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 反擊

得到海豹部隊偵察情報的大和兵團某部,星夜兼程,穿越叢林,趕來了這處緬軍駐紮的山澗。緬甸人選擇山澗駐紮,一方面取水方便,另一方便背靠斷崖,只有兩頭需要防守。可是這同樣成爲了他們敗亡的原因,唐軍一上來就堵住了山谷的兩頭,日裔士兵建立了火力防線,使得緬軍根本無法突破任何一端,這也使得緬軍成爲了甕中之鱉。苦戰之後仍舊沒有絲毫建樹,緬軍統帥終於認慫,向大和兵團投降。

這次大和兵團倒是沒有殺掉這一千多的緬甸人,被俘人員被送到了暹羅境內,成爲了苦工。即便暹羅已經解放了下層農奴,但是戰俘的地位是沒有絲毫改善的,仍舊是強制勞動的典型,更何況他們還是侵略暹羅的世仇緬甸人。

這一戰一舉殲滅了緬軍數千兵力,使得唐軍的作戰目標繼續向前推動了一步。不過並沒有過多久,神出鬼沒的緬軍繞出了羣山,襲擊了唐軍背後的一所村寨,即便有一個連的日裔士兵拼死抵抗,不過緬軍出其不意,仍舊摧毀了唐軍控制的村寨,該連隊損失慘重,超過七十多人陣亡,而且緬軍還通過這一戰得到了數十支唐人的步槍。當然就算被他們得到,也沒有太大的隱患,因爲緬甸人沒有子彈,形不成規模。

唯一可慮的是,緬甸人有可能會將s1步槍賣給臨近的英國東印度公司。雖然s1步槍在大唐已經算不上什麼犀利的武器了,但是對於歐洲列強而言,仍舊是神器級別的。歐洲人其實早就知道唐人賣給他們的外貿型火槍不是最先進的,唐人本身使用的是金屬彈殼而不是紙殼彈的後裝步槍。隨着英法等國工業實力的逐漸增強,他們不是沒有能力加工出一些類似的武器,但是大批量生產的難度還是存在的。無論是材料還是工藝上,歐洲國家與大唐還是有一道幾乎不可跨越的鴻溝。

但流傳出去的s1步槍,必然可能給歐洲人啓發,至少在設計上給予他們一些啓迪。

其實隨着大唐與外國交流的日益密切,這種情況已經變得越來越無法避免。洛杉磯現在有數百名來自歐洲的各國留學生,即便他們並不跟唐人同學同班,教授的內容也都是刪減版,可是歐洲人搜刮大唐知識的努力可以說是不遺餘力的。作爲一個相對開放的國家,一些知識也根本阻攔不住。

例如,大唐教育部門相當注重知識的普及,大唐有着衆多的書店,出售涵蓋各類知識的書籍。這些書籍當然是對普通的大唐百姓開放的,很多人都能夠通過這些書籍進行自學。一開始,唐人對於書籍的銷售控制是比較嚴格的,國外留學生是不得購買一些涉及高端知識的書本的。比如說,一本在書店隨處可見的電工教本,講解諸如電磁感應這些基本的電學知識,以及一些基本電動機原理,外國人是不能購買的。可是,之後有關部門發現,來大唐的外國留學生,很多都是帶着間諜的身份的,他們手裡不差錢,於是他們就會接觸一些利慾薰心的傢伙,讓那些唐人進書店去購買類似的專業書籍,然後付給他們更高的價格。

嚴格來說,這已經構成了間諜罪,可是在相關單位進行反思的時候,一致認爲,當知識在本國處於高度開放和流通的狀態時,很難對外國人進行完全地封禁。就算是人人都不給外國人買書,可是坑蒙拐騙偷他們也能得到。

歐洲人會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吸收和消化來自大唐的知識,而依靠這些知識再去建設自己的工業體系,比如研究自制的發電機,或者製造出汽車,也不會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對唐人來說,敝帚自珍遮遮掩掩並不是最佳的戰略,對於重要技術和知識的保護很重要,但同時最好的辦法還是不斷地發展自身。

