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穩定京師(一)

殺了周奎,對朱慈來說眉頭都不會皺一下。

唯一頭疼的是如何向崇禎和母后交代。

於是朱慈才這麼花費心思的導演一出栽贓謀反的戲碼。

至於能不能讓崇禎和周太后相信朱慈這個善意的謊言,那也只能盡力而爲。

當朱慈帶着若干親兵和胡豐主回內宮見周太后時。

崇禎夫婦都是嚇了一跳。

畢竟朱慈身上帶着血,被布條纏了一圈又一圈。

還被胡豐主架着,儼然一副重傷垂死的模樣。

朱慈這才登基剛一天而已。

這麼着就掛了的話,豈不是要破他爺爺的最短在位記錄?那還得了?!

剛要開口問怎麼回事。

朱慈卻已經跪倒在地,對着崇禎二人,失聲痛哭起來。“朕不孝……朕不孝啊……”

朱慈重傷,又泣不成聲。

這可把崇禎兩口子急壞了,卻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周太后心疼朱慈,想着上前把朱慈扶起來,好好說話。

然而剛一碰到朱慈的身子時,後者卻猛的一縮。“哎喲……疼死朕了……”

嚇的周太后六神無主,不知道該怎麼是好。

崇禎微微皺眉,他還有些冷靜,見朱慈痛的口不能言,急忙吩咐傳宮中醫官。

接着問起了朱慈身邊的小太監胡豐主。“你且說說,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吧,胡豐主爲人老實,平時也沒多少心眼,剛纔來之前朱慈吩咐過他在崇禎面前該怎麼說。

但一想到說謊,老實巴交的胡豐主也是哆哆嗦嗦,生怕弄出了紕漏,言語間都有些不利索。“老……老國丈……謀謀反……所以……”

索性的是,他這種緊張完全被朱慈的逼真的演技給遮蓋。

崇禎和周太后聽後具是一驚。

突然聽說周奎謀反,崇禎兩人顯然還無法接受,他們和周奎打交道多久了,對於周奎的底子再熟悉不過,垃圾歸垃圾……但謀反這種事情周奎基本不可能這麼幹的。

“怎麼可能!”

“對!胡豐主!你別瞎說!”朱慈這個時候擡起頭,對胡豐主厲聲道。“老國丈可是朕的外祖!怎麼會幹出謀反的事情來!外祖不過是喜歡穿龍袍……龍袍朕有的是,朕穿的,外祖又如何穿不得?”

“胡鬧!”崇禎悶聲一哼。“龍袍乃天子之服,他人若穿便是有不臣之心!縱然是國丈也不可行此悖逆之事!”

雖然朱慈已經貴爲皇帝。

但作爲父親,崇禎還是不得不教訓兒子,所謂的尊卑有序,人倫之事,豈可輕易逾越,要是人人都像朱慈所說的那樣穿起龍袍來,那天家的顏面又在哪裡?

哪怕是崇禎自己,也恪守着規矩,在自己退位之後,絕不沾染黃色布料。

新皇畢竟年輕啊,僅僅靠着一腔熱血和孝心登上皇位,總是難免有些不足。

當週皇后聽到自己的父親竟然穿龍袍時,嚇得的立刻對着崇禎一跪。“國丈無知,臣妾有罪!”

崇禎當了十七年皇帝,也被文官忽悠了十七年,輕信別人,而又疑心很重,正是他最大的缺點。

朱慈說的言語懇切,而周奎本人又目無法度,之前便劣跡斑斑,只是因爲念及其國丈的身份而未加懲處。

這麼想起來,老國丈恃寵而驕,以至於在家裡玩起黃袍加身戲碼,似乎也並非沒有可能。

想到此,崇禎臉色已經有些冷了,雖然他已經退位,但也時刻關心着當下的朝政,聽到國丈竟然幹出穿龍袍這種事情來,卻也有些怒火。

壓着火問道。“你這身上的傷是怎麼回事?”

朱慈聽後,低着頭默然無語,偷偷的戳了戳身旁的胡豐主。

後者神情一凝趕忙說道。“國丈……穿龍袍正好被皇爺瞧見,謝將軍斥責老國丈大逆不道,然後老國丈惱羞成怒……就派家奴……派家奴……”

後面胡豐主已經說不下去了,朱慈突然間讓他背出來的話,就記住這麼多,不過說到這裡已經夠了。

足以讓崇禎摸清楚事情發生的大概。

那就是朱慈身上的傷,乃是老國丈所爲。

“混賬!老匹夫竟然敢如此猖狂!真是豈有此理!”崇禎聽後大怒。

周太后則掩面啜泣,她也沒想到自己的父親竟然幹出如此愚蠢的事情,只得替父親請罪,向崇禎急忙磕頭。

崇禎則對此視而不見,按照他的價值觀,國丈犯了如此大錯,崇禎的怒火隱隱有牽連周太后的意思。

“國丈現在人在何處?”

