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北海道

因爲黑森人原本就是成建制的僱傭兵,他們不僅在北美打過仗,大多數人還曾參與過歐洲的戰爭,可謂是經驗豐富的士兵。在被大唐招募之後,黑森人是以最快速度成軍的外籍士兵,因爲黑森人的數量也最多,所以兩個步兵團都是由黑森人組成的,美國人則組成了另一個正編步兵團,至於旅炮兵團則由黑森人、美國人和其他國傢俱有炮兵才能的人混編組成。

實際上外籍兵團旅共有步兵團四個,比普通的唐人團級部隊多一個步兵團,除了兩個黑森團和一個美利堅團,還有一個黑人步兵團,和一個大雜燴團。黑森團和美利堅團的人數都在1200人上下,黑人團和雜燴團少一點,有800多人。然後再加上旅直屬的一些部隊,人數五千多人的外籍旅比大唐陸軍旅人數還多不少。早前國防部還有人建議白南將這個旅提升爲師級編制,不過白南認爲並沒有太大必要。

外籍旅黑森第一團是外籍兵團中最早成軍的部隊,他們都是老兵,即便是轉用大唐武器,也很快習慣了,至於大唐教官教授給他們的一些基本戰術,難度都不大,而且唐軍從來不指望這些外籍士兵可以打什麼硬仗,能挖一下戰壕,進行一下陣地戰,防守一下工事什麼的就夠了。排隊槍斃那一套早就被扔到一邊。

白南練成這支部隊,不可能就扔在巴哈馬不用了,畢竟大把的銀元花着呢,所以嶽震甫完成黑森第一團的訓練任務後,立即將這支連漢語都不怎麼會說的部隊塞上了船,送到了珈州。

在珈州,白南在陸軍建立在楚城的訓練場,大致檢驗了黑森第一團的作戰能力後,又立即把他們送上了運輸船,同樣登上運輸船的還有陸軍第一旅機步團猛虎團,以及大唐國家建設公司的一支近千人規模的建築隊。

他們的目標自然不是直接在渤海灣塘沽口登陸,雖然這樣的兵力差不多真夠了。在白南的計劃中,航行近萬公里,直接將部隊投放到渤海灣,顯然是冒險而費力的一件事情,所以,他決定在東亞建立一個前進基地,容納部隊和存儲戰爭物資,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對前方部隊進行指揮和部署。

另一時空中,美國進行朝鮮戰爭,基地選在日本和韓國,進行越戰,基地在菲律賓,白南自然也需要一個這樣的基地,來幫助他完成戰略任務。

在塘沽口登陸的話,那麼最好的位置無疑是朝鮮半島,不過此時朝鮮半島上畢竟也是有統一王朝的,就算是在最不起眼的濟州島建立前進基地,也必然會受到無盡的騷擾,而且情報很可能提前就流入到滿清,雖然滿清不一定會重視,不過白南卻不願意冒險。同樣在臺島也是一樣的道理,鄭經之後滿清對這裡的控制並不弱,雖然尚未到後世一省的地位,但是島上也是有官府存在的,不夠隱蔽。

距離不是很遠,而且較爲隱蔽,同時也沒有什麼太麻煩的對手滋擾,能夠而且在之後也能夠有效管控,白南捧着地圖研究了一下,最終拿鉛筆在北海道的札幌附近畫了一個圈。

北海道現在還不叫北海道,日本人管這裡叫蝦夷地,雖然鬆前藩掌握着這座島嶼南部的渡島半島,不過日後該島第一大城市札幌所在的石狩平原尚未開發。農業落後的日本人甚至無法在北海道這個氣溫略低的地方種植稻米,所以鬆前藩也是日本封國中沒有石高的藩國。

這個時候,北海道真正的主人還是處於漁獵階段的阿伊努人,也就是蝦夷人,另一位面中日本明治維新後對北海道進行大規模開發,對阿伊努人進行了滅絕,直到二十世紀下半葉,阿伊努人的數量已經跌落到了2。4萬人。

在白南看來,北海道雖然除了西部、東部之外的有限地區,其他地方多山地,但是石狩平原、十勝平原等地,都是非常好的農業區,雖然積溫較低,但土壤條件好,這個緯度帶上,中國的東北、北美的卑詩州、烏克蘭大平原,都是著名的黑土帶。北海道的面積雖然不大,但卻是比較值得開發的地區。

所以,在1778年年初,他就派遣了小規模的墾殖團前往北海道石狩平原,在那裡建設房屋和農業區。而進入夏季,他又直接將兩個團的軍人送往北海道,加速那裡的開發,同時開始進行杜鵑計劃的第一輪物資囤積。

白南不求剛剛建立的北海道殖民地能夠養活他上萬人的部隊,反正大唐現在糧食高度富餘,他只需要在札幌建立起幾個大糧倉即可。而且,白南也不打算由唐人到北海道親自做後續開發,因爲在他的規劃裡,北海道不僅是一個前進基地,在杜鵑計劃執行後,這裡還將成爲一個大“監獄”。

沒錯,爲了給自己後續在中原的行動減小阻力和不必要的麻煩,白南準備將北海道作爲一個巨大的放逐地,他如果順利攻破京城,至少能虜獲幾十萬女真人,不管這些人是不是宗室,或者是漢軍八旗還是蒙古八旗,他都會把這些人弄到北海道去。在這裡開墾田地,建造殖民地。到時候他還會在北海道駐紮一部分軍隊,也許可能是外籍兵團,看着這些傢伙們,不讓他們離開北海道。當然如果他們安安心心在北海道生根發芽、繁衍生息,那麼白南也不會阻礙他們。

