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6章 耶律隆緒的手段

劉娥退出了臺前,回到了幕後。

手裡握着同樣的權力,但站在臺前和站在幕後,完全是兩碼事。

站在臺前,她可以影響朝政,參與討論朝政,引導朝政向自己想要的方向走。

站在幕後,她只能對着一堆已經討論過的朝政,做出評判,而且這個評判權,還不在她一個人手裡。

她手裡的權力明明沒動,但是她對朝政的影響力,卻削弱了一大半。

御史大夫以及言官們,因爲沒能罷黜劉娥,心裡感覺不痛快。

可寇準提出的這個辦法,是目前爲止能夠解決他們跟劉娥之間矛盾的最好的辦法,他們不得不接受。

待到寇準講完了自己的意思。

御史大夫率先拱手,道:“臣遵旨!”

其餘百官緊跟着拱手,“臣等遵旨!”

自此以後,這垂拱殿的御階上,就只有趙禎、寇準兩人。

趙禎年幼,不能理政,朝堂上的大小事務,均有寇準掌控。

寇準妥妥的成爲了權臣。

即便是他沒有當權臣的心思,朝野上下也會把他當成權臣看待。

劉娥的事情告一段落。

淮南、江浙一代的糧荒,變成了朝堂上最需要急時解決的大問題。

寇準坐在寇公車上,眉頭緊鎖着道:“淮南、江浙一代的糧荒問題,諸位同僚怎麼看?”

李迪提着朝笏,擲地有聲的道:“開倉放糧,賑濟災民。”

王曾、丁謂、王欽若等人齊齊點頭。

他們都贊同開倉放糧。

寇準沉聲道:“災民數量巨大,想要讓災民吃飽,唯有開啓常平倉。常平倉一開,那些被糧荒餓怕了的百姓,勢必會瘋狂的搶糧。

朝廷在淮南、江浙一代三年的存糧,很有可能會被一搶而空。”

李迪道:“糧食沒了,我們可以再存。不能讓百姓們餓着,更不能逼反百姓。”

寇準緩緩點頭,道:“那就下令給淮南路常平使,讓他開倉放糧。同時,令淮南路安撫使,領淮南路各地廂兵、鄉兵,速速剿滅趁機作亂的叛賊。”

有了寇準的決斷,滿朝文武開始迅速的行動了起來。

原本在大朝會以後,所有官員都會封了各自所在的衙門,回家過年。

如今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他們也顧不上過年了,一個個都忙着救災。

寇準在散朝以後沒有回府,而是去了資事堂。

寇季自然也沒有回府,跟着寇準去了資事堂。

資事堂內。

祖孫二人到了資事堂,資事堂內空無一人,不見劉娥的身影。

趙禎今日在朝堂上坐久了,身子有些僵硬,被陳琳領着去活動筋骨了。

寇準領着寇季,到了資事堂內的座椅上,隨手指了一個位置,讓寇季坐下。

然後他一邊翻找淮南、江浙一代近期的奏疏,一邊詢問寇季,“你對淮南、江浙一代的糧荒,如何看?”

寇季坐在椅子上,沉吟了片刻,說道:“淮南、江浙一代,今歲並沒有缺收,卻無故鬧了糧荒,肯定是有人在背後作祟。”

寇準翻找到了淮南的一封有關糧食的奏疏,一邊閱讀,一邊道:“老夫自然知道有人在作祟,問題是何人在作祟?

是那些想趁機牟取暴利的奸商,還是朝中有人背地裡在謀劃什麼,在暗自屯糧?”

寇季捏着下巴,細細的分析了一下,晃着頭道:“每逢糧荒,必有奸商從中作梗。但奸商實力有限,能影響到的也只有一兩個州府,還達不到八個州府這麼大的規模。

朝中有人想屯糧,並且藉此謀劃什麼的話,也不可能去搜攏民間的糧食,更不會搞出這麼大動靜。

他們完全可以藉助各地的常平使,從各地常平倉裡,不動聲色的拿走糧食,湊夠他們所需的一切糧食。”

寇準放下了手裡的奏疏,疑惑道:“那你說說,是誰在背後搗鬼?”

