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悟,就是像王觀瀾一般,無意中讀一篇佛經,突然之間福至心靈,便悟透了一種神通,聽起來十分的不可思議,但卻是事實。
開悟,則是佛門能夠在中土立地生根的基礎。
任何一個人,只要懷着虔誠之心,頌讀佛經,短則十年,長則五十年,便會有極大的機會開悟,得到一門佛門神通,即使沒有虔誠之心,只要你堅持頌讀佛經超過五十年以上,也有一半的機會悟通一門佛門神通。
這個就不得了了!
五十年,在普通人的眼中十分的悠長,幾乎是半輩子的事情,可是對於一名修煉有成的武者來講,卻並不長,煉氣四層的武者就會平添五十歲的壽元,御氣境活的更長,對他們而言,花個五十年的時間堅持讀經便能夠獲得一門神通,絕對是一件划算至極的事情,要知道,普通的道術,即使是修煉到煉氣高層,也只是能夠修習一些符法而已,與神通相比,何止天差地別?如果沒有佛門神通,這世上九成九的武者都只能夠期待突破煉氣九層的那一瞬間悟得一門神通罷了,而能夠突破煉氣九層的武者又有幾人呢?
武者踏入煉氣七層都是萬中無一,突破煉氣九層,又是萬中無一,這樣算起來,一億名武者之中,最多也只有一名武者能夠悟透神通罷了,相比之下,佛門神通便是一條捷徑了。
故而,佛經大盛!
許多武者在修煉武學的同時,都會選定一本佛經頌讀,這樣一來,即使三十年後無法突破煉氣九層,也能夠有一門神通傍身,何樂而不爲呢?
甚至有許多人,從一懂得說話,便被教授佛經。
故而,佛門神通大盛!!
當然,取巧也不是沒有代價的,佛門神通也有侷限之處,不是佛門神通,所有神通都有這個缺陷,也不能說是缺陷,只是一個平衡的問題,許多人悟透了佛門神通,但是本身的實力卻並不沒有到達施展神通的地步,比如說王觀瀾這般的,突然之間頓悟出一門佛門神通,但是限於種種原因,人也只有一刀之力罷了,只能出一刀,一刀之後,他身體中的內氣與精神便會被完全抽空,只能作爲保命奇襲之用,不過,即使如此,也足以讓人趨之若鶩。
一百零八種小神通,三十六種大神通,九種無上神通!
這就是佛門在中土盛行,紮根的保證,是基礎,而一部分武者修煉了佛門神通之後,發現,佛門神通與佛門武道配合起來使用,威力更盛三分,佛門武道自然也就流行了開來,這樣,便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佛門也漸漸的興盛了起來。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飯,那創出佛門神通的大能也不可能逆轉,在佛門興盛的萬餘年來,通過開悟得到的神通只能侷限於一十八種,而這一十八種小神通便被稱之爲佛門的護法神通。
但是頓悟就不同了,頓悟出來的神通,可以是一百零八種小神通中的任意一種,甚至有些逆天的傢伙還能夠頓悟出三十六種大神通中的一種來,當然了,這種頓悟出大神通的事情,也是從佛門流傳出來的,真假卻是不得而知。
而且,比起開悟來,頓悟出來的神通還有一個優勢,那便是一次性的頓悟便能夠將一門神通理解透徹。
開悟得到的神通,只是學會,想要完全掌握,理解其中的真正奧妙,還需要時間來打磨,而頓悟,則是直接理解神通的全部奧秒,只需要時間去熟悉便行了。
因此,頓悟神通,比起開悟神通來,要難的多,也有價值的多,近百年來,頓悟佛門神通的屈指可數,而這屈指可數的人,除了那半道隕落的,剩下的俱都成就極大。
現在王觀瀾頓悟了一門佛門神通,別的不說,至少在這寧王府中的地位便會大大的提高,成爲除了幾位嫡子之外最爲重要的一名王子,這一點,從今天來講武的人是誰便能夠清楚的看的出來。
頓悟佛門神通,與刀道有關!
一百零八種小神通中,與刀道有關的神通共有五種,分別是金剛伏魔刀、菩提鎮法刀、金鵬展翅刀、大阿修羅刀與地藏本願刀,其中金剛伏魔刀乃是一十八中佛門護法神通之一,是最爲常見的刀道神通,菩提鎮法刀屬於佛門秘傳,一直是佛宗大派的不傳之秘,金鵬展翅刀是傳說中那些皈依佛門的妖族才能夠領悟的神通,大阿修羅刀則每逢殺劫方出,能夠參悟出來的都是殺伐果斷,雙手沾滿血腥之輩,即使是在佛門之中,也算得上是一個禁忌。
菩提鎮法刀,王觀瀾頓悟出來的那門神通一定是菩提鎮法刀!
