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巧取居庸關(一)

於銀灘一戰擊潰慕容長奚所部主力之後,徐世勣並未再驅兵向前,而是率部趕着繳獲來的十數萬牛羊以及萬餘戰俘兵退臨羌縣(今之湟源縣一帶),以被俘之吐谷渾士兵爲勞力,大肆修繕隋開皇五年曾修築的石堡城,依日月山安下了大營,擺出了一副待敵來攻之架勢。

瑞明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在彙集了匆忙從張掖等處撤回的四萬餘步騎以及收攏了慕容長奚、慕容寧兩部潰兵之後,吐谷渾軍總兵力已達二十一萬之衆,不甘心失敗的伏允親率大軍進軍金灘草原,與依託日月山設營的華軍展開對峙,然則大戰卻並未第一時間爆發,只是雙方遊騎間的小規模戰鬥卻是從不見消停過,與此同時,原本就不曾猛攻過玉門關的西突厥大軍更是徹底停止了斷斷續續的攻關,駐紮在離關城三裡開外的大營中,顯然是在等着華軍與吐谷渾軍的決戰之結果出來。

瑞明三年十月初一,西線戰報送至華軍永寧大營,張君武爲之龍顏大悅,除詔令兵部敘功之外,更是自掏內庫兩萬貫,重賞有功將士,並着令徐世勣總攬隴右、河西軍政大權,諄諄告誡其不必急戰,只消穩守便好,與此同時,又給屯駐在北拒馬河一線的李靖所部去了道密令,着其儘快出重拳收復居庸關北口,從側翼威脅囤聚在淶源一帶的突厥大軍。

“諸公,陛下有密令在此,着我部即刻發起攻擊,務必在最短時間裡收復居庸關,諸公對此可有甚看法否?”

這一接到張君武的密令,李靖自是不敢有絲毫的大意,緊着便將孟武、蘇定方等軍中大將喚到了中軍大帳,見禮方畢,也自無甚寒暄之虛言,開門見山地便轉入了正題。

“……”

居庸關乃是幽州之西面屏障,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此一條,但凡爲將者,都能看得個分明,更惶論帳中諸將皆名將之屬,又怎會不知拿下居庸關的意義之所在,實際上,早在蘇東方率部拿下了南口之際,諸將們便已多次提議趁機出兵收回北口了的,奈何全被李靖給駁回了去,眼下突厥汗國已多次加強北口之防禦了,再要去奪,難度無疑要高出了老大的一截,諸將們心中難免都有怨氣,一時間竟是無人開口言事,大帳中頓時便是一派的死寂。

“諸公應是知曉的,戰術當爲戰略所用,先前不打,那是因着火候未至,如今西北亂局已見曙光,西突厥蛇鼠兩端,吐谷渾自顧不暇,我河西、隴右皆已安穩,是到了該逼東突厥籤城下之盟的時候了,取居庸關一戰勢在必行,許勝不許敗,諸公皆須得用命纔是。”

儘管諸將們都不曾開口,可李靖卻是一猜便知諸將們心裡頭到底在想些甚,只是有些話,他又不好說得太明,也就只能是籠統地解說了幾句了事——帝國的軍事實力雖已不弱,但卻尚不具備滅掉東突厥之實力,更遑論江南還處在割據狀態之中,至少在不曾平定江南之前,帝國暫時無力北顧,故而,張君武定下的總體戰略便是以戰逼和,無論是對吐谷渾還是東西突厥都是這麼個原則,可問題是此番東突厥在河北一地如此肆虐,大肆殺戮漢人百姓,要直接說議和的話,民間非起大亂不可,換而言之,議和一事可以做不可以說,早前之所以不打居庸關北口,原因就在於那時西北之亂未定,東突厥縱使丟了居庸關,也不見得會退兵,戰事必然會進一步擴大,而這,顯然與帝國攘外必先安內的戰略思路不和。

“末將等自當謹遵大都督之令!”

李靖這麼一席話說得很是含糊,帳中袞袞諸將中,真正能聽得出箇中蹊蹺的或許只有蘇定方一人而已,可不管怎麼說,李靖都已有了解釋了,諸將們自是須得緊着表態上一番。

“定方對此戰可有甚想法麼?”