寇季一時半刻也想不出頭緒,索性提議道:“祖父何不翻一翻各地轉運使的奏疏。淮南、江浙一代那麼多糧食沒了,必然會有痕跡留下。

而這些痕跡,很有可能就藏在各地轉運使的奏疏裡。”

淮南、江浙一代,八個州的糧食沒了。

不論這些糧食去了哪兒。

運輸起來都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不可能不通過各地的轉運使。

寇準經寇季提醒,也反應了過來,趕忙在奏疏堆裡翻找了起來,又吩咐門外伺候着的宦官,去存放奏疏的地方,把各地轉運使的今歲呈報的奏疏,全部送了過來。

等到今歲各地轉運使呈報的奏疏全部搬過來以後,滿滿當當的堆滿了一大桌。

寇季陪着寇準,開始翻閱起了奏疏。

祖孫二人從中午一直忙到了下午,終於從淮南路轉運使的奏疏裡,發現了端倪。

“遼國商人,購糧一百萬石……女真部頭人,購糧三十萬石……”

“最後一筆是高麗商人,購糧五十萬石……”

寇季把手裡幾分奏疏上有關購糧的信息勾勒了出來,謄抄到了一張紙上,細細一算後,一臉驚愕。

“整個淮南,今歲有五百萬石的糧食,被人買走了?”

寇準把手裡統計出的江浙一代的情況扔給了寇季,沉聲道:“江浙一代,情況等同。”

祖孫二人對視了一眼,神色顯得有些沉重。

沉吟了片刻以後。

祖孫二人異口同聲的道:“糧食是被遼人買走的。”

遼人從大宋買走這麼多糧食,爲了什麼,祖孫二人心裡都清楚。

自從遼人佔據了燕雲十六州,遼國已故太后蕭綽在遼國大肆推廣漢化以後,遼國有一部分的貴族,開始脫離了馬背,選擇過上了跟宋人一樣的生活。

但遼人擅長牧馬放羊,卻不擅長耕種。

除了燕雲十六州有大量漢人在耕種以外,遼國的其他地方,依然以放牧爲主業。

遼人想過上跟宋人一樣的生活,單憑燕雲十六州那點糧食供給,遠遠不夠。

所以每年,遼人都會從大宋購買一批糧食。

大宋會派人把糧食運送到遼國的幽州城,遼國會派人向大宋交割錢財。

但今年不同於往年。

今年遼皇耶律隆緒先是帶領兵馬征討了高麗,隨後有帶着兵馬進了山,準備去攻打西夏,所需要的糧食,自然多了起來。

遼皇耶律隆緒爲了掩飾自己攻打西夏的目的,不想讓大宋趁機佔便宜,必然的瞞着大宋購買糧食。

他藉着那些臣服於遼國的小部族、藩屬的名義,從大宋一點又一點的買走糧食,最後到了遼國,再匯聚在一起,變成軍糧,以助他攻打西夏。

寇季從諸多奏疏中挑出了一份,遞到了寇準面前,沉聲道:“遼人第一筆購糧,是從七月開始的。也就是說,在七月的時候,遼皇耶律隆緒在征討高麗快要結束的時候,就有了攻打西夏的心思,也爲此開始佈局謀劃。

此前從遼國傳來的增添歲幣,以及遼國四皇子耶律吳哥到大宋以後擺出的跋扈的架勢,恐怕都是假象。

目的就是爲了迷惑我大宋,讓我大宋不能插手他們跟西夏之間的戰事。”

寇準面色陰沉的點點頭。

寇季咬牙道:“遼皇耶律隆緒的謀劃,可真深。”

寇準陰沉着臉,低聲道:“遼國要征討西夏,僅憑他們從淮南、江浙一代買走的糧食,恐怕還不夠。西夏可不是高麗,不會任他拿捏。

遼皇耶律隆緒要征討西夏,必然會做足長期鏖戰的準備,所要準備的軍糧數額,必然龐大。

再查查其他各路轉運使的奏疏,看看他們有沒有類似的奏疏。”

祖孫二人有了這個猜測,快速的翻看起了其他的各路轉運使的奏疏。

很快,寇季翻到了代州管勾常平司公事的奏疏,在裡面發現了遼國購買糧食的痕跡。

“代州……”

