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北京的曙光

韃清的退兵,讓王先通一度以爲是祖宗顯靈,聖上洪福的結果。

他看到了希望,同時建奴的退軍也讓原本以爲要殉國的衆人士氣大振。

在王先通的帶領下,反撲敵軍。

退兵的建奴,早已沒了之前的氣勢,在明軍的掩殺下,又留下了一波屍體。

只不過,韃清的退兵並非戰敗,而明顯是一種戰略性的撤退,主動放棄不可固守的廣渠門。

在殿後部的掩護下,所有入城的韃清軍有條不紊的全部退出城外,有效的遏止住了因撤退帶來的大幅度的潰敗。

但是,對於明軍來說,最大的收穫不是斬殺了多少敵人,而是重新拿回了,廣渠門的控制權。

不久,王先通踏上城樓之上,還在懵逼於韃子怎麼突然退兵的他,擡眼看到遠方竟然出現了交戰的跡象?

韃子正在和某軍扭打成一團?

援軍?王先通意識到了韃子退軍的根本原因。

援軍離得的有些遠,很模糊,不知道是哪路勤王師。

王先通還有望遠鏡,這東西在偵查方面確實非常好用。

很快對準了遠方。

從那戰團之中,找尋援軍的旗號。

首先看到得是,馬,秦,兩個字。

這已經足以讓王先通知道出現的部隊到底是個什麼來頭。

無論是大明,還是建奴,亦或者李自成,張獻忠,恐怕沒人不知道秦良玉的大名。

稱她爲大明第一女戰神亦不爲過,戰功卓越,忠心耿耿,受到的恩隆無以復加,名聲響亮的,哪怕是當朝大員見了,也必須禮遇有加。

很顯然,那一支軍隊是來自於石柱秦馬兩家的勤王軍,就是不知道秦良玉在不在。

如果她本人在的話,讓她負責京城的協防,那麼肯定比他王先通做的更好。

甚至於說,爲了京城的安危,王先通把主帥的位子讓給秦良玉都完全可以。

“侯爺,快看!那邊還有!”身旁的兵丁指着另一個方向,還有一支軍隊,正在試圖攻擊韃子軍的側翼。

王先通再次拿起望遠鏡。

看到的是……黃!

“好!黃!”王先通一拍大腿,臉色暗喜。

南方各大總兵官中,姓黃的也就只有黃得功一個,那可是和周遇吉齊名的猛將。

看到這兩路大軍趕到,王先通心情大好,趕緊吩咐下去,準備人馬出城和援軍一同夾死狗韃子!

“新建侯萬萬不可,此時應立刻鞏固城防,賊軍勢大,難勝!”王家彥這一把老骨頭了,還親自上戰場,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

如今已經不是文官管轄武將的時候了,王家彥此時的話只是一種建議。

王先通也並非不聽人言的人,實際上他上次被朱慈訓斥的產生了一定的自卑感,如果別人有好的建議他很願意聽從。

只是這一次,在面對是不是出城接應援軍的選擇時,王先通想了想,最後對王家彥道。“王尚書說的也有道理,只是……友軍既來,若我軍不去接應,豈不寒了友軍的心?”

王家彥沉默了片刻,斟酌其中的利害關係。“但是……京城安危纔是重中之重啊。”

“對,京城安危纔是重中之重。”王先通沒有否認。“但若是援軍敗亡,京城便再沒守住的可能了。”

