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鎮江城內

有人看清了那個射信人的身影,乃是明軍的探子。

多爾袞和朱慈這一路上,相互之間互派哨探的舉動從沒有間斷過。有時候哨探還會碰頭,見面互懟一波,自是不提,影響不了大局。

朱慈和多爾袞,都能意識到信息對於戰爭勝負的重要性。

明軍的哨探出現在營外不足爲奇。

射入的信也是給多爾袞的。

和多爾袞不同的是,明軍並沒有派信使過來,顯然雙方的關係已經鬧僵了,派信使過來等於給對方羞辱。

多爾袞覺得大明皇帝實在是素質極差,堂堂一個大國的天子,沒有任何大國的氣度。

當然,這些不過是小事兒,信使被羞辱的事情,真的令多爾袞在意不起來,他的內心中有着對遼寧皇帝更加深重的仇恨。

信件,是遼寧皇帝的親筆信。

上面寫道。

“想要東莪,十艘海船來取。”

意思是,遼寧皇帝想要以東莪格格爲交易條件,換取十艘海船,渡海而歸。

言簡意賅,沒有任何多餘的廢話。

幾乎是一瞬間看完信的多爾袞,將信摺疊了起來。

和自己所料的不差。

遼寧皇帝看起來是走投無路了,只能開始丟出人質,來換取逃脫的資本。

等等……

多爾袞重新打開了信,再次看了一遍,眉頭深鎖起來。

他重新理了一遍思維,上一句是什麼?和自己所料不差?

事情會如此順利的和自己所料不差麼?

遼寧皇帝真的只有這麼簡單的被逼入絕境,不得不開始丟砝碼麼。

這麼一想,多爾袞在主帳中來回踱步,智商250的他,在思考着,遼寧皇帝的這封信是不是還有其他寓意。

不過,想了一會兒後,就有些頭疼,他覺得自己是不是太過於把遼寧皇帝的位置放的太高了,以至於遼寧皇帝的任何舉動都讓他有些神經過敏?

是的,當初盛京被破時,就是因爲濟爾哈朗,太過於在意遼寧皇帝的一舉一動,以至於被其攻心將軍。

如果他也如此神經過敏,那和濟爾哈朗其實沒有多大區別。

所以看似極爲普通的一封談判信,其實就是他媽的一封談判信。

想這麼多,不但燒死大量腦細胞,還會遼寧皇帝給降低智商,然後被他豐富的經驗打敗。

呸。

多爾袞重新合上了信,準備給遼寧皇帝回覆。

……

明軍營地距離鎮江並不遠。

已經得知毛承訓準備作爲內應的幫助他拿下鎮江的朱慈,在等待着消息。

這期間發給多爾袞的信也有了回覆。

多爾袞甚至還效仿了朱慈,射箭送信入營,不過多爾袞這個負責射箭送信的人並沒有那麼幸運。

射完箭,就被有所準備的明軍,給捕獲了……然後被惡趣味的明軍,再次連着頭皮削掉了辮子。

朱慈不以爲意,當做沒看到,打開了信件,賞讀着多爾袞的高考零分作文。

多爾袞給朱慈的回覆是。

十艘船三天內,可以給他準備好,但是……換的不止是東莪格格,必須包括福臨。

東莪格格雖然是多爾袞的獨女,掌上明珠,但在價值上顯然比不過福臨小酋長。

阿袞實在是個奸商,十艘船就想換福臨,也太想當然了。

不過考慮到十艘船對朱慈的意義,不僅僅是船本身,而是代表着活命的希望。

如果沒有近在眼前的朝鮮的話,朱慈看起來也不得不接受。

現在的決定是攻入朝鮮,那麼和多爾袞的這次談判的目的,說白了,就是逗他玩而已。

www•т tκa n•¢〇

轉移他的注意力罷了。

不久之後,便有一個遼東漢民,小心翼翼的來到明軍軍營,替毛承訓傳話。

已入城中,今夜西門。

……

毛承訓既然向朱慈許諾可以作爲拿下鎮江的內應,當然會有他的依憑。

雖然他並不住在鎮江之中,但並不代表,鎮江沒有他的關係戶。

許多都是他的老熟人,那些原本是毛文龍的部署,許多投降了韃清,升官發財。

像鎮江的守備,劉興義,就是和他家常有來往。

如今明軍迫近,毛承訓帶着同村的族人,來到鎮江西門,求見劉興義,以明軍來犯,間或屠村爲由,哭訴着令劉興義開城放他們入城。

劉興義動了惻隱之心,放之入城

“承訓,許久不見,氣色倒也好上許多。”晚上的時候,劉興義還備了些酒食,招待一番曾經故人。

只是,有着自己打算的毛承訓,咳嗽了一番,還記得這次入城的目的,喝了一些酒,臉色微有紅色。

壯了些膽色之後,便是壓着聲音對劉興義道。“大明天子此番前來,連戰連捷,數拔固城,汝以爲,此城可守麼?”

