里加急至……第0714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0399章 句句誅心第0741章 傻眼了吧?!(求月票!雙倍月票!可以多投!)第0966章 有人造反?!第0346章 廣南第0590章 朝廷……窮啊!第0657章 整個西北的將士都想跟着寇季混第0316章 始於太祖,昌於太宗第0091章 下馬威第0074章 向敏中的盤算第0777章 千萬年不會變的原則問題第0290章 今年大宋無人升官第0935章 毛病都是慣出來的第0873章 再徵遼,起風波第0054章 有名無實的宰相第0803章 寇卉:爹,我把趙潤給打了第0273章 佳人有約第0978章 逐漸脫胎換骨的大宋(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419章 朝廷的邸報第0390章 本質上是因爲窮!(今晚一更……)第0193章 遼人要征討西夏?第0125章 勸諫第0770章 劉亨顯蹤……第0876章 許一個開府建衙!第0744章 榜下捉婿(求月票!求月票!)第1020章 趙禎出京第0924章 借東風,扶搖而上(今晚一更,後天補……)第1022章 一個嶄新的人(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951章 井底之蛙第0077章 突然變成了香餑餑?第0519章 臨沙州!第0873章 再徵遼,起風波第0077章 突然變成了香餑餑?第0868章 兄弟重逢第0317章 曹佾的抉擇第0290章 今年大宋無人升官第0051章 大朝會(中)第0252章 陽謀和陰謀(今晚鹹魚一下,就兩更吧)第0521章 炮聲轟鳴第0176章 嬪妃之亂第0818章 當我狄青坐鎮的陽關是紙糊的?第0346章 廣南第0862章 讓人絕望的大決戰 (高考加油!)第0960章 貪財入迷的趙潤第0372章 何爲軍?第0275章 會發光的姑娘第0719章 萬里一孤城,盡是白髮兵揚帆遠航(七)第0858章 整個大遼國已經亂成一鍋粥了第0480章 我泱泱華夏,何時淪落到了夜郎自大的地步?第0761章 我是那種沒腦子的憨憨嗎?第0936章 報仇不過夜的寇相爺第0578章 宰了寇季,法力無邊?第0624章 各方反應第0241章 遼皇指名道姓要見寇季(補昨天的欠更)第0430章 寇準要教書育人?第0381章 重甲騎!衝鋒!第0227章 不服憋着第0959章 問題的根本在哪裡?第0604章 會遭雷劈的寇天賜第0698章 昭勳崇德閣第0647章 討要疆土?你在像屁吃!第1015章 逐漸前行的文明第0484章 安子羅的兩張臉第0845章 楊文廣和王隨釋放出狼(三更一萬八搞定!)第0561章 經略河西之地第0793章 仙人弟子?第0151章 召見(今晚兩更……)第0830章 一不小心,幽州城就……破了?第0276章 木雕青蛙第0921章 馬前卒!急先鋒!第0077章 突然變成了香餑餑?第0312章 被趙禎教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