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京城誅奸侫(十一)

感謝,竹籃打水500幣打賞。

……

駱養性全家二十七口都被衆軍壓跪在地上,有老有少,感覺到大難將至,一個個都是哭哭啼啼。

朱慈在法制社會中長大,所謂的一人做事一人當,乃是那個時代的法律教條。

古代的連坐被批判爲野蠻和沒有人性。

但朱慈認爲,社會環境的不同,連坐在這個時代自然有他的道理。

在這裡,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有時候一個人當了官,七大姑八大姨,八竿子打不到的親戚都會找過來,張嘴等着那個官養着,他們還覺得是應該的。

對於這些親戚,如果一個官搞的錢少了,給他們吃喝少了,還會閒言碎語的貶低那個官員。

爲了在親戚面前有面子,官員不得不想方設法的撈錢。

所以,古代的官員腐敗,很多便是因爲這種巨大的血親負擔給逼迫的。

等到官員倒臺,這些享受過腐敗帶來福利的血親,這些曾靠着官員勢力仗勢欺人的血親能夠豁免?顯然不行。

連坐制度無法改變。

“拉出一個砍了。”朱慈看也不看,便是說道。

“殿下……砍哪個?”薛義成從城門那邊就一直跟着朱慈,儼然成朱慈的親兵頭領。

“看你心情。”朱慈不瘟不火道,他又不認識駱家的人,先砍哪個都無所謂,反正朱慈只想知道,駱養性這廝能不能看的下去自己的親屬在眼前被殺戮。

薛義成撓了撓頭,最後把駱養性的三舅給提了出來,丟到駱養性面前。

“外甥救我!”駱養性的三舅呼喊道。

駱養性咬着牙,別過頭不願去看,隨着薛義成手起刀落,在一衆駱家人的驚呼哭泣下。

駱養性的三舅第一個成了刀下鬼。

駱養性的正妻駱何氏更是哭鬧道。“你個挨千刀的!太子問什麼就說什麼!你想讓全家都遭殃麼!”

駱養性狠狠地瞪了女人一眼。“你懂什麼!說與不說,汝等皆不可倖免!”

朱慈不禁挑了挑眉毛……大概是李國禎全家被殺的事情傳到駱養性耳朵裡,以至於給他留下個壞印象了。

又或者是因爲賬本中牽扯到的案子太大,他難以招供。

總之,朱慈驚奇的發現,連他的正妻都砍了後,駱養性仍然沒有屈服的意思。

當然,駱養性並非是平靜。

尤其在薛義成斬了他的長子後,整個人似乎都瘋了,對着朱慈大罵道。“賊子!汝殘暴無度!必遭天譴!”

他似乎很激動,激動的想要站起來,想要咬死朱慈一般。

本來駱養性的塊頭就大,又是習武出身,雖然被綁着,卻有幾分力氣,竟然在激動下將兩個壓着他的小兵掀翻在地,直接朝着太子跑了過來。

“太子當心!保護太子!”薛義成嚇了一跳,趕緊出身阻擋,其他人也反應過來立刻圍攏。

駱養性還沒跑到朱慈面前,便被衆人亂刀砍死。

已經被鮮血麻木的朱慈,依然很平靜,撿起了沾着駱養性鮮血的賬本,拍打下上面的塵土,收了起來。

“可惜了。”

朱慈起身便準備離開此地。

“殿下,這些人怎麼辦?”薛義成問道。

“讓他們全家團聚吧。”朱慈嘆道。

鮮血染紅此地。

駱家亦被屠戮殆盡。

但朱慈仍然沒有得到賬本的答案。

賬本上的很多的人名都在之前就被端掉過,抓也抓到許多,此刻還在五軍營候着。

如果想要答案的話,其實並不難,朱慈不相信那些軟骨頭的貪官,都能抗住不交代清楚,總有人會忍不住刑罰。

還是先解決眼下的事情爲好。

……

“下官羅明義,乃是翰林院編修,特請命入太子麾下,效鞍馬之勞!”

一個穿着綠袍鴛鴦補子的文官擋在朱慈面前,請求效命。

竟然會有人主動投奔,這也是第一個人,不過在朱慈看來,這應當是個投機分子。

翰林院的人,基本都是幹些清水的活。

要權沒權,要錢沒錢,就是真有人想貪污,他們也沒那個條件去貪。

無論他們品性如何,若非本身就很富裕,這次動亂是傷不到他們的。

眼前的羅明義或許是想在權力變更之際早一些明確態度,好在接下來的核心班底中留有一席之地?要不然在翰林院熬着,誰知道什麼時候能熬到頭。

雖然說這傢伙的目的性很明顯,朱慈倒也不太排斥。

在搜身並沒有發現任何兇器後,便帶在身邊吧。

或許會有些用處。

“殿下興義師,除奸侫,居功至偉,此乃大明之福祿。蓋自有天地以來,文治武功,寧有盛於今日之殿下哉?”

