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 秘魯共和國

秘魯,利馬。

作爲西班牙王國秘魯總督轄區首府的地位,在這一天終於結束了它的使命。

阿馬魯二世親自高舉着一面象徵着印加王的旗幟,插在了秘魯總督府前的底座上,當旗幟被風吹動飄展開來之時,圍在總督府前的秘魯人開始熱情地歡呼,那歡呼中充滿了無盡的喜悅和驕傲。而甚至在不遠的位置,幾個神色有些狼狽的西班牙人,看着這些平日裡他們都瞧不起的貨色,如此歡騰雀躍,各個面如土色,又只能夾着尾巴。

就在這一天,阿馬魯二世帶領着一萬八千名秘魯革命軍戰士,攻破了這座首府城市。西班牙殖民軍隊雖然在之前進行了比較激烈的反抗,但是在半個月前,秘魯革命軍從大唐那裡得到了一大批軍事援助,其中就包括大唐出口的130毫米和155毫米的重炮。擁有了數十門重炮,人數還佔比較大優勢的秘魯革命軍,在利馬戰役中是高歌猛進,接連擊敗了前來支援的殖民軍隊,並且將利馬的基礎棱堡轟開了缺口。最終自認無法取勝的西班牙守軍向革命軍投降,阿馬魯二世重新來到了這座曾經把他當成“骯髒的印第安騙子”的城市,以一個征服者和解放者的姿態。

阿馬魯二世的到來,不僅鼓舞了很多當地的印第安人,利馬的土生白人也對革命軍表示歡迎。土生白人對於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也是有口難言,而在這幾年中,阿馬魯二世領導的秘魯國革黨,在唐人的支持下,不遺餘力地宣傳着自己的思想,並且得到了許多的土生白人的認同。

至少土生白人們在革命軍攻城之前,就基本上了瞭解了國革黨的政治主張。他們知道,這羣印第安人即便建立了獨立的秘魯,也不會奴役他們土生白人。國際主義中精華所在的民族平等,雖然在這個時代多少有些曲高和寡。但是,土生白人們知道,要治理這個國家,缺少不了他們的貢獻。而在實際的過程中,南美的土生白人們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融合,最終也慢慢地與當地的印第安人形成了新的民族。

阿馬魯二世高舉着拳頭,在他的身前是一個麥克風架……

沒錯,確實是麥克風,雖然另一位面中麥克風的發明比較晚,但穿越衆帶着成熟經驗而來,很快就搞出了麥克風和外擴系統之類的東西。所以在這個時候,阿馬魯的演講能夠讓全體在場的人聽得到。

“……我的同胞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跟我一樣用勤勞和汗水澆灌這片土地,並期望着勤勞可以致富,跟我一樣堅信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同胞們啊,在今天這個日子,我們取得了革命以來最輝煌的勝利。這座曾經是被西班牙王國用來統治和剝削秘魯的城市——在今天改變了——從此這是一座象徵着文明和偉大、公平和正義、民主和自由的城市,我們的人民將在這裡親手建立起一個嶄新的國家,秘魯共和國!”

在此之前,曾經有一些印第安人希望阿馬魯二世能夠再度建立起印加帝國,成爲新的帝國的皇帝。但是阿馬魯二世想都不想就拒絕了,他堅稱,自己是秘魯國革黨的領導者,是爲了這個國家的人民爭取自由和幸福的,而不是爲了推翻一個腐朽的王國的殖民統治,從而自己來壓迫統治秘魯人。

阿馬魯二世認爲,秘魯只有堅持國際主義的思想和道路,效仿大唐模式,並且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才能夠建設成一個富強的國家,使得人民得到幸福。

當然這一套一套的絕對不是阿馬魯二世能自己想出來的,在他身邊環繞着的唐人不間斷地向他灌輸,再加上這些理論帶有的明確先進行和可行性,使得阿馬魯二世成爲一個堅定的國際主義信仰者。這樣的情況其實並不罕有,南美包括墨西哥國革黨那些黨員們,在對國際主義的信仰程度上,絕對是比在大唐創制出國際主義的那些理論工作者們,更加深沉和堅定的。

