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兵馬雖少,滅一國足矣

侯玄演聽得目瞪口呆,這也太不要臉了,朝鮮自己求滿清幫助他們打倭兵,滿清輸了又當牆頭草主動攻擊別人,現在被滿清餘孽打的滿地找牙,反過來就是一記求救。

希望的大明出兵,救他們的朝鮮王朝...

這一系列的操作,讓侯玄演眼花繚亂,大感自己的臉皮跟朝鮮人一比,薄如蟬翼。

李德久受過前番的軍營之辱,內心深處十分痛恨滿人,也恨自己無能的朝鮮王朝。但是現在蘇克薩哈在釜山一帶殺得興起,整個朝鮮沒有人能治得了他,他也是實在沒有辦法。

侯玄演冷着臉,罵道:“你們前番叛明降清,我還可以當你們是窮途末路,沒有辦法。但是出兵入關燒殺劫掠,實在是無可饒恕,此仇不報我們對不起濟南府死去的百姓。你回去告訴李倧,讓他好好整頓兵馬,備齊糧草,我的大軍不日就將從滿洲跨江入朝,咱們戰場上一決雌雄。”

李德久渾身冷汗直流,他此行做的最壞的打算,就是大明不肯出兵幫助他們剿滅蘇克薩哈。

畢竟以往那個大度的明朝,給他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只要奉大明爲主,就能得到它的庇佑。

但是現在這個攝政王,很明顯和當初的大明君臣不一樣了,他太記仇了。

侯玄演伸手一揮,自有侍衛入內將朝鮮使臣們趕出殿外,就連鴻臚寺也沒有他們的位置,來時帶的奇珍異寶、美麗少女、金銀玩物都被丟在港口邊,朝鮮的船隻上,一行人眼神絕望地望着李德久。

朝鮮最後的希望,就是大明能夠救他們,現在這個希望也破滅了。

繁華的龍潭港上全都是往來的商船客船,數不盡的船隻密密麻麻,但是這一切的繁華都和他們沒有關係。

他們馬上就要回到那個遍地瘡痍的朝鮮,面對兩個強敵,還有無能的朝廷。

李德久看着自己的船隊,這個船隊幾乎帶來了朝鮮王室所有的財富,但是依然入不了大明的眼。

回到漢城繼續在無能腐朽的朝廷中掙扎?

李德久登上船,船隻慢慢地駛離龍潭港,李德久將所有的人聚集起來,說道:“大明已經要出兵了,馬上就會越江攻打我們朝鮮...”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臉色都更加蒼白,倭兵就殺的他們舉國哀鴻,而明軍把吊打倭兵的滿清吊起來打,這一層層的強弱關係下來,朝鮮只是最底層的一環,如何直接面對最頂層的大明的攻勢。

李德久看着大家一副惶恐至極的模樣,心中下定決心,振臂道:“如今朝鮮到了內憂外困,即將亡國的地步,非有大的變革不能救朝鮮。當今王上昏庸無能,吏治腐敗,百姓困苦,想要救朝鮮唯有推翻李倧,重建朝鮮。”

船上的人更加驚恐,本來外敵當前,沒想到現在連領議政大人也要謀反,朝鮮是不亡也得亡了。

李德久的這幾艘船上,有着王室的所有財富,足夠他們在偏遠的地方聚集一支兵馬。朝鮮底層的民衆已經到了水深火熱的地步,幾次三番的兵禍讓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家園,還要負責沉重的賦稅。

立得就見衆人猶疑不定,心中一動,揚聲道:“我的這個計劃,已經說給了大明的攝政王,他已經同意扶持我了。”

衆人一聽,臉上的表情由驚轉喜,若是有大明的幫助,這件事就是現成的功勞。

朝鮮時節中的副使是李倧的心腹,聽了這話冷笑道:“領議政大人既然得到了攝政王的支持,爲什麼還會被趕出大明?這不是欺負我們這些人是傻子麼。”

李德久早有準備,拍着胸脯說道:“這個使節團是代表昏王李倧來的,當然不會受到大明的歡迎,只要你們跟我一起舉事,到時候肯定會受到大明的款待,就像當年一樣。”

李德久的兒子李卓霖也在其中,聽了父親的話已經熱血沸騰,李卓霖自小便以有勇有謀著稱,看了一眼船上的形勢,見副使還要反駁,當即越衆而出大聲道:“昏王無道,棄明從清,現在滿清已經覆滅,是時候推翻昏王重建朝鮮了。這個奸佞就是昏王的走狗,我們先殺他祭旗!”

