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0 卸職

1810年1月份,任四屆總統二十年的白南正式卸任,將象徵着國家至高權力的總統璽印交給了胡發奎。這個儀式實際上是總統的就職儀式,主角是胡發奎,但人們更加關注的還是白南。就職儀式在京城的總統府新同光閣進行,實際上場面並不大,只有一些主要的新政府成員以及少量的見證人。

當然這樣重要的場合是有電視臺拍攝的,更有大量的記者不斷地按着快門,記錄下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白南抱着一方錦盒,裡面就是大唐總統璽印,作用上實際上跟歷朝歷代的傳國玉璽也差不多,大唐總統簽署任何法令,都必須加印之後才能正式生效,這就是國家權力的象徵。

儀式開始後,白南站在正中央,胡發奎走上臺前,首先向白南鞠躬。這其實是固定化的禮節,後來者向前總統致敬,感謝其對國家的服務和貢獻。隨後白南將裝着總統璽印的錦盒雙手遞給胡發奎。

接下來,胡發奎要在總統委任狀上籤押,他提筆落下自己的簽名之後,正式加印,大唐總統之位正式發生更替,胡發奎由此成爲大唐正式的第三位總統。

隨後白南向胡發奎微微鞠躬,意涵是對新任總統的尊重。

再接下來,則是胡發奎面對在場觀衆和攝像機進行的就職演說了,電視媒體的普及使得唐人可以親身經歷這樣一場儀式。胡發奎準備的演講稿是很長的,內容也比較中規中矩。他首先表達了自己對於能夠當選大唐總統的興奮和激動之情,感激全體國會議員和大唐人民對他的信任。接下來他又提到前總統白南,稱白南是古往今來少有的英明領導人,帶領着大唐走向了繁榮昌盛。在此,他向白南致以崇高的敬意,並且宣佈,爲感謝白南做出的貢獻,將在北京和洛杉磯各修建一座白南紀念館。

這倒是讓白南也有些意外的,大唐不興搞什麼個人崇拜,但是卸任之後的他,似乎也沒有什麼理由和能力去反對這樣的一個決定。顯然胡發奎自己不能做出這個決定,必然是得到了大唐國革和國會中的普遍認同纔會有這樣一件事的。從旁人的角度來看,紀念一個偉大的人物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在瞻仰和緬懷前總統白南的事蹟同時,人們自然會萌發敬佩之情,同樣也會有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之類的正面感情的迸發。從這個角度來說,修建紀念館還是挺有價值的事情的。

白南就是一個時代。

唐人希望子孫後代們能夠記住這樣一個人,記住如白南一樣爲這個國家奮鬥和風險的先驅們,並且繼續以這些人爲榜樣奮鬥下去,爲國獻身,爲民謀福。

胡發奎的演講相比白南是欠缺了幾分的,雖然胡發奎個人風採不錯,也算是英俊瀟灑,但是他的演講使人覺得少了幾分白南的真誠。當然這不意味着胡發奎的演說裡面全都是套話,大唐政壇不是沒有套話和八股的存在的,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追求言之有物,真實可信的。口號叫得太多了,力道就小了。所以少些套話,反而讓那些口號看起來更加凝重和有力。

胡發奎在演講中提到了大唐現在的發展形勢,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他重點強調了,大唐建設國際主義社會,實現全民的富裕和高水平生活的偉大目標。新一屆政府將繼續上一屆政府的治國理念,不遺餘力地推進全國各地的經濟建設,發展科教文衛事業,努力夯實國家基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同時,胡發奎還提到,大唐作爲世界上的第一強國,世界秩序的制定者和維護者,同樣有責任去繼續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爲人類文明的發展做貢獻。

他隱隱地表達了大唐不會接受任何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國家或者國際組織的出現,大唐存在的天然使命,就是成爲世界的領導者,和新的人類文明的奠基者。當然,他不可能指名道姓地去拿歐盟說事。

