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前線

社會風氣的轉變,對於軍隊的戰鬥力的提升,也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以往在百姓眼中,那些當兵的,就是賣命混飯的罷了,

運氣好,得到賞錢,吃飽幾天,運氣不好直接歸西,

但現在,軍人的地位提高,軍人在百姓眼中更多了一層,捍衛國家榮耀的理解。

爲了保護百姓而戰,爲了家國榮辱而戰。

主旨的昇華,讓大明的軍隊,脫胎換骨般的鬥志昂揚。

揚漢威,破虜亂,踏過山海關。

保大明,爲國戰,只爲義名傳。

這篇徵虜戰歌,也不知道是誰寫的,反正在大軍從北京出征之後,便已經傳唱全軍。

聽起來還不錯。

明軍在北京徵編,備戰。

朱慈親自在祭軍臺送別大軍。

徵虜大將軍,全軍總指揮戚宗明向朱慈保證,必定凱旋而歸。

朱慈並不需要親自出馬,北京和遼東其實離的很近,軍情傳遞相當迅速。

這樣規模的出征,這樣已經形成相當戰鬥力的皇衛營,只要不犯二,完全可以取得勝利。

關鍵是,必須將遼東的韃清勢力清理乾淨。

夏完淳享受了幾個月的蜜月期後,向朱慈請戰隨軍出征。

這一點,也讓朱慈感覺到欣慰。

妹妹不是白嫁他的,大明的女婿可不能當做豬來養。

只是稍微有些苦了坤興,丈夫出征,難免有個閃失,若是在前線陣亡,當個寡婦,這輩子可就毀了。

“怪不怪兄長答應了駙馬出征的事情。”

夏完淳走了,坤興公主被接進了宮來,回到孃家,似乎舒服了許多。

“駙馬若是能爲兄長,爲大明擔些責任,臣妹心裡也高興……”

“真的?”

“恩。”坤興靦腆的點頭。

只是朱慈總覺得,在她臉色還有着難以遮掩的憂慮。

嫁出去的姑娘哎,已經回不到以前了哎。

對於遼東的戰爭,雖然至關重要。

但朝廷也不可能什麼也不幹完全撲在遼東的事情上面。

朱慈還像往常一樣,抓着教育,抓着科研。

宋應星的研究工作,總算有了些眉目。

蒸汽機這東西,要說複雜也不復雜,要說簡單也不簡單。

瓦特的構想,朱慈沒法復刻。

宋應星能研究到什麼地步,完全看他個人的能力。

總之,當宋應星帶朱慈參觀他的研究成果後,還真是挺震撼的。

那一間大房子之中。

完全被宋應星,改造成了蒸汽機室,鍋爐燃燒煤火。

房間的溫度,像驕陽的夏日一般。

好在房間裡有電扇,吹起來似乎舒服一些。

電扇?

不,不……是蒸汽扇。

巨大的扇葉,在蒸汽的驅使下旋轉着,吹在臉上火辣辣的疼。

煙囪裡冒着水蒸氣,還有着匠戶,打開着鍋爐,向裡面加水。

似乎和朱慈想象中的蒸汽機不太一樣,至於哪裡不一樣,朱慈也說不上來。

畢竟,他也搞不清楚蒸汽機的構造。

但毫無疑問,那巨大的電風扇,無疑是用蒸汽作爲動力,驅動的。

宋應星,已經將皇帝當做科學教父般的存在,靈感來自於聖上,對於他的蒸汽機的原理也毫不保留的告訴朱慈。

雖然說,朱慈也不怎麼能夠聽懂。

宋應星讓匠戶把鍋爐給滅了,風扇隨之停擺。

繼而打開了鐵皮蓋子,將蒸汽機的內部構造展現給了朱慈。

那裡面有些幾個簡單的管道,用來輸送高溫的蒸汽,而其中還有着一些構件,在高溫蒸汽的積壓下,會被迫運動,繼而帶動連接的構件跟隨運動。

“但,此物泄氣頗多,水力的不足用,若是能密封之,爲佳。”或是自言自語,或是說給朱慈聽。

大體的意思是,蒸汽機的是搞出來了,但能量的轉化率太低。

這麼巨大的鍋爐,產生的力量,只能驅動一個風扇……

恩,這樣的風扇,也就和朱慈後世見到的廠區大風扇差不多的大小,但轉速卻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估計這樣的轉速,換做電力供應,一天也吃不到一度電。

而這樣的風扇,卻是以日耗煤三百斤的量來供應,簡直浪費。

估計應用在輪船上,都帶不動輪槳。

好在,宋應星也意識到這一點。

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如何密封其中的構件。

密封嚴了,可能會爆掉,密封鬆了,就像現在一樣,產生的力就如同撓癢癢一樣。

“如果是密封的話,或許……”朱慈摸了摸下巴,宋應星都想不到的話,他能怎麼辦。

但如果是密封的話,朱慈只是想到了一種材料……橡膠。

大明有沒有橡膠?

