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5章 鎮西軍

人力,難以撼動天意?

那也要看看是什麼樣子的天意。

人爲的,還是真正的天意……

寇季心裡嘀咕了幾句,卻沒有說出口。

寇季和曹佾在城主府內有閒聊了一會兒,曹佾離開了城主府。

曹佾如今掌管着一字交子鋪,也算是一個忙人,遠比寇季要繁忙。

寇季送走了曹佾以後,到了朱能臨時落腳的府邸內擺放。

寇季到了朱能府上的時候,李昭亮、楊文廣二人也在。

三個人湊在一起似乎在商量什麼。

寇季湊上去一聽,大致聽懂了三人在商量什麼。

河西打下來了,不僅要治理,也要防守。

鎮國軍、興國軍、龍神二衛,四支兵馬,不可能一直留在河西。

他們有他們各自的重任在身。

頂多在河西再待半年,半年以後他們就會返回自己的屯駐地。

在這半年裡,朱能、李昭亮、楊文廣三人,必須在河西建立起一支駐紮在河西的鎮軍,此外還有各州的團練,以及鄉兵等等。

樞密院的文書,早在月前就送到了河西。

鎮軍軍名鎮西軍,隸屬於禁軍,一應軍備由朝廷配發,人數五萬,以騎兵爲主,步卒爲輔。

另,各州設有團練,人數各五千。

各地鄉兵,由河西治下各縣縣尉,引領各縣百姓,自行籌備。

鄉兵不需要朱能三人管。

各州團練暫時也不用管。

朱能三人只需要在半年內,籌備出一支人數五萬的禁軍即可。

只是。

朝廷給了名額,卻沒給人。

朱能三人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寇季到了的時候,三個人正在商量從何處弄人。

三個人帶兵的時間也不短,各有一些舊部,各有一些心腹。

只是他們的舊部,如今大部分在別人麾下,想要弄過來,就得脫離一次軍籍,再次入籍,中間很麻煩,要經過戶部覈准,以及樞密院籤判。

三個人爲此正在頭疼。

寇季在他們旁邊聽了許久以後,突然插話,“爲什麼要召集舊部?朝廷既然沒給人,那就找朝廷要人就是了。”

寇季突然出聲。

三個人才反應過來,寇季到了。

“你怎麼來了?”

李昭亮疑惑的問。

寇季挑起了眉頭,愕然道:“我不能來嗎?”

李昭亮撇撇嘴,沒有說話。

朱能嘆息了一聲道:“向朝廷張嘴倒是容易,只是經過朝廷的話,中間要多許多關節要走,會浪費很多時間。”

寇季聞言,略微有些疑惑的道:“你是準備在籌備出鎮西軍以後,稍作訓練一番,讓他們能有一些自保的能力。”

朱能毫不猶豫的點頭。

李昭亮插話道:“咱們可是有不小的家底在河西,若是鎮西軍籌備出來,沒有多少能力,丟了我們辛辛苦苦打下的河西,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寇季思量了一下,覺得李昭亮說的有理,緩緩點頭。

寇季沉吟了片刻,提議道:“不如從鎮國、興國、龍神二衛中各抽調三千兵馬,充入到鎮西軍中,爲鎮西軍增添一道保障。

缺少的那一部分兵馬,可以從鳳翔路、秦風路兩路中的廂軍中調遣。”

朱能苦笑了一聲,“鎮國、興國、龍神二衛的兵馬,在此次河西之戰中,損失也不小。他們返回了各自的駐地以後,也要補充一番。

我們若是再從他們中間抽調精兵,那他們可就要真的元氣大傷了。”

“鎮國、興國兩軍駐紮的地方,十分緊要,他們沒辦法動。”

楊文廣在一旁認真的道。

寇季思量了一下,咬牙道:“那就從龍神二衛中抽調。”

朱能驚愕的瞪起眼,“龍神二衛,此次損失是最大的。我訓練出的精兵,此次損傷過半,剩下的那些精兵再抽調了,龍神二衛可就要回到了之前的摸樣了。”

