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 臣工

見完了永琰,白南只是在十七阿哥那裡打了個轉,這個才十三歲的皇家少年,見了白南居然哭起來,足以見不堪一用,白南溫言寬慰了一番,不過在心裡已經把他送上了前往南固威島的客船,準備讓他跟兩個哥哥到札幌去跟老爸團聚。

實際上,遠總指內有人建議啓用性格怯懦的十一阿哥永瑆,或者比較年幼的永璘,這樣更容易成爲大唐的傀儡。不過白南並沒有採納這樣的建議,即便是一個傀儡,也不能夠沒有一點能力,不成器的人終究是不成器,就算是一時爲大唐所用,後來可能會受人慫恿,做出什麼更蠢的事情。八阿哥和十七阿哥兩人歷史上風評不好,惹是生非,白南顯然不希望新的皇帝是一個trouble-maker,十一阿哥文才很好,但是終究沒有領導者的能力,甚至都算不上一個很好的從屬者,所以還是讓他繼續做自己的文人吧。後半生的忐忑經歷,興許能夠給他更多的創作靈感。

所以,白南還是屬意永琰,顯然這個傢伙足夠聰明,成長於君權膨脹的乾隆時期,長久地侍奉自己“英明神武”的皇阿瑪,永琰知道如何與強者相處,最起碼不應該犯一些愚蠢的錯誤。

永琰在與白南相談之後,憂慮只是一會兒,隨之而來的是狂喜,他坐在首座上,假裝還很鎮定地對自己的嫡福晉喜塔臘氏道:“用不了多久,你便是朕的皇后了。”

喜塔臘氏一時大腦短路:“殿下何出此言,怎能如此自稱?”

永琰身上突然充滿了一股傲氣,他道:“這大清國,終究還是要有一個皇帝的,皇阿瑪不能及了,自然就要由我來。”

喜塔臘氏驚喜地道:“殿下是說,唐人那總司令,是允了您繼位登基?”

可就是這一句話,讓永琰的快樂似乎減少了。永琰有些惱恨,即便他坐上了皇位,也是唐人推上去的,他身後始終有唐人的影子,而不是一個完整君權的皇帝。只是這也由不得他選擇,而一絲仇恨的種子也隱秘而緩慢地在他的心底滋生。

次日,白南又在太和殿會見了所有的留京官員。這些留京的官員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是漢人。

有清一代,在朝廷中官員的設置一般是採取滿漢持平的方式,所以大體上滿漢官員的比例可以佔到一半一半。但實際上,絕大多數的實權位置,都是由滿人來擔任的,而漢臣基本上都帶有文人的屬性,起步都是一些掌管文書之類的雜物,到七老八十的時候,有可能混出一些名堂。特別是地方總督這類職務,更是比較少交給漢人來做,漢臣其實從各方面都受到了比較大的限制。尤其是在軍政方面更是如此,幾乎沒有什麼漢人大將作爲一支獨立軍隊的統帥,全都是由滿人來做的。

可是,到了如今,京城內無論是普通的滿族貧家,還是高門大戶的尚書、都統們,已經統統發配南北固威島去了,遷移工作花費了十個周的時間,此時內城中,簡直就像鬼城一樣,荒無人煙。即便是一些富戶想要在內城居住,可是誰都吃不準未來是怎麼一個樣子,都耐着性子等待。內城內也就是有一些漢臣的家眷,再就是唐人的軍隊了。

太和殿內一羣官員原本還很是拘束沉默,這些日子來,他們都和家人被限制行動,只允許家中的下人出外採購食物雜貨。這一天把他們都叫過來,他們也是十分忐忑的。不過很快,這些漢人官員發現唐人不會是想要集體處決他們。太和殿內甚至擺了一排排的椅子,押送的士兵讓他們直接坐在了那裡。大約十分鐘時間都沒人管他們,這些官員們終於耐不住性子了,開始三五成羣地小聲交談。再然後發現居然看守他們的士兵也不管他們講話,更加大膽地開始互相聯絡起來。

“紀大人,近日可還好?”劉墉朝着紀昀拱了拱手,兩人關係還算不錯,已經兩個多月沒有見,此時自然是敘舊。

紀昀一身灰撲撲的長袍,面色也有些差,不過精神還可以,他拱手道:“託劉大人的福,紀某尚可。”

劉墉搖了搖頭,與紀昀不同,他此刻是一身的補服和頂戴花翎,彷彿是來上朝的一樣,其實這是跟紀昀完全不同的兩種立場。穿常服,而且素色,說明以戴罪之身自居,表現得是一種恭順,而穿官服,則是明顯地在宣告自己大清官員的身份,是表現絕不屈服。

“來的路上可見了?內城此刻恐怕一個滿人都沒有了。”劉墉嘆道。

紀昀點點頭,道:“抓了兩個月了,怕是已經抓乾淨了,家裡人說這些天街上已經沒有那叫做卡車之物了。倒是,劉大人,你說這唐人把咱們這些人聚攏到這兒,究竟有何用意?”