寇季盯着寇準,沉聲說了兩個字。

寇準揚起了手裡的奏疏,低聲道:“唐州……”

“……”

“忻州……”

“……”

“鄧州……”

“……”

隨着祖孫二人不斷的翻閱,一份又一份的奏疏被翻閱了出來。

最終,十一份奏疏,擺在了寇準祖孫二人面前。

寇準盯着這十一份奏疏,咬牙切齒的道:“算上淮南、江浙一代,整整十八個州,整整十八個州的糧食,被耶律隆緒買走了小半。耶律隆緒這那是要購買軍糧,根本就是想借機在我大宋鬧事,讓我大宋無力插手他和李德明的戰事。”

“嘭!”

寇準一拍桌子,惱怒道:“從一開始,他就對我們大宋下了狠手。老夫還以爲他要跟我大宋和親,是爲了示好。

如今看來,人家分明是憐憫我們。

憐憫我們大宋滿朝文武,憐憫我大宋有一幫子蠢笨如豬的文武大臣,憐憫我們到了年關還沒發現他的意圖。”

頓了頓,寇準又罵道:“還有那些奸商,他們一定是嗅到了耶律隆緒從我大宋抽走糧食,所以暗地裡跟着他一起屯糧,趁機謀取暴利。

耶律隆緒抽走的糧食雖然數額巨大,但還不足以讓淮南、江浙一代造成這麼大的糧荒。”

寇季盯着桌上的十一份奏摺,沉聲道:“耶律隆緒身邊大概有精通商道的人,此人必定熟悉我大宋商人的品行。

正是因爲如此,他纔敢買走大量的糧食,讓那些商人嗅到了賺錢的機會,所以才藉機屯糧。”

“嘭嘭嘭!”

寇準惱怒之極,把桌子拍的嘭嘭作響,“眼下只有淮南、江浙一代爆發了糧荒,隨後代、鄧、唐等十一個州,相繼也會爆發糧荒。

十八個州一起爆發糧荒,足以震動整個朝野。

到那個時候,誰還會去關注西夏和遼國的戰事。

朝廷縱然要出兵,滿朝文武也會以攘外必先安內爲藉口,阻止朝廷出兵。”

寇季咬牙道:“祖父,事到如今,不如大氣一點,讓十八個州,一起開倉放糧,藉此穩定朝野上下的人心。常平倉內存的可是朝廷積攢了三年多的糧食。這些糧食要是拋出去了,糧價一定會直線下降。

我們只要藉着糧價下降的時候,張榜安民,必然能安撫百姓。

如今正值冬日,遼國境內的道路,皆被大雪封着,耶律隆緒領着大軍在山道上行軍,速度肯定不會太快。

從上京城,趕到西夏,最少也得一個月。

只要我們能在一個月之內,安撫好十八個州的百姓,到時候遼國一旦跟西夏開戰,我們就能騰出手,插一腳。”

“嘭!”

寇準一拍桌子,決斷道:“就照你說的辦。”

耶律隆緒爲了拖住大宋,爲了不讓大宋在他跟西夏打仗的時候摻和一腳,不惜拿大宋百姓的性命開玩笑,這激怒了寇準。

如今有辦法給耶律隆緒添麻煩,寇準自然應允。

大宋有十四個府,二百多個州,區區十八個州遭到了糧荒,還不足以讓大宋傷筋動骨。

頂多是災民們在流竄的時候,會隨機向其他州府的百姓釋放一些不良的信號,藉此給朝廷造成一點麻煩。

讓滿朝文武以爲天下動盪不已。

讓那些主和派的官員,在朝廷出兵的時候,以此爲藉口,阻止朝廷出兵罷了。

只要撫平了民意,安撫了朝野上下的心。

那麼大宋還是那個大宋,那個富庶的大宋,不會有太大波瀾。

“什麼照你說的辦?”

趙禎在寇準拍桌決斷的時候,出現在了資事堂。

聽到了寇準的話,他下意識的詢問了一句。

寇準見到了他,拱手一禮,道:“回官家的話,經過老臣查驗,發現我大宋受到糧荒的州府,不僅僅只有淮南、江浙一代,鄧、代、唐等十一個州,恐怕都會有糧荒出現。”

趙禎驚訝的張大了小嘴,“這麼多?”

