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各有妙用

在融合別的民族這件事上,漢人有着獨特的技巧,或者說是天賦。

因爲科舉制度的改革,而無所事事只能參加掃盲班教學工作的夫子書生們,一時間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去交趾宣揚禮教,弘揚華夏文化,簡直就是崇高的事業,再加上還有官做,豈不美哉?

他們捧着邸報,上面有關於去安南做教化官的文章,奔走相告彈冠相慶。

各地的報名口人滿爲患,交趾並不算很偏遠的地方,尤其是現在朝廷開闢了各處的商路,凡是大明商人能夠到達的地方,什麼東西都能買的到。

一個年近中年的文弱男子,抱着拳向前面排隊的問道:“劉兄!你也要去這交趾地做一個教化官麼?”

“連你這區區秀才都要去,本舉人豈能落後?”

被一頓搶白的老書生也不以爲杵,人逢喜事精神爽,沒有功名怎麼了?在他前面的劉舉人,也是夠倒黴的,當年崇禎帝最後一班的舉人,還沒等到安排官職呢,李自成打來了。好不容易江山穩固,這位又出來去找衙門,人家衙門說了現在不認當年的舉人了,讓他重新考。劉舉人不以爲意,寒窗苦讀這麼多年,中舉還不是手拿把攥的事,就憑自己的一身八股文的才華,結果一去傻了眼...

五花八門的考題,差點做的他吐血,雄赳赳進了考場如同一隻鬥雞,出來時就跟個蔫家雀一樣...

讀書爲的是什麼?

問十個人有十個回答,但是誰都知道直接目的就是做官,官做不成又沒有別的手藝,豈不是混吃等死。

好在朝廷後來給了大家一個差事,只要是讀書人都可以成爲掃盲班的先生,這纔有了他們一口飯吃。但是這些人讀書,可不是爲了吃飯。巨大的心理落差,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的,只有那些真正的才思敏捷的讀書人,纔可以迅速地轉過彎來,往經世致用的學問上發展。

其實自從科舉改制之後,能夠中舉的大部分也是以前的讀書人,畢竟半路出家的連字都認不全的話,他拿什麼進行考試。

侯玄演不是爲了消滅傳統文化,只是爲了去其糟粕,文章寫的好的人照樣可以有不錯的出路,出幾本真才實學的書就是受人追捧的才子,活得好的大有人在。

剩下的就都是這些讀死書的了,這些人別的不行,經史子集還是懂得。

從各地召集了這麼一批人,光金陵就有千人,統一發放文書關碟,官印調令,從此之後就是朝廷中在冊的教化官了。

這些人頹廢了這麼幾年,精神和身體受到了雙重摺磨,所謂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就是說的他們。

新任的吏部尚書顧守正望着這羣歪瓜裂棗,心不甘情不願地指揮衆人發放完畢,回頭對前來觀禮的顧炎武說道:“世侄,此事是禮部管轄,我本不該多嘴,但是你也得仔細勘查。陛下大包大攬,將這些人一股腦收爲官員,我總覺得有失妥當。”

顧炎武的年紀和顧守正相差不大,但是顧守正實打實是他叔父輩的,而且這個人極其認死理,一口一個世侄絕不含糊。顧炎武沒有辦法,笑着說道:“依我看,不如去宮中請陛下來看看,等陛下見了這些人的樣子,或許就會心生悔意,豈不勝過你我勸諫。”

顧守正點了點頭,兩人結伴前往皇宮,到了紫禁城在太監的帶路下來到御花圓,只見侯玄演在幾個宮女太監的侍候下,正在和景王還有公主玩耍,在他旁邊還有一個大胖小子在皇后的懷中,咧着嘴哈哈笑。他們三人圍着一個木製的三個輪子的車,不用馬車推,也能慢慢前行。

顧炎武不着痕跡地瞄了一眼景王殿下,穿着紅色的比甲,外罩無袖的青色貂裘,玩的正興致勃勃,臉上絲毫看不出委屈的痕跡,尤其是眉眼間比起以往還要快活一些。

侯玄演從車上下來,景王馬上嗖的一聲竄到主座上,使勁地蹬車。

侯玄演一邊在青鸞的服侍下披上大氅,接過她遞來的手爐一邊笑道:“你們來得正好,快看匠師館的新發明,這些人真不錯,用橡膠製成的輪子代替了木輪,這樣一來車子行駛起來顛簸大爲減小。朕看此物非同小可,將來必是全部換成這種輪子,我們的道路又修得好,從此之後的運輸速度,可要大爲改進了。”

顧守正咳嗦一聲,不接話茬,反而說道:“陛下,禮部選派的教化官已經集結完畢,在金陵城郊等待出發。微臣觀這等人學識一般卻自視甚高,讓他們去教化越人,恐怕事倍功半。”

“哦?很差麼?走,去看看。”侯玄演將暖手的手爐交給青鸞,帶着兩人和一羣太監出宮。

秦禾在宮外聽到皇帝出宮,立馬準備好了鑾輿,侯玄演從他手裡接過馬鞭,說道:“太慢了,騎馬去吧。”

