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新遼東(二)

但是現在,謝鯤可沒有那個膽子說這話了,他估計只要自己這麼說,那麼旁邊的這些寧遠舊將可就會直接的將自己等人拿下,雖然不太可能殺了自己,但是自己的額這一趟差事可就辦砸了,即使能回到建康,那王導丞相也會不饒他。{免費小說}

而且最主要的是,高士傑、公孫無悔兩人也是明顯想借自己的手來謀奪遼東的軍政奪權,謝鯤雖然擔心趙炎的忠心問題,但是他也知道,遼東局勢非趙炎不能收拾,如果高士傑和公孫無悔二人掌握了遼東軍政,那麼謝鯤可就真的不敢想象以後遼東的局面了,遼東丟失事小,但是這裡的這麼多袍澤可就相當的危險了,自己等人必然難逃史筆的誅罰,所以,謝鯤十分明智的選着了不開口……

不過高士傑和公孫無悔看到謝鯤的表情可就精彩了,兩人的面色先是鐵青隨即又變得慘白起來,顯然,兩人知道自己在此時說出了話,他們原以爲謝鯤和王翰等人肯定會抓住這個機會來剝奪趙炎的軍政權力,那麼他們二人就可以趁勢取代趙炎的勢力。

但是他們沒想到趙炎的這些部將竟然這麼大膽,而且看謝鯤剛纔的表情,明顯也是準備拋棄他們二人,繼續支持趙炎在遼東的統治,而且,這很可能也是晉庭的意思,但是現在他們二人已經把自己的意思表露了出來,可是騎虎難下了。

很顯然,他們二人以後的日子將會十分的難過了,高士傑已經嚇得不知道說什麼好了,而公孫無悔則是一臉的後悔了,他是真的後悔了,悔不該跟着高士傑說出了這些話,不過,公孫無悔現在說這些話可是有些完了,畢竟木已成舟,不可改變了……

就在冷場的時候,陽裕這個‘狗頭軍師’一看形勢不對,趕緊上前來在趙炎的耳邊小聲說道:“王爺,晉庭使者在場,裕覺得王爺還是先將諭旨接下,其他的事情容後再議,反正公主是在我們遼東,我們可以從長計議的,王爺”,

趙炎聞言也是微微點點頭,雖然陽裕的建議實在不怎麼高明,但是這也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了,趙炎也就不再僵持,在高士傑、公孫無悔兩人驚恐的眼神中接過了謝鯤、王翰手中的太后諭旨以及晉王佩劍、印綬等物品。

看到趙炎接過了諭旨,衆人的表情都是各不一樣,但是都是一種無奈的表情,高士傑、公孫無悔就不用說了,心中的恐懼之意大增,魯平、陳浩若等人則是先輸了口氣,但是心中隨即又變得緊張起來。

因爲這件事的背後可是牽扯到晉庭、蒙古和遼國的三方關係。(哈十八純文字)謝鯤、王翰等人也是先是鬆了口氣,但是很快又變得凝重起來,他們當然知道陳浩若等人的心中所想,但是他們更加憂慮的是趙炎對遼東軍政的強大的控制力。

衆人之中唯一比較高興的可能就是陽裕和嶽布了,這兩人雖然都是受到漢文化薰陶的文人,但是兩人和陳浩若等人又不一樣,他們即是趙炎的死黨,又是個人主義者,所以他們心中所想的便是如何幫助趙炎更上一層樓,以便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好處。

因此他們忠於的只是能夠用他們的趙炎,而不是晉庭或者別的什麼人,這種人反而比魯平等人更加容易獻出更毒辣的計策,所以趙炎纔會重用他們二人,但是事實上,魯平、陳浩若等人才是趙炎班底的核心力量,以陸卓遠爲首的起家兄弟和以陳浩若爲首的寧遠漢軍則是趙炎統治的中堅力量,這纔是趙炎能夠長期屹立在遼東的政治和軍事資本……

趙炎先是和謝鯤等人寒暄了幾句,隨即便命令請謝鯤等人去休息,趙炎準備在晚上宴請謝鯤及建安公主等人,謝鯤隨即抱拳離去,只剩下一臉鐵青的高士傑和公孫無悔等十餘位遼東士族‘名士’及趙炎的部將們…

趙炎冷眼看了高士傑等人一眼輕聲說道:“高大人、公孫大人,你們等人今日就不要回去了,炎今晚宴請特使大人,你們就留在這裡等候宴會開始,然後就在王府暫住幾日吧,呵呵,你們諸位也都辛苦了,就都留在這裡吧”。

