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 新策略

正如郭新自己所說的那樣,大唐並沒有給秘魯帶來火槍大炮、銀元糧草,他帶來的國際主義思想以及軍事指揮理念,卻對阿馬魯二世有着更加深刻的意義。國際主義武裝了阿馬魯二世及其追隨者的思想,而先進的軍事理念則避免了起義軍走向滅亡。

阿馬魯二世聽從了郭新的意見,選拔了最機靈和能說會道的人,前往各個秘魯人的村子去進行宣傳,他現在需要廣泛地發動當地人,持之以恆地跟西班牙人作戰。而爲了避免被西班牙人圍殲了,阿馬魯二世放棄了之前的打算,將部隊帶入了安第斯山,同時讓部隊儘量保持比較小的編制,依託於心向他們的村子,避免與西班牙殖民軍的主力進行交戰。

這無疑是非常正確的決策,大部分的起義軍原先都是西班牙人的礦工和農民,沒有任何的軍事經驗,就算是阿馬魯二世自己,也沒有接受過什麼正規的軍事教育,不知道如何帶兵打仗。義軍中大部分的首領,都不如郭新帶過來的一些墨西哥裔傭兵的軍事素質高。好歹這些墨西哥人大部分都是被唐人吸收,然後在巴哈馬進行了常年的訓練,接受過正統唐軍作訓的士兵,在這個時代已經可以被稱作人才了。

這些墨西哥傭兵還有一個好處,他們都是原住民,跟秘魯人一樣同樣痛恨西班牙人的殖民統治,這就使得他們相對值得信任一些。

阿馬魯二世對於郭新帶來的書籍簡直到了愛不釋手的階段,除了敘述國際主義思想的著述,還有一些非常厲害的軍事書籍,最讓他看中一本叫做《游擊戰》,他認爲如果他統帥的起義軍能夠徹底的領悟這其中精髓,那麼這場革命必然就會成功了。

不過,也正是因爲阿馬魯二世的作風和行動突然變化,使得起義軍原本的狀態無法維持了,尤其是阿馬魯二世帶領着最可靠的一撥人進入山地後,相當一部分起義軍就地解散了。他們在之前打了好幾個敗仗,而且西班牙人窮追猛打,勢頭越來越猛,很多人認爲沒有了結果就索性投降當順民了。

甚至連西班牙人自己也認爲這場革命風波也基本平息下去了,阿馬魯二世統領的部隊已經是窮途末路,無力攻打任何一處西班牙殖民點,很快就會自動瓦解。雖然他們沒有抓到罪魁禍首阿馬魯二世,不過西班牙人自己先主動地鬆了一口氣。

殊不知,這纔是戰爭的真正開始!

在郭新的支持下,阿馬魯二世在安第斯山正式成立了秘魯國際主義革命黨,簡稱秘魯國革黨。秘魯國革黨是大唐之外,第一個以國際主義爲指導思想的政黨。阿馬魯二世迅速地從封建甚至奴隸社會的王侯將相思想,轉變成了先進的國際主義思想,同時在自己的隊伍中大力地推行着國際主義。

首先阿馬魯二世請來自大唐的政委,給一羣基本還是文盲的軍中首領進行思想教育。考慮到這些人的接受能力有限,所以他們所接受的國際主義思想教育還是比較淺顯的,在這裡主要是強調了國際主義中人人平等、民族平等的思想,反對西班牙人的殖民統治,爭取秘魯人民的解放。

其實就像另一位面中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大部分的貧下中農和苦工,他們並不懂得什麼高深的紅色思想,他們就知道有一支隊伍是爲窮人而戰的,他們的革命成功之後就會分配土地,解除剝削,日子就會好過了。所以,對於大部分文化水平低的下層民衆來說,他們不需要多麼高級的思想境界,他們只需要一個樸素而且現實的未來就好。只有對於社會精英人士,國際主義那些高大上的理論纔派的上用場。

對於秘魯的印第安人而言,他們同樣需要實際的未來,你說要解放,很多人是聽不懂的,那麼只有一個讓他們理解的口號,才能發動起人民。其實這個目標,在之前阿馬魯二世已經提出了,那就是廢除米達制。

