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 交通建設

隨着大唐建設華夏工作開展和加深,越來越多的大工程上馬。這些大工程之前往往都是經過唐人長年累月的研究,所以當時機到來的時候,直接從保險櫃中拿出一摞摞資料就可以幹了。大唐從來都是一副不差錢的模樣,國家也有着充實地財力去搞投資,加上靈活的金融手段,更使得在上馬大型項目的時候,大唐顯得遊刃有餘,而且一口氣能能堆出一大堆大項目。

大唐的經濟規模到底有多大,是全世界都非常好奇和關注的一個事情。就連大唐國內學界和經濟界對於如何計算大唐的經濟體量都爭論不休。其中一個主要分歧點在於是否應該將各海外領計算入大唐的經濟規模內。按常理說,這些海外領都是大唐國土,地區經濟也是跟大唐直轄省份密切聯繫的,自然應該算在其中。但問題是,每個海外領的差異非常巨大,大唐對其經營程度也不同,特別是在財政上一般轉移和本身工業能力,都很難界定。比如,像固威海外領,屬於發展程度與大唐北美地區省份近似的發達地區,具有相當程度的工業水平,計算入經濟規模也不算什麼。日本、暹羅這樣的海外領本身經濟規模也相當可觀,管理程度上比較深,所以也計算容易。但像是巽他海外領,還有相當一部分地區屬於土著經濟;天方海外領,剛剛入手仍沒有穩定下來,這樣一來,計算就變得比較困難。而且一般認爲,大唐基本上只從直轄省份百分百地汲取國力,這種說辭雖然不準確,但是也有一定道理。

於是大唐的經濟規模就變成直轄地區和海外領地區分別計算。在1800年這個十八世紀的最後一年中,大唐直轄行政區的國民生產總值爲2806億唐元,這個數字是包括北美各直轄省和大洋洲直轄省以及原聯合特區的數字,並不包括現在戶籍普查還沒完成的華夏地區。

這已經是一個極爲驚人的龐大數字,甚至它已經是除大唐之外其他經濟體總和的翻倍翻倍再翻倍還不止。也許這樣講並不太確切,所以還是類比另一位面中的實際情況。按照購買力水平計算幣值,當前1唐元約等於1945年的1美元,誤差在上下2美分左右。而1945年的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爲2231億美元,也就是說此時大唐僅北美地區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二戰之後經濟獨霸的美國。1945年美國人口近1.4億人,大唐在1800年底北美地區(含拉丁裔和原住民)總人口爲4000萬。人均一下,約等於二戰末期美國人生活水平的三倍。這種定論自然不科學也很武斷,但是也有其代表性。

不客氣地說,從工業、前沿科技和人民生活水平而言,大唐實際上處於美國六十年代高峰期的水平。這裡軍人們可能會吐槽,明明基礎科學和前沿研究已經摸索到了六七十年代,而軍方的武器水平還主要處於二戰結束五十年代初的層次。這也並不奇怪,沒有強敵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大唐畢竟在積累方面還比較淺,一些方面走得很靠前,但是總體而言還是有欠缺的短板的。就比如核工業,大唐已經前置研究了十年時間,一個反應堆都沒有造出來。而一些其他工業,比如電子工業,實驗性集成電路都開始跑程序了,只是尚未大規模推廣。

大唐官方手上有錢,財政收入是一部分,主要來源不僅是稅收還有國有企業的利得。另一部分則是大唐的主權基金,專門用於投資的主權基金現在的總規模甚至比年gdp總量還大。投資生錢自然是基金的主要存在目的,但大唐主權基金還有投資國內基礎建設的職能。

在華夏地區的投資中,交通運輸類的基礎設施投資是優先的,耗資也是個大頭。穿越者們是在“要致富先修路”的宣傳聲中成長起來的,交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唐交通部門計劃了八橫八縱的華夏鐵路網絡,能夠更好地促進內地和沿海之間的經濟交流。鐵路是大唐華夏地區一個重要的運輸手段的情況不會變。在此之前,清政府已經在唐人的幫助下修建了京九、京滬和隴海等多條重要鐵路,現在唐人需要做的就是將其網絡化。