好像沒有哎。

哪裡有?

南美洲?東南亞?

“你知不知道,有種叫做橡膠的東西,可以用來密封?”

“橡膠?”宋應星臉色一愣,而後搖了搖頭。“臣未曾聞之。”

不知道也並不奇怪,似乎還沒傳到大明。

估計西方人還沒認識到橡膠的價值。

“你再想想法子改進,朕也替你去找找橡膠,或許能幫你解決問題。”

朱慈自顧自說着,離開了宋應星的實驗地。

巨大的熔爐再次燃燒起來,電風扇又開始緩緩的轉動起來。

“橡膠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宋應星百思不得其解。

……

橡膠是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資。

關鍵大明還沒有。

東南亞那邊,是暫時沒法佔領掠奪。

朱慈只能給鄭芝龍下旨,描述了一下橡膠的特性,讓他利用在海外的關係,去找些橡膠進貢過來。

至於能不能成,那就只能等了。

……

錦州。

明軍陸陸續續的進抵前線。

袁樞和閻應元在錦州迎接着朝廷大軍的到來。

當遠方黑壓壓的人羣,隊列,出現之後。

袁樞那內心中的激動也逐漸昂揚起來。

等了兩年了,終於……終於等到這個時候了。

清虜從萬曆時期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的在遼東肆虐,每一個愛國志士的心頭,無不念想着平定遼東,滅殺韃子。

但朝廷大軍節節敗退。

直到前年還被拿下了山海關。

現在,現在終於到了收服遼東的時候了,他這個遼東巡撫,也也該真正的巡撫遼東了。

不過閻應元卻依然一副鹹魚臉,幹完遼東,聖上應該能讓他退休了吧,閻應元想的是這個問題。

第三百一十六章 蓄勢待發第九十七章 廣渠門事變第七十二章 吳三桂第五十二章 穩定京師(四)第四百一十七章 秦良玉的應對第二百六十五章 犯我大清着雖遠必賠第二百五十六章 明軍動靜第二百二十四章 威嚇第二十章 京城誅奸侫(九)第一章 魂穿與兩個公主第三百三十四章 混亂的陝西第二百一十八章 鎮江城內第三百一十九章 危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獠牙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點懵逼的石柱小朋友第四百九十八章 輕鬆搞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此時朱慈還在趕來的路上第二百四十章 一路向西第七十八章 心戰第三十二章 天下之牛耳(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思密達的水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雨與槍第三百八十四章 秦良玉的心思第二十八章 最後的清剿(五)第三百四十四章 暴跳的李巖第二百六十九章 更讓人恐懼的動作第五十三章 政事決議(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平陽府會談第一百七十八章 似乎會發生有意思的事情第六十二章 練兵(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被幹上天的孔家第三百七十四章 進擊的秦良玉第二百八十五章 面對現實吧第二百三十章 扮豬吃虎閻傲天(中)第四百八十一章 衝動第七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六十一章 回京第一百九十四章 瀋陽城的曙光第三百六十二章 取潼關第五百一十二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抵達石柱第一百零五章 更爲強大的敵人第三百四十章 張煌言殺降計(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破關第四百零二章 奸商(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號角第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賣隊友的濟爾哈朗第三百七十章 等待第二百四十九章 南北抉擇第三百四十八章 酒後第二百五十九章 痛苦的多爾袞第六十五章 可憐兮兮的槿孃兒第四十四章 收民心(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烈第五百零三章 看不下去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莽第四十五章 收民心(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三百五十三章,從京城到楚雄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信足抵十萬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邪教第一百七十一章 兵臨廣寧城(2/3)第二百五十九章 痛苦的多爾袞第一百二十七章 好兄弟第四百九十二章 東南視角第一百一十九章 遠遠不夠第一百三十八章 二王兩公主一妃第四百九十章 推進第十五章 京城誅奸侫(四)第三百四十章 張煌言殺降計(中)第十七章 京城誅奸侫(六)第四百六十七章 小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鞭笞第一百二十一章 回京第三百五十三章,從京城到楚雄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京的盤算第一百六十章 登州第八十四章 沙河之畔第一百二十三章 議價第三百九十五章 抓奴進行時第一百二十五章 山東第二百零三章 撲街的大玉兒第七章 逼迫二臣第四十章 登基建元(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更讓人恐懼的動作第二百八十九章 劍拔弩張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命所在第二百四十三章 太祖保佑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屠城第四百七十四章 前線第三百四十章 張煌言殺降計(中)第三百三十四章 混亂的陝西第二百五十九章 痛苦的多爾袞第一百五十章 罪惡,狂歡第三十八章 登基建元(二)第二百二十章 苦盡甘來的鰲拜第二百一十五章 鎮江外毛家人第四百零四章 一個決定第四百九十六章 迷路第四百四十二章 兩邊都很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