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坤興婚事

按照聖上所說的,膛線必須在槍管內部挖出來。

但槍管太細就算是能工巧匠也難以從內部開挖。

宋應星在這突兀之間,想到了兩種方案,一種打製半根槍管,在挖出膛線之後,合二爲一。

第二種是正常打製槍管,將膛線紋路按規格插入槍管內部貼合成型。

當然具體用什麼方法,還需要一連串的實驗才能定論,不過朱慈給宋應星出的主意,確實讓後者茅塞頓開。

“按聖上所言,在管內拉制膛線,或許可行,只是工藝複雜,短時間內難以製造很多。”宋應星實話實說道。

“不急,先造出來樣品,試後再想辦法提高產量。”沒有精密的工業機牀,想要量產根本不可能,但槍支彈藥的提高卻越來越必不可少,朱慈似乎已經感覺到,未來的敵人,肯定需要更加先進的武器,才能將其擊敗。

而如果眼光只放在韃清身上,那就太過於鼠目寸光了。

和軍器局的諸位,又聊了一些,朱慈便離開了。

留下那些官員工匠不禁長出一口氣,在聖上的親自叮嚀下,緊鑼密鼓的開始丙型研究的推進。

……

天色有些暗淡,闊別已久的皇宮,是囚籠,也是他在這個世界的家。

回宮後,出於孝道首先向崇禎和周太后請安。

崇禎最近迷上了水滸傳,這在民間是禁書,私藏水滸傳是要被砍頭的,不過崇禎應該不會擔心這個問題。

他看的津津有味。

約摸的是看到裡面的情節後,身有感觸。

以作爲曾經的皇帝身份,看待這本書,會有不一樣的體悟。

尤其是在他執政年間的,最爲焦頭爛額的是農民起義,爲什麼會有人造反,從書中能找到一些答案。

“官逼民反,高俅之流實在是可惡。”

崇禎見到朱慈來了後,點了點頭。“吾兒也閱過此書?”

“略聞一二。”朱慈謙虛道,這水滸傳還是不完全版,蕩寇志還沒出,以至於宋江在梁山還是春風得意的狀態。

“寡人觀此書,不禁有感啊,這大明的天下,也只有聖上你自己一個人纔會心疼。”

“兒受教了。”

“好了,天也不早了,你有心思來看看寡人已經夠了,回去吧,這幾個月,你的皇后和妃子可是想念你的緊。”

……

“聖上……”

朱慈在離開仁壽宮的時候,卻被周太后叫住了。

“母后,你我畢竟母子,無需如此,叫兒乳名便好……”

周太后沒說啥,雖然是母子,但當初朱慈毫不顧忌情面的屠戮了她的孃家人,這之後所產生的芥蒂,恐怕不是那麼容易抹除的。

知子莫如母,周太后總覺得他的兒子,已經不是他的兒子了,雖然是一樣的面貌,但在登基之後,原本的恭順和善根本沒留下一點。

說不出來的感覺,就好像……軀殼還在,但靈魂已經換了一個人。

但這種事情,太玄乎了,周太后只敢心裡想,卻不可能提出來。

若非急迫重要的事情,她也不願意麻煩朱慈來辦。

“烺烺(這字不念niang)”周太后也是順從的性子,按照朱慈的要求,換了乳名,只是總覺得有種膈應感,再也找不到當初那種心頭肉,小心肝的感覺了。

大概是真的長大了,自己的兒子雖然只有十七歲,卻有着超越這個年齡的成熟。

“賊已平否。”

“然也。”

“民已安否。”

“略安。”

“坤興破瓜矣……”

“……”

沒錯,坤興十六了,在這超過二十就算作老女人的年代,十六結婚真的算晚了。

晚婚晚育不值得提倡,至少如果朱慈提出來,下面的人就算照辦,也會罵朱慈傻缺。

王朝的基礎,在於人口。

人口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着王朝的強弱,在其他種族人口不斷膨脹的情況下,如果漢族人少了,還真不敢和全世界叫板。

當然,作爲公主,更重要的是在於大明的顏面。

坤興私下裡羞澀的告訴朱慈,她要嫁也要嫁像朱慈這樣文武雙全的人。

但這樣的人,哪是真的好找的。

當初想着李定國肯定足以讓坤興託付終身,但想法和現實還是有所出入。

把西軍滅了,都沒見過李定國的人影。

罷了,罷了。

“母后可有合適的人選?”見周太后關心坤興的問題,朱慈順口問道。

這一問,周太后真想翻白眼,大明已經變了天,皇宮內外都是你的人了,就是她有心替坤興物色夫婿,也沒那條件。

“可以交給內官去辦。”周太后道。這是明朝皇室嫁公主歷來的選駙馬的模式。

但實際上,這種模式很操蛋,根本不顧及公主的感情。

甚至出現過,內官受賄把公主嫁給一個有錢病癆子,結婚第二天就嗝屁了,讓公主守寡到老。

無論是坤興,還是昭仁,那都是朱慈的小寶貝,怎麼可能如此簡單的應付?