秦禾笑着給兩位尚書大人牽來馬匹,侯玄演騎馬帶着他們來到宮外,城外的陽光明媚,街上的行人不少,侍衛開道很快就來到金陵西郊。

金陵守備將軍徐元寶率兵護送這些人南下,見到侯玄演下馬行禮,周圍的金陵兵馬讓開一條道路,讓皇帝和尚書大人進來。

皇帝的鑾輿這些讀書人都是認識的,眼看皇帝竟然來了,都驚喜不已。看來他們這些官員,是很受重視的,普通的官上任,哪裡有御駕送行的先例。

侯玄演騎在馬上,巡視着這些讀書人,頻頻點頭。

衆人一看陛下笑意盈盈,顯然是對自己是非滿意,不禁挺胸擡頭,如同鬥勝的公雞。

侯玄演乾脆騎馬到衆人中間,沿途紛紛讓開道路,將他圍在裡面。

“舊時凡遵禮、守義之諸侯,稱爲諸夏。從此華、夏作爲中原,稱四方爲‘夷蠻戎狄’,裔不謀夏,夷不亂華,此聖人之言。今朕遣爾等入越,越人本是漢種,久染夷俗,墮落至斯,朕心甚痛。卿等宜勉勵教化,勿失朕望,早日功成。讓越人識漢字、說漢語、不復受其捏造之史蠱惑,而與我同宗爲敵也。

若能讓越人摒棄歪史,重歸正道,卿等功績不下於征戰將。趁着天色尚好,出發吧!”

徐元寶帶着情緒激昂的衆人,走上了南下的道路。

侯玄演對着顧守正說道:“任何人都有用處,只要給了他們合適的舞臺,這些人你看着不順眼,但是對於朕的大計,卻沒有比他們更合適的了。攻佔南洋城池,是三軍將士的功勞,讓他們不再造反,認同朝廷,卻非這些人不可。所謂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不外乎是。”

第六十五章 報仇的路被堵死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務實的侯玄演第五百就是一章 生辰第二百六十五章 嶺南官員換血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爽,五千個快男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的戰爭第二百七十張 陣前殺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強敵第二百三十九章 此生不悔入潛象第三百六十九章 誓殺吳三桂開個單章說明一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的戰爭第二百八十八章 娃娃登基第五百五十章 我有特殊部隊第二百四十章 挑燈夜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狼煙四起第三百一十一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二百四十五章 五月開恩科第三百一十七章 滿清的援兵第五十章 我還要主動出擊呢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事不忍聞第四百二十八章 點將徵遼第三百四十一章 誰是內奸?第三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六十五章 報仇的路被堵死了?第十四章 帥不過三秒第一百六十章 張獻忠第五百七十章 毀其根基第二百五十二章 龍掛升騰第二百四十九章 你們放心第六十九章 顧有德的野望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這個人一點都不封建第五百六十四章 加強皇權第四百零二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這個人一點都不封建第五百二十三章 肇事司機第一百零二章 清洗第五百二十五章 中英建交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麼大的功勞討個媳婦不過分吧第一百九十九章 弒君案第五百四十八章 揮淚斬舊部第四百七十一章 你幹你的,我幹我的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一百四十二章 血性第五百六十三章 打進沙俄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請戰!(第一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肉坦第三百零六章 到底是誰吃福建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安逸就是死亡第一百九十二章 隆武帝駕崩第一百四十四章 彌天之勇第一百九十五章 爲吾皇弔喪哭靈第二百零八章 懸崖第三百八十一章 少女和皇帝第五百三十章 又來?第一百零三章 人生三杯酒第四百八十三章 夫目前犯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民羣衆的汪洋大海第二百九十二章 兵臨山東第四十四章 大買賣第三百七十一章 伏筆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擡頭第三百九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各處貳臣動向(第十更)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伐,殺!第三百五十二章 花林出兵(第四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漢奸標本第六十九章 顧有德的野望第一百九十三章 白衣素縞,卿報君仇第五百二十一章 賣人計劃第六十七章 一本正經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奸佞蓋座樓第五百五十四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一百一十章 南下福州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個掃黃案件的背後,究竟隱藏着怎樣不爲人知的秘密第五百八十章 蒸汽船和蒸汽車第三百零九章 砸碎人肉儲錢罐第三百一十三章 越國公不做沒有靈魂的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強敵第六十四章 亂世的好人和壞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覺得他是個什麼樣的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第一香餌第一百一十四章 逢場作戲第二百二十一章 酒樓第五百四十七章 鞭笞第四百五十九章 訓子第四百零八章 啓用舊將第五百二十七章 血戰哈密第二百零四章 船塢承包制第一百六十六章 決戰荊襄(6)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千六百刀,活剮弒君者第五百五十一章 聖上想在這裡設一個總督府第四百七十三章 朝鮮第二十二章 連環計第三百六十章 改一改規矩第三百一十八章 荷蘭總督在南京糟心的一天第三百一十七章 滿清的援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徵遼元帥第三百七十四章 千秋偉業功已成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這個人一點都不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