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硬仗

孫可望的前部率先抵達鐵溝,而戚宗明的主力早已經在平原上排開了陣列。

這一次沒有太過於花裡胡哨的計策。

兩軍相遇,只有拳頭硬的一方,才能獲勝。

西軍在人數上佔據了優勢,滿打滿算,十二萬人之多。

不過明軍的兵力,和軍差的並不多。

已經渡河的明軍就已經有了六萬人。

這其中包括主幹皇衛營的四萬部曲,還有從地方抽調的,戰鬥力並不強的地方軍。

而黃得功部,也有一萬多人。

只論兵力,還完全達不到懸殊巨大的地步。

至於兵種上,明軍騎兵,步兵,火器兵,都非常完善。

最精銳的自生火銃兵五千,被列於中軍之上,擔任着火力排射的主要任務,而其他步兵,即使沒有燧發槍,沒有完全退役的火繩槍還是配備在手的。

綜合的火器配備率有六成左右。

相比於西軍的一成半的火器佔比,在遠程的火力壓制上,絕對是完勝的。

當然,明軍的產能,是可以保證軍隊的火器配備達到百分之百。

不過……這在前膛槍時代是愚蠢的行爲。

火器上沒有刺刀,又沒有近戰兵的保護,這要是萬一被敵人近身,就好比女槍被諾手鉤到,妥妥的一套帶走。

所以,五到七成的火器配備率,是目前比較科學的方案。

西軍的先部,並沒有衝鋒,大家進行了友好的乾瞪眼之後,暫時停頓在鐵溝一線。

直到孫可望部的抵達,大家基本上遵循着紳士風度,在沒有搖旗吶喊之前,是沒人主動上前挑戰的。

火器兵已經,就位。

大戰一觸即發。

孫可望望着明軍的軍陣,在親眼看到明軍的陣容後,原本自信的樣子,卻忍不住有些忐忑起來。

明軍的軍容上顯然比他們整齊,而且一個個穿着制式的鎧甲,感覺好帥的樣子。

在反觀自己的部曲,大多是出關之後,從各部雜糅出來的部隊。

軍陣中,說不上有什麼隊列,大家人頭攢動,根本沒個定型,甚至好多人在陣列中有說有笑,似乎完全還沒意識到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

這些都不是孫可望能夠控制的,打仗麼,打的就是氣勢,一股腦衝出去,將敵人幹翻,似乎也就這麼簡單。

孫可望對於面前軍陣列列的明軍沒啥大想法,既然選擇了出征,那就不能有所畏懼。

孫可望別無選擇,擊鼓進軍。

大軍所有畏懼,其中做多都是完全沒有經過訓教的老農,而西軍戰鬥力較強的部曲,在孫可望手下當着監軍,按照老一套的方式,用陣前斬首,來防止軍隊崩潰。

西軍,衝了,一個個都穿着布衣,許多人還衣衫襤褸,但在戰爭面前,他們不過是孤弱的生命,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

排山倒海的朝着明軍壓了過去?

“準備!”

“射擊!”

明軍的號令官指揮着一排排的明軍,對着衝殺過來的西軍,發出了命令。

說是一排排也不準確。

應該說是三排。

一排射後蹲下,第二排接上,繼而第三排,然後是第一排,不斷循環,直到彈藥用盡,直到敵人衝到面前爲止。

三段射擊這種東西,基本上算是火槍和燧發槍時代最有效的陣列安排,可以將火器的威力釋放到最大的程度。

這種陣法,並不需要朱慈來琢磨和研究。

許多人都會。

這陣法是第一任黔國公沐英攻打雲南的時候發明的。

吩咐一聲,將領們能操練出來的人還是很多。

排開的火槍兵,吞吐着火舌,面對着喪屍一般的農民軍,扣動着扳機。

一個個人的倒下,後面的人又填了上來。

戚宗明坐鎮着中軍,還是很緊張於戰爭的結果,高臺上對於戰局的狀況一覽無餘。

他特意觀察着自生火銃的部隊,和普通火槍部隊的戰況區別。

中軍前的自生銃部,射擊速度極高,三排射擊,非常連貫,火力的密集度完完全全的覆蓋在對面扇形的區域內。

而反觀火繩槍部,填充速度完全跟不上,三段射中間,還要空置許久,出現了火力缺失的空白期。

而敵軍的表現來看,中軍之前,幾乎被打出了無人區。

而兩翼的敵人,卻可以通過火繩槍的射擊間隔,越逼越近。

兩者相比,結果一覽無餘。

左右兩翼,在短時間內已經進入了白刃戰。

後方的步兵突出後,與衝殺而來的農民軍直接接觸。

戰況陷入僵持階段。

當然,這並非明軍的全部力量。

從戚宗明的角度,可以很容易的看到,西軍的南側,黃得功部已經發動了反制性的進攻。

騎兵營的將士,靠着馬匹的速度,直接向着孫可望的中軍發動進攻。

衝入敵陣,左突右砍,黃得功的武力爆表,硬是在敵軍軍陣中殺個來去自如。

這是黃得功最熟悉的戰法,敵人的主力被黏住,黃得功不怕死,直接準備幹掉敵人的主將。

這是很大膽的想法,但黃得功就是這個暴脾氣。要不然也不會外號黃闖子。

不幹掉敵人主將,如何能拿到首功?

