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東征(六)

嶽布在到達丸都城後,就下令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的攻城,由於嶽布所部是輕裝簡行,並沒有攜帶帶多的攻城武器,只有着十部投石車和十部強弩車,所以嶽布直接命令遼軍將士在下午不停地使用投石車和強弩車向丸都城投射火石強弩,並且在入夜後依然不停止,騷擾守城的高句麗人……

午夜,遼軍大帳外只有着投石車和強弩車呼嘯的聲音,遼軍士兵似乎都已經休息,此時高句麗南門突然悄悄的打開了,數千高句麗士兵從其中涌出,部分士兵從城牆上用繩子滑落而下,慢慢的向遼軍的陣地摸去,就在高句麗士兵離投射車不過百步時,偷襲的高句麗人突然被忽然出現的沖天火把嚇得半死。[`哈十八小說`]

原來嶽布早就料到高句麗人可能前來偷襲,所以在此地埋伏了一批遼軍,火把下的嶽布、黃夢傑、鍾炎等人面色冷峻的看着高句麗,數千遼軍騎兵躍馬而出殺向遼軍,而此時的丸都南門也是大開,大批的高句麗士兵咆哮者殺出,但是嶽布的臉上依然冷笑,其後的掌旗官揮舞着手中的大纛…

在大營兩側埋伏已久的遼軍精銳騎兵呼嘯着殺出,截斷了欲圖接應了高句麗士兵,雙方頓時戰在一起,戰況極爲的激烈,絕望的高句麗士兵在遼軍的鐵蹄下喪失繼續戰鬥的勇氣,紛紛跪地投降,但是這些知道平城的那些漢家女孩事情的鐘炎麾下的將士,卻完全不理會這些高句麗棒子的投降,紛紛將仇恨的彎刀帶過這些高句麗人的身體,讓他們去地獄洗清自己的罪惡……

一夜的激戰,遼軍的將士們殲滅了近萬的高句麗人,鮮血染紅了丸都城外的土地,觸目驚心,而遼軍的投石車和強弩車依舊不停的將火石、強弩射入城中,震盪着那些高句麗人敏感的神經,而丸都城上的守軍更是一臉的無精打采,連戰連敗讓這些將士們幾乎就要崩潰,似乎看不到什麼希望……

公元317年11月3日傍晚,晉庭遼王趙炎率領三萬遼軍精銳和大批的糧草軍械到達丸都前線,至此,遼軍的主力全部到位,但是,高句麗人的援軍呢?

11月1日,遼王趙炎派遣麾下都統陸卓遠親率一萬精銳遼軍突襲了安市,由於安市高句麗大軍已經啓程前往丸都,所以城防空虛,陸卓遠攻克後立刻尾隨出擊,於丸都城北百里處與趙炎前後夾擊全殲了這支兩萬餘人的高句麗大軍。

公元317年10月底,遼國特使、尚書僕射陽裕突然出現在百濟、新羅,經過遊說,兩部族聯手出擊,突然襲擊了高句麗的南部重鎮南蘇城,將正調王於扶駐守在南蘇城的部隊全部殲滅,並且兵臨平壤一線,11月初,雙方在平壤前線大戰多次,不分勝負,平壤守軍被完全牽制在了半島,無力北上……

公元317年10月底,慕容鮮卑大王慕容龍城聽聞趙炎發兵高句麗,不顧王位剛定,親率大軍出擊邊境,但由於國內突起動亂無奈退兵,但是慕容龍城的南下卻震驚了高句麗的北地邊軍,致使高句麗鎮北王高強推遲了南下的時間,在慕容龍城退兵後,星夜兼程南下,結果遇到嶽布的伏兵,生死不明……

但是,這還不是最嚴重的,現在的丸都城內也是憂患重重,戰爭期間涌入大量的平民致使丸都城嚴重動盪不安,近百萬的人口涌入了這個僅僅容納四十萬百姓的王城,物價瘋漲、糧食緊缺,每天都有着人在寒風中凍餓而死。(哈十八純文字)

但是與此形成鮮明的對比的是,丸都城內的貴族豪強依然魚肉百姓,過着迷醉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人民的暴動開始出現,這致使本就捉襟見肘的高句麗兵力更加的不足,在這種情況下,高句麗政權內部也產生了分裂…

以克氏爲首的高句麗老臣提出王室開倉放糧賑濟百姓,然後招募新兵繼續對抗下去,以死守來換取勝利,但是另一部分曾經在遼東甚至中原生活過的高句麗大臣則提出同趙炎議和的主張,他們相信趙炎一定不會爲難高句麗王室,因爲漢人在這方面都是自大的,同時鎮壓城內反抗的賤民,肅清朝政,絕對不能手軟…