寇季沉聲道:“反正他們回到了汴京城以後,也不用再經歷戰事。將那些精兵送回汴京城,讓他們去守皇城,只會消磨他們的意志。

還不如將他們留在河西,讓他們跟西域人纏鬥。”

朱能瞪大了眼睛,狠聲道:“你這是在抽我脊樑骨。”

朱能可是龍神二衛的統領,爲了振興龍神二衛,他沒少付出時間和精力。

若是龍神二衛中的精銳被抽調一空。

那他多年的心血可就白費了。

寇季翻了個白眼,不以爲意的道:“你現在可是一位功勳卓著的國公,回到汴京城以後,龍神二衛恐怕要交出去。朝廷沒有讓你進三衙的意思,高處恭也不會讓你進樞密院。

回到了汴京城,你很快就會變成一個閒散的國公爺。

不逢大戰,你別想出汴京城。

既然如此,你還回去幹什麼?

還不如留在河西,統領鎮西軍,坐鎮一方。

龍神二衛的精兵抽調出來了,還是歸你統領,你多年的心血又沒有白費。”

朱能聽到了這話,臉色有些難看。

他不得不承認,寇季說的是實情。

朝廷爲了避免武將作亂,可是將鉗制的手段用到了極致。

能打的,絕對不能在汴京城裡領兵。

在汴京城裡領兵的,大多都不能打。

似捧日軍這一類的強軍,統領一直都是籍籍無名之輩。

朱能能夠在汴京城內統領龍神二衛,其一是因爲寇準的作用,其二是因爲龍神二衛已經爛在了骨子裡,沒有什麼威脅,所以朝廷才放心的讓他統領龍神二衛。

如今他在河西建立了卓著的功勳,回到了汴京城以後,龍神二衛的統領權,自然得交出去。

但凡能打的,想要統領禁軍上四軍,只能在禁軍上四軍出汴京城以後才行。

寇季見朱能臉色難看,就繼續道:“我知道你回汴京城是爲了什麼。你想在朝廷征討燕雲十六州的時候,出一份力。

你若留在河西,恐怕就參與不了燕雲十六州的戰事了。

你若回到汴京城,朝廷一旦對燕雲十六州用兵,必然用你。

我說的可對?”

朱能遲疑了一下,緩緩點頭。

朱能初入行伍,就經歷過一場大戰。

宋遼澶淵之戰。

宋遼澶淵之戰的屈辱,他至今難以忘懷。

所以他想參與到大宋征討燕雲十六州的戰事當中。

寇季見到朱能點頭,繼續道:“我大宋征討燕雲十六州,還需要一些時日。在此期間,你就先坐鎮在河西。真到了我大宋對燕雲十六州用兵的那一日,朝廷一定不會忘了你。”

朱能猶豫再三,艱難的點頭道:“我信你……”

“那鎮西軍的人馬,就先從龍神二衛中抽調,然後再從周邊抽調廂軍補充。你們只管抽調人手,朝廷那邊,我會幫你們解決。”

寇季說了一句。

朱能三人緩緩點頭。

解決了人手問題,鎮西軍的籌備速度一下子就加快了。

朱能從龍神二衛中,抽調出了六千精兵,組成了鎮西軍的班底。

李昭亮、楊文廣二人,派人拿着文書,從附近的廂軍中,抽調了一部分精兵過來,補充人數。

短短一個月。

鎮西軍就有了一個大概的雛形。

雖然沒有達到朝廷所要求的五萬之數,但也有三萬人馬。

河西的人口,在一個月間,也得到了一定的充實。

除了從各地抽調的兵馬外,還有朝廷送來的數量龐大的罪囚等人。

此外,在河西分配到利益的那些權貴們,也招來了許多人手,在河西打理他們分配到的利益。

權貴們招來的人手,五花八門。

有農夫、有匠人、有讀書人、有商賈。

士農工商,應有盡有。

河西在他們的充實下,進入到了一個快速的發展期。

就在寇季站在西涼城的城頭上,盯着西涼城內冒出的各種店鋪感慨的時候,劉亨拿着一封私信,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了寇季身邊。

“四哥……官家的信……”

寇季拿過了信,拆開了火漆,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

臉上微微浮起一絲寒霜。

“還真讓曹佾說着了……張氏難產而死,一屍兩命……”

劉亨沉聲道:“聽送信的人說,張氏肚子裡的那個,是個男嬰。”

寇季聞言,臉上的寒霜更勝。

“官家心情如何?”