說到這裡朱慈似乎痛不欲生般。“國丈欲縱奴傷朕,幸好謝將軍及時護駕,以不至陷於國丈家中,然而刀兵無眼,可憐國丈卻死於亂刀之下……外祖身死,朕實難寬慰!”

“此等賊子!死不足惜!”崇禎厲聲道。“爲帝者莫要仁慈,旦有悖逆之人,當絕之。”

崇禎也看不下去了,他看不下去的是,朱慈的寬厚竟然到了這種地步,周奎如此大逆不道,仍然還念及親情,實在不可取。

朱慈點頭稱是。“兒皇受教了,定然謹記於心,然國丈畢竟爲朕外祖,朕有意將其厚葬之。”

“厚葬?!悖逆之徒焉有厚葬之禮。”崇禎明顯不願意。“此等大罪沒誅其九族都便罷了,怎還能厚葬?”

“可朕擔心母后……”說到此,朱慈看了眼周太后。

後者已然正在以淚洗面。

聽到朱慈的話,咬着嘴脣道。“國丈之事,且依你父皇之言,國事滋大,國丈亦是咎由自取。”

周太后畢竟還通曉大義,若是她的父親真的做了如此罪孽深重的事情,又如何還能顧念親情。

朱慈聽到父皇母后都這麼說了,這才勉爲其難的同意瞭如此“不厚道”的要求。

這樣便基本搞定了由於殺死周奎而導致的負面影響之後。

朱慈向父皇母后辭別。

準備離宮而去。

“身爲天子,不寢於皇宮,露宿軍營成何體統?”崇禎卻對於朱慈總是往宮外跑頗有微詞,況且現在又身負重傷。

然而這一點,朱慈是不能順從崇禎的。

“如今國難將至,京營人心浮動,朕身爲天子,應與將士共甘苦,合力退賊……”

此話一出,崇禎便無所堅持,在朱慈離開後,不禁嘆道。“皇兒竟勤勇如此,闖賊或可退啊。”

……

謝shajia200幣,草船1000幣,左登峰100幣打賞。

第三百三十三章 敗戰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更多的力量第四百五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九十四章 向着草原奔跑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瀋陽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京的盤算第四百九十七章 匍匐第二百一十二章 朱慈和多爾袞第四百章 奸商(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喜怒無常第七十六章 高山流水第一百四十五章 義憤第四十章 登基建元(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追擊戰,朱慈vs多爾袞第四百六十五章 出嫁第五百零一章 順風第四百一十三章 閉上的雙眼第三百四十章 張煌言殺降計(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略方針第二十八章 最後的清剿(五)第八十章 京城餘事第三十八章 登基建元(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閉上的雙眼第三百一十六章 蓄勢待發第七十八章 心戰第二十章 京城誅奸侫(九)第八十五章 戰前之議第四百八十四章 乘勝追擊第一百一十一章 晉南第四百零二章 奸商(下)第五十七章 全力生產(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風動第三百九十六章 利益至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三百二十三章 爲孔家“正名”第四百七十六章 內鬥第七十八章 心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抗精第二百九十九章 放飛自我的武將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跳河的錢謙益第五百一十章 兄妹(中)第四百零一章 奸商(中)第四百一十五章 英烈第四十二章 收民心(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瀋陽城的曙光第二百五十四章 忐忑的王永吉第二百二十八章 拉鋸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烈第四百五十五章 茅塞頓開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烈第四百七十六章 內鬥第三百八十二章 秦良玉的東線攻勢第九十四章 論肉第一百四十一章 各軍部署,大戰在即第三百六十二章 取潼關第一百八十六章 在黃太吉的墳頭蹦迪第一百二十一章 回京第三百八十二章 秦良玉的東線攻勢第四百八十九章 莽第一百二十一章 回京第五百零七章 覲見第三百八十二章 秦良玉的東線攻勢第一百三十章 吳三桂的最終決定!第四百三十三章 計取雲南(上)第四十九章 穩定京師(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絞肉磨盤(油盡燈枯第三更3/4)第三百四十二章 鞭笞第三百六十六章 好好學習第四百六十五章 出嫁第三百五十四章 難民沐天波第三百四十五章 煎熬的等候第五百一十三章 瘋狂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降之兵!(3/3)第三十六章 天下之牛耳(五)第二百八十七章 文臣的爭執第四百四十八章 抑鬱的孫之獬第三百五十六章 第一課第四十六章 收民心(六)第三十八章 登基建元(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崇禎vs阿齊格第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登州之失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東記事第一百三十章 吳三桂的最終決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立一個flag(喪心病狂又三更)第四百零一章 奸商(中)第三十一章 至高的力量(二)第三百四十章 張煌言殺降計(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口水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小公主第四百六十四章 風動第三百四十六章 請命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烈第三百零六章 黃得功的野望第一百零五章 更爲強大的敵人第三百七十章 等待第四百七十四章 前線第二百九十四章 民間第二百七十二章 可不可以來點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