原本劉興義,還算和顏悅色的表情在聽到此話後,頓時冷了下來。

本來鎮守此地,經常吃到朝鮮孝敬的他們,過的還是美滋滋的,在攝政王抽調了軍力去了前線之後,剩下的兵力,其實都是些充當門面的殘次品,真要打起來,真的不堪一擊。

如今明軍兵臨城下,還沒攻城,城內的士氣已經非常低落了,只要有些風吹草動,逃命那是必須得。

劉興義一嘆,並沒有否認。“那又怎樣,既然吃了兵糧,也只能爲朝廷賣命。”

劉興義的思維,似乎就是這麼簡單,這也代表了大多數丘八們的想法。

毛承訓,緊接着又說道。“你我也算交情一場,不得不跟你說,不若直接獻城投降明軍,或可保全性命。”

劉興義一愣,趕緊環視四周。

這話可不是鬧着玩的,要是被那些滿軍旗的崽子們聽到,再告上一狀,他可就玩完了。

“承訓,可別亂說。”

“怎地?”

注意到似乎並沒有其他人偷聽,劉興義嘆息道。“投降明軍?那可是個好去處?”

“明朝薄恩,你又不是不知道,當初毛帥被戮,到現在也沒個說法,哪怕是軍功卓著,也不過是一刀的事情。”

毛承訓知道,劉興義說的也是半個事實,咬了咬牙,拿出了道硬菜,那封爲毛文龍平反的詔書,放到劉興義的面前。

“如今的新皇,不似崇禎,如今的大明,亦不似當年,是非功過,義哥兒,你自辯之,若你執意爲韃子賣命……那到破城之後,恐怕屍骨無存矣。”

這個時候的劉興義,才意識到,毛承訓入城,根本不是來避禍的……竟然已經和明軍串通。

第四百二十九章 北事又起第四百六十一章 駙馬第三百一十三章 靜譚漣漪第一百二十九章 來自山海關第九十章 沙河大捷第三百七十六章 狙擊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秦良玉的東線攻勢第八十五章 戰前之議第四百二十一章 抵達石柱第二百九十七章 家門不幸第四百七十章 挖礦第三十五章 天下之牛耳(四)第一百零五章 更爲強大的敵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休止的問題(3/3)第四百五十章 詭異的消息第一百六十五章 最後的悲壯!(給我燒紙第四更4/4)第五十八章 全力生產(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洞開瀋陽第二百一十二章 拆分禮部第三百六十六章 好好學習第四百零二章 奸商(下)第四百零五章 御駕親征第九十四章 論肉第一百九十五章 軍心崩潰第三百七十一章 佯攻第一百二十九章 來自山海關第一百一十二章 李自成逃跑記第八章 激情演說(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二十八章 西部消息第二百九十七章 家門不幸第三百五十一章 徵兵,調遣第一百零四章 卍解第二百零七章 瀋陽之恥第二百四十三章 太祖保佑第六十九章 認知不協調第四百六十章 尼布楚條約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南第三百零九章 大殿上的一條狗第五百零一章 順風第四百六十八章 北庭第三百九十一章 破關第三百八十二章 秦良玉的東線攻勢第三百八十一章 焦灼中的突破第四百一十四章 黎明第一百四十九章 迅疾如風第四百三十四章 計取雲南(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潼關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南第四百六十四章 風動第九十九章 死士第一百四十一章 各軍部署,大戰在即第四十二章 收民心(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慈的回覆第一百零七章 納降第三百九十四章 向着草原奔跑第四百九十五章 會議第四百六十五章 出嫁第二百一十章 受困的高傑第七十章 赦免?第四百零三章 上位者的遊戲第三百四十章 張煌言殺降計(中)第八十八章 崩盤第二百二十一章 幹他丫的棒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回京第五百零一章 順風第一百零五章 更爲強大的敵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火光第一章 魂穿與兩個公主第十章 激情演說(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爲孔家“正名”第一百六十九章 北伐軍的行進。第二百四十七章 無敵的朱慈無標題章節第三百八十二章 秦良玉的東線攻勢第一百五十二章 瀋陽故宮第四十章 登基建元(四)第五百零七章 覲見第二百零六章 罪惡在持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瀋陽第八十九章 戰利品第二百八十七章 文臣的爭執第三百一十三章 靜譚漣漪第三百零四章 理工男的冬天第一百九十六章 遼寧皇帝最後的瘋狂第一百六十五章 最後的悲壯!(給我燒紙第四更4/4)第一百七十八章 似乎會發生有意思的事情第四百六十八章 北庭第十八章 京城誅奸侫(七)第一百四十八章 燎原的怒火第七十一章 以暴制暴第三百七十八章 失落的李定國第四百二十八章 我又來了第一百八十章 城下罵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燎原的怒火第七章 逼迫二臣第四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十九章 京城誅奸侫(八)第四百二十八章 我又來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忐忑的王永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