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及時改變策略

畢竟,二王並立的局面能夠維持已然實屬不易,倘若虢公翰再有些野心,天下諸侯間共同討伐於他。

所以,在這一年內,就算虢公翰有蠶食這些弱小諸侯國的想法,可他也不敢付諸行動,能與晉侯姬仇分庭抗禮,也極爲勉強,更不用說得到天下諸侯們的討伐了。

正因爲此局勢一直維持着,就算被天子封爲方伯,晉侯姬仇也不敢輕舉妄動,若是棋差一着,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即便是姬仇,也負擔不起失敗的後果。

可此局面長此以往,於虢公翰而言卻是極爲不利,姬餘臣本就是落魄王爺,立他爲攜地天子,天下人已頗有怨言,二王並立的局面,也是各位諸侯所不願看到的。

這局面維持的了一時,卻維持不了一世,隨着時間的推移,於虢公翰而言,分庭抗禮的優勢將不復存在,若不能在優勢消失前佔領一城一池,只怕以攜地之力,定不會是晉國對手。

而其中,衛國是兵家必爭之地,極爲重要,恰好衛國又是站在姬宜臼這邊,正好趁着此次衛揚剛與齊國的莊姜公主成婚,又繼承衛侯之位,身爲衛國二公子的衛文心中正對此事不滿。

他便舉攜地全部兵馬攻打衛國,卻又擔心齊國發現後,作爲衛國的聯姻國,自然會發兵相助,便讓身爲攜地天子的姬餘臣故佈疑陣,前去攻打齊國,實則爲拖延時間。

這也冒着極大的風險,畢竟晉國有能臣張然明,若是他,定然能發現虢公翰的真正目的,虢公翰之所以敢棋出險招,便是因爲晉世子姬還派人前去攜地請求他的幫助。

若沒有姬還答應以條件作爲交換,以現在攜地的實力,虢公翰是斷然不可能對衛國發兵相向的,雖說打敗衛國需要花費些時間,可靠着時間的推移,以及數量的堆積,最終攻佔衛國也不過是時間問題,而最爲關鍵的,便是該如何把握住這些時間。

荀成敢下斷言的原因便在於此,攻打衛國極爲麻煩,若要在等天下諸侯反應過來,明白虢公翰的真正目的時,恐怕虢公翰還未能佔領衛國。

其一,便是需要衛國城中有人能裡應外合,當然,對現在的虢公翰而言,他並不清楚衛國二公子衛文計劃已經敗露,被關在大牢,正因爲此,元蒙與夷風等人才有了喘息之機。

其二,等虢公翰一行回過神來,整座衛國城已防守到位,更何況還有着歐陽亮將軍是否留在衛國的信息差,這一點,是最爲致命的,若是虢公翰知道,便能及時改變策略,可若是不知道,將再耽擱一些時間。

其三,就算等虢公翰明白了是何人在鎮守這座衛國城,他仍得攻下這座固若金湯、易守難攻的城池,可攻下衛國城又談何容易,就連荀成本人,他也不敢保證一定能攻下衛國。

所以,他只覺得君上與然明先生兩人大驚小怪,對於此事太過看重了些。

可同時,他心中也隱約有些擔憂,若衛國城未能被虢公翰攻下也就算了,可一旦出乎他的意料,虢公翰真的攻下了這座衛國城,分庭抗禮的局面被打破不說,就連二王並立的優勢,也將漸漸向攜地天子姬餘臣傾斜。

這樣的風險,試問身爲方伯的姬仇,他擔負得起麼。

“荀成,虧你還跟隨君上多年,難道連這麼淺顯的道理都不懂麼!”張然明聞言,厲聲喝道,言語中透露着對荀成的不滿與失望,“此次虢公翰的舉動,明顯是想攻下整座衛國城,他纔不來談什麼分庭抗禮的局面,亦或者是二王並立的優勢,他只知道,他要攻下衛國。

以攜地之力,難道你真的覺得,僅憑歐陽亮幾人真能抵擋得住,虢公翰能維持二王並立的局面,可謂是費盡心思,天下諸侯也皆認爲其年紀雖輕,卻是極爲不好對付的對手,即便是君上,也對其讚賞有加,你若是這樣,可就真是糊塗了!”