蘇定方先前眼神閃爍雖是隱蔽,可卻不曾瞞過李靖的法眼,在有心栽培於其之下,李靖第一個便點了其之名。

“大都督明鑑,南北口之間地勢狹窄,我軍雖衆,也自難以展開,正面強攻,雖能下之,卻恐折損頗巨,竊以爲不可取,當以奇勝之。”

這月餘時間以來,在沒仗可打的情況下,蘇定方可是沒少琢磨着如何攻取北口,早已有了取關之策,此際聽得李靖問起,自是信心滿滿得很。

“嗯,計將安出?”

李靖其實也自早有謀算,此際一聽蘇定方所言與自己所思不謀而合,眼神裡立馬便閃過了一絲嘉許的精芒,但並未有甚旁的表示,僅僅只是語調平緩地出言追問了一句道。

“回大都督的話,竊以爲當須得先以強攻吸引敵軍之主力,再設法以奇勝之,據末將所知,軍都山中有三條小路可通往長城,越之既可兵出北口,亦可沿長城攻向關城,箇中兩條小路因離關城較近,薛延陀賊軍於長城上屯兵不少,縱有特戰營之配合,欲強取亦難,唯第三條道較遠且偏,薛延陀賊子雖派有些兵馬守禦烽火臺,卻不足爲慮,下之不難,是時,我軍大可以一部沿長城壓向關城,另一部則兵出關外,以做威脅敵後路狀,賊軍必慌而撤走,關城唾手可得焉。”

蘇定方不愧是名將之屬,一番奇襲計劃當真說得個頭頭是道,直聽得帳內諸將盡皆頷首不已。

“此策大善,既如此,爾便與薛萬徹一道統兩萬精銳後日天黑出發,走小道進逼長城,三日後,於晚間發起攻擊,而後分五千兵馬出關,以爲疑兵之用,大部則沿長城而下,攻敵側翼,不得有誤!”

見得蘇定方所謀之策已足夠嚴謹,李靖也自無甚補充之言,直截了當地便下了決斷。

“末將遵命!”

蘇定方也是個大殺胚,只要有仗可打,他從來不介意艱難險阻,更遑論此策乃是他自己所定,而今又能親自實施,他自是不會有甚異議,緊着便躬身應了諾。

“欲吸引敵之主力於關城,當須得以重拳擊之,非精銳部隊不可爲也,吾意已決,着孟武將軍率本部兵馬前去叩關,薛萬均所部配合行事,爾二人即刻率部進軍都徑,兵逼北關,待得收復了北關之後,各部合兵一道,即刻兵進沮陽,強取之,不得有誤!”

隨手將從籤筒裡取出的箭令丟給了蘇定方之後,李靖又從籤筒裡取出了兩支令箭,緊着連下了數道將令。

“末將等遵命!”

強攻關城固然是件苦差事,然則無論是孟武還是薛萬均,都不曾有絲毫的遲疑,齊齊搶了出來,各自接過了將令。

“其餘各部隨本督堅守北拒馬河大營,以防淶源之敵,軍議到此,諸公且各自去準備罷。”

李靖素來不是饒舌之人,該交待的既是已交待過了,他也就沒再多言羅唣,起身之餘,就此宣佈了軍議的結束……

“敵襲、敵襲……”

瑞明三年十月初三,午時三刻,初冬的陽光正豔,照在身上,暖烘烘地令人不免很有種昏昏欲睡之感,尤其是方纔剛用過了午膳,居庸關北口關城上的哨兵們大多懶散得很,可隨着遠處煙塵滾滾大起,所有的哨兵們全都被驚醒了過來,剎那間,驚呼聲,告急的號角聲便即暴響成了一片。

“報,稟大俟斤,南蠻軍已大舉而至,離關城不足五里了!”

關城的城守府中,夷男方纔剛躺上榻,正準備美美地睡上一個午覺,冷不丁聽得關城方向傳來了陣陣淒厲的號角聲,當即便被驚醒了過來,正自驚疑不定間,卻見一名輪值千夫長匆匆從房外行了進來,幾個大步搶到了夷男身前,緊着便是一個單膝點地,語調惶急地稟報了一句道。

這一聽華軍大舉殺來,夷男忍不住便是一陣頭皮發麻,沒旁的,把守北關本來就不是他自己的意願,而是被各部酋長們給逼來的——在幽州大肆洗劫了一番之後,夷男所獲頗豐,可除了給頡利可汗送去了部分財帛美女之外,夷男可是緊急將原本屯在泉上的劫掠所得都送回了族中,根本沒打算跟各部落酋長們分享,如此一來,可就將衆酋長們全都得罪狠了,在討論該由誰來把守居庸關北口之際,衆酋長們幾乎一致推舉了夷男,而頡利可汗也不曾爲其說好話,就這麼着,夷男所部三萬餘兵馬就被打發到了居庸關中。

“嗯……走,看看去!”

