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四面楚歌(一)

<h3class="read_tit"></h3>

面對着華軍鐵騎的龐大壓力,夷男根本不敢回身去救援正被華軍圍殲的己方後隊,只管拼着老命地向北方狂逃不已,在他想來,有了耶古索必所部的獻祭,遠道而來的帝國騎軍應是能滿足了纔對,遺憾的是他明顯低估了華軍的決心,就在夷男一口氣逃出了五十餘里,正打算停下來休整上一番,順便收攏一下被打散了的後隊兵馬之際,卻不曾想帝國騎軍的先頭部隊已然快速追了上來,無奈之下,夷男只能率部接着逃,一日一夜急行了四百餘里,總算是逃到了大青山,卻依舊未能擺脫華軍的窮追不捨,兩軍幾乎前後腳進入了大青山地區,最終,夷男率薛延陀潰兵依山列陣,靠着地利之優勢,暫時逼退了華軍的追殺。

大青山位於陰山山脈的中段,方圓數百里皆丘陵山地,草木茂盛,本是東突厥汗國最重要的夏季牧場之一,每到春末夏初,總有大量的部落趕着牛羊馬匹來此放牧,往往會遷延到深秋才離開,可今年的大青山一帶卻是早早便沒了人煙,此無他,概因今歲的瘟疫之源頭便是在大青山,受此影響,諸多原本在此遊牧的部落早在盛夏之前便已遠走他鄉了,如此一來,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就擺在了兩軍的面前——糧秣的補給。

於華軍而論,補給線漫長固然是件令人頭疼不已之事,可好在有着足夠的步軍之支援,再加上帝國早就從草原徵調了大批的各部青壯,人力並不缺乏,儘管耗資巨大,可總歸是能做好後勤之補給的,可對於薛延陀近十萬的潰敗之師來說,後勤補給無疑便是個致命的難題了——薛延陀大軍秉承東突厥汗國的傳統,大軍出征之際,皆攜帶大批的牛羊以爲糧秣,可在長達四百餘里的追擊戰中,急於奔命的薛延陀大軍根本顧不上那些殿後的牧民們,結果就導致了大批牛羊馬匹被華軍所擒獲,待得撤到了大青山之際,薛延陀大軍原本擁有的近六十萬只牛羊馬匹也就只剩下三分之一而已,僅僅只夠近十萬大軍半個月之用,無奈之下,夷男不得不一邊派人去往長安請求議和,一邊緊着去信國中,勒令留守汗庭的長子大度設趕緊設法綢繆一批牛羊送來大營。

“報,稟大俟斤,不好了,南蠻軍大舉殺過戈壁,離此已不足五十里了!”

大度設乃是孝子,這一聽自家老父兵敗無糧,登時便慌了神,趕忙將汗庭留守之五千精銳派出了大半,到各部落去徵集牛羊馬匹,以備供應前線,卻不曾想他纔剛派出徵糧人馬沒多久,就有一騎報馬匆匆趕到,給大度設帶來了條噩耗。

“什麼?怎會如此?來了多少兵馬,何人領的軍?”

大度設壓根兒就沒到華軍會橫渡大漠而來,當即便慌了神,霍然而起之餘,已是一迭聲地喝問了起來。

“回大俟斤的話,兵馬不知多少,皆騎乘,應在十萬以上,領軍大將乃是南蠻軍大都督李靖。”

這一見大度設慌亂若此,前來稟事的報馬自是一刻都不敢耽擱,緊着便給出了個大體的答案。

“嘶……”

大度設原本心驚歸心驚,卻也並未完全絕望,在他看來,有着戈壁的掩護,華軍縱使長驅而來,兵馬也應不會多到哪去,可卻萬萬沒想到華軍居然是數以十萬計,這等強大的兵鋒別說眼下空虛到了極點的汗庭無法抵禦,就算薛延陀主力大軍盡在國中,怕也難與華軍爭鋒,一念及此,大度設忍不住便倒吸了口涼氣,竟是就此傻愣住了。

“大俟斤,南蠻軍兵行甚速,您還是趕緊拿出個章程來罷。”

汗庭留守大將額必咄等了片刻,見大度設兀自沒個反應,不由地便急了,趕忙從旁進諫了一句道。

“啊……哦,撤,快撤!”

