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軍事援助

“對於新英格蘭現在的遭遇,我謹代表大唐共和國,向你們致以萬分的同情,同樣作爲移民國家,大唐共和國能夠體會到新英格蘭作爲殖民地的艱辛,我們每一個離開故土,來到新世界的人,都是爲了尋求一個更好的生活,而英國王室和政府爲了私利,卻以傷害十三殖民地人民的利益爲代價,這是不能接受的。”白南在會談中的表態還是挺高調。

也就是迪爾伯恩這樣的愣頭青,聽了白南的話還會激動一會兒,已經十分老練的約翰傑和詹森,都多少有些無動於衷,好話誰都會說,但是隻有見到實際的東西,他們纔會放下心。

約翰傑說道:“大陸軍現在的情況並不好,我們離開前的邦克山戰役,我們已經給予英軍沉重的打擊,如果不是我們的戰士們軍火彈藥不足,就不會被迫從陣地撤出,我們就能打贏這一戰,繼而攻陷波士頓,取得戰爭的優勢。所以,我們希望大唐共和國能夠在武器方面對我們進行支持,同時我們在大唐看到了精銳的軍隊,讓人耳目一新,大唐軍隊是一支紀律嚴明、威武雄壯的精銳部隊,而大陸軍剛剛組建,由愛國的民兵們組成,我們需要在組織訓練和戰術戰鬥上,得到一些指導。如果大唐共和國能夠排除軍事顧問前往我國,那就再好不過了。”

白南聽後點了點頭,並未着急說話。

詹森立即跟着道:“我們當然不會白拿大唐共和國的武器的,新英格蘭人民願意用合適的價格向大唐購買這些武器,不過我們幾人輕車簡從而來,並沒有攜帶大量的現金,所以我們希望大唐能夠先行提供給我們一批武器,等我們的戰士們得到武器之後,我們立即就會支付貨款。在紐約、費城等地,愛國的商人們已經紛紛慷慨解囊,我們拿得出一筆可觀的資金,用以武裝我們的大陸軍。”

迪爾伯恩也說話了:“大唐的軍隊是如此強盛,如果能夠出兵協助我們,我想我們一定可以很快取得勝利的。”

約翰傑和詹森看了迪爾伯恩一眼,還是覺得這個小軍官還是有些稚嫩了。他們來到大唐的首都洛杉磯,雖然被各種神奇的東西晃花了眼睛,但是他們還是能夠看出這個國家是一個典型的小國寡民的強國,大唐的軍隊是很強不錯,但是他們卻不會派遣大量部隊到大陸另一邊支援十三殖民地抗擊英國殖民統治者。所以,約翰傑和詹森壓根就不提這回事了。

富有魅力的政治家富蘭克林先生已經計劃前往法國求援,幾乎是毫無意外地,法國人會出兵北美,法軍纔是新英格蘭人民最可靠的一顆援軍砝碼,至於大唐共和國的援軍,也就是意思一下,數量如果不多的話,再精銳也沒有什麼作用。

白南身上是帶着內閣已經做出的決議的,內閣是絕對不可能答應繞過整個美洲大陸去東海岸助戰十三殖民地的,何況杜鵑計劃正在籌備的高峰期,所有的人力物力都在向這個上面傾斜。白南很願意給英國佬添堵,但是他是個精明的務實主義者,只要隨便算算就能得出結論,任何派兵助戰的行爲,造成的成本將很容易地超出大唐的實際回報。

就算美國人感激涕零,打掉了英國人的勢力,甚至還從哪個犄角旮旯割一塊土地給大唐共和國,大唐也沒有實力去控制那裡,最終可能還是要被西方殖民者,甚至美國本身給奪取。

所以,初次與美國人的接觸,大唐不會掏心掏肺,美國也不值得大唐爲其掏心掏肺。簡單地給英國人造成一點麻煩,收穫一些美國人的好感度,再開開心心地賺一筆銀子,未來在美國建國後跟美國能夠進行直接貿易,大唐的這次政治舉動,就算是功德圓滿了。

