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 低地戰役(九)

法軍在戰鬥中被唐軍強擊機部隊的空襲殺傷了三千多人,損失了戰車上百輛,着實讓法國人有些肉疼。作爲法軍前線司令官的達武,立即向法國國防部彙報稱:“……想要與唐軍抗衡甚至擊敗唐軍,我們必須有做好承受重大損失的心理準備。唐軍在軍事科技上的優勢,是我們難以匹敵的。但是幸運又不幸的事情在於,法蘭西和其他的歐洲盟友已經足夠強大,我們是存在擊敗唐軍的方法的。德國人已經看到了這一點,並且準備付諸實踐。唐軍在比利時只有十幾萬部隊,而且裝備和彈藥補給都是有限的。只要我們能夠以十倍唐軍的兵力不間斷地向唐軍發動進攻,唐軍一定會最終被打敗的。這也同樣意味着我們要承受十倍於唐軍的損失,但畢竟有勝利的方法總比完全沒有希望更好,對嗎?”

歐盟軍事委員會有總體的戰爭策略,其核心主軸即,肅清在歐洲大陸及北非等地的唐軍部隊,以海軍作爲屏障,保衛歐洲的安全,讓唐人再無法插手進來。

歐洲人從開始就預感要取得這個程度的勝利,必然會付出重大的代價。但是很多歐洲的領導者和政客們都認爲這個代價是值得的,歐洲從此可以擺脫大唐的鉗制,走上獨立自主的道路,不用再看唐人眼色行事了。

當然很多人也是反對與大唐戰爭的,他們認爲即便歐洲最終獲得勝利,也不太可能實際得到什麼好處,大唐失去了歐洲仍舊是強大的大唐,因爲大唐的核心利益在東亞和北美。可是戰爭已經開啓了,軍人們在這個時候不能因爲自己的見解而懈怠於戰場,所以每個人都在絞盡腦汁,想如何對付唐軍。

達武的彙報還是在法國國防部之中受到了重視,法國政府開始效仿德國,發佈了全國性******,籌備更大規模的攻勢。

法德兩國的動員程度令大唐都覺得震驚的,畢竟不是二戰時期,法國和德國在本位面由於大唐給時代的馬車安上了新發動機,所以跑得更快一點。拿破崙戰爭在本位面中基本上等於沒有發生,歐洲得以平靜地發展了差不多二十年的時間。經濟發展和醫療進步,都使得兩國的人口大副增長,兩國總人口都在四千多萬人,德國反而比法國更多一點,這是因爲德國吞併了奧地利。

一場低地戰役,法德雙方的進展都不順利,被唐軍打敗,而且交換比十分難看。?通過這場戰役,歐洲人也丟掉了唐軍可能不如想象中那麼強的幻想——唐軍仍是這個星球上戰力最強大的軍隊。爲了取勝,必須武裝更多的士兵,製造更多的軍事武器。

在戰前,法軍常備軍規模約40萬人,德軍稍多一點也不過55萬人。低地戰役唐軍不過14萬人的兵力,對抗法德兩軍超過20萬兵力,生生地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裡,吃掉了法軍和德軍接近10萬人,更是造成了不少的平民傷亡和經濟財產的損失。反觀唐軍本身,其損失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這樣的戰役,並沒有嚇到歐洲人,他們反而是覺得自己還不夠努力。解決這個問題的核心就是全國性動員了,德國宣佈的早一點,法國稍晚,但分別也不算大。

德國方面直接宣佈組建一支200萬人規模的龐大部隊,法國也不含糊,叫出了150萬法軍的口號。德國在這方面有一些優勢,仿照大唐的預備役制度,德國也有比較完整的預備役和民兵體系,在戰時能夠相對更迅速地轉換成實際的戰鬥力。不過整建這麼大規模的一支軍隊,德國也是需要花時間的,特別是德國並沒有足夠的軍事裝備去裝備200萬人的軍隊。所以德國不得不全力轉入戰時狀態,所有用來生產民品的工廠在,只要有能力都用來生產武器裝備。一切資源受限向軍工業傾斜,國家也將大量的經費投入武器的研發上面,希望能夠儘可能縮小與唐軍武器科技的差距。