聽到趙炎的話後,遼東的士族們全部都是臉色大變,但是隨即都是一臉的灰暗,他們知道,自己可能再也走不出這道門了,而且很有可能會連累到自己的家族,高士傑和公孫無悔等人心中的悔意可不是一般的濃郁,真的是後悔到骨子裡了,公孫無悔恨不得親手殺了高士傑這個混蛋…

不過高士傑等人還是沒有敢說什麼反對的話,畢竟趙炎在遼東的權力是絕對的,現在他們又得不到晉庭的支持,況且就算晉庭支持他們奪權,公孫無悔的心裡也是清楚的,他們是沒有任何機會的,掌控着遼東軍政大權的趙炎舊部是不會放過他們的,只是公孫無悔先前被高士傑的話給迷惑了,沒有想到這一點而已…

當然,更重要的是,遼東的公孫世家一直有着恢復自己對遼東的統治,想當年,公孫世家的公孫瓚、公孫康等人都是威震一方的豪強,世代鎮守着遼東的土地,而公孫瓚甚至是進入了中原地區,以強大的白馬騎兵成爲了威震中原的幽州白馬公孫瓚……

公孫無悔的目標就是超過自己祖父公孫康,他沒有公孫瓚那樣的雄心壯志,只想着像公孫康那樣成爲遼東的掌舵人就可以了,但是可惜,他現在可能連公孫康都遠遠趕不上了,而且這次的事情過後,他們已經沒有在遼東繼續爭雄的資本了,能不能繼續活下去都還是未知之數更別提什麼在遼東大展拳腳了…

當然,公孫無悔現在的心中是十分的懊悔的,想他公孫世家多年來一直是遼東的豪強,其家族勢力遠遠的超過了高氏、成氏等遼東豪門,雖然這些年來在崔毖主政遼東下,由於崔毖的刻意打擊,公孫世家已經遠遠的不如從前了。

現在,甚至高氏這種當年的二流家族也在崔毖分任提攜下成爲遼東的豪強,並且已經隱隱有甩開公孫世家的態勢,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公孫世家經營遼東多年,其家族勢力早已遍佈遼東的各個層面,就算是新近崛起的高氏家族也遠遠不能與公孫世家相提並論,這就是老牌的遼東豪強。

畢竟公孫家族已經苦心經營了數十年,而且就算是崔毖在任的時候,也僅僅是壓制公孫世家的發展,而不敢真正的對公孫世家出手,畢竟崔毖也知道,那是個馬蜂窩,一捅可是會翻天的,想想看,數十年來,從公孫世家出來了多少人才,多少的門生故吏,那等威力,足以掀翻整個遼東…

待這些遼東的士族們被趙炎的親兵們帶到後院軟禁後,趙炎轉過身來看着自己麾下的這些文臣武將們,臉上不由得帶上了陣陣的笑意,在趙炎的心裡,他情願帶領着這些智謀勇武之士去面對着強大的胡寇敵人,他也不願意耗費精力的去應付那些心思深沉的政客,趙炎在想,可能他更適合當一名統兵的將軍,而不適合去當什麼裂土封疆的王爺,畢竟,勾心鬥角的內鬥是趙炎最不喜歡的…

趙炎和衆人相視一笑隨即跟着趙炎走進了王府的地下議事廳,最近的事情太多,他們必須要好好的整理一下,並且這次的事情他們也需要合計一下,在相互寒暄了一下後,衆人都是滿臉的笑意,畢竟目前站在這裡的額都是趙炎的核心幕僚和將領….

衆人先是對高句麗的戰事進行了一番總結,並且着重稱讚了黃夢傑、鍾炎以及陳浩若等人的功勞,隨即在魯平的建議下,趙炎決定調整衆人的職務,便於往後的行動,最終決定了衆人的新職務…

趙炎決定,任命魯平爲遼王府內府長史、外府尚138看書網令兼吏部尚138看書網房大學士;任命陳浩若爲遼王府內府司馬、外府遼軍大都督房都督,並擔任南書房大學士,作爲遼軍僅次於趙炎的二號人物;任命嶽布爲遼王府內府從事郎中、外府遼軍大都督房副都督,並擔任南書房大學士,任命陽裕爲遼王府內府軍諮祭酒、外府中138看書網令領導中書堂,並擔任南書房學士。

任命楊傑爲內府從事郎中、外府尚138看書網僕射兼兵部尚書;任命王烈爲內府軍諮祭酒、外府大都督房折衝府軍(北府兵)大都統;任命趙平爲內府記事參軍事、外府尚138看書網;任命王累爲內府記事參軍事、外府尚138看書網;任命陸卓遠、黃夢傑、鍾炎、仲玄、哈齊兒、劉傳等十二人爲內府諸曹參軍事、陸卓遠四人爲外府大都督房虎賁軍四大都統,哈齊兒、劉傳等八人爲虎賁軍八都統……