至少北海道比起苦寒的關外,環境好太多,這裡的氣候跟大唐本土卑詩州比較像,氣候涼爽溼潤,冬季氣溫也就是零下四五度的樣子,夏天不會超過二十五度,果斷是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原來的小軍迷,現在的中層幹部李勝安,被派駐到札幌,成爲當地的行政長官。他在石狩平原的雪尚未化開的時候就來到了這裡,平原上是大片的闊葉林和針葉林,拓殖隊伍用了比較短的時間,就在沿海的地帶清出了一片空地,並興建起了一些木製建築物。

札幌初期的主要作用是作爲前進基地和物資存儲基地的,所以這裡最多的東西,註定是各種各樣的倉庫。一個春天的時間,李勝安帶領着拓殖隊伍,在這裡修建起了裝糧食的糧倉、停放軍事車輛的車庫、還有各種軍火庫。當然他們也在當地開墾了一些田地,種植耐寒旱稻以及小麥等糧食和其他作物。

阿伊努人發現他們的存在之後,有的同他們進行交易,有的則進行對抗,不過以李勝安手下的力量,一些阿伊努人不會形成什麼危害。而鬆前藩仍舊後知後覺,並不知道他們領地北方二百公里的地方,已經被唐人殖民了。

七月份的時候,白南派出的兩個團的兵力和更多的建築隊,攜帶着更多的物資和材料,抵達了已經有個城鎮模樣的札幌。這裡早就建成了大片的木製宿舍,爲了容納部隊。不過由於李勝安也未曾想到這次一口氣又來了三四千人,所以住宅的數量不太夠,一些新抵達的士兵不得不紮起帳篷,臨時對付一下。這裡蚊蟲非常多,不過就算是黑森僱傭兵也被髮放了不少的風油精一類的東西,而且隨軍的軍醫也爲士兵們早就準備了對抗瘧疾的藥物。

大批士兵也把自己的武器扔在一旁,跟着舉起電鋸砍樹,然後建房子。黑森人明顯對於電鋸這樣的存在十分驚奇,不過用不了多久他們已經習慣了這些器物。看着自己一上午砍伐的木材,黑森人表示難以置信。

三四千人的加入很快讓札幌的建築規模繼續擴大了,而且這次的建築隊還帶來了不少鋼筋、水泥之類的建材,磚頭可以在本地自己燒製,對於一些要求比較高的建築,可以採用這些建材進行製造。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集團還在札幌建立了一個修理廠,一些工人已經抵達,白南不僅會在札幌囤積糧食、軍火,各種戰爭有關的配件都會在這裡囤積,除了汽車配件以外,這裡還有各種武器的配件,以供更換,明年春天的時候,白南還打算在此地修建一些油罐和煤站,儲備機動車輛所需要的燃油,以及船舶的軍艦所需要的燃煤。

這一帶還有儲量尚算可以的石狩煤田,所以煤炭倒不用像燃油一樣,需要大老遠地從珈州往這邊運,這裡的煤礦開採之後,也可以供給中國地區的使用,因爲白南也考慮過,一旦杜鵑計劃執行起來,很可能一段時間內,唐軍很難在清國的土地上搞到燃煤,雖然中國煤炭儲量驚人,但是絕大多數都是沒有開發的。

在石狩平原上,建築隊、拓殖隊和軍隊一同建造起大量的房屋,這些條件相當簡陋的木屋,模板就是最早穿越衆在洛杉磯建造的那些大宿舍,未來的某個時候,這裡將成爲原本享受鐵桿莊稼的旗丁們的新家。

540出口增長292 友好的新皇帝519 清軍備戰905 懸殊空戰729 英國決心860 大山之中536 祭天664 獅子號463 組織657 婦女運動035 順利和不順利的貿易685 再戰英吉利(下)762 伊斯坦布爾和約465 旋風221 接近札幌566 普魯士的國王616 抵賴580 萊比錫戰役(十二)275 美國大商人(上)704 華沙會戰(二):無畏的騎兵525 江面水戰440 聶拉木057 申報項目557 第一國際大會(中)796 果斷出手492 不妥協585 運河436 孟加拉灣中的艦隊326 廢帝661 挺進柏林861 阻撓421 六海外領598 萃英會(上)704 華沙會戰(二):無畏的騎兵363 殖民大洋洲847 新移民潮500 報應不爽359 紅顏醉(十)740 候選人們(上)420 種子(下)699 內鬥799 要挾210 外籍兵團515 晚餐159 荷蘭商館859 噴氣式350 紅顏醉(一)598 萃英會(上)042 各有所求926 決戰日德蘭(一)410 英荷戰爭188 礦工保護096 風變390 吞武裡之戰(六)568 大戰的肇始827 新聞輸出418 世界795 武昌083 夜上船165 費城來客031 市場中的印第安人356 紅顏醉(七)724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上)048 勞動力缺口841 走上前臺118 由秋收而想194 求戰130 蘭芳589 移民之議(下)452 野心勃勃100 杜鵑計劃(下)918 四面受敵041 土包子029 各懷鬼胎584 新德國015 融入448 新的想法514 黨主席261 古北口518 阮惠620 扣留634 阿爾薩斯洛林417 新策略914 低地戰役(六)151 放風箏140 夏威夷王國戰爭(下)055 出鋼597 圭亞那543陸軍籌謀583 萊比錫戰役(十五)917 低地戰役(九)594 里約287 戰山海(上)867 駐軍權786 拳亂(十二)739 總統千金138 夏威夷王國戰爭(上)303 滲透嶺南659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上)859 噴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