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燕王(二)

公元319年6月,隨着盛京叛變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逐步完成了解決,移民任務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各地的農業、工業生產和商業活動也陸續的恢復,各地正在極力恢復因爲戰爭帶來的創傷。

尤其是在河北和河東地區,這些地區的漢民飽受胡人的欺壓已經很久了,遼國的出現使得他們擺脫了被奴役的局面,在政府官員的幫助下紛紛返回自己的家鄉,或者是在當地政權的安排下進行手工工場做工。

宣政殿在請示趙炎後通過免稅、分田、經濟補貼等方式迅速的穩定了形勢,社會逐漸的安靜下來,而在中原和關中等地的漢民聽說了河北和河東地區的情況後,紛紛成羣結隊以家族爲單位向河東、河北遷移而去。

而石勒和劉曜在趙炎的軍事壓力和想要拉攏遼軍的情況下紛紛無視了這種情況,任由漢民向河東、河北遷移,尤其是乞活軍的北遷,爲遼國帶來了大批的人口。

尤其是賀擒虎、韓若弼、張俱羅、於須陀、魚仲文五人的北返,爲遼國帶來了一百五十多萬的人口,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青壯年男子,他們在多年的軍事生涯中練就了強悍的戰鬥力,這些人的到來大大的增強了遼軍的戰鬥力和遼國的戰鬥潛力,這些人無論是作戰還是務農,都對遼國有着數不盡的好處

因此在得到五人北返的消息之後,趙炎連續幾天臉上都是帶着‘**’的笑容,讓的陳浩若等人都是相當的無語,不過他們也很能理解趙炎的想法,遼國現在的漢人人口竟然還沒有胡人多,特別是在河北和河東地區,這讓的衆人都是有些緊張。

畢竟這些胡人一旦造反,可就不是遼東那樣的情況了,在遼東,漢人有着極其強大的力量,胡人方面,段氏鮮卑等一些部族已經完全的投入了漢人的懷抱,甚至有着極強的漢化趨勢,但是在河北河東可不是這樣的情況。

別的不說,但是閃族人一旦造反,那麼對遼國可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了,一個不好遼國可就要再次退出關內了,所以趙炎是絕對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的,因此,趙炎無時無刻不再想着怎麼削弱閃族人,同時加強漢族的力量。

而現在乞活軍的北返可是解決了趙炎心中的一件大事了,乞活軍的英勇善戰是趙炎現在積急需的,讓這些和羯族有着巨大仇恨的傢伙和閃族人進行混居,那麼對遼國來說可能是一件好事情了。

因此,在趙炎的親自操刀下,宣政殿和理藩院通過了一系列的政策,同時最重要的就是對閃族高層的分化問題。

在閃族高層中,有着極其不同的兩派,一派就是以部鐸、也該、蒙奧三人爲首的貴族元老派,他們面對着石勒的緊逼和遼國的軍事壓力,選擇了脫離羯族改名閃族並且投入了趙炎的麾下,但是從內心中來講,他們是不希望變成漢人的附庸的,所以這些人極力要求閃族的羣居,以保證閃族的獨立性。

而另一派則是以谷深傑、子車英、伯賞木華等年輕將領爲首的新派了,他們都是小貴族出身,本身並沒有什麼財產和實力。雖然也是貴族,但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經濟利益,這些人很多都受到漢族文化的薰陶,他們希望能夠融入漢族之中,成爲遼國的貴族,使得閃族之名能夠發揚光大,只要閃族能夠得到發展,即使漢化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這兩派之間的鬥爭很是激烈,之前因爲石勒的極力壓制,這兩派的人沒有多少話語權,但是隨着閃族的建立,這兩派之間的鬥爭甚囂塵上,甚至發生了後來被稱爲‘血夜’的衝突,後世的歷史學家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都是驚人的一致,大家都認爲‘血夜’最終的獲利者是遼國的趙炎,閃族之內,其實沒有勝利者

公元三一九年七月初三,閃族召開大冢宰會議,閃族六部的首領齊聚正定,討論接下來閃族的事務,同時討論遼國宣政殿和理藩院下達的關於閃族族民和軍隊調動的甲、乙兩個方案。

關於閃族的甲、乙兩個方案是由趙炎親自操刀、由宣政殿整理綜合下發的文件,甲案要求閃族族民分散各州,由各州安排至各縣、鎮、村、甲,按照一甲一戶的方針進行安置,戶籍行政上由當地政府管理,軍事上由閃族進行徵召、管理;閃族軍隊西調關內六州作戰。

