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直搗黃龍(四)(大結局)

“上,搶城!”

對於守軍的孱弱與蠢笨,張數自是欣賞得很,也自不會有甚客氣可言,一聲令下,旋即便聽中軍處鼓聲隆隆暴響中,兩個師的華軍將士立馬狂呼着戰號,有若潮水般向城牆方向衝了過去。

“快,上城,上城!”

儘管城頭上已然空無一人,可華軍這等大規模的出擊架勢一出,聲勢着實太大了些,躲在藏兵洞中的高句麗守軍立馬便被驚動了,隨着守將一聲令下,當即便有大批高句麗將士蜂擁着從數處藏兵洞中衝了出來。

“轟、轟、轟……”

高句麗守軍方纔剛在城上露了個頭,早有準備的華軍炮兵們立馬便引燃了刻意截斷了的引繩,但聽一陣茲茲聲響過之後,剛纔沉寂下來的大炮又開始了轟鳴,一枚枚碩大的開花彈密集如雨般向城頭砸了過去,可憐高句麗守軍立足未穩之下,再遭炮火之洗劫,當場便陷入了崩潰狀態之中,也沒管守將如何催逼,呼啦啦地全都又躲進了藏兵洞去了。

“嘭、嘭、嘭……”

沒等城頭的硝煙散盡,華軍的衝城部隊便已趕到了城牆之下,一架架雲梯快速豎起,又重重地砸在了城牆之上,趴在雲梯頂端的敢死隊員藉助着這等衝力,飛速地翻過了城頭,而此時,高句麗守軍們都還在藏兵洞中瑟瑟發抖不已。

“漢賊上城了,漢賊上城了……”

就在華軍先頭部隊飛速順梯上城之際,終於有一名機靈的高句麗士兵發覺到了不對,當即便扯着嗓子狂嚷了起來,很快,大批高句麗士兵又在各自上司的催逼下,硬着頭皮往城上衝,可惜已然來不及了,上了城的華軍敢死隊員們早已有所準備,一通子集束手榴彈砸將過去,當即便將蠢蠢欲動的高句麗守軍炸翻了一大片,餘者無不驚悸萬分地往城下潰逃了去。

“追上去,殺啊!”

儘管上了城的華軍將士尚不甚多,也就不到一個連的規模而已,可這一見高句麗守軍潰敗而逃,立馬便呼喝着銜尾直追了過去,直殺得高句麗守軍人仰馬翻,潰逃之勢一發便不可收拾,很快,整個甕城都已落入了華軍的掌控之中,隨着甕城門以及正門的城門被華軍先頭部隊從內裡推開,大批的華軍步騎蜂擁着便衝進了城中。

抵抗不是沒有,只可惜冷兵器怎麼也不可能是華軍的槍炮之敵手,更別說華軍還有着手榴彈這等巷戰之利器,高句麗軍所築起來的街壘在華軍的輕便步兵炮面前,就跟豆腐渣一般不經打,戰事很快便從城門處向城市正中的王城蔓延了去,不止是南門處的華軍進展極快,攻擊西門的第二軍也自不遑多讓,殺進城中的時間也就只比南門稍稍慢了半柱香左右而已,兩路大軍猛衝猛打之下,很快便殺到了有着高大圍牆掩護的王宮。

“快,將臼炮。重炮都推上來,給老子轟!”

經十數代國王之經營,高句麗的王城相當之堅固,城牆高大厚實,並不比外城差多少,守軍也還有着近五千之多,哪怕都是些不太經打的御林軍,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居然硬是仗着地利之優勢,擋住了華軍的試探性攻城,對此,負責攻打王城的第一軍軍長蕭正波自不免爲之火大不已,暴跳如雷地便着人去將臼炮與重炮都調到了王城正面的小廣場上。

爲了儘快粉碎高句麗軍的最後頑抗,華軍可是下足了血本——不大的廣場上硬是架上了六門臼炮以及十二門重炮,以致於輕便步兵炮都沒了擺放的位置,不得不撤到了廣場兩旁的宮道上。

“轟、轟、轟……”

隨着臼炮與重炮的接連開火,看似堅固無比的王城正門之城門樓很快便被轟塌,不僅如此,包了銅釘的兩扇厚實宮門也被重炮的連續轟擊炸成了碎片,到了此時,阻礙華軍進宮的最後障礙也已蕩然無存。

“衝進去,休走了淵蓋蘇文老兒,殺啊!”

見得王城正門已然洞開,蕭正波自是不會有絲毫的猶豫,一揮手,運足了中氣地狂吼了一嗓子,旋即便見大批華軍將士呼喝着戰號,勢若奔雷般地順着殘破的城門衝進了王城之中,可憐高句麗守軍戰鬥力本來就不強,又正自惶惶不安之時,哪可能擋得住華軍的猛衝猛打,戰火很快便蔓延到了勤政殿附近。

“大莫離支,不好了,漢賊殺進宮了,您還是趕緊走罷。”

饒是外頭的喊殺聲已是震天狂響了,可一身整齊甲冑的淵蓋蘇文卻兀自神情寧靜地端坐在勤政殿的前墀下,好整以暇地提筆速書着,渾然一派無事人之模樣,哪怕是一名親衛將領渾身是血地闖了進來,也沒見其擡一下頭。

“走?呵呵,哈哈……”

聽得親衛將領的嚷嚷之聲,淵蓋蘇文最後寫了幾個字之後,這才放下了筆,滿臉悲嗆之色地仰頭狂笑了起來。

“大莫離支,您……”

這一見淵蓋蘇文的舉止明顯不對,前來稟報的親衛將領自不免便有些急了,大踏步地便要上前去拽淵蓋蘇文的手。

“呯、呯!”

