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居鄴城,大不易

“大王派我來巡山,我把人間看一看……”

哼着無厘頭的小調,高伯逸走在回驛站的路上。

生活很難,坑也很多,然而鹹魚也有夢想,又豈能坐以待斃?

這幾個月他深深的感受到,居鄴城,大不易!甚至動了改名爲高居易的念頭。

所謂鄴城,就在今河北臨漳縣西(鄴北城、鄴南城遺址等)、河南安陽市北郊的地方。它始建於齊桓公,然而真正出名,卻是在東漢末年,曹操擊敗袁紹,佔據鄴城,營建王都。

自此鄴城C位出道,雄霸北方數百年。

鄴城先後爲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黃河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

想想都覺得有點強無敵啊!

這是鄴城最好的年代,沒有之一,從前比不上,以後到了隋唐也沒機會了。

老實說,若是沒有高德政的無聲照拂,高伯逸那個老實巴交的舅父,不見得能在舍長的位置上坐得安穩。畢竟,這地方雖然小,但卻是個要害部門。

北齊的驛站改革漢制,將原本的“驛”和“傳”的功能合併,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驛傳合一”。

所以這個時代驛站的任務是包羅萬象的,既負責國家公文書信的傳遞,又傳達緊急軍事情報。還兼管接送官員、接待外來使節、平息內亂、追捕罪犯、災區慰撫和押送犯人等各種事務,有時還管理貢品運輸和其他小件物品的運輸。

從這個角度,就能看出高伯逸的便宜老爹高德政心思有多麼深沉,在關鍵位置上安插“自己人”。

出鄴城的詔書,政令,都要從這裡發往全國各地。哪怕是張全國通緝令,也最先是從這裡外發。

前線戰報,邊境事態,這裡是進鄴城的第一站。

各國使節來訪,鴻臚寺最先將他們安置在鄴城驛站,然後再進行下一步安排。(有可能不允許這些人進鄴城)

這裡的小人物成事雖然不足,但是敗事那可是綽綽有餘的。

當然,就算高伯逸膽大包天,除了一把火燒了驛站,送信以外的事情,他舅父也管不了,更別說他這個沒有官職的白身了。

那些國家大事都是肉食者們乾的,他們這些底層廝混的鹹魚,也就維持下驛站的日常運轉罷了。

重要物品都有專人押送,專人交接,不要說過手,有時候看一下都惹麻煩。

話說回來,這些糟心事,暫時還不是高伯逸要考慮的問題,他現在考慮的是如何填飽肚子。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已經人高馬大的高伯逸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舅父那點俸祿,可養不活兩口人。於是他今天出來採草藥了,作爲一種米酒酒麴的秘方,希望能通過在驛站販酒弄點小錢花花。

這是他上輩子帶來的秘密,不足爲外人道也。還沒穿越過來時,他老家的爺爺奶奶,就用這些藥草作爲酒麴的一部分,釀製特色米酒。

南北朝大多數朝代和國家,大多數時候,都是民間禁酒的。就算偶爾放鬆,那也是有嚴格管制的。

一句話,要釀酒可以,必須得到官方指定的地方買酒麴,然後釀酒,那酒麴的價格只能用呵呵二字形容。

這是一方面。

然而另一方面,釀酒所需要的技術門檻,低到令人髮指!想憑藉技術壟斷絕無可能!

毫不誇張的說,這是一個人人會喝酒,家家會釀酒的時代。

穿越者要是不玩高度酒,那是絕對幹不過古人的。穿越者的釀酒神技,除了蒸餾冷凝外,其餘的不值一提。釀酒的所謂秘法,在這個年代屬於爛大街的貨色,你去村裡隨便抓一個農夫,人家說不定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別的不說,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至少介紹了數十種釀酒的方法,非常具體,可操作性極強。

這本書到高伯逸採草藥的今天,已經問世十多年了!

一邊是釀酒的限制多,一邊是釀酒的門檻低,面臨雙鬼拍門的事態,高伯逸差點就跪了。不過雖然是鹹魚,但他高伯逸好歹也算是個有追求的鹹魚吧,事情不做就自掛東南枝,不是他的風格。

