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破十萬兵

朱慈向二劉下戰書,並且將動向完全暴露在二劉面前,正是希望獲得這樣的決戰機會。

實際上當二劉按部就班的排兵佈陣於平原之上時,就已經敗了一半。

朱慈的騎兵,在精良程度上或許還比不上蒙古鐵騎,但總歸已經是百戰之師。

二劉那種連李自成的農民軍都怕的隊伍根本不值一提。

朱慈更是排起牆式衝鋒,作爲最終的碾壓手段。

這種戰術,本來是打算留給韃子的蒙古八旗精銳騎兵的壓箱底的大禮包,但是沒想到在這裡會遭遇叛軍,本着減少傷亡,一舉將叛軍擊潰的想法。

朱慈並沒有任何保留的必要,此時將所部騎兵的戰鬥力完全發揮出來,並且可以在和韃清正面戰鬥前,練練手。

不過,或許是朱慈準備的太充分,又或者是朱慈已經在二劉的士兵心中形成了恐懼。

劉澤清的部署崩的迅速。

劉澤清本人所在的中軍,直接選擇的後撤,生怕朱慈的騎兵撕裂了陣線,順便將他拿下。

古代的主將是一個軍隊的靈魂,正如大多數的時候,主將被斬,足以讓全軍士氣全無。

就如同方爲先被擒拿,他的降部潰不成軍一樣,實際上,朱慈只需要方爲先一個人逢場作戲就夠了,他一沒,他的降部直接就會潰敗。

不過李巖和方爲先做的似乎超出了朱慈的預期。

方爲先不但爲了贖罪,主動斬下了自己的手,完善苦肉計,似乎還勾結了一部分心腹,給朱慈送人頭。

將朱慈的計劃,完善的相當到位。

以至於現在的叛軍,已經將朱慈徹底當成了無法戰勝的天命之主。

牆式衝鋒在集結完畢,就完全等於畫蛇添足了。

當朱慈帶隊衝到劉澤清部面前時,潰不成軍的劉澤清部,只等着被砍瓜切菜。

“媽的,僞天子幹嘛不去打劉良佐啊!”劉澤清大罵了一聲,如果說,遼寧皇帝只是個待宰羔羊,他不介意去收人頭。

但現在看到遼寧皇帝的戰力實在是有些強,劉澤清已經不去想那麼多了,他還沒傻到死命一戰,給劉良佐當嫁妝的地步。

“撤退!撤退!”

撤退命令下達,叛軍更是毫無節制的開始玩命跑。

跑的慢的只有死,相互之間,踐踏,北明騎兵的追至,砍殺,加速着劉澤清部的覆滅。

這一切都被劉良佐和他的部下看在眼神。

劉澤清顯然敗了。

這種敗相,和北明軍的悍勇,交織在劉良佐的瞳孔之中。

事實證明,逃跑會被傳染,尤其是朱慈的騎兵隊列像一把刀子一般,在十萬大軍之中穿插而出時,劉良佐的部下,亦是不宣而逃。

他們逃的很快,無法制止,以至於本來也想試着抵抗一下的劉良佐,也沒工夫繼續呆在這裡了。

看起來氣勢很強的十萬大軍,竟然如此不堪一擊。

……

戚宗明相信會勝利,只是這一切又似曾相識,那時候曹文詔將軍還在,他就經常帶着幾千人追幾十萬人玩。

現在看到聖上亦是如此,那逝去的人事,彷彿又近在眼前。戚宗明不覺間有些淚水,不過很快便擦乾。

面對着十萬大軍的崩潰,戚宗明覺得可以了,即刻命令側翼軍衝鋒,以完成對於潰敗大軍的最大程度的殺傷。

這就是單方面的屠殺,明軍揮動着戰刀長槍絞殺着潰敗的僞明軍。

虎口山一役,北明對南明的第一仗。

遼寧皇帝率領千餘人,擊潰劉良佐和劉澤清所部總計十餘萬人。

一戰之下,徹底將朱慈的威名散播華夏。

如果說對李自成的京城保衛戰的勝利是僥倖,如果說攻取瀋陽也只是出奇不易。

但是這一次,乃是力量懸殊的正面戰鬥。

含金量或許比不得前兩仗,但對於全華夏的震懾作用,也自此開始。

首先是八天後得到消息的多爾袞,在聽說遼寧皇帝擊破了南明叛軍十萬人後,並沒有說一句話。

他只是癡癡的看着軍報,呢喃道。“終究要來了麼。”

……

孫之獬還護送着二皇子往南京路上趕,當他聽說北伐軍失敗之後,當時就傻在了原地。

猶豫不決的望着還在苦惱不聽的永王。

“是不是跟錯人了?”

