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負罪

“她死不了,將來還會爲你報仇呢。”

李滄海原本不太贊成郝酒作壁上觀的做法,明明就知道幕後兇手是慕容博,爲什麼又讓那麼多人枉死呢?

郝酒對李滄海這種想法只能報以真誠而又不失禮貌的微笑,善良的人就是事多,管那些不相干的人幹嘛。

不過,現代不是有句話叫做‘我勸你善良’嗎?善良真的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稀缺品質,越善良的越稀有,越容易受傷啊。

受傷過後,大概善良的人也不敢輕易的去善良了,最終的結果就是人間冷冰冰,善良被嘲笑。

郝酒也想善良,也想把這些還算正派的人救下來,但那樣的話後來的人劇情不就沒了嗎?

關鍵是蕭遠山做的也不過分啊,就算蕭遠山宣判了那些人死刑,那也是緩期三十年執行,對於這幫已經三四十歲的人來說,很可以了。

誤殺就不需要負責了?哪有這樣的道理!

別說是埋伏誤殺,就算是防衛過當致人死亡都是需要負責的。

以前就聽過這樣一個事,小偷偷東西逃跑,然後被追趕他的人推了一把,小偷倒黴摔了一跤,磕到石頭上死了,結果追他的人被判過失殺人,儘管那人可能根本沒看到前邊有石頭,更不知道小偷那麼倒黴。

還有一句話叫做‘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說的是東晉時期有個叫王導的官犯了錯,請同僚周顗幫忙求情,但周顗沒說答應也沒說不答應,就像沒聽見一樣。

王導心生怨恨,但實際上週顗已經把這事給王導辦了,而且是不求回報,做好事不留名的那種。

後來王導的親戚王敦總攬朝政,覺得周顗有才想重用他,就詢問王導對周顗的看法,周顗適合當什麼官,結果從上問到下,王導都不說話。

王敦一想這肯定是周顗空有才華卻品行不端啊,就說,‘如果周顗不配爲官,那就殺了他。’王導還是沒吭聲。

周顗死後,王導發現了當初周顗爲他求情的奏章後悔不已,有一股強烈的負罪感。

因爲周顗字伯仁,王導就對家人說了這樣一句話,‘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一個人的行爲本不構成犯罪,但卻有人被他間接害死了。

這種情況法律審判不了,但還有良知審判,如果那人有的話。

不過,在這個武俠世界,只要你夠強,就可以快意恩仇,不用去管什麼法律和良知。

楊心婉知道蕭遠山是什麼樣的人,報仇也在情理之中,可如今自己和他人鬼殊途,又哪裡管得了蕭遠山報不報仇呢?

只能希望蕭遠山和峰兒平安了。

“我,可不可以去看看他們?”楊心婉有些膽怯的看向了霸王項羽。

“好。”項羽答應一聲就向上飛去,“以後你就跟着滄海好好修煉吧,終有一日,你們一家三口可以團聚的。”

“多謝霸王。”楊心婉暗歎一聲,也不知道是該希望那一日早日到來,還是永遠都不要,爲了團聚盼親人早死哪行。

很快,楊心婉見到了想見的人,但任憑她怎樣呼喊,對方都聽不到她的聲音,也看不到她。

蕭遠山還在那棵樹上打坐調息,看起來並無生命危險,而小蕭峰還在汪劍通懷裡抱着,許是哭累了,已經睡着了。

汪劍通臉色不太好,衣襟溼了一大片,而且還得小心翼翼的抱着孩子,一動都不敢動,生怕把孩子吵醒,他可沒奶啊……

ωωω¸ тт kдn¸ co

玄慈和智光這會兒也把活着的人搶救過來,大家一起療傷,那些屍體整齊的躺在旁邊,沒有人想得到,這場伏擊會是這樣一個結局。

衆人心中都有所懷疑,是不是慕容博的消息本就有誤,所謂的前往少林盜取秘籍一事本就是子虛烏有,遼國有此等高手,還需要少林七十二絕技幹嘛?

