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收網

松山堡內,清兵人人骨瘦如柴,三個月的時間在平時可能很快就過去了,但是如今就跟過了半輩子一樣。

松山堡依山而建,山頂的水源也已經喝完了,只剩下往日的積雪融水,在山頂一個山洞中能夠接到。其他地方都被炸翻了,就算有水都不能喝,更何況還有生命危險。

三四個清兵守在洞口水源旁,倚着長槍才能站住身子,旁邊的人拿着碗,一碗一碗地接水。

山下的北伐軍已經跟點卯一樣,習慣了輪流前來轟炸,巨大的聲響在松山響起,清兵的臉上則流漏出麻木地神情。

突然,遠在錦州城內升騰起煙花,那是相約共同出擊的信號,松山堡上清兵主將姜襄神色激動,他的手握在刀柄上,遲遲不肯鬆開。

周圍的手下都已經忍不住了,大聲叫道:“大人,突圍吧。”

“橫豎都是一死,今日我們拼上一回。”

松山堡大門洞開,殘存的清兵一起往山下衝去,與此同時杏山和錦州也是一樣的局面。

震天的喊殺聲驚動了大營中的北伐諸將,侯玄演正在吃飯,丟下半碗粥從大帳中衝了出來,手握着筷子喃喃地說道:“我倒是小看了吳三桂,這是要拼命啊。”

不一會幾員大將都穿戴整齊,看着侯玄演披頭散髮,還拿着雙筷子眼神都有些怪異。

“盯着我看什麼,敵人拼命了,都給我提起精神來,好好打完這一仗。北伐走了九十九步,別在最後一步跌倒了。”侯玄演說起話來還是很有氣勢,即使他現在的這幅形象是在不應景。

比侯玄演更驚訝的是錦州城中的代善,他還以爲明軍攻城了,結果一看竟然是吳三桂突圍。

代善當即氣的差點吐血,他昨天剛說了要撤退到瀋陽,吳三桂就開城迎敵,這是逼自己決戰啊。

代善手中尚有三萬八旗兵,他並不想丟在遼東,但是吳三桂同樣不想和他一起去滿洲。

“吳三桂這個狗奴才,我要殺了他!”

襈親王滿達海拔出腰刀,掐着腰大聲道:“王爺,現在不是罵他的時候,只能跟他一起打了。”

代善點了點頭,剩下的滿八旗也都投入了戰鬥,城外已經殺成了一片。

代善雖然恨死了吳三桂,但是也沒有辦法,眼下若不和他齊心協力,連最後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罷了,再往滿洲逃也不過是遲緩一日,就在此地和漢人決一死戰吧。”代善無奈地說道,但是他手下的清兵卻都迸發出最後的鬥志。

不管戰況如何,不管他們能不能創造奇蹟,至少可以從無盡的轟炸和飢渴中解脫出來了。

李好賢一馬當先,身後跟着他的愛將胡八萬,這些人衝殺在最前面,指引着所有原本火字營的將士。

從來不曾落人後,要拔徵遼第一功,縱使散落在各地的府兵中,他們的身上永遠刻着火字營的烙印。

孔有德正在料理耿仲明的後事,聽到喊聲聲後,竟然大笑起來。

“吳三桂這廝我向來小看了他,沒想到掉了絕境反而爺們了一回,也好,我就隨他拼上這一次。”說完翻身上馬,帶着傷率衆參戰。

站在高崗的侯玄演,眉頭漸漸皺了起來,這一回實在不像是吳三桂的作風,這個大漢奸竟然轉了性,這麼有血性了?

別人不知道,侯玄演卻是深知,吳三桂向來只知道保全實力,即使是勝率很大的局面,也不敢冒險。

後世三藩造反,他坐擁精兵猛將,錢糧充裕,卻只知道在西南稱王稱霸,不敢渡江和滿清決戰,最後吳三桂死了滿清都打不過江。

身旁的閻應元見他蹙眉沉思,問道:“王爺,局勢已然明朗,敵人不過是死前一搏,王爺爲何悶悶不樂?”

侯玄演走進大帳中,盯着沙盤上鬆錦之地,指着錦州後面的一片空地說道:“此地可有守兵?”