與此同時,沿海城市的開發也是個重點,沿海省份都有一兩個重點的港口建設項目。

比較引人矚目的就包括大連建市。雖然人們還不太明白爲什麼唐人把金州衛改成了大連市,不過顯然在國家規劃中,大連成爲了與青島、天津並重的三大北方港口之一。大連將建成一系列的工業部門,甚至還會建成規模不亞於現在上海江南造船廠的造船企業大連船廠。但這並不能掩蓋大連這個新城市的尷尬性。

尷尬的來源在於經濟腹地。新政府雖然不再束縛關內百姓來到東北墾殖,但大唐實在太大了,一個百姓如果有了移民的打算,移民局的宣傳冊中,有數百頁對大唐各地區的介紹,任君挑選。溫暖如春、土地肥沃的地方不在少數,東北墾殖的吸引力就大大降低了。乃至東三省,外加面積六百萬平方公里的東瀚海省,在整個華夏的大建設中地位其實有點邊緣化。除了有限的幾個城市建設項目,通車通鐵路,跟其他省份沒得比了。

相比另一位面中,二戰前日本侵略東北將其當成寶貝,甚至還有人呼籲天皇移民東北的。建國後,東北作爲共和國長子大搞工業建設。此時大唐下轄的東北如此尷尬,本質還是因爲這個國家在土地資源方面太闊綽,明明是一塊資源豐富的寶地,然而卻在整體環境中排不上號。

國內不少學者都覺得,東三省無需激進開發,保護當地溼地生態環境都比干別的有意義。白南看到智庫們這樣的評語,也只能慨嘆一聲,真是有錢有地就能任性啊。

633 一個國家兩種革命。885 十五年造艦069 農祿神197 只接受無條件投降615 對抗325 聖女732 插手印度058 走私船207 軍貿大單017 遇襲425 南北齊動260 城管是個有前途的職業(下)621 第三十三套演習方案010 晚會籌備139 夏威夷王國戰爭(中)821 對天空的嚮往325 聖女374 上海的生意(上)820 特殊組織(番外)366 婆羅洲戰爭(中)223 南固威島636 敲打462 西海岸戰區(下)554音樂家951 倒下的西班牙951 倒下的西班牙509 海軍壯大計劃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073 爲我所用207 軍貿大單707 華沙會戰(五):焦灼626 反擊657 婦女運動895 改裝464 無情921 工業狂潮181 鄭信955 毀滅者(上)823 兜售(中)607 青州案(一)484 受降840 羣體性脫離028 閱兵震懾155 山口洋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013 印第安政策013 印第安政策486 陣之團885 十五年造艦776 拳亂(二)433 新加坡086 增強的海盜734 北印度海外領760 亂來958 德意志之死800 就職658 三八大遊行說點跟本書沒關係的372 不列顛買買買453 友誼906 登陸烏克蘭363 殖民大洋洲524 河網戰術335 遣唐使(中)799 要挾599 萃英會(中)509 海軍壯大計劃336 遣唐使(下)141 夏威夷王國戰爭(續)124 巒州403 治中南331 獻計542九零工程796 果斷出手168 搶攻彭薩科拉439 遭遇戰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687 佔領荷蘭946 次大陸戰役(下)610 青州案(四)838 青年說655 德意志野望377 中華特區的一年(上)150 波士頓海戰059 奢侈品貿易517 鋼鐵376 上海生意(下)608 青州案(二)034 阿爾普爾科379 中華特區的一年(下)284 桂林920 前總統的未來學(下)144 利益的競逐166 真正的野望858 全球航行418 世界956 大毀滅者(下)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016 鄧艦長的海軍宏圖070 遵守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