德軍和法軍都抽調現役的常備軍,又一次組成了低地軍團,分別陳列在荷蘭與比利時的東西兩側,不過卻沒有倉促地向這裡發動進攻。德軍的派兵佈陣也已經受戰爭影響,變得更加聰明。德軍將部隊以比較小的編制,灑在了更多的地方,同時部署了大量的僞裝。這使得唐軍的空中力量在對德軍進行轟炸的時候,將會遇到更多困難,取得的戰果也會變小。

德軍不貿然開戰,是知道就算再發動一波二十萬人的攻勢,唐軍仍舊能夠擊敗他們,只是徒勞地消耗了自己。德國元帥布呂歇爾在戰爭之前已經選擇主動退役,他拒絕與唐軍作戰,雖然馬恩斯對其多番挽留,但仍舊無法使這位德國最負盛名的老元帥回心轉意。德軍的前線司令由一位出身容克的範?克萊斯特元帥擔任,這位元帥早前也是普魯士軍人,其後改換門庭變成了德國軍人。

克萊斯特也是有些真才實學的,他控制任何從陸地進入比利時的交通道路,使得沒有任何的物資能夠運送到比利時。同時他也不發兵與唐軍交戰,就是採取這樣僵持的手段。他深知憑藉自己手上剛補充的二十多萬德軍,是無力取勝的,所以他只需要給唐軍造成緊張感,進行壓迫。

一旦德軍完成了擴軍,新兵組建成新的軍隊,那麼德軍可以發動十倍於唐軍的攻勢,從多個方向出擊,讓唐軍根本顧不過來,而且無力應付。即便現在的戰爭的先進和精密程度大大提高了,但是人數多的一方仍舊有着毋庸置疑的優勢。

德軍和法軍都是現代軍隊,很難擊敗少數部隊之後導致大規模的軍隊投降。唐軍最大的問題是在西歐沒有一個穩定的後方,而且敵人太多,難以像二戰德國一樣一拳就把法國給打趴下了,也許唐軍能夠一路平推到巴黎,但比利時和荷蘭一定就丟了,那也沒有太多的意義。現在這個法國政府的抵抗決心還是很堅決的。

548逆轉來逆轉去715 華沙會戰(十三):接戰366 婆羅洲戰爭(中)109 接觸650 炮兵指揮官275 美國大商人(上)355 紅顏醉(六)001 迷途601 段九302 廣州城破280 應對天地會676 愛爾蘭158 坤甸新顏039 百貨公司733 進展神速846 Z計劃838 青年說780 拳亂(六)602 上秘魯歸屬020 剿滅227 大沽口之戰(下)927 決戰日德蘭(二)449 部落416 紅皮書719 華沙會戰(十七):鷹擊765 行程326 廢帝497 治理墨西哥916 低地戰役(八)576 萊比錫戰役(六)385 吞武裡之戰(一)580 萊比錫戰役(十二)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628 事變再演?712 華沙會戰(十):唐人在哪817 交通建設609 青州案(三)858 全球航行898 貿易挑戰664 獅子號769 孫先生923 海外領之助940 大轟炸251 城管無敵盧小毛(下)028 閱兵震懾107 列剋星敦的槍聲445 跳火車(上)336 遣唐使(下)079 稱臣納貢?945 次大陸戰役(中)050 掩護694 橫貫線852 武器測試943 導彈戰258 盧小毛請客019 報復197 只接受無條件投降770 返鄉326 廢帝499 報應不爽(中)127 關於一夫多妻和生育的歪理933 決戰日德蘭(八)449 部落753 合同049 怒火244 長纓在手蒼龍得縛944 次大陸戰役(上)156 統一西婆羅洲530 越南海外領860 大山之中595 沒有後臺的革命(上)032 新的殖民點104 再擴軍540出口增長348 江南(十)375 上海生意(中)649 土倫之變127 關於一夫多妻和生育的歪理266 康仕平703 華沙會戰(一):緊缺的彈藥131 打探婆羅洲楔子302 廣州城破173 拿騷之戰803 三面進軍554音樂家057 申報項目368 東南亞海外領882 部署調整929 決戰日德蘭(四)143 躊躇613 青州案(七)156 統一西婆羅洲673 初戰英吉利(中)631 善後874 推諉的歐洲616 抵賴818 新艦名751 世界盃(中)206 法蘭西買買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