“王爺,那裡是一條小路,只有逃亡廣寧纔會走這條路。現在局勢日漸清晰,清兵就算是逃,也是去瀋陽,所以這裡沒有派兵。”閻應元這才知道,原來王爺是懷疑吳三桂要逃,閻應元內心不以爲然。

侯玄演沉吟道:“馬上派兵,炸碎兩側山壁。”

“這...”閻應元頓了一下,還是決定執行侯玄演的命令,三軍統帥的命令必須得到遵守,不然軍中必亂。

所有清兵奮戰的時候,代善特意注意了一下吳三桂的位置,發現他在西北方這才放下心來。

吳三桂想要逃往瀋陽,就必須穿越陣地從自己這邊走,是不可能的。

吳三桂臭名昭著,就連清兵都對他有所防範,但是他們還是沒有想到,吳三桂已經打定主意逃到廣寧。若是還不行,就往羅剎國逃,先前他早就和羅剎人暗地結盟。漠北烏樑之戰,就是在他的唆使下打起來的。

大營中派出的炮兵,將原本要轟炸的炸藥埋在山上,點燃引線之後捂着耳朵往後跑。

去往廣寧的這條小路,在山谷處被炸碎的巨石徹底堵死,奉命而來的預備軍守在此地。

袁宗第百無聊賴地玩弄着手裡的短刀,他也不認爲會有敵人從這裡逃,廣寧一座孤城是遼東最後的城邑,若是逃往廣寧就跟送死沒有區別。

所有人都認爲,就算吳三桂要逃,也是往瀋陽去。

但是弄清楚了吳三桂的主力所在,侯玄演更加確信他要逃,因爲吳三桂怎麼可能守在最危險的地方,他明明就是要以代善的三萬滿八旗和瀋陽爲餌,讓自己掉以輕心。

侯玄演冷笑一聲,三桂啊三桂,你機關算盡,可惜不知道我有十萬預備軍。

就算是陣前殺成屍山血海,我的手裡還有十萬人,養精蓄銳隨時備戰。

最先頂不住的是松山堡的姜襄,他手裡的兵馬都是山西清兵,本來就無心爲滿人賣命。再加上此地遠離大同九邊,他們又不是遼人,戰意更低。姜襄雖然全力督戰,但是面對兵力、氣勢、精力、戰意、盔甲、武器都更勝一籌北伐軍,他還是毫無辦法。

李好賢縱馬奔馳,在人羣中一刀斬下了姜襄的人頭,恍若天神。

硝煙瀰漫在松山腳下,太陽照射不透的煙霧中,是刺鼻的血腥氣。橫七豎八的屍體,燒焦的爛肉,殘破的甲冑和旌旗,漢人之間的廝殺在這場大戰中幾乎可以宣告落下帷幕。

從此之後至少幾百年再不會有這種大規模的漢人之間的廝殺了,侯玄演揹着手站在高崗上,他不需要指揮,這個局面他們在大帳中已經推演了幾百次。

各部之間有條不紊地按照計劃,絞殺着窮途末路的清兵。

戰爭打到現在,已經是大勢所趨,沒有什麼能阻止天下大勢這個車輪滾滾向前。

代善、滿達海、羅洛渾、阿巴泰不可謂不勇,吳三桂、孔有德麾下漢八旗能征善戰,但是他們無力抵擋天下大勢。

侯玄演的勝利,在海面上來往的商船的風帆中,已經確定下來。即使他輸幾十次,都有翻身的資本,但是清兵沒有。

吳三桂率兵逃往廣寧,在半路被堵在山谷,袁宗第從草地上興奮地爬了起來,吐掉嘴裡的狗尾巴草,開始往山谷扔石頭。

有眼尖的看到這股清兵的服飾和旌旗,大喊道:“將軍,這好像是吳三桂的人馬。”

袁宗第更加興奮,拍着手道:“這老小子也有今天,給我砸,砸完了之後我們下去生擒吳三桂。”