寇準重重點頭,道:“經過老臣查驗,發現此乃遼人的陰謀。淮南等地,今歲並沒有出現缺收的狀況,卻無端出現糧荒。細細追查下來,發現這些糧食都流入到了遼國。”

趙禎疑問道:“遼人要這麼多糧食做什麼?”

寇準沉聲道:“爲了攻打西夏籌備軍糧,爲了拖住我大宋的手腳。”

趙禎驚愕道:“遼人要攻打西夏?”

寇準點頭道:“不錯!”

第0433章 汴京城裡沒傻子(今晚苟了……一更……)第0033章 回府第0801章 仙姑的秘密第0816章 再入青塘第0163章 進擊的周懷正第0989章 紅妝!紅妝!第0231章 林特掉溝裡了?第0196章 張華入京第0503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0012章 蘇蟬兒(求收藏!求推薦!)第0437章 殺氣催人心徹寒第0095章 垂拱殿(爲‘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0191章 在夾縫中茁壯成長的西夏第0727章 威風凜凜寇大爺第0119章 二人變三人第0721章 寇季又被坑了……第0939章 弱國無外交!第0893章 讓高麗王主動來臣服!(三更一萬八!!)第0953章 用王安石的舊事教育王安石第0830章 一不小心,幽州城就……破了?第0753章 宮中隱秘第0387章 和趙禎分贓第0733章 突如其來的枕邊風?!第0073章 向敏中第0615章 狼煙起!第0770章 劉亨顯蹤……第0766章 借雞生蛋!第0339章 差點被遺忘了的小黑屋第0225章 貪功冒進李昭亮?第0433章 汴京城裡沒傻子(今晚苟了……一更……)第0632章 眼淚早就流乾了……第0995章 太子闖後宮,只爲柳樹皮?第0996章 春風化雨第0591章 外交還可以這麼玩?第0441章 逼第0589章 作死的慕崇第0355章 趙元儼找上門第0097章 刺殺危機第0412章 大膽推論第0290章 今年大宋無人升官第0261章 仇人見面第0350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0501章 爲什麼防着你?第0263章 回京(熱烈慶祝祖國七十週年華誕!)第0949章 臨江寧第0786章 決定權在誰手裡?!揚帆遠航(四)第0189章 安子羅第0994章 老虎出更必見血(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827章 曹皇后是真厲害!!第0615章 狼煙起!第0091章 下馬威第0449章 終見果第0194章 張元吳昊?第0178章 癭相第0455章 討打的趙禎第0281章 吏部衙門裡全是棒槌?特地發個單章,感謝一下近期兄弟姐妹們打賞!第0153章 豬隊友第0112章 讓一個萬人敵去學百人敵,我瘋了?第0075章 老毒物陳琳(爲‘繁華、落葉’萬賞加更!)第0326章 心不夠硬的李迪第0789章 一條最漫長的路第0848章 埋葬敵人的無間地獄第0055章 仙丹?第0300章 大宋科舉弊端初現第0311章 活字印刷術的威力第0595章 夏先生第0763章 讓人看不懂的操作第0871章 趙禎真實的目的第0077章 突然變成了香餑餑?第0220章 來自於權臣的強勢鎮壓第0272章 趙禎有心上人了!第0043章 欺軟怕硬劉從德第0462章 復立武德司?第0084章 皇宮變化第0736章 一場相隔萬里的談判第0054章 有名無實的宰相第0716章 石元孫的小心思第1000章 終於查出了一點真相了?第0204章 御史發難第0115章 出仕(爲‘Teddyyyyy’萬賞加更!)第1022章 一個嶄新的人(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073章 向敏中第0386章 執拗的禁軍將領們第0310章 金明池第0566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0020章 橫生枝節?(爲‘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0426章 兔死狐悲第0456章 決心、恆心、耐心第0142章 針尖對麥芒第0217章 爲大宋賀?第0265章 告丁謂!第0096章 朝裡有人好做官第0152章 寇公車第0797章 臣天生獨具慧眼!第0556章 大局已定第0227章 不服憋着第0458章 偏向虎山行的李迪第0118章 王寇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