張然明沒想到,因爲一場招婿之試的失敗,一向冷靜的荀成竟然對衛揚的厭惡度達到這種地步,衛國與晉國,再怎麼說也算盟友,共同輔佐周天子姬宜臼,可現在,若是盟友互不相助,只怕等衛國被攻佔後,下一個就是晉國了。

聽到張然明的一番解釋,荀成能靜下心來聽,已是他能做到的最好狀態了,若是換一個人,恐怕他纔不會這麼耐心。

“然明,照你這麼說,這衛國我是非救不可,而且得越快越好。”荀成狐疑地望着張然明,顯然,他並不相信張然明所言。

可正如姬仇說的一樣,要讓荀成發兵相助衛國,也唯有張然明回到晉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方能讓其發兵。

張然明嚴肅地望着他,眼神中沒有一絲動搖,他只知道,此次他必須發兵救援衛國,否則,若衛國被攻陷,於晉國、於天下而言皆是一件極爲不利的事。

哪怕是稍微延遲一些,亦或者會增大衛國被攻陷的機率,張然明也不希望此事發生,若是稍有差池,後果將不堪設想。

“不錯!”稍過一會後,張然明給出肯定的答覆,他此次回來,就是爲了確保能讓荀成發兵幫助衛國,僅憑歐陽亮與兩位謀臣的本事,只怕還攔不住虢公翰的進攻。

“這是君上之命,亦是兄弟所託。”張然明懇切之語,就算荀成內心對衛揚是多麼厭惡,亦或者他的學生荀成落敗於衛揚之手,他都得顧全大局,爲保晉國安危,發兵前往衛國。

荀成與張然明兩人僵持了好一會兒,姬善只覺得氛圍頗有些緊張,不過父親姬成師離開晉國後,便將晉國一切事皆交給他,他雖很想逃避這個場景,可他偏偏是萬不能離開此地的人,畢竟,最終的決定仍得他來下。

“罷了。”出乎衆人的意料,名震天下的荀成將軍竟然也有讓步的時候,他一拂手,道:“看在君上的份上,你這麼懇切的請求,我就發兵前往去救衛國。”

第八百九十五章 名正則言順第五百六十三章 談條件第九十九章 交流第二百六十五章 你也有輕敵的時候第九百十六章 啞謎第五百二十章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第五百四十六章 一唱一和第一百二十八章 自謙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合理的決定第二百二十章 齊侯答應請求第一百八十六章 敘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來自秦侯的提醒第五百四十七章 考慮細緻第七百十七章 新穎的想法第八百六十章 付出方能有回報第三百三十四章 又掉入陷阱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幫助的前提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六百十章 搬救兵第三十七章 危機起伏第一百四十七章 懇求第七百零五章 圍住衛國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論第四百五十三章 危機來臨的瞬間第五百二十四章 來自攜地的信第六百九十八章 追悔莫及第三章 得臣公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鬥智鬥勇第三百八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四百十七章 慎之又慎第七百四十三章 如何抉擇全憑自己第四百九十章 招婿之試的意義第九百四十六章 以封地爲藉口第六百五十章 承諾第四百三十五章 寒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可沒開玩笑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平傾斜第五百十二章 只許勝不許敗第二百四十二章 來之不易第五百零二章 另一種辦法第六百九十章 隆重的婚禮第七百三十六章 淪爲笑談第六百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七百五十二章 替王上分憂第三百五十二章 各抒己見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切都大變樣了第九百四十三章 懷恨在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世上沒有後悔藥第八百八十五章 質一般的飛躍第六十一章 危機第六百四十七章 違和感第八百四十六章 限制實力第八百六十六章 莫要抱有過高的期待第四百三十九章 悶酒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牢外的抱怨第二百零五章 晉文侯的請求第四百五十二章 量力而行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往公孫府邸第七百零七章 是何居心第七百零二章 彼此分憂第二百八十九章 探望齊侯第七百七十一章 闖寨第八百十章 焦慮感第三百零八章 真相水落石出第一百三十八章 優勢全無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負所托第三百三十八章 絕妙的機會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幽王的決定第四百九十九章 本應該是毫無懸念的結果第七百零九章 真正企圖第五百零七章 令人驚喜的表現第八百三十三章 有理有據第五百章 對比鮮明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合理的決定第五百八十六章 冷嘲熱諷第八百六十章 付出方能有回報第八百八十八章 定保無虞第二百十一章 周平王的自責第四百九十八章 印證猜測第三百二十章 刀子嘴豆腐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衛揚也不懂第一百五十章 晉文侯的真實想法第四百三十三章 判斷你的實力第二十三章 爭論第七十四章 尋找幫手第五百七十八章 府邸被圍第六百九十六章 迴旋餘地第四百七十五章 躲避第八百十章 焦慮感第八百三十五章 妙計不能行第七百十二章 感慨自己的幸運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稱呼第三十七章 危機起伏第四百六十三章 勝與敗第三百五十二章 各抒己見第七百九十六章 閒情逸致第九十七章 商量第七百五十二章 替王上分憂第九十七章 商量第九百章 翻盤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