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梅斯戰役(下)

德軍在摩澤爾河左岸構築了塹壕攻勢,並且設置了多處炮兵陣地,並擁有大量的自動火力。德軍擁有上百挺馬克沁機槍,以及一百多門包括迫擊炮和榴彈炮在內的火炮,雖然兵力相比法軍是弱勢了一些,但是火力上卻相當強悍。

反觀法軍,雖然前些年跟大唐保持良好關係,着實從大唐買來了不少軍事裝備,但是法軍的軍事改革速度比較慢,而且這次主力也是新徵募的志願兵,所以裝備上並不好。五萬名法軍士兵,甚至相當一部分還是自己帶着武器來打仗的,而且步槍也是五花八門,有少量比較新式的栓動步槍,也有授權生產的sc-2紙殼彈步槍,而燧發槍的數量更是能佔到全軍的一半以上。在火炮方面,五萬人的法軍居然統共只有55門大炮,而且性能上全面落後於德軍的火炮。

德軍不再退了,法軍自然就開始進攻了。迪穆裡埃看着德國人建構的密密麻麻的坑道和戰壕,以及那些聳着的簡易碉堡,也是覺得一陣的心驚肉跳。一年前的德意志內戰中,德國人也是用少量的軍隊、優勢的火力,還有堪稱教科書一般的塹壕戰,擊敗了普奧聯軍,最終取得了現在的獨立地位。

在戰鬥的第一天上午,法軍嘗試性地發動了一些攻擊,規模不大,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成效。往往在距離德軍第一道塹壕還有二百米的位置,法軍就被擊退了。隨後迪穆裡埃嘗試用法軍火炮對塹壕裡的德軍進行猛烈的炮擊,不過德軍炮兵也隨後予以還擊。雙方有來有往的進行了一翻對轟,由於法軍炮兵選擇陣地位置比較好,處於高地反斜面上,所以德軍的炮擊效果並不算好。前方的第一道戰壕也有一些遭受到了法軍炮擊的影響。

法軍趁勢發動了第二次的攻勢,不過這一回德軍炮兵集火壓制,而第一道戰壕中的德軍士兵也頂着法國人的炮火戰鬥,法軍在攻擊了四小時之後,頂不住巨大的損失而最終撤退。德軍也一度因爲彈藥跟不上而在戰壕中與法軍肉搏,最終還是幸運地守住了第一道戰壕。

不過第一天的戰鬥中,德軍也遭受到了多日以來最大的損失,有超過一百名士兵傷亡。

沙恩霍斯特在判斷局勢之後,主動地撤出了第一道戰壕。法軍直到第二天才知道德國人趁夜撤出了第一道戰壕,興高采烈地前去佔。不過德國炮兵又揍了他們一頓,士氣很高的法軍冒着傷亡還是佔據了第一道戰壕,卻沒成想德國人居然在戰壕中埋了炸藥包,等大批法軍士兵進入之後,引爆了整條坑道,造成了四百多人的傷亡。

雖然一天就丟掉了兩千人,但是迪穆裡埃卻是非常高興,因爲這麼多天來他終於取得了一場馬馬虎虎能夠自證的勝利。迪穆裡埃決定再接再厲,第二天繼續命令法軍突破德軍戰壕。

不過第二道戰壕防線法國人前後打了三天又傷亡四五千人,仍舊沒有拿下來。到攻擊第二道戰壕的時候,德軍的反擊火力變得更加強大,而高強度的戰爭也終於讓沒怎麼經歷過戰場的法軍志願兵們感覺到了一絲疲憊。尤其是德軍在戰壕中有數量不少的機槍,德軍火炮也厲害,法軍爲了能夠突進到德軍戰壕跟前,往往要付出大量的犧牲。可以說,迪穆裡埃是在用人命來填。反觀德軍,在這三日的戰鬥中幾乎沒有什麼損失,只不過彈藥的消耗量比較大。

迪穆裡埃不得不讓自己的部隊進行稍微休整,停止了進攻,並且尋求其他辦法。沒有想到,僅僅在一天的停火之後,德軍卻在夜裡襲擊了沒有什麼防備的法國人。因爲法軍缺少夜間的照明,德軍在夜裡瞧瞧地接近了第一道戰壕,對法軍突然襲擊,法軍被打懵了,匆匆撤出,德軍就這樣又奪回了第一道戰壕。