幾乎所有的人在這一瞬間都是這般判斷的,大阿修羅刀與金鵬展翅刀王觀瀾能夠頓悟到的機會極少,金剛伏魔刀是佛門的護法神通,世上懂得的人不少,如果放在別的地方或許還算是稀奇,能夠頓悟出這門神通也算是一個好的苗子,但是在這寧王府,則不值得如此的重視,因爲在寧王府所供養的寺廟之中,便有一名主持,三個和尚懂得這門神通,這樣一來,最有可能的,便只有菩提鎮法刀了。
菩提鎮法刀不屬於一十八種護法神通,而是屬於佛門秘傳神通,這種秘傳神通獲得的方式只有兩種,一是像普通的神通一般,得到秘傳法門修煉,另外一種則是頓悟,像王觀瀾這般頓悟得到這門法門,在旁人的想象之中,這是王觀瀾獲得的最大可能。
爲什麼不會是地藏本願刀?
拜託,這地藏本願刀和大忿怒明王劍號稱佛門兩大殺器,別說是普通人,便是號稱現如今佛門第一的大雷音寺都沒有的傳承,佛門神通傳播三千年,從來沒有人能夠通過開悟和頓悟的方法悟出這一門小神通的,王觀瀾自然也就不可能了。
這妙叔剛纔也只是說他悟出了小神通,並沒有說哪種神通,所以,旁人自然也不會往這方面去想。
…………
…………
寧王府,三希堂
這是一處古樸雅緻的所在,青松繞堂,苔蘚蔓階,堂後還有一片池塘,只是似乎久長無人打理,顯得有些破敗了。
王觀瀾跟在妙叔的身後,走在碎石小徑之上,目光四下游移,對於這個地方,他有着濃烈的好奇心。
對於他這樣的庶子而言,寧王府中有許多地方都是他沒有去過的,這三希堂便是其中之上。
寧王府三希堂對府中人而言,並不是什麼秘密,相反,這是府中一個大大有名的地方,寧王王必成在作爲王府世子時,便住在這裡,不過,這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
王必成雖然是上一任寧王的嫡子,不過少年時代過的並不好,這小小的三希堂也不過與王觀瀾母子現在所居的那個小院子條件好。
繼承了寧王之位後,王必城自然是搬到了王府的中宅,不過,或許是習慣使然,或許是念舊的緣故,王必成雖然搬入了中宅,但是他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呆在這三希堂中,中宅,只是他處理公事的地方,或者說是一個辦公的場所,面子上的事情,在那裡處理,而私底下一些重要的事情,都是在三希堂完成的。
正是因爲如此,這個地方早已經變成了王府中最爲緊要的幾個地方之一,王觀瀾這個地位不高的庶子,自然也不會有多少機會進到這個地方來。
不過今天,他來了。
“拜見父王!!”王觀瀾對王必成的印象很深,不過這些印象都來自於他的前一個記憶,在這具身體之中的新靈魂對於這個便宜老爸的印象和觀感都不是很好,因爲他一次也沒有見過。
“看來我一直都小看了你!”坐在一張老舊的太師椅上的王必成同樣也在觀察着自己的這個兒子,“你的表現,讓我吃驚!”
王觀瀾輕輕的一挑眉頭,擡頭道,“書讀的太多了,做事不免有些衝動!“
“這倒是有趣,書讀多了,應該更沉穩纔是!”
“讀書明理,遇上不合規矩的事情,自然會想要糾正,碰到不守規矩的人,自然會想要教訓!”王觀瀾的平靜的應道。
“哦,這話聽着倒也新鮮,不過也能說的過去,只是,今天你做的事情就合規矩嗎?你可是生生的冤殺了一人啊!“
“冤殺?!”王觀瀾皺了皺眉,“那蠢貨的生死,自有家法來決,與我卻是無甚干係了!”
“你可知道,他是四管家的兒子?!”
“只要不是您的兒子,終歸還是一個奴才,一個奴才的生死,不至於驚動父王!”王觀瀾波瀾不驚的道,“更何況,四管家也該是個懂規矩的!”
“水至清則無魚,王府那麼大,有一兩個不守規矩的也不稀奇!”
“便是府中的下人都不守規矩,他也該守規矩,否則,王府的管家之職,豈不是太兒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