兩種看法在大殿內爭吵不休,美川王在心裡支持議和的主張,但是他又不好開口說服克氏等一幫老臣,所以一直僵持在那裡……

深夜,趙炎在中軍大帳中和各位遼軍的將領們商議着軍情,包括着嶽布、陸卓遠、黃夢傑、鍾炎、仲玄以及剛剛從半島趕回來的陽裕等人,趙炎看着丸都城圖說道:“各位,你麼看,丸都城易守難攻,我們如果強攻那麼傷亡一定很大,所以,我認爲我們必須要改變作戰的方式”,說完,趙炎的雙眼中迸發出了絲絲光芒。

“王爺的意思是?”黃夢傑看着趙炎有點疑惑的問道,不過一旁的陽裕和嶽布倒是略有所悟,“地上我們強攻損失太大,那麼我們就轉到地下去”趙炎突然自信滿滿的說道,不過他的話倒是讓陸卓遠等人迷惑了起來,不過陽裕、嶽布兩人倒是眼睛一亮,他們似乎明白了趙炎的想法。

“王爺,你是準備使用土工作業的方法接近丸都城嗎?”陽裕微笑的對着趙炎問道,趙炎讚賞的看了一眼陽裕,心想這個傢伙雖然沒啥民族氣節,但是這計謀和才華倒是不錯,如果使用得當,倒是可以成爲我遼國的股肱之臣,趙炎隨即緩緩的點點頭,陸卓遠等人也是眼前一亮,如果使用這種方法來對付丸都城的城牆,倒不失爲一種好辦法,可以極大的減輕遼軍的傷亡,並且較容易的攻進丸都城……

“王爺,盛京的物資隊伍到了,領隊的冉將軍有事求見王爺”,一個小校跑進大帳通傳,趙炎聞言說道:“讓他進來吧”。

很快,一位年輕的統領跑進了大帳,將手中的書信交給趙炎:“王爺,軍師大人有書信給王爺”,趙炎接過書信打開,看了幾行後不由得哈哈大笑道,原來陳浩若在信中說道丸都城易守難攻,急切之下難以攻克,他建議趙炎使用土工作業的方法塌毀城牆,並且送信的這位統領也是此中好手,可堪大用……

趙炎不由得笑着說道:“軍師和我們想到一塊去了”,衆人聞言也都笑了起來,趙炎轉身看着送信的統領有點疑惑的問道:“我相信軍師的眼光,他能親自推薦你,那麼你必然有着出衆的才華,不過我看你似乎有點眼熟啊?”。

冉瞻看着大帳裡的遼國重臣,不由得感到有些緊張,畢竟他可沒有見過這麼多的遼國大臣,但是冉瞻還是靜下心來,略帶激動的說道:“王爺,末將是七年前在幷州加入的,那時末將只有十一歲,是王爺您救了我的兄弟”。

趙炎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是自己的塢堡舊部,怪不得有點眼熟,不過七年前的那一次趙炎倒是記得,那時趙炎加入塢堡還沒有多久,當時的塢堡大帥帶領他們入關,後來接到乞活軍的邀請去援救幷州的乞活軍一部,在那裡,趙炎第一次殺了人,而且當時年齡不大的趙炎還救了一個年僅十一二歲的少年,不過當時他自己也嚇傻了,也沒有注意他救得是誰。

不過眼前的年輕人一說起,趙炎就想起來了,不由得重重的拍了拍年輕人的肩膀:“好樣的,原來還是我的舊部,軍師沒有看錯人,呵呵,對了,你叫什麼名字?”

“王爺,我叫冉瞻”,年輕人報出了他的名字。

不過這次就輪到趙炎驚訝了,趙炎驚訝的看着眼前的年輕人,吱吱嗚嗚的問道:“你說你叫什麼?”

“冉瞻啊”,冉瞻有些奇怪的回答道。

趙炎這纔回過神來,這個名字可能聽着有點陌生,但是趙炎卻知道,這個名字代表着什麼,冉瞻此人可能在歷史上並不怎麼出名,但是他的兒子卻是大大的有名,他的兒子就是一代戰神‘武悼天王’冉閔……

趙炎沒想到自己當年居然救了冉閔的父親……

第二日清晨,趙炎揮軍在城外列陣,七萬遼軍包圍了整個丸都城,一百多輛投石車和一百多輛強弩車整齊的擺在了城外,隨着號角的吹響,無數的火石強弩射入了丸都城內,帶起了陣陣的慘叫聲。

而在趙炎的命令下,遼軍將大批的烈酒甚至是燈油拋入城內,很快在城內引起了滔天巨火,但是遼軍並沒有下令進攻,而只是進行着遠程的攻擊,在營地內,無數的士兵在地道內工作着,很快又退出了地道,隨着最後冉瞻的出來,遠處的丸都城強突然崩潰,震天的巨響響徹全城,城上城下的高句麗士兵在頃刻間被埋葬在了城下,丸都城,破了……