羅明義見朱慈收了他,當時就很高興,還沒立足穩固,便開始拍起了馬屁。

弄的朱慈哭笑不得。

一旁的武官們卻很鄙夷,這些書生就會說好聽的話,真要是打起來一點用都沒有。

朱慈並不是喜歡拍馬屁的人,但也不至於因爲對方的阿諛奉承就將其治罪。

只是謙虛的迴應了幾句,便不再多說,同時心裡也對此人有了一定的定論。

羅明義見朱慈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高興,他以爲是馬屁沒拍到點子上去,這時候不禁又說道。

“當今聖上昏聵無能,以至天災四起,羣賊亂舞,民心盡失,殿下有經天緯地之才,理應順應人心,登極於天,重振山河!”

朱慈勒住馬,臉色隱有不悅,而隨從之人,也跟着停了下來,他們也聽到了羅明義所說的話。

只不過如今跟着太子清剿諸臣,早已讓他們成了太子從軍,若果太子真的要登極爲帝,倒也沒那麼大的反感。

他們只是軍戶,國家大義並不是很在乎,誰給他們吃喝,便跟誰幹,這纔是他們的邏輯。

但王先通是忠直,卻受不了羅明義的言語,尤其是他說聖上昏聵無能的時候,竟是壓着火。“汝爲明臣怎能肆意誹謗聖上!”

看到朱慈沒表態,卻激怒了身旁的將領,羅明義只道朱慈有所意動,只是不願親自出口而已。

哪個皇帝登基前不得需要大臣們苦諫才得以上位,而那些苦諫之臣,最後都會因從龍之功而有封賞。

羅明義覺得這是他表現的時候,繼續道。“聖上無道,愧對祖宗社稷,殿下還請以天下蒼生爲重,允臣所請,早登大典。”

王先通越發氣憤,剛纔聽到羅明義的馬屁話,就不太待見此人,而此人越發張揚,區區七品編修,竟敢目無聖上!

腰間的劍都忍不住抽了出來,然而想到了太子便在身旁,卻又忍住了。“殿下!此人妖言惑衆,誹謗聖君,當斬首示衆,以儆效尤!”

他在請示朱慈的決斷。

第四百七十七章 準備開團第一百三十四章 決議第二百五十一章 啪第五十章 穩定京師(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略方針第三十九章 登基建元(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準備落葉歸根的孔家第四百五十五章 茅塞頓開第一百零九章 吃雞第一百九十九章 在歪脖子樹上搖曳生姿第四百五十一章 出龍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六十八章 民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狙擊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家彥的家務事第五十四章 政事決議(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來自山海關第六十七章 入宮與邸報第四百五十二章 歸京第四百四十四章 準備第五百零六章 必須嚴懲第二百三十六章 院落之間第三百六十五章 捷報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箭射出大結局。第三百一十五章 矛盾在激化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家堡第二百四十五章 戰機已至第一百三十九章 或是一別第四百七十六章 內鬥第四百零一章 奸商(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邪教第三百一十一章 準備背鍋的文臣第一百六十九章 北伐軍的行進。第四百零七章 生死存亡的石柱第一百六十三章 韃清援軍(咬牙作死第二更2/4)第三百五十八章 平陽府會談第三百七十三章 進一步的計劃第四百六十章 尼布楚條約第一百七十六章 猥瑣的歌謠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州的不速之客第二百四十六章 虎山口之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放飛自我的武將第三十六章 天下之牛耳(五)第四百三十七章 攪屎棍第一百五十章 罪惡,狂歡第四百二十八章 我又來了第二十章 京城誅奸侫(九)第二百二十章 苦盡甘來的鰲拜第三百三十三章 敗戰計第四百九十二章 東南視角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京內外第九十三章 假降之謀第四十章 登基建元(四)終章 結局第一百零四章 卍解第五十一章 穩定京師(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向山東的航行第三百八十二章 秦良玉的東線攻勢第三十一章 至高的力量(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利益至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進一步的計劃第一百一十六章 喜怒無常第一百零六章 斗轉星移第三百九十一章 破關第一百一十九章 遠遠不夠第二百六十八章 民心第六十五章 可憐兮兮的槿孃兒第三百一十七章 抗精第二百零八章 敵我不明思密達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革陣列第九十三章 假降之謀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降之兵!(3/3)第三十三章 天下之牛耳(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面對現實吧第三章 說服王先通第二百七十六章 抓捕進行時(1/3)第三百三十二章 燧發槍第一百六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二百四十二章 反攻前的準備第三百一十一章 準備背鍋的文臣第九十九章 死士第二百零七章 瀋陽之恥第三百九十四章 向着草原奔跑第一百四十三章 閻應元第一百二十二章 邪教第十一章 太子叛亂第一百一十七章 喪失理智的朱慈第二百二十三章 追責朝鮮第五百零九章 兄妹(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緬甸和沐天波第二十七章 最後的清剿(四)第五章 茶樓密會第五百零九章 兄妹(上)第四百六十章 尼布楚條約第四百章 奸商(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抓捕進行時(1/3)第二百八十二章 孝陵衛第四章 不斷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