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晉封越王

當天夜裡,侯玄演將要帶着兩個夫人前往蘇州的消息在府上傳開,整個侯府都忙碌起來。

在書房內,一杯清茶還沒冷的功夫,來來往往五撥人,此時留在書房的是內閣學士馬士英。

馬士英被女兒一提醒,主動請侯玄演晉越王,此舉正合侯玄演的心意。來自後世遍觀史書的侯玄演,深知一個道理,功勞到了他這一步,若不稱帝不光他自己晚年下場悲慘,就連自己的心腹、子嗣,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但是稱帝也不是這麼容易的,侯玄演並不想再次大開殺戒,希望用最溫和的方式一步步登上那個位置。而且拋開所有的因素,就爲了自己,也要努力一把。有機會登頂,幹嘛要位於人下。

馬士英還在喋喋不休一大堆,侯玄演頭都聽大了,左右不過是些繁文縟節。

“這些事無關緊要,至於請晉王爵的人選,就從講武堂開始好了。”侯玄演點了點桌子,沉吟道。他想了很久,講武堂的人都是中下層將佐,是侯玄演的鐵桿支持者,而且北伐剛剛成功,正是這些人炙手可熱的時候。

送走了馬士英,侯玄演在桌案上拿着筆刪刪改改,都是些明日早朝要封賞的名單。

夜深三更,書房的燭火仍未熄滅,都是有功之臣,功勞大小可全在自己一念之間。

終於到了五更天,侯玄演在早期的丫鬟服侍下,沐浴更衣,忙完這一套,天色已經矇矇亮,這才登上馬車趕赴紫禁城。

大殿之中,羣臣上首,擺了一張椅子。侯玄演坐在奉天殿的左側,百官側目。

不一會,王祥年親自抱着小皇帝上殿,如今她已經能坐到鋪了裘絨的龍椅上。

王祥年照例唱道:“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侯玄演從椅子上緩緩起身,出班說道:“崇禎十七年,滿清入關,禍亂中原。先帝委任微臣爲三軍統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今賴諸位同僚扶持,將士用命,北伐大計業已功成。今當策賞有功之士,追封戰死英魂,以慰忠臣志士之心。”

小皇帝自然只是個擺設,如今她還沒有斷奶,國家大事就算讓她參與也是個吉祥物。

殿中羣臣自覺地把目光望向侯玄演,後者緩緩地從袖子中掏出一張絹帛,上面有早就寫好了,昨夜又通宵刪改的封賞名單。

文武百官俱都豎起耳朵,聚精會神地聽他宣讀,大體的內容也沒有出乎大家的預料。

北伐成功,第一件大事當然是得封賞有功之人,否則如何服衆。中下級武將的封賞早就已經完成,剩下的都是重頭戲,朝野上下全都盯着侯玄演看。

北伐軍幾個大將全部升爲國公,李好賢爲齊國公;閻應元封護國公;朱大典封衛國公;夏完淳年紀太小而且爵位在他爹之上也不好聽,封爲湘西侯,但是封他爹夏允彝爲寧國公,將來承襲給他兒子。夏允彝雖無軍功,但是在蘇州調配輜重,是後勤保障,受封有些沾兒子的光不假,也算服衆。錦江侯楊展攻取漢中,收復陝西,以軍功晉封爲蜀國公。

堵胤錫封爲九江侯;高一功爲襄陽侯;湘西鬧革命的彭柱澤爲譚侯。

除了朱大典繼續率兵鎮守福建,閻應元領命鎮守北平,其他公侯皆回金陵。兵權下放,總歸於朝廷,朝廷再任命總兵。所謂的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在宋朝時是軍隊疲軟的原因,但是如今講武堂的興起,彌補了這一點。

中下級軍官的正規化,可以使主將的意志被更好地貫徹,不需要用人情來維繫主將和下屬的關係。

召還在外武將,鄭遵謙升爲兵部尚書原兵部尚書姜建勳爲三邊總督出鎮陝甘,龔自方連升四級爲戶部尚書,松江水師提督張名振入朝爲工部尚書。

鄭遵謙、顧炎武所率浙兵回原籍歸當地總兵節制,松江水師副提督姚一耀轉正,統領大明如今最強水師。

一番封賞調動之後,朝中大臣漸漸發現,戰後越國公的權勢不降反增...

兵馬歸於地方之後,除了浙兵大量南歸,造成錢肅樂、孫嘉績手中兵權暴漲之外,其他的大將都歸於朝廷。當初浙兵是幾個營的主力,在浙江募兵數量太多了。這些被人稱爲羸弱的浙兵,終於在侯玄演的帶領下,打出了江東子弟的血氣。上一個帶他們顛覆大家認知的,還是戚繼光。要知道,在春秋時期,吳越健兒向來是被認爲勇武的代名詞。

侯玄演宣讀完畢後,大臣們還沒從中回味過來,馬士英出列說道:“金陵講武堂二千人,齊名上書請封越國公爲越王。”

話音剛落,大殿之上一片譁然。

異姓封王已經很久之前的事來,只有開國的功勳大將,纔有這樣的封號。

侯玄演的功勞之大,權柄之盛,比之開國時候的功勳也不遑多讓。將一個爛泥一樣的南明,從內憂外患中重新救了回來。經歷了這幾年動亂的文武大臣,也不像以前的大明官員一樣了,所以儘管大家都很驚訝,但是反對聲幾乎沒有。