漢庭留守之兵力如今就只剩下三千五百之數,大度設哪敢留下來跟華軍硬碰,被額必咄這麼一提醒,當即便猛醒了過來,一邊手忙腳亂地向外衝,一邊惶急無比地便狂嚷了一嗓子。

大度設是逃了,而且逃得飛快,金帳不要了,財貨也不要了,牛羊馬匹甚至家眷也都顧不得了,至於寄居在汗庭的頡利可汗麼,大度設根本連通知都不曾去通知一聲,自顧自地領着三千五百騎兵便往狼居胥山狂衝而去,指望着阿史那蘇尼失能聚衆擋住帝國之兵鋒。

“衝進去,不降者皆殺無赦!”

五十里之距對於發足狂奔的騎軍而論,實在不算是段多長的距離,就在大度設率部剛逃走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羅士信便已率三萬先鋒騎軍趕到了薛延陀金帳大營之外,這一見營中一派的大亂之景象,羅士信自不會有絲毫的遲疑,一聲令下,率部便衝進了營中。

“報,稟大將軍,抓到頡利可汗了!”

三萬大軍有若潮水般衝進了營中,根本就不曾遭遇絲毫的抵抗,所過處,那些慌亂的汗庭權貴以及僕役們無不戰戰兢兢地跪地請降,很快,大營便已被華軍徹底控制住了,自有一名校尉緊着跑來向羅士信報喜。

“嗯,別管那個廢物,大度設小兒何在?”

如今東突厥已滅,頡利可汗手下無兵無將,甚至連家眷都沒有,就只是一個光桿司令而已,以羅士信的心高氣傲,哪會將這等無用之廢物放在心上,他關心的只是此行最重要的目標——大度設的去向。

“回大將軍的話,暫時不知此獠逃向了何處。”

這一聽羅士信問話的語氣不善,前來稟事的校尉哪敢再喜笑顏開,趕忙一低頭,謹慎地解釋了一句道。

“哼,傳令下去,細審諸般人等,有得知消息者,重賞,隱瞞不報者,皆殺!”

聽得那名校尉如此說法,羅士信的眉眼立馬便倒豎了起來,沒旁的,大度設乃是夷男的長子,儘管不是嫡子,可卻是坐鎮汗庭的監國之人,若是被此獠逃了去,後患必巨,而這,顯然不是羅士信所樂見之結果。

“報,稟大將軍,據查,大度設已率三千五百餘騎逃向狼居胥山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屠刀之下也必有軟骨頭,在華軍將士發了狠的情況下,消息自是很快便打探了出來,自有一名郎將將此消息稟報到了羅士信處。

“狼居胥山,嘿,傳本將之令,着薛萬鈞率五千兵馬留守金帳,等候主力之到來,其餘各部即刻集結,跟本將一道殺向狼居胥山!”

從秦漢時起,狼居胥山就一直是草原民族的聖山,自匈奴開始,但凡能取得草原霸主地位的民族無不將狼居胥山當成祖庭,也就值到了始畢可汗掌權之際,方纔將東突厥的汗庭移到了漠南,縱使如此,狼居胥山一帶依舊聚集了大批的東突厥部落民,由沙鉢羅設可汗阿史那蘇尼失統領,有控弦戰士近五萬騎,實力不可謂不雄厚,然則羅士信卻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一聲令下之後,率部便往東北方向絕塵而去了……

“報,稟大將軍,前方八里處有大批騎軍正列陣以待我軍,看旗號,應是沙鉢羅設可汗所部,兵馬約有四萬之數。”

儘管是在追擊殘敵,然則畢竟人生地不熟,羅士信自是不敢掉以輕心了去,追擊的速度並不算快,一路上更是偵騎四出,以防遭敵騎之伏擊,這等小心自不是沒有道理的,這不,兵行三日之後的午時,一騎哨探便帶來了條重要之消息。

“傳令下去,全軍即刻下馬休整,用膳,一個時辰後兵進狼居胥山!”

這一聽前方有大軍攔路,羅士信當即便來了精神,但卻並未下令急攻,而是緊着便下了道休整之將令,打算養足了馬力再去破敵。

“報,稟大將軍,沙鉢羅設可汗派其子阿史那思忠前來面見大將軍,自言有要事要稟。”

就在華軍轉入就地休整沒多久,又一騎哨探疾馳而來,衝着羅士信便是一個單膝點地,緊着稟報了一句道。

“哦?帶上來!”