夷男自家事情自家清楚,別看他手下有着三萬餘衆,可全都是騎兵,步戰能力有限得很,至於說到守城經驗麼,那更是幾近於無,哪怕收攏了些高開道的舊部,也趁着這月餘的空檔,狠練了回兵,可究竟能不能派上用場麼,夷男自己都沒啥底氣可言,值此華軍大舉殺來之際,夷男心情當真沉重得有若灌了鉛一般,只是事到臨頭,他也沒得選擇,悶悶地長出了口大氣之後,只能是緊着披好了衣甲,大踏步便往關城方向趕去了……

第573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曬鹽法第169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遍地烽火(二)第60章第六十章 歷史的小拐點第七百零九章 不對稱戰爭(二)第507章第五百零七章 走投無路(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摧枯拉朽(一)第378章第三百七十八章 吃了一彈章(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白道決戰(一)第125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陰謀進行時(二)第406章第四百零六章 虛情假意(二)第389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羅士信歸來第91章第九十一章 大破無上軍(五)第535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開門見紅(三)第510章第五百一十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一)第155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因變而變(四)第540章第五百三十章 戰和由我(二)第359章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取雁門關(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白道決戰(三)第七百一十七章 遼東戰役(五)第523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各個擊破(一)第470章第四百七十章 定計平河北第103章第一百零三章 許昌會戰(一)第73章第七十三章 將計就計(四)第六百五十七章 摧枯拉朽(二)第521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夜襲龍支城(一)第293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三)第178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過河擊賊(四)第174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再戰洛河(二)第149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洛河之戰(二)第293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三)第517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臨洮之戰(二)第4章第四章 突出重圍(二)第25章第二十五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三)第572章第五百七十二章 區別對待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機突現第258章第二百五十八章 鐵血南陽(二)第545章第五百四十五章 華麗的脆敗(五)第606章第六百零六章 巧取襄陽(七)第410章第四百一十章 喋血張八嶺(一)第340章第三百四十章 喋血宛洛大道(八)第147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取武關(四)第六百五十章 律法與人情(一)第433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特種戰(一)第256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野保衛戰(三)第347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猛攻太原城(一)第640章第六百四十章 輔公佑的末日(三)第82章第八十二章 官渡之戰(四)第154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因變而變(三)第六百八十章 攻守轉換(六)第413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喋血張八嶺(四)第332章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進太原城(二)第525章第五百二十五章 各個擊破(三)第297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強取伊闕關(四)第548章第五百四十八章 臨終贈言第七百一十四章 遼東戰役(二)第307章第三百零七章 奇襲韓信嶺(一)第580章第五百八十章 揚眉劍出鞘(三)第256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野保衛戰(三)第516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臨洮之戰(一)第429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落日餘暉(一)第507章第五百零七章 走投無路(一)第537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弄巧成拙(二)第243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榆中之戰(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四面楚歌(三)第546章第五百四十六章 華麗的脆敗(六)第379章第三百七十九章 吃了一彈章(二)第455章第四百五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三)第149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洛河之戰(二)第262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懲戒之戰(二)第542章第五百四十二章 華麗的脆敗(二)第273章第二百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四)第630章第六百三十章 奇襲望江城(二)第555章第五百五十五章 背水一戰(一)第225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戰不利(三)第372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圍點打援(三)第363章第三百六十三章 雁門關阻擊戰(四)第369章第三百六十九章 奇襲朔州(四)第489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衆叛親離(三)第102章第一百零二章 以正合,以奇勝(七)第626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勢如破竹(一)第509章第五百零九章 走投無路(三)第204章第二百零四章 藍田危急(二)第376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城下之盟(二)第92章第九十二章 大破無上軍(六)第479章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襲安次城(一)第550章第五百五十章 決議北伐第六百八十九章 牛刀小試(二)第377章第三百七十七章 城下之盟(三)第235章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敗西秦軍(三)第183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智賺敵騎第450章第四百五十章 決戰桑園(二)第356章第三百五十六章 李唐的覆滅(六)第95章第九十五章 戰略轉進(三)第565章第五百六十五章 騎軍對決(三)第639章第六百三十九章 輔公佑的末日(二)第165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吃人魔軍(二)第224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初戰不利(二)第400章第四百章 兵敗如山倒(六)第18章第十八章 堂堂之陣(一)第235章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敗西秦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