袁宗第的這支人馬,脫胎於忠貞營,前身是李自成的隊伍。

李自成的闖軍和吳三桂那是苦大仇深,雙方之間的仇恨比海還深,是不死不休的宿敵。

巨石炮彈和火銃射擊一番,縱橫天下的最後一支關寧軍,幾乎死傷殆盡。 wωw ¤ttκǎ n ¤C〇

參與的將士把吳三桂圍在中間,挺刀護主,吳三桂這個人什麼都不行,但是有一點特別出衆。他對自己的親信屬下極好,不光是賞賜豐厚,對他們的很包庇護短。

吳帥旋關日,文武盡辭行。士女爭駭竄,農商互震驚。

這個生平最大的事蹟,就是獻關放清兵入主中原的漢奸,走到這一步身邊仍然有不少死士追隨。

若不是投降滿清,這本是個漢人最後的驕傲,可惜他和洪承疇一樣,走上了降清這條恥辱的道路。

縱觀吳三桂的一生,前半生可謂是少年得志,名揚天下。

少年吳三桂曾經單騎救父,率兵擊退兩萬清兵,一時間“孝聞九邊,勇冠三軍。”

袁宗第獰笑着率兵前來,他赤着半截臂膀,渾身都是痞氣。

不同於吳三桂的將門世家,袁宗第來自最底層的流民,他跟隨李自成打了何止百戰,輸多勝少。

吳三桂看着自己最瞧不起的這些泥腿子,慢慢地靠近,心底竟然涌現出一衆悲慼。

若是可以選擇,他寧願當年戰死在山海關,既不降清也不降順,大明纔是他功成名就的朝廷,也該給他一個丹青留名。

他知道自己必死,但是吳三桂卻不想死在一個泥腿子手裡,時至今日他還是看不起袁宗第,也看不起李自成。

“把刀放下吧。”吳三桂沉聲說道。

心腹們滿臉驚駭,他們試着提醒吳三桂:

“王爺,那可是侯玄演,沒有降路可走。”

“他不會放過我們的。”

“三思啊,王爺。”

“跟他們拼了吧。”

吳三桂不爲所動,他深恨侯玄演,但是能選擇的話,他願意死在侯玄演手裡,也不想死在袁宗第的手裡。

“把刀放下!”吳三桂怒喝一聲。

袁宗第稍微有些失望,能夠活捉吳三桂功勞自然更大,但是殺了他也是一個留名青史的好機會。

大順東路軍的血仇,吳三桂在他們屁股後面,從山海關追到了湖廣襄樊,一路上不知道殺了自己多少的兄弟。

“三桂,你到此時,還是那麼識時務,哈哈。”

吳三桂冷笑一聲,根本沒有把袁宗第放在眼裡,在他心中這始終只是個下等人。

“王爺,我等來生再侍奉王爺!”

最後幾個親信拔刀自刎,顯然是畏懼北伐軍中對待漢奸的酷歷傳聞,只有孫可望、艾能奇等人還在張望,他們的兄弟劉文秀在剛剛被大石頭砸爛了腦袋。

前方的錦州城,已經進入了巷戰階段,北伐軍涌入城中和殊死一搏的清兵展開最後的戰鬥。

侯玄演俯瞰着戰場,心底很是平靜,這個結果在三個月前他就知道了,反而沒有什麼激動的心情。

準備了太久就是這樣,順理成章的勝利,沒有帶給他預期之外的興奮。

遠處松山和杏山的軍隊已經開始往這裡靠,李好賢率衆殺到錦州城下,滿達海見他挑翻了許多驍騎,怒喝一聲衝殺過來。

李好賢的身材魁梧,比滿達海要高上幾個頭,騎在馬上看着他揮舞着大刀頗爲滑稽,尤其是他的眼珠受傷,血淚齊流,不禁笑道:“兀那矬子,可是被打的流了馬尿,勝敗乃是常事不必如此吶。”

李好賢衝殺這麼久,竟然還有力氣談笑,說話大氣不喘,真不愧是山東登州第一條好漢。

滿達海舉起大刀向他劈來,李好賢的雙手垂在馬下,輕鬆向上一挑,頓時隔開滿達海的大刀。兩個兵器都是鑌鐵打造,碰轉之下火星四濺,滿達海身高劣勢,火星竄到他的眼珠上,疼得他呲牙咧嘴。