這讓迪穆裡埃氣急敗壞,並且在第二天發動了更大規模的攻勢。沙恩霍斯特對此早有預料,所以對戰壕中的德軍進行了加強,子彈不要錢地往外潑着,就算法國志願兵擁有着一顆火熱的革命熱情,在面對這樣的死亡時也會產生恐懼。在屢攻不利之後,德軍趁着法軍撤出戰鬥的時候,躍出戰壕發動了反衝鋒。

迪穆裡埃命令法軍立即予以還擊,這次變成真的兩軍之間拳拳到肉的拼搏。兩軍有着不同原因但效果差不多的勇敢,所以戰場變得格外血腥。雖然迪穆裡埃命令法軍堅決抵抗,但是畢竟德軍是踩着撤退的法軍的尾巴過來的,德軍的火炮的掩護也確實給力。沙恩霍斯特主力出擊,徹底在正面擊敗了法軍,並且踏破了法軍的大營。

迪穆裡埃不得不慌忙後撤,而經歷了殘酷戰鬥的志願兵在這個時候的銳氣也喪失得差不多了。德軍將兩萬多志願軍擊潰打散,迪穆裡埃和拉法耶特只能帶着殘軍撤退。沙恩霍斯特又命令自己的部隊追擊了二十多公里才罷手。

緊接着,德軍第四師開始後撤,回到了河另一邊的梅斯。而之前處於預備狀態的德軍第三師則接替了第四師的位置,開始追擊法軍。這場追擊戰最終導致法軍五萬大軍幾乎全部損失,除了兩萬人的傷亡之外,有近萬人被德軍俘虜,而另一部分人則與部隊失去了聯繫,逃散了了無法歸建。

德軍也一路從凡爾登打到了馬恩河附近的香檳沙隆,徹底造成了法國的震動。

法國此時並不是沒有其他部隊了,但是德軍一路勢如破竹,已經攻到距離巴黎一百五十公里的地方,而且其他地方的部隊回援顯然需要一段時間。

就在這個關頭,巴黎又亂了起來。本來就有着不同政見和利益的人們,在此危急時刻居然沒有顧得上德國人,而是先自己窩裡掐起來了。

傾向於王室、君主立憲派的拉法耶特拋下了正在敗退的法軍,提前返回了巴黎。

677 軍國663 小規模殖民649 土倫之變033 不小心685 再戰英吉利(下)341 江南(三)788 拳亂(十四)840 羣體性脫離110 美利堅的榜樣085 驅人辦事183 陽奉陰違022 譁衆取寵002 走不了就殖民吧571 萊比錫戰役(三)185 借兵528 驚聞699 內鬥862 滅土司740 候選人們(上)951 倒下的西班牙365 婆羅洲戰爭(上)161 遠征軍準備起航(上)048 勞動力缺口566 普魯士的國王954 愛爾蘭獨立915 低地戰役(七)960 尾聲376 上海生意(下)422 一七七八(上)325 聖女752 世界盃(下)806 培訓談話569 萊比錫戰役(一)213 禁唐貨601 段九917 低地戰役(九)520 兩個選擇265 兵變626 反擊559 統一計劃152 波士頓戰役的影響586 南聖胡安647 海軍五年計劃874 推諉的歐洲864 解放911 低地戰役(三)164 唐人的智慧435 南亞374 上海的生意(上)910 低地戰役(二)062 候鳥計劃138 夏威夷王國戰爭(上)763 調派642 俄使團448 新的想法499 報應不爽(中)861 阻撓304 天津條約257 當唐軍(下)079 稱臣納貢?936 決戰日德蘭(十一)053 約庫茲戰爭389 吞武裡之戰(五)570 萊比錫戰役(二)751 世界盃(中)428 武毅軍出戰026 大唐156 統一西婆羅洲001 迷途301 形勢181 鄭信444 乘警919 前總統的未來學(上)474 巴亞爾塔港暴動(續)594 里約442 廓爾喀旅102 自由風級874 推諉的歐洲478 罪魁855 調停289 戰山海(下)698 受降與危機893 新坦克(下)662 馬達加斯加041 土包子773 營救077 解釋(上)609 青州案(三)558 第一國際大會(下)055 出鋼580 萊比錫戰役(十二)696 金錢執政534 大選746 石油的誘惑704 華沙會戰(二):無畏的騎兵124 巒州888 願景840 羣體性脫離364 嘉慶抄官300 肱股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