公元317年11月7日,遼軍七萬餘精銳士兵在主帥趙炎等人的指揮下一舉攻破丸都城,年紀輕輕的冉瞻在此戰中的表現給了遼軍的幾位巨頭極其深刻的映象,特別是其出色的膽略和勇猛的精神讓趙炎自震驚之餘越來越期待這位猛將的兒子、那位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濃重一筆的傳奇人物的表現了……

在城破之後,趙炎立刻下令逮捕高句麗的王室成員和貴族,特別是封閉高句麗王城的府庫和糧庫,但是趙炎在入城之後就嚴禁士兵私自濫殺無辜,特別是擾民之事。

在入城的頭天晚上,鍾炎的一位部將闖入民宅,欲圖擄走該戶的妻子女兒,被正在巡夜的嶽布發現,趙炎聞之大怒,親自抓着犯事的將領向該戶高句麗人賠罪,當衆將這位將領就地重打了一百軍棍,軍紀爲之一變,衆人均噤若寒蟬。

而之後,自違紀將領起,直屬的上司直到鍾炎,逐一在遼軍各部參加的大會上做深刻的自我檢查,幾乎丟盡了鍾炎所部將士的臉,隨後,違紀將領被一撤到底,直接回家去了,而鍾炎部將領全部官降一級,罰三月俸祿,震懾了整個遼軍部隊……

此事之後,遼軍士兵再也不敢違反軍紀,而趙炎等人對此也是感到有些無奈,因爲這些軍人都是高句麗之戰的功臣,但是現在的遼軍在半島的名聲並不好,特別是鍾炎的部隊,在朝鮮半島簡直令人聞風喪膽,這種情況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起到震懾高句麗的人作用,但是從長期來看,並不利於遼國在半島的行動,而且趙炎準備在戰後就在半島通商,如果殺名太重,並不利於互市的開戰,也不利於遼東的穩定……

在攻佔丸都城後,趙炎就下令恢復遼東、樂浪、玄莬諸府的原始轄境,整個鴨綠江以北全部劃入遼國的轄境,而魯平等人在邊境設立的千戶區也開始逐步的擴大範圍。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哈十八”查找本書最新更新!(下載本書請進入或者搜索“書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北地烽煙 哈十八”查找本書最新更新!

第45章 東征(二)第193章 困龍昇天(十)第58章 危局(十)第80章 裂土封疆(三)第88章 墓府(九)第4章 河畔之戰第54章 危局(八)第88章 東征(四)第236章 襄國攻防戰(五)第95章 查拉河谷(一)第68章 圍魏救趙(五)第238章 襄國攻防戰(六)第232章 襄國攻防戰(三)第76章 墓府(二)第131章 營救行動(三)第59章 危局(十一)第29章 危局(十)第125章 威壓(三)第187章 威壓(一)第216章 前進!前進!(一)第61章 聲東擊西(一)第170章 襄國攻防戰(五)第66章 危局(十四)第62章 聲東擊西(二)第230章 襄國攻防戰(二)第75章 裂土封疆(一)第71章 盛京風雲(二)第10章 段氏之亂(三)第93章 大改革(二)第45章 東征(二)第142章 東進!東進!(三)第104章 戰備(二)第188章 威壓(二)第281章 燕王(八)第188章 威壓(二)第191章 威壓(三)第185章 困龍昇天(六)第129章 營救行動(二)第257章 困龍昇天(十)第70章 盛京風雲(一)第175章 集 結南下(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查拉河谷二上第251章 困龍昇天(七)第14章 圍點打援(一)第83章 東征(二)第114章 集結南下(三)第248章 困龍昇天(五)第63章 危局(十三)第222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197章 中原暫定(二)第192 章 困龍昇天(十)第4章 河畔之戰第72章 盛京風雲(三)第21章 危局(二)第71章 盛京風雲(二)第159章 大改革(三)第197章 營救行動(三)第33章 危局(十四)第108章 戰備(四)第7章 古老的殘圖(二)第221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153章 前進!前進!(二)第8章 段氏之亂(一)第103章 戰備(二)第158章 大改革(二)第55章 段氏鮮卑(一)第219章 前進!前進!(三)第73章 危局(十八)第201章 中原暫定(四)第19章 圍點打援(六)第100章 查拉河谷(三)第152章 墓府(八)第222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60章 危局(十一)第99章 查拉河谷(三)第108章 戰備(四)第108章 戰備(四)第191章 困龍昇天(九)第101章 戰備(一)第193章 營救行動(一)第100章 查拉河谷(三)第56章 危局(九)第206章 平叛(三)第199章 營救行動(四)第194章 營救行動(二)第239章 困龍昇天(一)第159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64章 危局(十三)第278章 燕王(五)第102章 戰備(一)第61章 危局(十二)第141章 東進!東進!(二)第104章 戰備(二)第220章 前進!前進!(三)第225章 羯族中的能人(三)第273章 平叛(四)第23章 危局(四)第63章 危局(十三)第181章 困龍昇天(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