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赦免?

感謝時空之源100幣。

……

處於認知不協調狀態的朱慈尋思了片刻,試圖從那震撼人心的身姿中尋找着哪怕一絲的美態。

不……完全不行。

明朝若都是如此的皇妃,那還真是沒的救了,這裡面實在太古怪了,肯定哪裡出現了紕漏,然而稍微想想,一時之間又找不到癥結所在。

算了,現在顯然不是思考女人如何的問題,是美是醜,無所謂的事情。

應付敵人才是重中之重。

吞了口口水道,義正言辭道。

“國賊不除,何以爲家?你且回去吧,後宮內事,但憑父皇和母后做主。”

本來就搶了老爹的皇位,朱慈的內心說不上自責,畢竟局勢這般,只有他登上皇位纔能有一絲希望應對闖軍。

至於老爹麼,只要他安心的待在紫禁城裡,不去胡思亂想,朱慈並不想對老爹過分的管束。

而後宮之事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小事,由崇禎打理,朱慈也不用操太多心。

張純真告退而去,返回了紫禁城覆命去了。

寧槿在進入紫禁城,並沒有立刻覲見在宮中主事的崇禎和周太后。

而是由吩咐下來的老年宮女帶其沐浴更衣,除去民間的污穢之氣。

之後還要學習宮中的禮儀等等。

等到這些齊了,終究要見公婆的。

只是這第一次和公婆見面,讓寧槿非常忐忑不安,崇禎和周太后對於這個未來的媳婦似乎不怎麼上心,非常生硬官方的語言交談之後,便讓寧槿返回東宮早些歇息着吧。

這樣的結果,寧槿有些擔憂,莫非是公婆不怎麼喜歡她?

不過從宮人的交流中,寧槿知道大概什麼情況。

太后因爲父親新亡,又不得厚葬,所以內心陰鬱寡歡。

至於老皇爺……他本來就是個面癱。

寧槿這才稍微寬心了一些。

打量着慈慶宮,這座被稱爲東宮的地方,亦是新皇也就是她未婚夫住了十多年的居所。

低調奢華的黃花梨木傢俱,散發着淡淡的幽香,牆上掛着名人字畫。

【墨花圖】……徐謂。

花圖……花圖……爲何畫的是隻螃蟹?

當然目光只是停留在其上片刻而已,東宮內的一切都令她感到好奇而已。

張純真回來了,帶回了朱慈的消息。

在寧槿期盼的張純真道。“娘娘進宮的事情,皇爺已經知道了。”

“聖上怎麼說?”

“皇爺說……國賊不除,何以爲家。”

“聖上卻是明君,妾身又怎能不知?”話雖如此,寧槿卻難耐失落之情。

……

三月初九。

命運的刻盤再次撥動一天。

朱慈雖然遠在城北京營,卻通過錦衣衛和奏事的大臣們時刻關注着整個京城的呼吸。

並且通過邸報向城中的百姓傳達他作爲皇帝的意志。

“最近案情愈多,百姓多遭其禍,雖有錦衣衛幫助捉拿案犯,但難以遏止,而城內牢房亦人滿爲患。”孟兆祥上奏道。

孟兆祥深知懲罰壞人從來不是爲了懲罰而懲罰。

最終的目的是爲了減少犯罪,以求國泰民安罷了。

但現在雖然致力於打擊犯罪,結果卻是犯罪之勢越發張揚。

造反,弒父等罪大惡極的事情倒沒有。

但小偷小摸,或是淫辱婦人的事情卻時有發生。

如果孟兆祥會做表格的話會發現,最近幾天的犯罪率同期環比增長了150個百分點,簡直觸目驚心。

癥結何在?

孟兆祥審理了幾個案子便總結出了原因。

“聖上登基以來,還未有大赦天下之舉,以至賊匪頻出,惟等赦焉。”

實際上,每次的大赦天下,也只會赦免登基以前的犯罪行爲,然而民間似乎還不是太懂法,看到新皇的赦令還沒下,趕緊先爽一波再說。

這便是有人鋌而走險的原因。

赦令沒下?朱慈本來也沒打算下,大赦天下本來就是一種愚蠢的博取民心的事情,放走囚犯能讓天下百姓感恩戴德?

怕是那些受害的良民們要恨死了皇帝吧。

不過朱慈卻沒想到,因爲沒下赦令竟然導致如此嚴峻的治安問題。

“孟大人以爲該當如何?”