沒等那名忠心耿耿的親衛將領拉到淵蓋蘇文的胳膊,只聽兩聲槍響過後,那名親衛將領的胸膛上突然冒出了兩個血洞,大股大股的鮮血就此狂噴而出,其魁梧的身子猛地便是一僵,待要再說些甚之際,渾身的氣力已隨鮮血的快速流失而耗盡,也就只抽搐了幾下口角,便已是轟然倒在了地上,唯有伸出去拽淵蓋蘇文胳膊的手依舊筆直地向前伸着。

“此獠是淵蓋蘇文,哈,抓到大魚了,弟兄們,上,抓活的!”

槍響過後,一名華軍營長領着十數名士兵從殿門處衝了進來,但見華軍營長手腳麻利地從上衣的口袋中掏出了張畫像,與兀自端坐在文案後頭的淵蓋蘇文一比對,登時便興奮得狂吼了一嗓子。

“不許動,舉起手來!”

“老賊,站起來!”

“老狗,還敢裝腔作勢,找死!”

……

隨着華軍營長一聲令下,緊隨其後的十數名士兵立馬持槍衝上了前去,用刺刀逼住了淵蓋蘇文的各處要害。

“放肆,某乃高句麗大莫離支,又豈是屈膝投降之輩,爾等欲要辱某,休想,哈哈……呃!”

淵蓋蘇文乃驕傲無比之人,又豈肯去當帝國的階下囚,死志早萌之下,早早便已服下了毒藥,面對着十數柄刺刀的威逼,只見其猛地一拍文案,盛氣無比地便呵斥了衆華軍官兵們一番,末了更是仰頭髮出了一陣狂笑,只是笑聲未消,一大股污血便已從其口中狂噴而出,頭一沉,人已重重地趴在了文案上。

“報告營長,這老賊沒氣了!”

這一見淵蓋蘇文轟然倒下,十數名圍在其身旁的華軍士兵們自不免皆是一驚,自有一名機靈的士兵緊着伸手試了下淵蓋蘇文的鼻息,很快便確定了此獠已然身亡之事實。

“孃的,便宜了這老狗了,砍下首級,交差去!”

沒能活捉淵蓋蘇文這麼個重要目標,華軍營長自不免火大不已,可也沒轍,只能退而求其次,揮刀砍下了淵蓋蘇文的腦袋,提溜在手,就此出殿找蕭正波邀功去了……

鹽州郡,剛接到淵蓋蘇文的告急信,高句麗軍主帥劍鐵鑫正自緊急調兵遣將,準備率部回援平壤,可都還沒等他率部動身呢,平壤處便來了名報馬,送來了高藏王的親筆勸降信,言稱平壤已然被華軍攻破,淵蓋蘇文畏罪自盡,高句麗已亡,爲蒼生計,已不宜再起戰端,要求劍鐵鑫就此向華軍請降云云。

劍鐵鑫接到高藏王的信函之後,失聲大哭了一場,而後將軍中衆將全都召到了中軍帳,宣佈了高藏王的命令,決意全軍歸降帝國,諸將們聞知國已滅,也自都沒了戰心,各城先後向華軍投降,殘存的三十五萬大軍齊解甲,高句麗國滅已成定局,其後雖還有些零星的抵抗,可在華軍強大的武力面前,那些叫囂着復國的狂熱分子不過都只是些待宰的羔羊罷了,根本不可能掀起甚大的浪花……

瑞明十六年九月中旬,帝國平滅高句麗,生擒高藏王,淵蓋蘇文畏罪自盡,帝聞之大悅,下令犒賞三軍,大封有功之臣,又詔令將遼東細分爲遼寧、吉林、黑龍江以及朝鮮四省,並詔令第一、三集團軍在朝鮮省暫駐,次年兵進百濟與新羅。

瑞明十七年五月,帝國第一、第三集團軍在北海艦隊的配合下,分兵進剿百濟與新羅,連戰連捷,勢如破竹般地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裡便滅掉了兩國,將兩國之土地併入朝鮮省中,是爲帝國第三十六省。

瑞明十九年三月,帝國第二、五集團軍以文仲明爲統帥,兵出玉門關,一舉平滅西突厥,取其地爲新疆省,是爲帝國第三十七省。

瑞明二十年五月,帝國以吐蕃不臣之理由,着第一、六集團軍,以兵部尚書蘇定方爲統帥,兵進高原,八戰八捷,陣斬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滅其國祚,取其地爲西藏省,是爲帝國第三十八省。