於是,白南做出被詹森等人感動的模樣,鏗鏘有力地說道:“明白了,你們的想法大唐共和國已經切實地接收到了。大唐共和國本着與新英格蘭人民建立友好關係,和支持國際正義事業的立場,將會向大陸軍提供必要的軍事援助。我們將爲大陸軍免費提供2000支新式步槍,以及20門火炮,我們也將派出一支十人規模的軍事顧問團,前往十三殖民地,對大陸軍進行戰術戰略上的指導,以及協助大陸軍組織訓練,利用新的武器。另外,大唐共和國將負責這些軍火的輸送,我們將會派出一艘商船,攜帶這些軍火,大唐海軍將派出一艘護衛艦確保軍火順利送到大陸軍的手中。”

詹森等人聽後不由大爲振奮,雖然他們是說前來請求援助的,可是誰也沒真的打算大唐會白給他們東西,2000支大唐步槍和20門大唐火炮,足以組成一支極爲精銳的部隊了,在對抗英軍的戰爭中,將會使得大陸軍在部隊質量上取得優勢。

更讓他們十分驚喜的是,唐人居然自己承攬下了運輸軍火的責任,要知道詹森他們這次是輕車簡從而來,並沒有船隻,就算拿到武器了,怎麼弄回東海岸還是個問題,而這個過程中可能遇到海盜、敵意的其他國家軍隊、英軍的直接攔截,一個閃失就會使得他們這次的努力付諸東流。

有了大唐海軍的強力軍艦護送,還有唐人派出的商船,雖然航線可能需要繞過合恩角,整個航程將會長達八個月的時間,但是隻要軍火送到,那麼大陸軍幾乎可以說是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白南隨後帶領着幾個準美國人來到了北方工業公司設置在洛杉磯郊外的一處靶場,爲他們做一次武器的演示。

“好了,先生們,擺在你們面前的兩型步槍分別是我國出產的sc-1型步槍和sc-2型步槍。這兩款步槍都是線膛槍,擁有更好的精度和更遠的射程,主要區別是sc-1是一款前裝槍,可能你們會比較熟悉一點,而sc-2則是大唐被北方工業集團開發的後裝槍。我個人無法告訴你們這兩種步槍的優劣,我認爲比起現在歐洲各國使用的步槍,他們都是很優秀的武器,而且不同的戰術設置,兩種步槍也會發揮不同的作用,好啦,我不多說,你們可以先試着開幾槍體驗一下。”

迪爾伯恩早就迫不及待了,他在一名懂英語的北方工業工程師的指導下,開始爲使用米尼彈的sc-1前裝線膛槍裝填子彈。這種武器在歷史上真正流行的年代是十九世紀上半葉。米尼彈是一種直徑略小於槍膛直徑的錐形彈頭,歐洲人很早便發明了線膛槍,並明白線膛槍比滑膛槍的精度優勢。可是多了膛線這個東西,這就使得普通的彈丸在槍膛中無法做到徹底的燃氣封閉,使得槍口初速、射程等諸項指標都受到了影響。所以人們不得不使用跟槍膛直徑差不多大的子彈,這就造成了裝填困難。

米尼彈頭的底部有個圓錐形的空洞,一個木塞堵住洞底,發射時燃氣壓迫木塞擠進空洞,迫使彈底膨脹,緊貼膛線,封閉住彈頭和槍膛之間的空隙,使燃氣無法外泄,再加上米尼彈彈身上有螺旋紋,又可以使彈頭在膛線壓迫下高速旋轉,從而具備滑膛子彈不具備的、在高速運動中的精確指向性和長久穩定性,使遠距離狙擊成爲可能。所以使用米尼彈線膛槍的一般是各國的獵兵,以散兵線的陣型對敵人進行精確射擊。