演講非常簡短,阿馬魯二世並沒有多說,但是明顯已經足夠讓秘魯人滿意,無論是土生白人還是印第安人們,都歡慶着自己的自由。從這一刻起,所有的秘魯人,無分族裔和身份,都享有自由的身份,不被奴役,不被侵害。他們的利益得到法律的保護,不會被來自王國的政令無端欺辱。

阿馬魯二世在這時候,也宣佈自己成爲了秘魯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同時他也宣佈,秘魯這個國家由秘魯國革黨領導,而秘魯也將舉行民主選舉,選出秘魯國會。考慮到國革黨已經在這個國家獲得了壓倒性的力量,同時又普遍得到人數最爲廣的印第安人的支持,所以毫無疑問國革黨的議員將會佔據國會中的大多數。當然同樣比較有可能的情況是,原本是無黨籍的人士,選舉成爲議員之後,立即就被吸納進入國革黨。

在這一方面,第一國際對秘魯國革黨有着跟對墨西哥國革黨(現已不存在)一樣的憂慮,那就是勝利會太容易帶來黨內部的腐化,政治投機分子會進入黨組織的內部,使得黨的純潔性被破壞。爲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第一國際還是派遣了專員,在秘魯主持工作,第一要務就是抓黨內的政治風氣和紀律工作。阿馬魯二世對此也十分贊同,他曾經見過殖民地官員們的貪污和腐化,所以建立一個廉潔的政府是他所追求的。

由此,秘魯也成爲南美洲第一個完全取得獨立的國家。表面上,秘魯的主權完全獨立,由其國民自主決斷,但實際上由於大量地接受大唐的援助,以及受第一國際的直接領導,秘魯其實也可以看成關係稍稍比海外領疏遠一點的海外領。

因爲在秘魯國會成立的第一天,就頒佈了一項新的法案——《國際主義兄弟國家互助法案》。

598 萃英會(上)513 大革命之大唐應對564 隱藏的爆炸505 互助法案514 黨主席883 大和734 北印度海外領711 華沙會戰(九):兇殘!哥薩克834 紐芬蘭海戰(上)729 英國決心008 密林中的原住民143 躊躇019 報復631 善後024 白鯊登場567 元帥的擔心839 巧舌如簧635 法德摩擦672 初戰英吉利(上)171 鹿皮貿易318 應對615 對抗819 目送(番外)322 拆遷573 萊比錫戰役(五)748 天方743 江戊伯280 應對天地會116 乾隆傲天944 次大陸戰役(上)532 競選363 唐甲166 真正的野望142 半殖民地609 青州案(三)039 百貨公司284 桂林699 內鬥418 世界663 小規模殖民761 割肉會談304 天津條約691 駐歐唐軍229 喜聞樂見帶路黨381 財政598 萃英會(上)047 灌溉850 工業帶582 萊比錫戰役(十四)825 購物廣場322 拆遷897 航天417 新策略129 劫船846 Z計劃108 跨越大陸的求援656 大采購067 候鳥起航之前675 擴大化946 次大陸戰役(下)811 接見427 國之強937 決戰日德蘭(十二)454 洛佩茲280 應對天地會722 秩序制定(上)846 Z計劃830 宣戰024 白鯊登場557 第一國際大會(中)275 美國大商人(上)693 美國商人(下)041 土包子031 市場中的印第安人776 拳亂(二)465 旋風733 進展神速606 野心勃勃325 聖女749 波斯306 剛需529 氣憤154 商貿擴大304 天津條約903 橙色革命(下)052 約庫茲戰爭(中)155 山口洋102 自由風級307 制憲會議(上)032 新的殖民點752 世界盃(下)162 遠征軍準備起航(中)336 遣唐使(下)552海外領改革736 海地943 導彈戰904 覆滅黑海艦隊110 美利堅的榜樣384 通牒802 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