“或許可以這樣……”

朱慈稍微想了想,便有了一個爲坤興置辦婚事的方案。

大明的公主,怎能抓個雞狗就嫁了,那必須是絕對拔尖的人物才行。

朱慈說出來的方案,讓周太后有些吃驚。“會不會太大張旗鼓了,畢竟只是公主大婚,沒必要如此大操大辦。”

“坤興公主,畢竟是皇家血脈,又怎地能夠怠慢,必須如此。”朱慈沒有猶豫的道。

周太后也不好繼續堅持。“那麼便依吾兒吧。”

按照朱慈所想的是,坤興要文武雙全的男人。

那就進行一場海選,通知各府縣,年初的時候,對公主有興趣的大明適婚男青年,無論出身,都可以雲集京城。

進行一場比文,比武的招親。

通過文試,武試之後,踢出面目醜陋者,剩下的人,讓坤興去挑。

說簡單也簡單,說規格高規格也高,哪怕是當初給朱慈選太子妃,似乎也就這般。

當朱慈把這個事情告訴坤興的時候,後者羞澀的低着頭。

不知道怎麼想的。

“皇妹,你覺得這樣如何?”

小鹿在坤興的胸口亂撞,少女總是期盼着未來的夫婿會怎麼樣。

“長兄如父,一切全憑皇兄安排。”

第三百一十八章 未知第三百二十一章 殺手鐗第二百七十一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二百九十一章 軍備發展第四百五十四章 國論第一百二十三章 議價第二百零三章 撲街的大玉兒第一百零五章 更爲強大的敵人第六十三章 練兵(二)第十章 激情演說(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潼關第二百二十七章 向山東的航行第五百一十章 兄妹(中)第六章 朱慈的謀劃第二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的想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民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未知的信件第一百四十五章 義憤第二十六章 最後的清剿(三)第八十四章 沙河之畔第五十章 穩定京師(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出龍第四百零二章 奸商(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戰機已至第三百四十四章 暴跳的李巖第十九章 京城誅奸侫(八)第三百四十六章 請命第三百八十二章 秦良玉的東線攻勢第三百三十一章 威逼沒利誘第四百二十七章 鹹魚第二百八十九章 劍拔弩張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州的不速之客第九十二章 仁君第九十章 沙河大捷第一百九十三章 韃清軍的後退。第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前線第二十七章 最後的清剿(四)第三百零四章 理工男的冬天第二百五十二章 啪啪第一百五十六章 火光第七十三章 亡命天使第四百八十章 索敵第一百章 受寵若驚的劉宗敏第四百九十九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籠中之鳥第一百九十七章 洞開瀋陽第一百九十一章 北京的曙光第九十四章 論肉第五十七章 全力生產(一)第十五章 京城誅奸侫(四)第四百六十章 尼布楚條約第三百九十三章 準備幹老本行的朱慈第七十一章 以暴制暴第九章 激情演說(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賞口飯吃吧大爺第三百七十五章 目標,CD第三百零九章 大殿上的一條狗第一百八十八章 崇禎vs阿齊格第六十五章 可憐兮兮的槿孃兒第一百零六章 斗轉星移第二百一十二章 拆分禮部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追擊戰,朱慈vs多爾袞第二百五十五章 最後的戰役第四百六十一章 駙馬第五十三章 政事決議(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南第五百零二章 社交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立一個flag(喪心病狂又三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準備幹老本行的朱慈第一百一十五章 獠牙第三百六十四章 圍第一百六十九章 北伐軍的行進。第二百五十六章 明軍動靜第六章 朱慈的謀劃第三百九十二章 北部問題第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震驚!第一百四十七章 北信第四百五十二章 歸京第一百九十二章 即將被打破的僵局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屠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準備第四十六章 收民心(六)第二十八章 最後的清剿(五)第四百零三章 上位者的遊戲第四百八十九章 莽第四百五十章 詭異的消息第一百一章 身份轉換第二百四十六章 虎山口之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條約的執行第二百四十章 一路向西第四百四十八章 抑鬱的孫之獬第八十一章 京城余余事第四百零六章 孤注一擲的張獻忠第二百五十六章 明軍動靜第一百三十四章 決議第三百一十章 隱藏boss第三百七十七章 雨與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