米達制是秘魯印加帝國時期存在的一種徭役制度,在印第安人的岐楚阿語中,“米達”是“輪換”的意思。米達制源自秘魯的前印加時代,指當時印第安人盛行的一種公社成員按一定比例、定期輪換、參加社會公益勞動的一種義務勞動制。它貫穿於印加帝國形成、發展過程,曾起過推動社會前進的作用。西班牙征服秘魯後,殖民者盜用印加時代米達制輪換勞動的形式,使其注入奴隸制強迫勞動的因素,遂成爲一種具有法律約束力、在印第安人中強制推行的徭役制度,實則是隱藏在輪換勞動形式之下的普遍奴隸制,具有極其殘酷的特徵。該制度實行三百年之久,給印第安人帶來了深重災難,是束縛秘魯社會發展的桎梏。

這種殘酷的制度,限制了秘魯的發展,並且給當地人極重的負擔,數百萬人在米達制之下活活累死了。西班牙人爲了使秘魯成爲自己的產品傾銷地,採用了一種“商品攤銷制”。由於西班牙人產品相當差,很多人都不願意購買,西班牙殖民者就強制當地老百姓購買西班牙的商品,用以發展本國的工商業。

正是因爲這樣,所以才說歐洲殖民者的原始資本累積是極度血腥的。

阿馬魯二世的起義目標就是廢除掉一系列苛政,減輕當地印第安人的生存壓力,不過他並沒有提出什麼很好的後續解決辦法。在接觸唐人之後,阿馬魯二世擁有了更成熟的想法,他可以直接從唐人的成功經驗中取經。就此,阿馬魯二世提出廢除西班牙人全盤殖民經濟和政策,分配土地給廣大的印第安人,同時限制礦山的工作時間,設置最低工資,同時還要建立公有制的企業,爲當地人謀福利。

更細化的東西他還在慢慢擬定,不過阿馬魯二世派出的人,將他的綱領逐漸傳播到了一個個印第安人村莊,反而使得起義的影響力更加擴大了。

287 戰山海(上)448 新的想法712 華沙會戰(十):唐人在哪846 Z計劃177 海軍雄心(上)293 開條件059 奢侈品貿易297 新朝新體(下)837 三條法令015 融入665 攔截635 法德摩擦610 青州案(四)565 科隆的譁變153 盤蛇計劃034 阿爾普爾科245 京中人心(上)448 新的想法297 新朝新體(下)064 被勒索043 參觀訓練878 漢堡條約457 二子310 修路276 美國大商人(下)665 攔截321 奇峰414 坑224 登州水師455 炸藥306 剛需275 美國大商人(上)815 宗族瓦解(下)668 真正圖謀(中)843 表現曖昧029 各懷鬼胎305 回家709 華沙會戰(七):誘敵深入524 河網戰術843 表現曖昧466 遁走676 愛爾蘭481 墨西哥城之戰(下)647 海軍五年計劃406 軍費申請621 第三十三套演習方案462 西海岸戰區(下)643 不知道地獄在哪但知道莫斯科在哪150 波士頓海戰107 列剋星敦的槍聲291 皇子131 打探婆羅洲455 炸藥564 隱藏的爆炸171 鹿皮貿易513 大革命之大唐應對441 入境885 十五年造艦536 祭天431 協商376 上海生意(下)444 乘警850 工業帶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208 售法巡洋艦077 解釋(上)093 毒蛇523 炮艇入河179 小工人陳福仔947 服軟448 新的想法332 火力支援艦828 成長的美國504 秘魯共和國397 吞武裡之戰(十三)041 土包子393 吞武裡之戰(九)504 秘魯共和國170 新領地裡的印第安622 突然演習492 不妥協027 新內閣706 華沙會戰(四):巨大傷亡323 克上302 廣州城破094 真正的國力385 吞武裡之戰(一)300 肱股之臣582 萊比錫戰役(十四)353 紅顏醉(四)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556 第一國際大會(上)511三級會議519 清軍備戰323 克上828 成長的美國372 不列顛買買買551武士處理904 覆滅黑海艦隊480 墨西哥城之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