寇季疑問。

劉亨回答道:“官家在張氏死後,獨自將自己鎖在寢宮內,三日未食。多虧了你派陳琳送信回去,官家看過了你的信以後,纔出了寢宮,如今一切如常。”

寇季眯了眯眼,“沒有派人查一查張氏的死因?”

劉亨沉吟道:“武德司的人在暗中調查……”

寇季繼續問道:“官家有沒有殺人?”

劉亨沉聲道:“杖斃了張氏寢宮裡的所有奴婢。”

寇季思量了一下,吩咐道:“讓你的人也查一查,看看有沒有什麼風聲。”

寇季收起了信,幽幽的道:“希望此事是個意外……不然得死很多人……”

寇季遙望向汴京城的方向,冷冷的一笑,“杜衍應該快到汴京城了吧。不知道他知道了此事以後,會作何感想。”

杜衍纔跟寇季說了召回魏王府一脈目的,皇宮裡就出事了。

杜衍算是撞到槍口上了。

……

張氏難產而死,趙禎罷朝三日。

此事在汴京城裡鬧得沸沸揚揚的。

шшш⊕ttkan⊕¢ ○

很快便傳遍了天下。

所以杜衍在進入到京兆府的時候,就得到了消息。

得到消息以後,杜衍心裡是五味雜陳。

他纔跟寇季說了,他贊成劉平等人召回魏王府一脈,是爲了防止官家子嗣難昌,然後就出現了張氏難產而死,一屍兩命這檔子事。

偏偏,寇季還將此事寫信告訴給了趙禎。

趙禎在知道了此事以後,一定會將此事和張氏難產的事情聯繫在一起。

張氏難產而死,若是個意外的話,他還有活命的機會。

若不是個意外的話,那他八成要涼。

杜衍一路押送着大批金銀珠寶趕往汴京城,越臨近汴京城,心裡越涼。

按理說,他押送的金銀珠寶的價值,足足超過了大宋歲入的四倍之多,屬於驚天財富。

從他入大宋的那一刻起,就應該被人夾道歡迎,就應該有重臣迎接纔對。

可他一直押解着金銀珠寶趕到了汴京城外,也沒有看到有人夾道歡迎,更沒有重臣迎接他。

杜衍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

直到他押送着金銀珠寶進了汴京城,也沒有重臣迎接。

百姓們在知道那上千輛的大車上,押解的全部是金銀珠寶以後,倒是發出了不少驚呼,一個個奔走相告,堵在大道兩側,爭相觀看。

百姓們看到了海量的錢財,十分激動。

他們雖然沒有目睹河西的戰事,但從那海量的錢財上可以看出,大宋的兵馬在河西,真的是建立了潑天大功。

他們覺得,大宋兵馬能弄到這麼多錢財,大概是將西域給搬空了。

大宋的兵馬應該不僅馳騁在河西,還馳騁在西域。

也許西域已經被大宋的兵馬變成了自留地,也說不定。

總而言之,百姓們看到那海量的錢財的時候,十分的振奮。

一個個高聲呼喊着,形成了聲浪。

聲浪一浪接着一浪。

瞬間點燃了整個汴京城。

整個汴京城跟着陷入到了一陣狂歡當中。

杜衍看着街道上百姓們的狂歡,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

他覺得百姓們的每一聲狂歡,對他而言都是一句默哀。

他覺得百姓們在爲那些錢財狂歡的同時,也在爲他默哀。

杜衍押解着金銀珠寶到了內城,纔看到了一位重臣的身影。

“王相……”

杜衍主動迎了上去。

王曾盯着杜衍,神色複雜的道:“召回魏王府一脈,是你的主意?”