瑞明二十三年,帝國海陸兩軍分進印度,滅掉了諸多印度邦國,但並未立省,而是設了都護府,以爲帝國第一塊殖民地,自此後,帝國便走上了一條殖民全球之道路,四大艦隊四下出擊,在陸軍的配合下,遠征土耳其以及歐洲各國,以二十年的時間,成就了獨霸全球之大業,張君武遂成天下之共主,被尊爲天皇帝,世界各國之國王無不以朝貢覲見天皇帝爲榮。

瑞明六十一年七月初二,張君武八十大壽,萬國來朝,時任首輔大臣的狄仁傑提議大慶,張君武以爲可,遂在承天門大宴羣臣並各國使節,宴後,張君武突感身體不適,急召太醫前來診治,卻未能奏效,病情轉急,臥牀月餘,依舊未見好轉。

瑞明六十一年九月初九,張君武深感不適,自覺大限已至,急召狄仁傑等從三品以上大員進宮,當庭由狄仁傑宣讀了遺照,傳位於皇三十六子張承國,是夜子時,帝駕崩於太極殿中,諡號:聖皇,次日,皇三十六子張承國登基,大赦天下,次年改元:祥平。

聞知一代大帝張君武龍歸大海,天下莫不悲痛萬分,時值送葬銘陵之際,關中百姓自發向京師麋集,隨行護送者多達三百萬之衆,沿途哭暈者不計其數……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461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下還是北上(一)第257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鐵血南陽(一)第249章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擊制勝(三)第635章第六百三十五章 橫掃舒州(五)第359章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取雁門關(三)第七百零二章 會攻伏俟城(三)第613章第六百一十三章 強勢碾壓(一)第16章第十六章 將軍神射第520章第五百二十章 臨洮之戰(五)第366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奇襲朔州(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白道決戰(五)第626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勢如破竹(一)第100章第一百章 以正合,以奇勝(五)第483章第四百八十三章 甕中捉鱉(二)第632章第六百三十二章 橫掃舒州(二)第470章第四百七十章 定計平河北第518章第五百一十八章 臨洮之戰(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四面楚歌(一)第244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榆中之戰(二)第561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二)第421章第四百二十一章 真假劫營(一)第306章第三百零六章 忠臣之死第33章第三十三章 強取洛口倉(一)第624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搶灘登陸(二)第七百零二章 會攻伏俟城(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摧枯拉朽(四)第593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戰夷陵(四)第六百六十五章 白道決戰(四)第591章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戰夷陵(二)第395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一)第148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洛河之戰(一)第588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勇取九宮山(三)第50章第五十章 滎陽大戰(三)第七百零七章 現成的演練對象第256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野保衛戰(三)第230章第兩百三十章 巧戲薛舉(二)第137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急謀脫身(一)第102章第一百零二章 以正合,以奇勝(七)第121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少艾之慕(一)第521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夜襲龍支城(一)第103章第一百零三章 許昌會戰(一)第411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喋血張八嶺(二)第612章第六百一十二章 會戰鄱陽湖(四)第177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過河擊賊(三)第566章第五百六十六章 騎軍對決(四)第333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喋血宛洛大道(一)第274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中原大戰(一)第七百一十九章 遼東戰役(七)第641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輔公佑的末日(四)第130章第一百三十章 軟硬不吃(二)第174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再戰洛河(二)第156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灞水之戰(一)第475章第四百七十五章 反身一擊(二)第58章第五十八章 壁虎斷尾(四)第2章第二章 臨機決斷第437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襲敖倉(二)第237章第二雷百三十七章 雷霆一擊(一)第55章第五十五章 壁虎斷尾(一)第532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巧取居庸關(四)第4章第四章 突出重圍(二)第511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二)第556章第五百五十六章 背水一戰(二)第433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特種戰(一)第644章第六百四十四章 政體革新(一)第624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搶灘登陸(二)第25章第二十五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三)第226章第二百二十六章 扳回一局(一)第345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隴右鐵騎揚威(一)第253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南樑來犯第289章第二百八十九章 春季攻勢(三)第330章第三百三十章 殲敵於野(五)第69章第六十九章 雙洎河之戰(四)第161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瞬息萬變(二)第121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少艾之慕(一)第350章第三百五十章 猛攻太原城(四)第418章第四百一十八章 挫敵鋒銳(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機突現第454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二)第80章第八十章 官渡之戰(二)第492章第四百九十二章 天網恢恢(二)第406章第四百零六章 虛情假意(二)第373章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點打援(四)第470章第四百七十章 定計平河北第531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巧取居庸關(三)第141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急謀脫身(五)第280章第二百八十章 只要人不要地(二)第456章第四百五十六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四)第268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一盤棋(一)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非川陷阱(四)第七百一十八章 遼東戰役(六)第37章第三十七章 隱憂重重(一)第306章第三百零六章 忠臣之死第581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血戰襄陽(一)第471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圍魏救趙(一)第43章第四十三章 各方博弈(四)第130章第一百三十章 軟硬不吃(二)第144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取武關(一)第148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洛河之戰(一)第20章第二十章 堂堂之陣(三)第497章第四百九十七章 誘敵入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