……

“北伐軍的軍情?”錢謙益問道。

張慎言壓着塘報,有些頭疼的捏了捏人中。“劉澤清和劉良佐被擊敗於虎山口。”

“怎麼會?李巖竟有此實力?”錢謙益有所懷疑。

“不是李巖,是僞天子,從遼東渡海而歸,以兵二千大破二劉的十萬大軍。”

此話一出,一種文臣交頭接耳。

但無一不被此信所震懾。

“如今爲之奈何?諸位同僚旦有良言?”

“不若南遷?”有人似乎怕極了朱慈會直接攻到南京,便是提議道。

“令左良玉入京拱衛!”這個想法也是可以的,左良玉乃是他們的最後王牌,此人曾受東林的侯詢大恩,又是一員悍將,應當可以阻擋遼寧皇帝的兵鋒。

“北京還被韃子圍困,僞天子應當不會來南京。”也有人如此說道,似乎也挺有道理。

但是現在誰又能猜透遼寧皇帝的心思。

現在他們已經沒有退路,既然反了,就必須和遼寧皇帝對抗到底。

……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當張獻忠聽說遼寧皇帝的事情時,已經到了七月中旬。

“這娃娃皇帝倒是有些意思。”躺坐在龍椅上的張獻忠饒有興致的聽着手下的軍報。

酒色過度的他打了個哈欠,最近腎用的有點多,完全沒有力氣,這才閒着沒事,來聽聽早朝。

他也是皇帝了呢,總該表示一下。

一上朝,就聽說了遼寧皇帝不但破了瀋陽,還以少勝多的幹翻了百倍之敵,着實嚇人。

這個時候,張獻忠想到了一個人。

他的二兒子李定國

作爲武將之首,張獻忠對於李定國的實力還是很信任的,尤其是去年全殲三萬白桿兵的戰績,連他都極爲吃驚。

“定國,說說看,如果你遇到了那娃娃皇帝,能贏麼?”

張獻忠看向下面的李定國問道。

李定國擡起了頭,皮膚略黑,瘦高的身形,微微的露出雪白的虎牙,咧開罪微笑道。“或可一試。”

注:此時李定國不叫李定國,爲了方便書寫,仍以李定國名,特此聲明。

第四百二十三章 垂死掙扎第一百零五章 更爲強大的敵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韃清軍的後退。第五百零二章 社交第四百三十九章 舉棋不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設崩塌第一百八十九章 陷入絕境的北京城第二十四章 最後的清剿(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洞開瀋陽第三百七十八章 失落的李定國第五十四章 政事決議(二)第一百一章 身份轉換第七十六章 高山流水第一百六十章 登州第四百八十一章 衝動第二百四十章 一路向西第四百六十五章 出嫁第三百零五章 左良玉和李巖的對峙第四百八十章 索敵第四百四十五章 全線圍剿第二百零三章 撲街的大玉兒第三百六十八章 困於CD之龍第四十九章 穩定京師(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韃清援軍(咬牙作死第二更2/4)第三百九十二章 北部問題第一百零三章 朱各亮第三百一十章 隱藏boss第二百一十章 受困的高傑第四百八十八章 二路軍第四百一十四章 黎明第二百六十二章 和談第一百零三章 朱各亮第六十七章 入宮與邸報第四百六十二章 甄選第二百章 大玉兒有點慌第六十章 全力生產(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各軍部署,大戰在即第二百八十章 南京第四百零三章 上位者的遊戲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方域第一百八十八章 崇禎vs阿齊格第二百八十二章 孝陵衛第十五章 京城誅奸侫(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解圍京城第十六章 京城誅奸侫(五)第三百零四章 理工男的冬天第六十四章 京城之間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點懵逼的石柱小朋友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點懵逼的石柱小朋友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國來朝第四百五十三章 衝鴨,大明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哈浩特第四十六章 收民心(六)第二百二十章 苦盡甘來的鰲拜第九十七章 廣渠門事變第十一章 太子叛亂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降上癮的張煌言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不血刃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點懵逼的石柱小朋友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得不的犧牲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從天意第三百三十二章 燧發槍第九十五章 頭戴綠沿帽第一百四十五章 義憤第三十七章 登極建元(一)第四百零五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九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五十五章 西軍動作第十五章 京城誅奸侫(四)第九十三章 假降之謀第二百六十一章 回京第四百四十四章 準備第九十一章 保衛前的安排第五百零三章 看不下去了第一百一十章 燎原第四十二章 收民心(二)第六十一章 全力生產(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更多的力量第四章 不斷深入第十二章 京城誅奸侫(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有點難第四十六章 收民心(六)第二百零二章 試圖逃脫的大玉兒(3/3)第二百九十四章 民間第一百三十八章 二王兩公主一妃第一百四十九章 迅疾如風第一百二十九章 來自山海關第四百四十五章 全線圍剿第九十三章 假降之謀第五百零四章 成長第四百二十四章 西軍殘黨第三十三章 天下之牛耳(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煌言殺降計(上)第六章 朱慈的謀劃第一百九十章 京城巷戰第四百零一章 奸商(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追責朝鮮第五十五章 政事決議(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麻煩的車兵第七章 逼迫二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