劉墉帶着些鄙夷,道:“無非是要咱們這些人替他們賣命,不管怎樣,我劉家世代忠良,生爲大清之臣,死爲大清之鬼,若唐人強迫於我,我劉某寧願頭撞天柱,血濺三尺,以全名節。”

紀昀搖頭道:“劉大人言重了,不至於此。”

劉墉打量着紀昀道:“怎麼,紀大人難道打算做那貳臣、投賊賣國的漢奸麼?”

紀昀也不生氣,還是搖頭道:“紀昀沒有那麼大的心,能保一家老小平安便是。倒是,唐人是纔是漢,而清是滿,若真要說起來,漢奸這詞兒是用不上的。”

劉墉怒目:“你……”

清初的時候,對於漢奸這個詞深惡痛絕,認爲說這個就是問題分子,而到了清中期以後,顯然滿清朝廷已經自然地繼承了正統,反而把任何背叛滿清,投靠外族的人稱爲漢奸。可這個時候,唐人從某種程度來講,真的不是外族,那麼漢奸這個詞的用法又值得商榷了。

就在劉墉想要大罵紀昀之時,白南施施然走進了大殿。就算滿殿的官員們不認識白南,可是瞧着白南一身筆挺的軍裝,身後又是跟着一大票衛兵和參謀的,顯然是極重要的人。這個時候,關於氣節和從屬上,聚集在殿內的漢臣們又發生了分歧。

原本坐在太師椅上的七八個漢人官員,見白南進入殿內,慌忙起身,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而有幾個自詡大清忠臣的,則怒髮衝冠,大罵白南和那些奴顏婢膝的投降派。

參謀王天賜站在一排排椅子之前,喊道:“安靜,請安靜一下。”

大部分人都收住了聲,可是還有幾個不知道是真的大怒還是在作秀的傢伙,仍舊狂罵不止。

白南衝王天賜點了點頭,王天賜對殿中的衛兵一揮手,然後便有幾個士兵站出來,將那些還在做個人表演的“忠臣”給拖了出去。

白南清了清嗓子,站在所有人的正前方,沒有坐下,這讓很多人感到奇怪。明明他們是位低者,可是他們卻坐着,就連跪下的人也被強行拉起來,安在了座椅上。放在以前,上位者看座那是常事,可是上位者本身也是坐着的,哪有像白南這樣,自己站着,讓別人坐着的情況。

白南不管他們的想法,自己說道:“今天我是來講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的,而這件重要的事情裡,不需要沒有禮節和體面,在我面前表演忠心的那些人。所以,我請他們離開了。不過各位不用爲你們的同僚擔心,他們現在就會跟家人一起上車,前往海外大唐領地,既然那麼忠誠於一些人,那麼就繼續去那裡做他們的奴才吧。不管是主子是種地,還是開礦,掃大街還是掏糞,他們總歸幫得上忙。而且我可以保證,未來的史書中這些忠心的奴才絕對一筆都不會出現,因爲他們就是一些家奴,沒有什麼書寫的必要。”

白南這段話出口,底下的官員們居然開始鴉雀無聲了。要說他們一點不怕被流放,那是不可能的。有些人可能真的不怕死,死了之後留下英名,也算是成功。可是,如果唐人真的控制了史書,那麼他們下半生不過是在卑微和貧苦中度過,什麼名聲也留不下來,那可就不止是蛋疼的問題了。

“很好,我現在長話短說,之後我的僱員和參謀們,會繼續與你們進行討論。我先自我介紹,我叫做白南,是大唐遠征軍的總司令,負責大唐在清的一切事事務。由於前任大清國皇帝乾隆陛下已經不能繼續履行自己的職責,所以帝國需要一位新的皇帝,而徵求了乾隆陛下的意見以及選賢任能,最終十五阿哥永琰殿下,將在不日成爲新君,改元嘉慶。由於上屆的朝廷也不能繼續履行其職責了,所以十五阿哥希望組建一個新的朝廷,這離不開在座的諸位的支持和幫助。當然我瞭解即便是坐在這裡的一些大人,也跟剛纔離開的那幾位一樣,對某些人忠心耿耿,不願意接受新的朝廷,或者與我們唐人爲伍。這不要緊,不願意爲嘉慶皇帝陛下效力的,不願意供職於新的朝廷,取得更高地位和更光明未來的,請你們自己站出來,然後離開太和殿,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帶你和你的家人上車,大家有緣再見。”

白南的話一出,引起了下面一羣官員的喧譁討論,白南卻沒有制止,直到地位尊崇的軍機大臣袁守侗提問道:“這位白大人,袁某有一事不明,這新朝廷是我大清的朝廷,還是你們大唐的朝廷呢。”

白南道:“我們大唐沒有皇帝一說,也沒有朝廷一說,自然是你們的朝廷。”

袁守侗又問:“那你們唐人在朝廷裡,算是什麼呢?”