說完一劍捅出,副使沒有想到在船上他們就敢動手,口吐鮮血瞪着雙眼,眼看是不能活了。

李德久也被兒子的突然殺人嚇了一跳,但是隨即領悟過來,這是最好的辦法,當即高聲道:“殺了奸佞,我們就是一條船的人,將來追究罪過大家都要死。不如團結起來,推翻昏王李倧,你們都是有功之臣,我們父子不會忘記大家的。”

暴起殺人,突然起意造反,這在平時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如今朝鮮的局勢偏偏給了李德久父子這個機會。

他們有整整四艘船的財富,李德久也有自己的勢力,但是這一切都無足輕重,關鍵是他知道大明馬上就會派兵入朝。到時候新建的朝廷只要能跟大明攀上關係,就必定會成功。

一行人謀劃起來,將李倧背叛宗主國大明,轉投滿清還對皇太極三拜九叩,列爲他們討伐昏王的第一重罪;

昏聵無能,不能抵抗倭兵,又不能抵抗清兵,讓朝鮮屢遭凌虐是第二宗罪;

貪圖享樂,驕奢淫逸,大興土木是第三宗罪。

這一次政變,朝鮮史稱“使船政變”,很快就席捲朝鮮南岸,李倧大怒之下將李德久和使節團其他人的家眷屠戮一空,更加激怒了本來就憤怒的政變軍。

李倧雖然在漢城殺了許多手無寸鐵的犯官家眷,但是已經無力平叛,國內還有蘇克薩哈和一萬正藍旗驍騎,他只能守在漢城惶惶不可終日,也不知道出路到底在哪裡。

這時候,徵遼元帥閻應元,收到了侯玄演德瑪金陵,分派駐紮在定遼右衛的一支人馬,入朝討伐李倧。領兵將軍是剛剛在錦州立下功勞的胡八萬,麾下兒郎一萬八千人。

閻應元派人問詢:“兵馬是否太少?”

胡八萬大笑道:“末將兵馬雖少,滅一國足矣!”

李德久馬上派人取得聯繫,聲稱自己是心向大明,願意共同作戰。

第五百四十九章 全國一盤棋第一百八十九章 鐵骨錚錚老東林第五百一十九章 給你一個希望,然後絕望而死第三十九章 起火第八十一章 都是漢奸,一視同仁第五百四十七章 鞭笞第二百零四章 船塢承包制第一百四十二章 血性第四百三十八章 援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整風巡視第四十章 一個亂字第三百六十四章 決堤黃河第二百零三章 忠與不忠第一百九十章 論大明皇帝爲何經常死的蹊蹺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覺得他是個什麼樣的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採菱第二百九十四章 萬惡之源鄭芝龍第五百三十三章 修法前夕第一百三十八章 來自隊友的暴擊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奸佞蓋座樓第三百七十章 兩處戰場第三百零一章 不敗將軍的威名第四百三十五章 山海關第五百二十九章 下詔第二百一十七章 驕兵,哀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弒君案第二百九十三章 退守淮安第七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五百八十八章 網開一面第三十九章 起火第四百七十二章 造神第五百七十一章 平等條約第三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四百二十五章 十七世紀最缺的是什麼,人才第一百一十四章 逢場作戲第一百四十三章 直言犯賤,哦,是犯顏直諫第一章 死而復生第五百三十六章 西南第一殺人將軍,校長當不當?第五百七十六章 到南州去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途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民羣衆的汪洋大海第二百九十八章 樂觀就完事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千六百刀,活剮弒君者第四百一十八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殺戮開始第五百五十六章 百戰小將,得勝歸家第四百九十一章 各有妙用第五百三十一章 一隻洋奴第七章 豈能獨活第五百六十七章 華式殖民第二百四十九章 你們放心第四百五十三章 斷案第四百八十七章 採菱第四百七十八章 派兵增援第三章 清兵來了第二十六章 反覆第三百八十一章 少女和皇帝第五百一十九章 給你一個希望,然後絕望而死第三十一章 封官第三百一十二章 李成棟的末日第二百九十九章 樂觀精神的消亡史第八十三章 喝花酒、X女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變通第十九章 千金買八卦第四百五十八章 沐家第五百五十一章 養狼當犬第二百九十一章 言出法隨第二百三十三章 萬豬拱門第五百二十三章 戰略第四十六章 行動起來第四百零六章 中日友好盟約第四百零六章 中日友好盟約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刀高舉第四百八十八章 殺戮開始第五百零一章 遠渡西洋第五百六十四章 加強皇權第二百四十五章 五月開恩科第四十五章 靜夜玉生香第四百六十章 破天攜雨而來,聚起萬里波濤第二百九十章 軍醫很重要第三百零一章 不敗將軍的威名第一百九十三章 白衣素縞,卿報君仇第二百四十三章 隻手遮天第二百九十五章 滿清和南明第六百零三章 十年磨礪第一百一十章 南下福州第四百四十九章 卑賤第五百七十七章 爽第四百七十五章 齊聚金陵第一百九十章 論大明皇帝爲何經常死的蹊蹺第四百八十七章 採菱第二百四十章 挑燈夜戰第四百二十章 拿回南大門第五百四十六章 進軍!決戰開啓第一百三十六章 荊州第三百七十八章 徵遼元帥第四百零五章 大典第五百七十六章 到南州去第四百三十七章 佯攻第五百四十九章 全國一盤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