乙案要求閃族民衆聚居,由閃族進行管理,但是軍事上完全由遼國掌管,包括軍隊徵召、調動、作戰等,閃族放棄對武裝力量的控制,由遼國將軍隊分入各部作戰,閃族將領編入遼軍中作戰。

這兩個方案在閃族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前者雖然保留了軍隊,但是卻喪失了民政,後者失去了軍隊,但是卻可以保留對閃族的治理權。

貴族元老們希望支持甲案,但是新派們卻要求實行乙案,在元老們的心中,沒有了人口但是軍隊依舊在自己的手中,而且他們擁有着無數的財寶足可以享樂一生,只要軍隊在手中,那麼就可以保證自己的榮華富貴。

新派們則是從民族上來考慮,在這些人的心中,只要人口在,那麼軍隊隨時都可以徵召,但是如果沒有了人口,那麼他們即使有了軍隊也無法進行大規模的補充的,他們需要的是戰功,需要財富,只要能夠繼續成爲遼國的將軍,那麼他們就一定能過的財富,而且一旦閃族準備好了,隨時都可以徵召起幾十萬大軍,建立閃族的功業。

兩派互不相讓,事情甚至傳到了趙炎的耳中,但是他並沒有說什麼?只是命令易州督軍和正定縣都尉調遣軍隊。

七月初五,雙方在大冢宰會議上再度爆發了激烈的衝突,會後,新派伯賞木華的堂弟伯賞勇在憤怒之下率領着幾位親信部將殘酷的襲擊殺害了元老派的蒙奧,但是事情風聲很快走漏,伯賞木華在憤怒之下抓捕了伯賞勇帶到也該處請罪,部鐸和也該乘機伏殺了伯賞木華。

隨後,部鐸和也該調遣心腹將領率軍入城借調查蒙奧和伯賞木華的死因開始大肆搜捕新派將領…

第119章 羊皇后(三)第250章 困龍昇天(六)第143章 東進!東進!(三)第47章 東征(四)第253章 困龍昇天(八)第5章 殘第279章 燕王(六)第213章 東進!東進!(六)第151章 墓府(八)第266章 中原暫定(四)第69章 圍魏救趙(六)第127章 營救行動(一)第73章 危局(十八)第165章 查拉河谷(三)第57章 段氏鮮卑(三)第148章 東進!東進!(六)第173章 戰備(四)第183章 羊皇后(二)第219章 前進!前進!(三)第82章 東征(一)第1章 遼西少年第252章 困龍昇天(七)第190章 威壓(三)第185章 困龍昇天(六)第46章 東征(三)第235章 襄國攻防戰(五)第15章 圍點打援(二)第224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50章 東征(七)第242章 困龍昇天(二)第171章 戰備(三)第88章 墓府(九)第112章 集結南下(二)第85章 墓府(七)第263章 中原暫定(三)第237章 襄國攻防戰(六)第178章 困龍昇天(三)第256章 困龍昇天(九)第47章 東征(四)第104章 戰備(二)第171章 戰備(三)第87章 東征(四)第52章 危局(七)第227章 襄國攻防戰(一)第6章 古老的殘圖(一)第173章 戰備(四)第122章 威壓(一)第36章 危局(十七)第198章 中原暫定(三)第55章 段氏鮮卑(一)第62章 危局(十二)第249章 困龍昇天(六)第174章 困龍昇天(一)第121章 威壓(一)第86章 墓府(八)第74章 盛京風雲(五)第86章 東征(三)第87章 墓府(八)第76章 墓府(二)第199章 中原暫定(二)第54章 危局(八)第252章 困龍昇天(七)第214章 東進!東進!(六)第264章 中原暫定(三)第85章 墓府(七)第7章 古老的殘圖(二)第124章 威壓(二)第68章 圍魏救趙(五)第251章 困龍昇天(七)第246章 困龍昇天(四)第257章 困龍昇天(十)第14章 圍點打援(一)第155章 大改革(一)第80章 墓府(五)第178章 困龍昇天(三)第67章 危局(十五)第204章 平叛(二)第69章 危局(十六)第47章 東征(四)第194 章 中原暫定(一)第48章 東征(五)第86章 東征(三)第216章 前進!前進!(一)第190章 威壓(三)第153章 前進!前進!(二)第185章 羊皇后(三)第105章 戰備(三)第174章 困龍昇天(一)第5章 殘第237章 襄國攻防戰(六)第90章 東征(五)第182章 困龍昇天(五)第109章 集結南下(一)第131章 營救行動(三)第40章 裂土封疆(三)第87章 墓府(八)第16章 圍點打援(三)第70章 危局(十六)第22章 危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