李好賢笑的更加大聲,拉着馬繮退後幾步,舉起長槍衝刺而來。

滿達海大驚,想要用刀擋住,無奈力氣相差太大,被刺的虎口崩裂,大刀應聲落地,李好賢回手一槍將他刺於馬下。

胡八萬騎馬上前,將撞得差不多的北門也劈開,錦州城又被打開一處大門。

“嘿嘿,王爺,大功告成了。”留在高崗上的衆將擊掌相慶,人人臉上都洋溢着勝利的喜悅,炸了三個月說實話他們自己也煩了。

侯玄演剛想說兩句場面話,秦禾突然趕來,抱拳說道:“王爺,袁宗第將軍在去往廣寧的小路上,埋伏到了吳三桂,現已全殲其部,將吳三桂生擒而來。”

第一百零二章 清洗第一百六十一章 決戰荊襄(1)第二百零七章 前路漫漫第一百八十七章 惡將首級傳江浙,以安民心第五百一十二章 奇怪的酒樓第八十二章 地方豪強第四百三十七章 佯攻第五百章 奉旨寫劉備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不光打仗比他強第七十六章 這一步之土,權當我已收復第五百四十八章 搶陸渡河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這個賊業務比較大,想偷天第五百一十八章 可以留下十個第一百七十九章 嘉定遇賢第一百三十三章 皮島人永不爲奴,嘿嘿,真香第四百八十章 賞花第三百零一章 不敗將軍的威名第三百六十五章 罵聲載道第四十八章 英雄斷腕第四百八十九章 彭柱澤的善意第四百八十章 賞花第三百八十八章 你能拿我怎麼樣?第二百九十六章 江浙道第四百五十七章 立志第四百七十二章 造神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殺將第五百零四章 先打攔路虎第三百九十六章 追擊第五百八十八章 網開一面第三十七章 人心遊戲第一百零二章 清洗第三十八章 第一惡人第五百七十章 毀其根基第五十章 我還要主動出擊呢第四百二十五章 十七世紀最缺的是什麼,人才第三百六十三章 動搖第四百八十九章 彭柱澤的善意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擡頭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途第二百七十七章 金陵鎖鑰清流關第二百零九章 小鎮第四十二章 顧炎武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統最純正的海賊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回家的理由只有一個,因爲我要學習第五百零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一百一十四章 逢場作戲第五章 出其不意第三十八章 第一惡人第二百五十章 有人罵你第二百三十一章 我跟我爹不熟第五十二章 三個小小斥候第四百七十七章 平等條約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可輕侮第一百四十章 再臨鎮江第一百九十六章 真相大白於天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樂觀就完事了第三百零八章 北伐建築隊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去拉倒第二百三十八章 此間少年,生作死別第一百五十八章 重返荊襄第五百五十四章 王爺也愁嫁第十五章 江左少年第二百一十七章 驕兵,哀兵第四十七章 共取杭州第三百八十六章 階級鬥爭第二百九十三章 退守淮安第八十二章 地方豪強第二百一十五章 拜將第七十六章 這一步之土,權當我已收復第四百八十八章 殺戮開始第一百九十三章 白衣素縞,卿報君仇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個喜歡給人戴綠帽子的少爺悲慘的一天第五百三十二章 沒得談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烈火營西征第五百六十章 威名在外第二百五十四章 碎壺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本第三十一章 封官第一百三十八章 來自隊友的暴擊第五百一十章 見兩小兒辯日第四百三十六章 國運久長第四百一十三章 戴着九旒冕招搖過市第五百二十三章 戰略第五百就是一章 生辰第七十五章 西城三日,大殺四方第四百七十七章 平等條約第四百一十四章 是大炮讓他們變得熱情好客第二十九章 面聖第一百五十章 了不得,這裡有人有戀父情節...第一百零九章 鄉親們,北伐軍成立啦!第五百五十四章 王爺也愁嫁第五百五十一章 聖上想在這裡設一個總督府第二百九十四章 萬惡之源鄭芝龍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侯被黑得最慘的一次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不光打仗比他強第四百三十五章 山海關第三百一十八章 荷蘭總督在南京糟心的一天第五百一十二章 奇怪的酒樓第一百九十八章 被託孤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暗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