玄慈隱隱有所猜測,卻又不能十分確定,一切還要等見到慕容博之後才能真相大白了。

不過,鶴雲道長的行爲也很可疑,正是他最先發現了蕭遠山的隊伍,也是他一劍殺掉了蕭遠山的妻子,讓這場誤會再無迴旋餘地。

只是鶴雲道長的屍首都慘成了這個樣子,再怪罪也沒用了。

衆人恢復了體力之後,就把屍體該埋的埋,該送回本家的送回本家,並且相約保密不說出這件事的真相。

畢竟這事見不得光,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真要是鬧得天下皆知,丟的也是整個中原武林的臉面。

好在伏擊的地點是在雁門關外,蕭遠山絕筆所在的位置也極爲偏僻,一般人也不會看到。

有的人提議把那些字毀去,但汪劍通不同意,玄慈也覺得這麼做不妥,萬一遼國那邊知道蕭遠山來大宋的消息,在其失蹤後完全可以一口咬定是在大宋被殺的。

有這絕筆在此,非但能證明出事地點在雁門關外,而且還能證明蕭遠山是自盡而亡的,他死了妻子,中原這邊也死了十幾位高手,雙方也算扯平了。

當然,沒有人找到蕭遠山的絕筆更好,所以有人做賊心虛找了一些泥土遮蓋了一番,玄慈和汪劍通也只能視而不見了。

不管怎麼說,這次的行動殺掉了一個遼國高手,爲大宋消除了潛在的危機。

至於絕壁上寫的那些話,是真是假誰又在乎呢?人都已經死了,唯一的活口就是這個應該叫蕭峰的孩子。

智光和尚經過這次的事情之後頓悟良多,終於下定了決心出家爲僧,以後再也不殺生了,他時常會想,以前自己殺過的那些所謂惡人,就真的十惡不赦嗎?

玄慈和汪劍通結伴返回洛陽,兩個大男人又如何懂得照顧孩子,就算花錢僱奶媽照料,也不是長久之計,最後玄慈出了個主意,少室山下有一對姓喬的夫婦很適合做這孩子的養父母。

等這孩子長大一些之後,再進少林寺習武,成年後加入丐幫還是留在少林由那孩子自己決定,既然孩子的生母是中原人,那這孩子就留在大宋吧,從此以後再無蕭峰,只有喬峰。

汪劍通在瞭解了那對夫婦的情況之後也同意了,並且在心裡存了收徒的念頭,虎父無犬子,其父武功高強,這孩子的習武天賦也必定是不差的。

就這樣,玄慈回到洛陽就把幼年蕭峰送到了少室山下農家喬三槐夫婦處寄養。

而玄慈自己,這一路反思了許多,那女子慘死的情景和孩子的哭聲,以及蕭遠山跳崖自盡的畫面,讓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發生這樣的慘劇,他這個帶頭大哥難辭其咎。

還有那些在此戰慘死的中原豪傑,自己以後該如何面對他們的親人啊!

第478章 敬思第17章 垓下鏖戰(十)第395章 神通第101章 活見鬼第529章 滅!第209章 立斬樊噲第229章 俠之大者第280章 昆陽決戰(十七)第187章 桀紂之主第298章 卡牌第425章 嫩第374章 又雙叒第125章 東城之戰(二)第112章 睢陽之戰(終)第510章 鏖戰第17章 垓下鏖戰(十)第434章 雙雄第159章 驚喜大禮第90章 決戰九江(十九)第212章 報仇第362章 碾壓第19章 四面楚歌(二)第236章 王莽第402章 衝宵洞第190章 謝主隆恩第498章 崛起第357章 墜落第492章 難題第80章 決戰九江(九)第561章 紙片第613章 決戰(四)第248章 內外夾擊第133章 應急之法第34章 風箏第442章 幸運第120章 寧死不渡第381章 大理段氏第328章 永夜(十二)第527章 神裝第120章 寧死不渡第456章 追蹤第427章 埋伏第66章 請君入甕第425章 嫩第253章 劫糧第363章 離別第603章 援兵第298章 卡牌第245章 撲朔迷離第284章 昆陽決戰(二十一)第306章 自殘第278章 昆陽決戰(十五)第75章 決戰九江(四)第414章 上少林第564章 埋伏第75章 決戰九江(四)第162章 執法精英第354章 再談白登第450章 一鍋端第24章 突圍(二)第336章 永夜(終)第480章 消失第432章 忍藏第120章 寧死不渡第537章 元能第240章 切磋第474章 友軍第597章 護駕第453章 狠人第53章 一人足矣第578章 人質第64章 樊噲快跑第323章 永夜(七)第416章 賭了第250章 羣英薈萃第381章 大理段氏第313章 獠牙第499章 希望第177章 雷雲第594章 對羽第141章 長樂宮第72章 決戰九江(一)第18章 四面楚歌(一)第172章 老鬼第402章 衝宵洞第367章 戰逍遙第336章 永夜(終)第383章 天龍寺第156章 上邪!(爲言長老加更!)第309章 套牢第206章 盟約第603章 援兵第350章 軍臣第372章 驚變(一)第323章 永夜(七)第342章 試驗第192章 平安歸來第606章 結果第154章 又殺了一次第538章 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