白南笑道:“誰跟你們說我們唐人會在你們清國的朝廷中呢?我已經許諾了永琰殿下,這次的戰爭,起源是一個非常不美妙的誤解,現在我們兩家已經準備和解。永琰殿下許諾了與我們建立更加親善的外交關係,並重開唐清之間的貿易往來,進行更多的合作。我們對此很滿意,那麼我們也承諾,不涉及我們大唐利益的清國內政,我們是尊重而絕不會干涉的。”

袁守侗問了一個永琰也問過的問題:“那你們唐軍是要撤離了嗎?”

白南搖頭,“不會,我說過了,我們大唐的利益需要保護,所以我們仍會在清國維持一定的軍事存在,這已經得到了永琰殿下的首肯。而且,現在各地叛逆蜂起,清軍無力平叛,永琰殿下也向我們唐軍請求出兵,幫助解決叛亂問題。我們本着唐清兩國的友好,和對清國治安和穩定負責任的態度,所以必須在清國駐軍。”

下面的議論聲不斷,顯然大家多少明白了,唐人可能確實無意推翻滿清,但是卻希望看到一個聽話、友好的政權。而爲了避免清國翻臉,所以他們在當地要維持軍事存在。

袁守侗點點頭:“袁某明白了,袁某是忠於大清之人,正值此乾坤變化之時局,袁某責無旁貸,願輔佐新君,匡扶社稷。”

誰也沒想到,這位軍機大臣居然第一個跳反。不過,軍機大臣的話很有參考性啊,他忠於大清,而大清還在,皇帝換了而已,大家繼續爲皇帝效力,那絕對不能算是不忠之臣啊。

其實,袁守侗是白南早已攻克的投降分子。在今天的集會之前,白南已經接見了袁守侗,袁守侗也表達了自己的合作態度。白南也許諾,讓這位軍機大臣,一步成爲新朝廷的核心大臣——首相。

白南此時繼續道:“好了,願意爲大清王朝繼續奉獻心力的臣工,請在回去之後填寫一份我們的工作人員發下去的表格,三日內如果表格沒有被重新上交,我們會自動認爲您無意爲朝廷效力,那麼我們會將您和您的家人編入移民海外的名單中。另外,永琰殿下以自身獨道的眼光和才能,準備對新的朝廷進行比較大的改革,各位大人需要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參與到朝廷的籌組工作中,並確定自己的新職位。”

869 聯合之心797 更多麻煩825 購物廣場440 聶拉木068 夏威夷482 墨西哥城之戰(續)077 解釋(上)863 糧812 朝鮮761 割肉會談709 華沙會戰(七):誘敵深入423 一七八八(中)286 守關不出116 乾隆傲天561 多特蒙德的鐵匠344 江南(六)462 西海岸戰區(下)546擔憂367 婆羅洲戰爭(下)841 走上前臺277 直布羅陀761 割肉會談453 友誼887 接替者158 坤甸新顏499 報應不爽(中)272 天地會起事367 婆羅洲戰爭(下)說點跟本書沒關係的023 聖地亞哥號600 萃英會(下)800 就職830 宣戰051 約庫茲戰爭(上)438 跋涉797 更多麻煩790 西逃路(中)848 區劃和國土210 外籍兵團787 拳亂(十三)426 魔都369 新兵團738 高等教育058 走私船859 噴氣式786 拳亂(十二)797 更多麻煩266 康仕平076 潘振承422 一七七八(上)815 宗族瓦解(下)706 華沙會戰(四):巨大傷亡114 揉圓搓扁的命413 阿姆斯特丹條約434 福興326 廢帝786 拳亂(十二)794 雞頭鳳尾930 決戰日德蘭(五)479 墨西哥城之戰(上)513 大革命之大唐應對949 察裡津戰役561 多特蒙德的鐵匠844 方案369 新兵團297 新朝新體(下)384 通牒331 獻計561 多特蒙德的鐵匠060 請客068 夏威夷947 服軟240 擒龍(九)119 馬德里之行(上)541造艦039 百貨公司554音樂家054 “鐵血”127 關於一夫多妻和生育的歪理781 拳亂(七)723 秩序制定(下)827 新聞輸出739 總統千金446 跳火車(中)565 科隆的譁變372 不列顛買買買685 再戰英吉利(下)436 孟加拉灣中的艦隊513 大革命之大唐應對107 列剋星敦的槍聲507 最終停戰(中)131 打探婆羅洲138 夏威夷王國戰爭(上)035 順利和不順利的貿易600 萃英會(下)360 紅顏醉(十一)093 毒蛇898 貿易挑戰232 擒龍(一)817 交通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