花了兩個月準備釀酒器具,通過和驛站的食客玩“握槊”(一種有骰子和棋盤棋子的遊戲),贏了點錢買酒麴之後,他的機會來了。

幸虧北齊文宣帝高洋是個酒鬼,此時國家又處於巔峰狀態不缺糧食,所以對酒水管制很鬆懈。雖然不許私造酒麴(私曲技術門檻很低),但對於私釀酒還是開綠燈的。

要是高伯逸晚個十年穿越,恐怕他的計劃一開始就會胎死腹中。

當一切準備就緒,高伯逸今天才動身進行最後一步,給買來的酒麴“加料”。沒想到,居然在城外一個大坑裡面看見一個新棺材。

又在這個新棺材裡面救了一個活人。

這讓高伯逸頗有一種造了七七四十九級浮屠的優越感,骨頭都輕了幾分。至於救的是誰,那重要嗎?在他看來,也就是個身居高位的胖子罷了。

щшш▪тtκan▪C 〇

高伯逸輕輕拍了拍自己背後的十字弓,要是沒這玩意,兵荒馬亂的年頭還真是不敢出城門。正事早已辦完,今天都沒吃飯,是時候弄點野味回去打牙祭了。

舅父是木匠出身,自己稍微點撥下,對方就造好了弩機的骨架,極爲精巧。弩身用棗木打造,弩機銅郭內的機件有望山(瞄準器)、懸刀(扳機)、鉤心和兩個將各部件組合成爲整體的鍵,是舅父用“特殊渠道”弄到手的。

DIY後十字弓精巧無比,射程和準頭也有保證。

要不然背後這破袋子也藏不住。

至於朝廷禁忌?

呵呵,這裡可不是“山外青山樓外樓”的南宋!這裡是高氏王朝的北齊!這是隋唐以前的北朝!

就剛纔高伯逸救的那個死胖子,如果他不是被高洋裝進棺材,估計出門都是佩劍的!

只要家裡不藏鎧甲,那就不是事!甚至朝廷還鼓勵民間習武耍刀。

這是一個文人出門都要佩劍,騎馬出行都配弓的野蠻時代。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根本不是什麼新鮮事,江湖仇殺滿地走,配把十字弓怎麼了?

射幾隻野兔山雞什麼的回去當美味,弩箭拔出來還能接着用,防身狩獵兩相宜,想想都美滋滋。

正當高伯逸忍受着腹中飢餓,打算佈置陷阱守株待兔的時候,前方傳來呼喝嬉戲的喧囂聲,人數聽起來頗爲不少!

等等,什麼情況!好像那些人馬朝自己這邊過來了!

第540章 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自助餐第266章 各自的勝負手第31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5章 我叫陳二狗第1027章 北風吹,戰鼓擂(上)第304章 梟雄謝幕第223章 神劍出鞘第828章 在下豈是隨便之人?(下)第684章 不夜城(下)第130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上)第981章 南邊來的風(1)第1301章 勵精圖治(下)第733章 後天保時代(3)第713章 演雙簧第311章 狗與狗繩第354章 斛律跑跑第399章 交淺言深第1342章 鮮花白骨鋪滿路(上)第442章 無法拒絕的賊船第425章 陰謀進行時我親身經歷的****臨牀症狀(純公益宣傳,第一手資料,望手下留情)第399章 交淺言深第760章 審判日(1)第1302章 得意洋洋第943章 各自的應對(下)第411章 文鬥高手第54章 天邊的陰影第863章 暗流涌動(上)第235章 秘密武器第821章“宿命對決”(上)第1100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下)第322章 大婚第387章 負荊請罪第893章 燃燒的晉陽(3)第195章 別來添亂了行嗎第277章 有人行刺朕第705章 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下)第274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542章 雞蛋不放一個籃子第50章 嘴上是主義,心裡是生意第608章 你這人怎麼這麼多套路呢(上)第1020章 一邊倒的屠殺(上)第1192章 歷史的潛流(下)第748章 來不及告別第1183章 嫌貨纔是買貨人(上)第115章 臨走挖坑第980章 再出發(下)第227章 你的作風在業內很出名的(五更爆發)第795章 天保九年春(1)第584章 逼宮進行時(上)第738章 高屋建瓴(中)第1235章王不見王(上)第64章 陽謀對陽謀第205章 筷子兄弟第771章 新年“快樂”(1)第941章 各自的應對(上)第233章 屯兵艾縣第518章 獵人和獵物第360章 毫無意義又影響深遠第551章 似有鬼影隨行第1208章 猛虎的凝視(3)第686章 有滋有味的白龍魚服(中)第699章 四兩撥千斤第382章 風漸起古代人的正名、別名、小名、學名、族名、表字的含義用途第41章 投降輸一半第881章 前倨後恭(下)第343章 謀定而後動第1230章 還你人情(上)第586章 宴無好宴(加更求票)第266章 各自的勝負手第一卷總結(順便求推薦)第791章 真真假假(上)第550章 落子無悔第955章 好一場“大戲”第850章 經濟制裁(4)第403章 獨孤薇雅第101章 防患於未然第1101章 左手還是右手(上)第455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32章 擁有鈔能力的四郎第147章 先行一步第699章 四兩撥千斤第365章 東窗事發第580章 其人其事第475章 二選一第727章 如人飲水第310章 試探第875章 旭日東昇(3)第1200章 震撼第92章 一見鍾情第186章 先斬你一臂(下)第533章 鐵榔頭大戰箱車陣第435章 復仇的火焰第1168章 運作(上)第342章 整裝待發第865章 時代的尾聲(1)第1286章 降維打擊(1)第561章 仇恨的種子第771章 新年“快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