新任中書令陽裕是由陳浩若等人舉薦的,趙炎在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了最終的決斷,同時,趙炎爲了防止陽裕以後搞內部派系鬥爭,所以便將原中書令下面的都察院獨立出來,將都察院納入趙炎直轄,專門監督官員政績和貪污。

而在陳浩若的建議下,趙炎將這個職位交給了原左都御史陳徵,同時,經過這次的事件後,趙炎決定設立由他自己統領的黑衣衛,守衛王府及出行的任務,下轄一萬人的黑衣衛,作爲王府的守衛力量,同時將虎賁軍從守備任務中調出來,專門作爲出征使用,以加強遼軍的作戰能力。

原由遼東豪門高世傑擔任的外府尚書僕射兼禮部尚書、公孫家主公孫無悔擔任的刑部尚書兩職由原遼東府知府寒門名士皇甫康和遼西府知府王安接任,三山地方官王浩出任遼東府知府,其父王谷出任工部侍郎兼遼東工業總管,遼西知府由陳浩若麾下程傑接任,遼東寒門名士楊燁、向毅、盧漢五人分任玄莬、樂浪、帶方五府知府…

同時任命魯平之弟魯量擔任遼河屯田總管,掌管屯田及牧區事務,同時,玄布大和尚出任工部建造總管,以後常駐盛京,趙炎爲了籠絡玄布大和尚,決定在盛京城外建造一座巨型的佛寺,命名爲‘少林寺’,但是趙炎規定,少林寺不得在遼國傳教,只能在朝鮮半島三國和倭國傳教,只有高僧才能在少林寺修行…

雖然不能在遼東傳教,但是玄布還是非常的高興,因爲佛教還沒有傳到朝鮮半島和倭國,那麼他玄布將會成爲上述地區的第一代高僧。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哈十八”查找本書最新更新!(下載本書請進入或者搜索“書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北地烽煙 哈十八”查找本書最新更新!

第68章 圍魏救趙(五)第254章 困龍昇天(八)第130章 營救行動(二)第10章 段氏之亂(三)第127章 營救行動(一)第51章 定鼎遼東第102章 戰備(一)第203章 平叛(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查拉河谷二上第24章 危局(五)第202章 平叛(一)第215章 前進!前進!(一)第205章 東進!東進!(二)第52章 危局(七)第89章 東征(五)第27章 危局(八)第178章 集 結南下(三)第82章 墓府(六)第74章 盛京風雲(五)第73章 危局(十八)第206章 平叛(三)第47章 東征(四)第104章 戰備(二)第111章 集結南下(二)第60章 段氏鮮卑(六)第249章 困龍昇天(六)第204章 東進!東進!(一)第154章 前進!前進!(三)第22章 危局(三)第261章 中原暫定(二)第177章 困龍昇天(二)第56章 段氏鮮卑(二)第198章 中原暫定(三)第189章 威壓(二)第27章 危局(八)第189章 威壓(二)第115章 羊皇后(一)第119章 羊皇后(三)第1章 遼西少年第62章 聲東擊西(二)第52章 新遼東(一)第118章 羊皇后(二)第233章 襄國攻防戰(四)第78章 墓府(四)第172章 戰備(四)第101章 戰備(一)第89章 墓府(九)第157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150章 前進!前進!(一)第172章 襄國攻防戰(六)第21章 危局(二)第234章 襄國攻防戰(四)第214章 東進!東進!(六)第167章 襄國攻防戰(三)第196章 中原暫定(二)第279章 燕王(六)第275章 燕王(二)第64章 危局(十三)第127章 營救行動(一)第212章 東進!東進!(五)第92章 大改革(二)第195章 中原暫定(一)第139章 東進!東進!(一)第10章 段氏之亂(三)第200章 營救行動(五)第72章 盛京風雲(三)第242章 困龍昇天(二)第64章 圍魏救趙(一)第56章 段氏鮮卑(二)第143章 東進!東進!(三)第131章 營救行動(三)第177章 困龍昇天(二)第88章 東征(四)第167章 襄國攻防戰(三)第228章 襄國攻防戰(一)第130章 營救行動(二)第170章 襄國攻防戰(五)第117章 羊皇后(二)第199章 營救行動(四)第54章 危局(八)第152章 墓府(八)第53章 危局(八)第73章 危局(十八)第108章 戰備(四)第131章 營救行動(三)第34章 危局(十五)第205章 平叛(二)第162章 襄國攻防戰(一)第179章 集 結南下(三)第195章 營救行動(二)第158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177章 困龍昇天(二)第223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86章 墓府(八)第100章 查拉河谷(三)第70章 盛京風雲(一)第165章 查拉河谷(三)第89章 東征(五)第158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80章 墓府(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