迪爾伯恩裝填完畢了,然後舉起槍,他這才發現,標靶居然離自己有三百米遠,他不由道:“好像是有點遠了。”

旁邊的工程師笑道:“不遠。”

說罷,這名士兵自己也裝填了一支步槍,朝着三百米處的靶標砰的一槍。這一槍並沒有擊中靶心,但是卻擊中了八環,也算是很好的成績了。

迪爾伯恩驚奇不已,自己也射了一槍,他這一槍看看命中了靶子,甚至沒有打出一環,只是打在了靶子的邊緣。但是就算如此,迪爾伯恩也十分震驚了,因爲普通的步槍在這種距離上,擊中人的概率簡直可以說是忽略不計。自己並沒有經過多少訓練,就能中靶,足見其精度。

接着是sc-2後裝擊發槍,這一次旁邊的工程師直接不用教他了,工程師直接拿起sc-2,在一盒子彈中取出了一枚紙殼定裝彈,然後塞進了槍機,舉槍隨便一瞄就射擊了,這次子彈打得差了一些,只有六環。

不過更讓迪爾伯恩驚奇的還在後面,工程師打開槍機,再次填入了一枚紙殼彈,繼續射擊。連續射擊五次之後,這名工程師才停下來,然後清理着槍膛,說道:“紙殼彈的步槍雖然可以連續擊發,但是四五發之後還是要清理紙殼燃燒的殘留。”

迪爾伯恩看着那邊的靶子,這名工程師打出了兩個六環,一個四環,一個七環和一個九環,並不算很穩定,可是關鍵是這名工程師並不是一名專業軍人,而只是開發武器的人員。迪爾伯恩很明白,剛纔那種驚人的射速可以使得使用這種武器的軍隊,在戰場上發揮出敵人數倍的火力!

788 拳亂(十四)605 更新與進步520 兩個選擇712 華沙會戰(十):唐人在哪134 戰蘭芳656 大采購076 潘振承356 紅顏醉(七)920 前總統的未來學(下)757 英法聯軍143 躊躇421 六海外領072 遇船347 江南(九)864 解放278 產能再調127 關於一夫多妻和生育的歪理141 夏威夷王國戰爭(續)849 唐人紐約416 紅皮書063 舊金山建市317 民意洶洶941 新年轟炸行動780 拳亂(六)612 青州案(六)169 俘虜建築隊194 求戰367 婆羅洲戰爭(下)381 財政169 俘虜建築隊825 購物廣場125 吉普VS甲殼蟲552海外領改革737 貿易經濟673 初戰英吉利(中)267 傷者270 皇帝落誰家498 報應不爽(上)207 軍貿大單275 美國大商人(上)052 約庫茲戰爭(中)167 《費城協議》526 升龍城下173 拿騷之戰815 宗族瓦解(下)036 不信597 圭亞那238 擒龍(七)044 妥協931 決戰日德蘭(六)058 走私船716 華沙會戰(十四):暴打674 初戰英吉利(下)933 決戰日德蘭(八)895 改裝384 通牒940 大轟炸587 移民之議(上)607 青州案(一)551武士處理202 庫克船長857 海軍演練683 再戰英吉利(上)607 青州案(一)043 參觀訓練126 閃電快馬879 亞歐大陸橋313 新戰區新裝備770 返鄉061 貿易需求230 黴運連連944 次大陸戰役(上)053 約庫茲戰爭831 無妄之災322 拆遷224 登州水師832 哈利法克斯878 漢堡條約161 遠征軍準備起航(上)803 三面進軍229 喜聞樂見帶路黨259 城管是個有前途的職業(上)952 法國戰役059 奢侈品貿易393 吞武裡之戰(九)155 山口洋897 航天349 江南造船廠804 廓清290 戰山海(續)108 跨越大陸的求援762 伊斯坦布爾和約508 最終停戰(下)781 拳亂(七)088 國王的特使621 第三十三套演習方案653 土倫戰役(下)666 直的和彎的509 海軍壯大計劃764 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