儘管搞不懂對方在戰前派人前來的意圖何在,然則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原則,羅士信還是不會輕易去觸犯的,哪怕心裡頭其實並不情願跟來使扯淡,可略一猶豫之後,還是決定先見見人再做定奪。

“某,沙鉢羅設可汗之長子阿史那思忠見過大將軍。”

哨探應諾而去後不多久,便即引着一名身着突厥軍制式甲冑的青年將領又轉了回來,但見其人大步行到了昂然而立的羅士信身前,緊着便躬身行了個禮,用很是流利的漢語自報了家門。

“嗯,何事,說罷。”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見得對方禮數如此周全,羅士信儘自不耐得很,也自不好給其臉色看,可也沒甚多的客套之言,無可無不可地便發問了一句道。

“大將軍明鑑,某奉我父汗之命前來向大將軍情降。”

饒是羅士信的態度遠談不上友善,可阿史那思忠卻並不敢有甚怨言,很是恭謙地再度躬身行了個禮,說出了句令羅士信大感意外的話來……

第六百九十三章 再戰曼頭山(一)第563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騎軍對決(一)第393章第三百九十三章 營救人質(二)第158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灞水之戰(三)第519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臨洮之戰(四)第七百一十二章 不對稱戰爭(五)第101章第一百零一章 以正合,以奇勝(六)第247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擊制勝(一)第158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灞水之戰(三)第403章第四百零三章 兵敗如山倒(九)第542章第五百四十二章 華麗的脆敗(二)第213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潼關風雲(二)第315章第三百一十五章 血肉磨坊(三)第523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各個擊破(一)第605章第六百零五章 巧取襄陽(六)第390章第三百九十章 兵出函谷關(一)第314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血肉磨坊(二)第611章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戰鄱陽湖(三)第170章第一百七十章 遍地烽火(三)第342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王敗寇(一)第117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曲徑通幽(二)第356章第三百五十六章 李唐的覆滅(六)第629章第六百二十九章 奇襲望江城(一)第459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窮途末路(二)第91章第九十一章 大破無上軍(五)第七百零八章 不對稱戰爭(一)第84章第八十四章 官渡之戰(六)第641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輔公佑的末日(四)第229章第兩百二十九章 巧戲薛舉(一)第155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因變而變(四)第133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軟硬不吃(五)第187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步步爲營(四)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非川陷阱(三)第七百零七章 現成的演練對象第433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特種戰(一)第106章第一百零六章 許昌會戰(四)第140章第一百四十章 急謀脫身(四)第243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榆中之戰(一)第211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霸王硬上弓(二)第35章第三十五章 強取洛口倉(三)第七百一十三章 遼東戰役(一)第174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再戰洛河(二)第455章第四百五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三)第59章第五十九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617章第六百一十七章 強勢碾壓(五)第488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衆叛親離(二)第4章第四章 突出重圍(二)第564章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軍對決(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誤卿卿性命(二)第620章第六百二十章 以誠相待(二)第30章第三十章 行險一搏(一)第559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孤注一擲(三)第513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四)第599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死一人活一城第27章第二十七章 算與反算(一)第479章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襲安次城(一)第318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強取霍邑(一)第157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灞水之戰(二)第469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四)第334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喋血宛洛大道(二)第157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灞水之戰(二)第338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喋血宛洛大道(六)第六百五十四章 埋頭準備第168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遍地烽火(一)第七百零五章 大追殺(三)第263章第二百六十三章 懲戒之戰(三)第310章第三百一十章 韓信嶺攻防戰(二)第55章第五十五章 壁虎斷尾(一)第六百七十八章 攻守轉換(四)第554章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渡平水(三)第182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城大捷第42章第四十二章 各方博弈(三)第42章第四十二章 各方博弈(三)第538章第五百三十八章 弄巧成拙(三)第348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猛攻太原城(二)第274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中原大戰(一)第217章第二百一十七章 分兵拒敵第10章第十章 大路朝天(二)第220章第二百二十章 兵進雍城(二)第511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二)第516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臨洮之戰(一)第六百七十八章 攻守轉換(四)第535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開門見紅(三)第497章第四百九十七章 誘敵入彀(二)第449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決戰桑園(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守轉換(三)第475章第四百七十五章 反身一擊(二)第2章第二章 臨機決斷第355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唐的覆滅(五)第108章第一百零八章 許昌會戰(五)第99章第九十九章 以正合,以奇勝(四)第393章第三百九十三章 營救人質(二)第58章第五十八章 壁虎斷尾(四)第209章第二百零九章 安定關中(三)第418章第四百一十八章 挫敵鋒銳(一)第471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圍魏救趙(一)第409章第四百零九章 性格決定命運(二)第310章第三百一十章 韓信嶺攻防戰(二)第461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下還是北上(一)第421章第四百二十一章 真假劫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