以此想見,s1步槍雖然流傳出去了,但是唐人對此並沒有過度的惱恨。大唐的領先不僅僅是在一項技術或者一類武器上面的,而是整個文明層次和思想上的全面領先。

說回與緬甸的戰爭,儘管唐軍不斷地在獲取着勝利,但是緬甸人並不是全無還手之力,經常還會製造出一點小意外,當然這些小意外都無傷大雅。反而緬軍自己的損失慢慢承受不住了。

就在孟雲打算跟大唐議和的時候,四個旅規模的大和兵團趕到了暹羅,並投入到了戰爭中。兵力一下子充沛起來的唐軍頓時就抖了起來,一個旅的兵力進入老撾,很快便清剿了當地作亂的小股緬軍,隨後大和兵團主力約八千人跨過了暹羅和緬甸的邊境,殺入了撣邦(當然這個時候還不叫撣邦)。

當地的泰族土司們基本上都沒有反抗的,常斌在之前就發動了一部分跟當地土司有交情的暹羅土司,進行了必要的溝通。這些當地土司大都現實,雖然執行大唐海外領的新制度,對他們的權力有影響,可是唐人比起緬甸人顯然更好一些。公然反對唐軍的,那是一根毛也剩不下,該怎麼選大家心裡都有數。

這就使得,唐軍在撣邦軍事行動展開其實比較有限,主要就是針對緬軍的。而除了軍事上,唐人對當地土司進行羈縻,懷柔同時示威,繼而對整個地區進行並不特別直接的統治。根據約定,當地的土司擁有土地,並受海外領政府認可。他們按照新模式,僱傭農工進行生產,同時取消徭役和兵役,由唐軍負責他們的安全。不服從的人,自然被當作敵對分子清除了。

大和兵團主力在撣邦的停留並不久,唐軍攻克壘固、東枝等地,已然劍指緬族人的老巢,上緬甸地區。這個時候孟雲才着急起來,緊急召集軍隊,在上緬甸地區佈防,抵禦唐軍。他沒想到,自己原本只是想炫耀武功,穩固王座,結果卻捅了馬蜂窩。

688 殖民新說838 青年說645 掘墓276 美國大商人(下)466 遁走219 軍事儲備416 紅皮書836 紐芬蘭海戰(下)101 我們不做,西方人會做694 橫貫線752 世界盃(下)351 紅顏醉(二)392 吞武裡之戰(下)585 運河829 觀望550放棄抵抗060 請客292 友好的新皇帝954 愛爾蘭獨立701 白南解決方案004 統計866 盟約停止386 吞武裡之戰(二)302 廣州城破493 失親815 宗族瓦解(下)938 黑化791 西逃路(下)908 搶先915 低地戰役(七)746 石油的誘惑848 區劃和國土524 河網戰術338 知識893 新坦克(下)020 剿滅157 去珈州794 雞頭鳳尾089 邊界談判396 吞武裡之戰(十二)945 次大陸戰役(中)181 鄭信542九零工程618 三個條件290 戰山海(續)227 大沽口之戰(下)787 拳亂(十三)874 推諉的歐洲137 途徑夏威夷741 候選人們(下)164 唐人的智慧246 京中人心362 紅顏醉(十三)577 萊比錫戰役(九)-借款161 遠征軍準備起航(上)249 遷移442 廓爾喀旅525 江面水戰121 馬德里協定538 赤字(中)496 墨西哥特區023 聖地亞哥號843 表現曖昧234 擒龍(三)247 京中人心(下)039 百貨公司594 里約779 拳亂(五)790 西逃路(中)462 西海岸戰區(下)089 邊界談判174 東南三州411 歐洲事務全權大使110 美利堅的榜樣410 英荷戰爭875 空襲莫斯科845 三八艦隊061 貿易需求148 糊弄047 灌溉125 吉普VS甲殼蟲857 海軍演練302 廣州城破792 報應不爽848 區劃和國土308 制憲會議(下)429 求見734 北印度海外領277 直布羅陀899 風雨未來506 最終停戰(上)281 兵源822 兜售(上)880 歐洲聯合年282 薛嶽出山732 插手印度009 甦醒的蘇穆裡904 覆滅黑海艦隊460 西海岸戰區(上)431 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