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吞武裡之戰(六)

“報告,偵察哨發現大批敵軍正在接近吞武裡,規模在一萬以上,判定是企圖奪回吞武裡的暹羅部隊。”

常斌正在吃着晚飯,沒想到這個時候暹羅人居然會選擇進攻。他立即放下了軍用飯盒,命令道:“全體進入戰鬥狀態,通知海軍做好準備,我要暹羅人一進入到我們的既設打擊區域內,就向他們開火!”

吞武裡雖然是暹羅的王都,但是城市規模比較小,城防也是相對簡陋。前日暹羅人從此地撤出,等於把整座城市都丟給了唐人。大唐海軍在之前對吞武裡進行了無差別的射擊,對城市和城防的破壞都比較嚴重。此時城內還有數千到一萬名沒有來得及撤出的暹羅人,唐軍除了宣佈禁行之外,沒有采取更多的敵對手段。

暹羅遠征指揮部將戰地劃分爲了一些不同的區域,其中城外有一大片區域被設爲火力禁止區域,當敵軍一旦進入此區域,海軍作爲主要的火力支援方,將向此地投射大量的炮火,以進行戰場的保護,並阻斷敵軍進入。

當然,由於隔着一座吞武裡城,海軍的炮擊並不是那麼直觀,而且準確性也並不能夠特別保證,主要能夠發揮作用的還是兩艘巡洋艦上的203毫米重炮,這些射程兩萬碼的大炮,是唐軍最佳的火力援助武器。雖然兩艘巡洋艦隻能提供八門重炮,但是這般火力已經是相當足夠了。

坦白而言,大唐海軍雖然擁有此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艦艇,但是總體的設計能力並不高。在設計一些比較輕型或者非戰鬥艦艇時,大唐造船工業的表現還是能夠令人滿意的。比如說設計之後立馬開始大規模建造的虯龍級炮艇,高航速、高可靠性,而且還擁有極爲可觀的火力,得到了大量訂單。另外像是島礁級萬噸運輸艦,作用巨大,也建造迅速。然而,大唐海軍的主戰艦艇,不得不說還是有這樣那樣的缺點的。

上一代的鐵甲戰艦是從寶船改造來的,其戰力姑且不論,而這一代的平海級巡洋艦和自由風級護衛艦,雖然屢建奇功,但也不是沒有毛病的。大唐造船工業有着諸多來自後世的經驗和設計可以參考,不過很多東西也是一知半解的。比如平海級,一方面海軍希望獲得更大口徑的火炮,所以上了203這個級別,另一方面大唐那時候還沒法制造動力強勁的蒸汽輪機,所以必須限制艦船的噸位,以使得其獲得更快的速度,同時也算是節省開支。最終,平海級巡洋艦以5000噸的排水量,裝備了多達4門揹負式的203毫米重炮炮塔,還安置了12門76毫米的甲板炮。

小船拉大炮,再加上鐵甲艦的底子,平海級巡洋艦實際上基本做不到四門主炮同時開火,因爲炮擊產生的強大後坐力,可能會影響船舶的穩定性。就算是76毫米甲板炮在操作的時候,也給船舶甲板帶來了很多問題。平海級巡洋艦的維護和保養的工作量是相當大的,這也讓不少後勤軍人抱怨連連。

自由風級倒沒有平海級出的問題那麼多,但仍舊在適航性、機械可靠性上有着自己的缺陷。

以上的缺陷都不是致命的,很多時候也不影響作戰,不過也側面反映出大唐造船工業起點雖然高,但是並不是那麼紮實的。

吞武裡戰場上,披耶素裡阿派帶領着上萬暹羅軍,乘騎戰象和戰馬,浩浩蕩蕩地殺來。披耶素裡阿派雖然極其渴望與唐軍一戰,但是他也不是孟浪之徒。對於唐軍的實力,他也是有幾分忌憚的。吞武裡建成不過十餘年,但是由於鄭信南征北戰,經常用兵,對於這座王都的防衛也是極其用心的。暹羅人本身在建築上也有所擅長,他們用磚石修築起了極爲堅固的城池。