廣渠門的事故,讓王先通深刻認識到了,他所面對的韃清軍是多麼強大的對手。

秦良玉的土司兵,和黃得功的勇衛營,對王先通來說就是救命的稻草。

他總覺得應該做些什麼,如果那兩股軍隊被擊退,甚至於全軍覆沒,對北京來說肯定是難以接受的噩耗。

下一次再發生廣渠門一樣的事故,就肯定沒有幸運光顧了。

即刻清點人馬,命鞏永固帶領,試圖出城接應援軍的到來。

……

韃清主帳。

阿濟格有些懊惱的掀翻了桌子。

距離拿下京城也只是一步之遙。

但是……最終他不得不下令停止對京城的攻擊。

原本西南的土司兵到來,已經令吳三桂去迎敵,勉強可以應付過來,掩護主力拿下北京再說。

但黃得功的出現,並從側翼衝擊,令那號稱無敵於天下的吳三桂有些抵擋不住。

若是事態惡化下去,等到吳三桂的關寧軍潰敗,阿濟格的大軍就等於把屁股暴露給了明軍,那將會迎來一次慘無人道的爆ju。

簡直要爽上天了。

大明一方的援軍,無異於打亂了阿濟格的作戰部署。

不願意被ju爆的阿濟格,現在只能暫且轉攻爲守,圍城打援,這纔是目前最爲明智的抉擇。

將攻入京城的部隊調集出來。

駐守防線,防止北京城內的明軍突圍。

同時抽調部隊,支援吳三桂部,準備把西南土司軍,和黃得功的勇衛營給吃掉。

……

大明援軍和吳三桂部的拼殺還在持續。

秦良玉調教出來的白桿兵相當的強悍,既有漢人,也有土家的土兵。

當初在渾河血戰,四千白桿兵和三千戚家軍硬抗數萬建奴精銳,以少打多,卻斃敵萬餘。

現在韃子兵聽到白桿兵,都有一種胯下涼涼的感覺。

總得的來說……白桿兵的野戰能力還是很可觀的。

只是這一次,馬萬里帶的人並不多,也就萬餘人,還是東拼西湊臨時湊起來的,去年的時候,秦良玉的全部家當在四川對陣張獻忠的時候,全部拼光了。

三萬白桿兵……被一個初出茅廬,名不見經傳的小將給打的全軍覆沒。

簡直就是他們秦馬兩家幾十年來最大的恥辱。

那個小將叫什麼張定國,李定國,也不知道是哪冒出來的,管他呢。

……

現在他們面對的是吳三桂部,據說已經投降了建奴。

馬萬里是很恨建奴的,他家的大部分親人,都死在建奴手中,國仇家恨之下,馬萬里拍馬就是開擼。

雖然是臨時拼湊起來的白桿兵,但也是經過秦良玉的親自訓練。

基本功有的話,面對關寧軍也不需,硬碰硬之下,在短時間內還是勢均力敵的。

直到黃得功的加入,共擊之下,關寧軍纔出現了敗像。

第十四章 京城誅奸侫(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甄選第一百零三章 朱各亮第四百三十章 錦州危急第五百一十章 兄妹(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講個笑話第三百二十八章 西部消息第九十五章 頭戴綠沿帽第三百二十九章 遼寧元年第三百五十七章 號角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屠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收尾第二十九章 最後的清剿(六)第四百八十一章 衝動第一百四十五章 義憤第四百九十五章 會議第三百六十六章 好好學習第二百五十二章 啪啪第四百二十二章 張獻忠的結局第六十四章 京城之間第一百五十七章 活命第二百六十二章 和談第一百九十章 京城巷戰第三百一十五章 矛盾在激化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國來朝第三百七十六章 狙擊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匍匐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革陣列第三百八十章 被耍的葡萄牙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臨春第一百六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四百七十七章 準備開團第三百三十八章 有傷天和第三百八十三章 絕不後退第二百八十五章 面對現實吧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從天意第四百八十章 索敵第五百一十二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二百零二章 試圖逃脫的大玉兒(3/3)第三百一十章 隱藏boss第三百三十五章 小公主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不血刃第四百三十六章 張煌言又不安分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黎明第四百九十七章 匍匐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並進第三百六十一章 硬仗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哈浩特第四百九十九章 回家第六章 朱慈的謀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最後的戰役第四百八十八章 二路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思密達的水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秦良玉的東線攻勢第三百八十六章 做不到啊做不到第八十五章 戰前之議第三百零五章 左良玉和李巖的對峙第二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十二)第七十七章 決戰前的寧靜第二百八十一章 動盪不安第二百二十七章 向山東的航行第四百九十九章 回家第二百四十六章 虎山口之戰第七章 逼迫二臣第二百四十五章 戰機已至第一百二十二章 邪教第三百三十三章 敗戰計第三十八章 登基建元(二)第三百六十章 嗅到的機會第一百五十八章 做夢第三百四十章 張煌言殺降計(中)第三百二十四章 空白的歷史第四百一十三章 閉上的雙眼第三十六章 天下之牛耳(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二王兩公主一妃第五十二章 穩定京師(四)第四百五十一章 出龍第三百二十三章 爲孔家“正名”第一百五十六章 火光第九十一章 保衛前的安排第四百八十一章 衝動第九十四章 論肉第三百四十章 張煌言殺降計(中)第四百六十二章 甄選第三百七十六章 狙擊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三百七十三章 進一步的計劃第七十章 赦免?第四百六十八章 北庭第二百四十三章 太祖保佑第八十二章 薛義成小傳第三百二十三章 爲孔家“正名”第五十六章 政事決議(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韃清軍的後退。第二百二十七章 向山東的航行第八十四章 沙河之畔第二百一十五章 鎮江外毛家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迅疾如風第二百四十九章 南北抉擇第五百零一章 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