難得啊!聖上竟然主動詢問於他,孟兆祥心裡已經老淚縱橫,趕緊俯身道。“聖上應早些大赦天下,以定民心。”

“是啊若是百姓爲賊所禍,朕心亦難安。”朱慈點了點頭。“擬旨,令着通政司通曉全城。”

“今後再無赦令。”

“城內盜匪猖獗,凡有不甘爲民者,一切從重而刑。”

孟兆祥聽後心裡咯噔一下……果然聖上絕對不會聽他的話,還真是白高興一場。

“蓄意傷人者斬,淫辱婦人者斬,竊滿五十兩者斬,其餘罪責,論其大小一應如同。”

“至於牢房中的囚犯,全部壓去從事苦力,永不不釋放。”

呃。

孟兆祥嘴皮子哆嗦了一下,聖上自打登基以來,辦的事情可一個個都是出人意料。

大赦天下的詔書不下也就罷了,竟然還下什麼重刑令?偷五十兩,蓄意傷人就斬了……這也太過分了些吧,這樣做肯定會失民心的!

不行,必須得勸勸聖上收回成命。

“臣以爲……聖上此舉……”

孟兆祥突然看到朱慈橫過來的眼神,趕緊縮了縮腦袋,想到了施邦曜的下場,頓了下轉變語氣接着道。“妙……大妙,實在是妙,此舉定然能安定民生,保京城太平。”

奶奶的……老子堂堂一介直臣,竟然被掰彎成了阿諛奉承之輩。

孟兆祥說完這話都想朝自己臉上吐口塗抹。

“吾皇英明!”

其他的大臣一片歌功頌德之聲,看着朝廷內十分的團結,欣欣向榮的樣子,朱慈滿意的點了點頭。

……

歇了兩天的西市街口,再次迎來了繁榮。

從各地壓來的罪犯,集中於此。

還沒褪去血色的地面,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被按在地上。

等待着刀子的落下。

“新皇登基……怎麼還會有這麼多人被殺頭?難不成造反了?”

“你沒聽到今天的邸報麼?”

“聖上下了重刑令,旦有犯罪從重處置,根本不會大赦天下了。”

第四百章 奸商(上)第六十六章 太監和錦衣衛的爭執第一百五十章 罪惡,狂歡第二百零七章 瀋陽之恥第五百零四章 成長第一百九十六章 遼寧皇帝最後的瘋狂第一百九十六章 遼寧皇帝最後的瘋狂第二百八十五章 面對現實吧第四百七十二章 凝固第三百一十四章 去儒奉漢第四百八十一章 衝動第四百八十五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信足抵十萬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出征之前第四百三十九章 舉棋不定第二百四十三章 太祖保佑第一百四十八章 燎原的怒火第三百四十四章 暴跳的李巖第三百八十四章 秦良玉的心思第一百二十章 入堡第五十七章 全力生產(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北事又起第一百一十二章 李自成逃跑記第三百三十一章 威逼沒利誘第一百四十九章 迅疾如風第四百九十五章 會議第八十七章 焚燒着的世界第五十章 穩定京師(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一十六章 蓄勢待發第三百五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八章 激情演說(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去儒奉漢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命所在第二百一十二章 拆分禮部第二百二十一章 幹他丫的棒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被滅殺的二十萬降軍。第二章 誓要死守京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議價第四百六十一章 駙馬無標題章節第二十章 京城誅奸侫(九)第四十六章 收民心(六)第四百五十四章 國論第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賣隊友的濟爾哈朗第八十八章 崩盤第八十三章 親征軍開撥第十九章 京城誅奸侫(八)第一百七十六章 猥瑣的歌謠第七十章 赦免?第一百六十八章 賞口飯吃吧大爺第二百四十六章 虎山口之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煎熬的等候第四百六十八章 北庭第三百零九章 大殿上的一條狗第二百零一章 柳如是第一百三十九章 或是一別第一百九十二章 即將被打破的僵局第三百二十六章 準備落葉歸根的孔家第十五章 京城誅奸侫(四)第七十章 赦免?第四百零六章 孤注一擲的張獻忠第三百七十章 等待第一百零八章 回宮第二十一章 京城誅奸侫(十)第一百二十章 入堡第一百三十一章 籠中之鳥第二百四十九章 南北抉擇第三百二十八章 西部消息第五百零二章 社交第三百六十七章 望眼欲穿第四百二十六章 緬甸和沐天波第四百五十七章 準備第四百章 奸商(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望般的壓力第九十九章 死士第五十六章 政事決議(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壓着火第四十四章 收民心(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放飛自我的武將第四百五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零三章 軍權革新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瀋陽第三百七十二章 兩敗第二百三十一章 扮豬吃虎閻傲天(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家彥的家務事第四百零三章 上位者的遊戲第三百七十二章 兩敗第四百二十三章 垂死掙扎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信足抵十萬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喪失理智的朱慈第四百二十一章 抵達石柱第三百二十四章 空白的歷史第二百一十八章 鎮江城內第三百六十六章 好好學習第四百五十五章 茅塞頓開第二百三十八章 膽大妄爲第一百九十四章 瀋陽城的曙光第二百二十二章 平推第三十二章 天下之牛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