環視朝堂之上,侯玄演突然覺得有些可笑,升斗小民敬若神殿的朝會,其實就是一個不懂事的娃娃,帶着一羣人在這上演強者爲王的戲碼。所有的擔心都是徒勞的,根本沒有人會觸他的黴頭,至少當面沒有。

散朝之後走出大殿,侯玄演身邊圍着一羣大臣,大多是他的親信前來恭賀。

侯玄演拉住了馬士英,將他單獨請上自己的馬車,在衆人羨豔的目光中緩緩駛回國公府。

馬士英笑道:“恭喜王爺,賀喜王爺,今日朝上竟無一人反對,王爺真乃海內人望所歸。”

侯玄演神色如常,說道:“雖無人反對,也沒有幾個人附議,何喜之有。”

馬士英訕笑一聲,心道這事那些大臣不反對已經很不容易了,要是都跟我一樣跳出來贊成,名聲不就不要了麼。誰跟我這麼務實,視那些虛名如浮雲一般吶。

侯玄演接着說道:“今日把你叫來,不是因爲此事,而是另有一件大事要你去做。”

馬士英馬上收起諂笑,正色道:“王爺儘管吩咐!”

“錢肅樂家中有一待嫁之女,和我情投意合,你去一趟杭州幫我將此事說成。”

只見了一面,現在已經把侯玄演忘得差不多的錢家千金錢薇強行被情投意合,突然打了個噴嚏。

馬士英一聽竟然是這麼私人的事,足見王爺已經拿他當成心腹,喜滋滋地說道:“王爺放心,下官一定將此事辦的漂漂亮亮的。”

第三百一十八章 荷蘭總督在南京糟心的一天第十五章 江左少年第一百八十八章 腌臢小人能有什麼手段第三百八十九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六百零七章 大公主的戀情第五百三十九章 狂熱粉絲,爲偶像煉丹第五十八章 有人要摘小侯大人的桃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真英雄第五百零八章 每個人的愛好不同,但都是爲了建設大華第七章 豈能獨活第四百九十八章 詔下萬國第五十二章 三個小小斥候第五百二十六章 招標法第五百七十章 毀其根基第三百九十四章 道士下山第九十一章 敵我營中,心境各不相同第一百三十七章 戰爭泥潭第四百一十三章 戴着九旒冕招搖過市第四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羣天才第一百二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三章 專欺老幼第二百七十九章 灰飛煙滅第四百七十章 不請自來第八十二章 地方豪強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鮮之殤第四百零九章 震驚!景祐大帝冊封日本國主,竟然遭到此人反對第五百五十一章 聖上想在這裡設一個總督府第一百四十四章 彌天之勇第二百一十九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也不容易第一百七十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四百五十八章 沐家第一百零八章 晉爵不加官第一百四十章 再臨鎮江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芝龍的海盜哲學第四百九十七章 溫馨第五百二十六章 招標法第八十章 跟我去殺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空談泯人性,腐儒害國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決戰荊襄(1)第三百四十二章 小侯心中的盛世第五百七十三章 一國就得一致第一百九十二章 隆武帝駕崩第六十九章 顧有德的野望第七章 豈能獨活第三章 清兵來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奇怪的酒樓第七十章 一掌動山川第一百九十七章 生來就是天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奇襲第三百四十七章 要當爹了第六百零二章 不能寫進史書的歷史第三百四十二章 小侯心中的盛世第二百零七章 前路漫漫第四十三章 蘇州顧家第二百七十二章 你不能衝第四百九十九章 剋星第二百一十二章 凌遲第五百六十九章 驚聞噩耗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侯被黑得最慘的一次第三百五十章 豪門闊少侯傲天(第二更)第二百四十九章 你們放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的戰爭第六百零二章 不能寫進史書的歷史第一百一十五章 迂腐文人,輕浮伶妓第六百零三章 十年磨礪第一百一十章 南下福州第三百五十章 豪門闊少侯傲天(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二章 釋然第一百九十一章 毒蛇吐信第四百零一章 一張科舉零分卷的誕生第八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七十四章 兵馬雖少,滅一國足矣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朝上民第四百零七章 花錢也是戰爭的目的第四百五十三章 斷案第九十四章 徐庶不肯留赤壁第八十二章 地方豪強第五百一十九章 給你一個希望,然後絕望而死第一百九十三章 白衣素縞,卿報君仇第四百八十六章 後宮空虛第二百六十章 黑化的侯玄演第三百四十七章 要當爹了開個單章說明一下第八十九章 黑雲壓城第六百零一章 過個好年第四百九十三章 萌芽第七十二章 姑蘇城下,十里連營第九十九章 飲馬秦淮河第二十二章 連環計第一百八十八章 腌臢小人能有什麼手段第二百八十一章 釃酒臨江、橫槊賦詩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閣第四百七十章 不請自來第四百三十三章 歲末飲宴第一百三十章 朝堂如集市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不光打仗比他強第五百六十章 威名在外第一百六十五章 決戰荊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