前方像絞肉機一般,一個個人接連倒下,鮮血滿溢,染紅了天空。

孫可望本來美滋滋的等待結果,卻注意到明朝的將領已經快衝到了他的面前,孫可望可不是什麼不怕死的義士。

爲了保證自己的安全,趕緊命令,暫時讓中軍移動,朝着安全的地方移動。

但坐鎮中軍最忌諱的就是亂動,孫可望這一動不要緊。

整個中軍開始混亂起來。

黃得功啐了一口,帶人對西軍的衝撞更加肆無忌憚。

所謂的兵雄雄一個,將熊熊一窩。

黃得功的帶領下,大家鬥志昂揚,士氣高漲,當一個士兵直接砍斷的西軍的軍旗,這場仗,幾乎就沒有任何懸念了。

軍旗一倒,人心晃動。

前線正在進行白刃戰的主力都注意到了這件事情。

明軍越戰越勇,而西軍在看到軍旗倒塌之後,基本心態爆炸,再難有之前那種氣吞山河般的氣勢。

古代戰損比超過五分之一,就意味着全線崩盤。

而此時,西軍也基大家都達到了這個數字,全線崩潰般的戰敗,已經難以挽回。

第一百五十八章 做夢第四十二章 收民心(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略方針第二百零五章 深黑的雙眸第三百六十章 嗅到的機會第三百九十八章 像個傻子一樣第二百五十九章 痛苦的多爾袞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跳河的錢謙益第六十六章 太監和錦衣衛的爭執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京內外第三十七章 登極建元(一)第三十九章 登基建元(三)第四百零六章 孤注一擲的張獻忠第二百五十一章 啪第四百八十九章 莽第一百零五章 更爲強大的敵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鞭笞第三百九十四章 向着草原奔跑第三百四十五章 煎熬的等候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地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態爆炸的輔政王第二百三十八章 膽大妄爲第二百六十七章 忠烈第三百二十四章 空白的歷史第二百二十章 苦盡甘來的鰲拜第三百五十四章 難民沐天波第三十六章 天下之牛耳(五)第三百八十五章 馬萬里第二百零四章 醉人的芬芳第三百二十八章 西部消息第三百六十七章 望眼欲穿第五百一十章 兄妹(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朱慈和多爾袞第二百七十六章 抓捕進行時(1/3)第三百九十八章 像個傻子一樣第二百九十四章 民間第三百二十五章 震驚!第一百九十二章 即將被打破的僵局第五百零九章 兄妹(上)第四百七十章 挖礦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明世界盃第二百三十章 千里快遞第二百七十五章 會審第一百九十四章 瀋陽城的曙光第三百五十章 袁承志和劉宗敏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箭射出大結局。終章 結局第一百零五章 更爲強大的敵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鎮江外毛家人第三百零三章 軍權革新第四百一十三章 閉上的雙眼第三百四十七章 過失第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方域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跳河的錢謙益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明世界盃第三百四十七章 過失第四百二十九章 北事又起第四百三十一章 喪心病狂的閻應元第三百零三章 軍權革新第六十九章 認知不協調第八十六章 毫無素質的皇帝第一百五十七章 活命第三百二十九章 遼寧元年第八十九章 戰利品第一百二十九章 來自山海關第十一章 太子叛亂第三十五章 天下之牛耳(四)第四百九十二章 東南視角第二百四十一章 定策山東第二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十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計取雲南(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議價第四十一章 收民心(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解圍京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忠烈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屠城第二十一章 京城誅奸侫(十)第四百七十章 挖礦第二百零八章 敵我不明思密達第一百六十一章 李巖的靈感[上架前最後一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來自山海關第一百六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五百零九章 兄妹(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痛苦的多爾袞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南第三百九十五章 抓奴進行時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家彥的家務事第二百零三章 撲街的大玉兒第四百四十六章 麻煩的車兵第六章 朱慈的謀劃第三百三十一章 威逼沒利誘第四百七十章 挖礦第三百九十三章 準備幹老本行的朱慈第四百零三章 上位者的遊戲第九十四章 論肉第三十四章 天下之牛耳(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抵達石柱第一百六十一章 李巖的靈感[上架前最後一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