杜衍苦着臉道:“我只是默許了此事,並沒有參與。”

王曾緩緩點頭,“我瞭解你,知道你不會參與。”

杜衍大喜,剛要說話,就聽王曾繼續道:“但是官家不瞭解你。”

杜衍臉色鉅變。

王曾不鹹不淡的道:“官家已經答應了朝臣們的奏請,召魏王一脈還朝。”

杜衍臉色一下子變得煞白。

第0664章 李德明的盤算第0543章 那些揹負着大宋前行的人第0193章 遼人要征討西夏?第0282章 挖大坑(祝‘佐佑一聲笑’生日快樂!)第0636章 一次可悲的行賄,一次無奈受賄第0233章 被新任監軍盯上了的寇季第0911章 給大宋一個百花齊放的機會第0298章 畢昇第0497章 兇殘揚帆遠航(十六)第0953章 用王安石的舊事教育王安石第0594章 萬先生第0002章 宰相府前門檻高第0775章 根本問題第0897章 論封王!第0114章 將帥之才?第0629章 老太君請纓,寇季北上(今晚一更吧!)第0196章 張華入京第0626章 寒風乍起透骨寒第0235章 藏在軍中的婦孺第0607章 馬上要復官了?!第0717章 落幕第0132章 甦醒第0079章 趙受益的親近第0300章 大宋科舉弊端初現第0199章 向敏中要爭參知政事之位?第0536章 南征北戰第0339章 差點被遺忘了的小黑屋第0268章 地位和權力不成正比第0040章 嫡庶之分第0004章 剛直不阿寇相公(求推薦!求收藏!)第0533章 人心貪婪第0012章 蘇蟬兒(求收藏!求推薦!)第0125章 勸諫第0145章 天授之人第0312章 被趙禎教訓了……第0034章 寇準的驚愕第0411章 必有妖第0668章 怒徵西夏!第0746章 重啓賈昌朝(今晚一更,明天恢復更新,抱歉!)第0822章 深入骨髓奴性第0650章 不忠不孝第0256章 簡單而有效的辦法第0534章 二十萬兵馬聚沙州第0651章 活生生打死!第0099章 提刑司第0430章 寇準要教書育人?第0068章 帝王的訴求(爲‘繁華、落葉’萬賞加更!)第0192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的遼人第0166章 親臨第0693章 朱能的想法有些喪心病狂(6000字大章!)第0008章 發財就是賭博?!(求推薦!求收藏!)第0828章 從防守到進攻,僅需一人第0226章 西夏立國第0954章 韓地的發展第0304章 又泄題了?第0930章 換!第0032章 劉亨討債,吳賢的算盤(爲‘趙廸’萬賞加更!)第0965章 雷霆掃穴?第0028章 火(求推薦!求收藏!)第0596章 高處恭攔車第0161章 類似推恩令的手段第0233章 被新任監軍盯上了的寇季第0236章 曹瑋怕了……第1004章 兩個狠人!第0641章 寇季的毒舌第0251章 寇季的價值第0758章 真相?!第0857章 送別第0963章 虎王!!第0983章 擎天之柱第0480章 我泱泱華夏,何時淪落到了夜郎自大的地步?第0521章 炮聲轟鳴第0092章 掌摑太子?第0043章 欺軟怕硬劉從德第0248章 遼皇看上你了……第0763章 讓人看不懂的操作第0915章 天賜大婚,寇氏再添一聖?第0025章 賭坊裡的火盆(求推薦!求收藏!)揚帆遠航(十二)第0301章 泄題揚帆遠航(十)第0692章 遼皇求和?!(6000字大章!)第0791章 朝廷命官不是青皮混混!第0601章 誰比誰聰明?!第0284章 接手第0169章 駕崩第0310章 金明池第0654章 政治謀略第0819章 少爺,您坐江山不?第0462章 復立武德司?第0773章 請戰!第0162章 由不得她了!第0288章 天子親軍?!第0497章 兇殘第0123章 丁謂和劉娥的陽謀第0878章 大宋雖然變強了,但是問題依然很多第0162章 由不得她了!第0639章 不忠不孝之人,賣國求榮之人第0084章 皇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