暹羅人的城防跟中原漢地有類似之處,顯然也算是師承中國,不過他們的城牆也有自己的一些特色,比如說中國城牆上的女牆、箭垛,在暹羅變得異常得巨大。這些凹凸的城牆結構,跟中國的女牆不同,裡面甚至可以有守軍,上面又有一個十字形的孔,可以觀察,或者進行射擊。

之前的炮擊,唐軍不小心毀去了一截城牆,在唐軍入駐吞武裡之後,並沒有來得及將其修復。不過大唐海軍陸戰隊在缺口的地方,建立了機槍據點,同樣具備很強的防禦力。

披耶素裡阿派觀察到,城牆上並沒有數量太多的唐軍,甚至一些城牆還因爲之前的炮擊有了缺口,唐人也沒有進行修繕。

“我軍本缺少火炮,更少攻城器械,如今唐軍看來並無多少兵力來到暹羅,而且疏於防守,正是我軍奪回吞武裡的好機會。所謂富貴險中取,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倘若我軍能一舉奪城,擊潰唐人,即便水中仍有唐人戰艦,也有抗衡的本錢了。”披耶素裡阿派是從暹羅軍的士氣來考慮的。唐軍攻打暹羅,雖然激起了一部分暹羅人的反抗意志,但是如果一直無法取得勝利,人心必然思動,到時候拉瑪一世繼續領導暹羅對抗大唐,就難上加難了。

只要能夠在戰場上獲得一勝利,那麼就能夠激勵暹羅人的反抗鬥志。拉瑪一世更是可以藉此團結暹羅羣臣,甚至是發動起下層的百姓。只要暹羅堅壁清野,唐人不能在暹羅太久停駐,只要唐人一走,那麼拉瑪一世就取得了勝利。甚至從此,拉瑪一世還能掙脫出自己弒君者的光環,當年鄭信驅逐了緬甸的侵略者,使得自己的威望升至巔峰。如果拉瑪一世能夠趕走唐人,那麼顯然拉瑪一世也能夠享受同樣的榮耀。

下定決心,披耶素裡阿派立即揮軍準備攻打吞武裡。他也很有智商,選擇沒有多少唐軍守備的城牆,還有那些破開缺口的位置。只是當他的部隊剛開始往城牆進發的時候,呼嘯的炮聲傳來,然後演變成了爆炸聲!

942 火箭軍116 乾隆傲天869 聯合之心657 婦女運動023 聖地亞哥號724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上)833 加拿大民兵383 連長524 河網戰術669 真正圖謀(下)258 盧小毛請客742 君子道882 部署調整526 升龍城下925 U艇580 萊比錫戰役(十二)764 實習753 合同697 青年近衛軍246 京中人心084 天地會901 橙色革命(上)332 火力支援艦827 新聞輸出362 紅顏醉(十三)892 新坦克(上)280 應對天地會437 謝絕272 天地會起事497 治理墨西哥751 世界盃(中)926 決戰日德蘭(一)067 候鳥起航之前642 俄使團745 賊窩695 讓步080 首肯363 殖民大洋洲345 江南(七)240 擒龍(九)697 青年近衛軍605 更新與進步112 軍事援助040 訪問團545林子平192 陰暗面580 萊比錫戰役(十二)118 由秋收而想628 事變再演?938 黑化955 毀滅者(上)520 兩個選擇349 江南造船廠932 決戰日德蘭(七)147 希望的方向067 候鳥起航之前306 剛需068 夏威夷131 打探婆羅洲608 青州案(二)355 紅顏醉(六)632 惘319 修碼頭851 導彈驅逐艦637 軍團司令720 華沙會戰(十八):空襲695 讓步771 上門277 直布羅陀381 財政573 萊比錫戰役(五)283 “虛張聲勢”548逆轉來逆轉去182 展示軍火437 謝絕020 剿滅238 擒龍(七)291 皇子649 土倫之變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316 德意志傭兵299 兵部尚書073 爲我所用360 紅顏醉(十一)913 低地戰役(五)389 吞武裡之戰(五)501 蹤跡218 穿越衆百態023 聖地亞哥號839 巧舌如簧873 逼退戰略142 半殖民地059 奢侈品貿易346 江南(八)780 拳亂(六)897 航天802 認可453 友誼470 東西夾擊167 《費城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