演講結束之後,這個儀式也算是完成了。

在就職儀式幾天之前,白南就已經和許可馨一起將私人物品搬出新同光閣了。這裡是總統府,總統任期結束了,自然不可能再住在這裡。在儀式開始前,白南和許可馨已經實質上搬離了這裡。今天過來實際是參加儀式而已。

與衆人道別,白南和許可馨上車,離開新同光閣。這輛轎車還是特勤處的車,作爲卸任總統,白南仍舊是享受優待政策的,也仍有特別保護。

汽車轉出海里,來到了長安大街之上,長安大街兩側,站着密密麻麻的人羣,男女老幼都有。他們捧着鮮花,舉着旗幟,打着橫幅,當車子開出海里的時候,情緒似乎達到了最高。

白南起初認爲是歡迎新總統就職的羣衆,可是看清他們打得標語和橫幅之後,不由大受感動。

“感恩有你,大唐之幸。”

“二十年忠誠守護,萬萬載不朽英名!”

“人民的好總統。”

許可馨看着這一幕,不由落淚,抓着白南的手道:“大家都記着你呢。”

白南眼眶有些溼潤,但還是開了個玩笑,道:“我這才離開了幾十分鐘而已。”

許可馨道:“你跟大家揮揮手吧。”

白南點點頭,打開車窗。當人們看到了前總統的臉,氣氛更加熱烈起來,歡呼和挽留的聲音匯成一團,卻讓人不禁動容。

白南的乘車在走,人們也跟着這輛車在走,不捨之情溢於言表。人們只是想多看一眼這個已經兩鬢斑白的男人,念及他所做的一切,不由讚歎和敬佩。有人在哭,有人在笑,各種不同的表情,卻也變成同樣的一種心情,這是對於一個人民公僕的最好認同,讓白南在此刻不由覺得,看到這一切,受大家的鼓勵和讚美,幾十年來未曾鬆懈的努力和工作,全然沒有白費。

他雖然從此而去,但卻留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國家,和億萬感恩他的同胞們。

497 治理墨西哥608 青州案(二)391 吞武裡之戰(七)406 軍費申請404 告官潮610 青州案(四)041 土包子111 最終抵達355 紅顏醉(六)441 入境626 反擊584 新德國901 橙色革命(上)382 暹羅之變107 列剋星敦的槍聲607 青州案(一)698 受降與危機174 東南三州751 世界盃(中)329 攻打仙台188 礦工保護737 貿易經濟218 穿越衆百態187 禁鳥槍157 去珈州077 解釋(上)306 剛需002 走不了就殖民吧010 晚會籌備414 坑679 陸戰二團246 京中人心925 U艇729 英國決心099 杜鵑計劃(上)801 調兵遣將206 法蘭西買買買267 傷者614 盛怒878 漢堡條約209 英國人的仿製行動690 父與子431 協商815 宗族瓦解(下)450 推翻155 山口洋177 海軍雄心(上)446 跳火車(中)202 庫克船長660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下)660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下)230 黴運連連433 新加坡774 引咎546擔憂724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上)867 駐軍權698 受降與危機白臉說兩句454 洛佩茲390 吞武裡之戰(六)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890 卸職488 馬尼拉灣海戰(上)513 大革命之大唐應對927 決戰日德蘭(二)851 導彈驅逐艦251 城管無敵盧小毛(下)363 唐甲782 拳亂(八)763 調派543陸軍籌謀331 獻計848 區劃和國土869 聯合之心655 德意志野望935 決戰日德蘭(十)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849 唐人紐約487 徵調565 科隆的譁變196 逗你玩816 百大廠建設749 波斯776 拳亂(二)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728 意大利統一313 新戰區新裝備660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下)047 灌溉528 驚聞180 暹羅877 德國斡旋396 吞武裡之戰(十二)689 海軍豐收月159 荷蘭商館797 更多麻煩571 萊比錫戰役(三)781 拳亂(七)503 內陸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