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第四百四十二章 圖窮匕見(五)

“陛下!”

“快,保護陛下!”

“來人,快傳醫官!”

……

這一見竇建德往地上栽了去,帳內隨侍着的宦官、侍衛們頓時便全都慌了神,搶上去扶持着有之,亂嚷亂叫的也有之,整個大帳裡亂作了一團。

“朕沒事,去,擂鼓聚將,快去!”

☢ttka n ☢C〇 儘管頭暈腦脹得很,然則竇建德卻是強撐着打起了精神,一把推開了身旁幾名宦官的攙扶,有氣無力地便下了道命令。

“咚、咚咚……”

竇建德的旨意一下,中軍大帳外一字排開的十數面大鼓很快便暴響了起來,隨軍的諸般文武官員們自是都不敢稍有遷延,亂紛紛地便從四面八方往中軍大帳趕了去。

“諸位愛卿,朕剛接到兩條急報,其一,董康買所部在箕山中遇伏,已全軍盡墨;其二,賊軍徐世勣所部突然北上,一路橫掃徐、袞諸州,兵鋒已將至曹州,範願已聚兵兩萬餘死守定陶,如今事已急,諸公可有甚教我者?”

竇建德到底是梟雄之輩,儘管心慌意亂得很,卻並未諱疾忌醫,待得羣臣們見禮一畢,便即將嚴峻的形勢道了出來。

“嗡……”

一聽竇建德這般說法,帳內登時便起了陣騷亂,沒旁的,概因眼下的局勢赫然已是嚴峻到了極點,董康買所部的覆滅倒也就罷了,儘管損失堪稱慘重,卻尚不致於傷到大夏軍的根基,不算長葛一線的十萬大軍以及部署在周邊的零散兵力,光論虎牢關處的兵力,大夏軍也還有着十九萬之衆,自不乏一戰之力,可曹州被圍,那就真要命了——在水師基本被殲的情況下,曹州已然是大夏軍後撤的唯一退路,倘若有失,三十餘萬之衆的大夏軍可就有家歸不得了,一旦沒了糧秣輜重的供應,不戰自敗之下場怕是難免。

“陛下明鑑,微臣以爲徐世勣北上之舉定是早有預謀,如今我軍水師已沒,曹州斷不能有失,當須得儘快回師,以保後路之安全。”

就在衆人亂議之際,卻見中書舍人劉斌已緊着站了出來,朗聲提議了一句道。

“朕何嘗不知須得儘早退兵,只是張家小兒若是來追,卻又當如何?”

竇建德顯然對劉斌這麼個建議不甚滿意,概因他想知道的是如何撤而不是該不該撤。

“陛下,華朝既已圖窮匕見,恐不會容我軍從容撤走,而今之計,當須得先確保金堤關之穩固,竊以爲當先着令長葛一線之高、徐二部即刻退回鄭州,鞏固金堤關、中牟等戰略要地之關防,以防華軍突襲,至於我軍,則萬不可輕動,終歸須得等高、徐二部到位之後,方可徐徐後撤!”

劉斌敢站將出來,自然是早已通盤考慮過了的,這會兒聽得竇建德有問,自是不慌,緊着便給出了個穩妥撤軍之策略。

“嗯,那曹州當得如何守?”

竇建德想了想,也自覺得劉斌所言的穩穩後撤方略應是可行,可還是不免擔心曹州會有閃失,畢竟定陶城雖尚算堅固,可範願所部的兵力只有兩萬餘而已,又難言精銳,面對着徐世勣的十數萬大軍,怕是難以持久。

“微臣以爲當着高雅賢先率騎軍趕去曹州,會合卞州王要漢所部從旁牽制徐世勣,令其無法全力攻城,如此,應可拖到我大軍回援之時。”

說到守曹州之事,劉斌其實也真沒啥太好的法子,只能給出了個看似可行的建議,至於能不能成事麼,他自己都不甚樂觀。

“唔……諸公可還有甚旁的看法麼?”

竇建德皺着眉頭想了想,還是覺得劉斌的辦法並不甚靠譜,沒旁的,高雅賢所部如今還在長葛一線,騎兵也不過就只有五千餘而已,哪怕加上徐圓朗所部的三千騎兵,總數也就只有八千騎,爲確保鄭州、中牟等要地之安全,自不可能全都帶去曹州,再說了,長葛離曹州可是有着近五百里之遙,就算狂趕了去,少數也須得數日時間,遠水實難救得了近火。

“……”

劉斌的辦法雖談不上盡善盡美,可已然是當下最可行的策略了,衆文武官員們一時半會又哪能想得出更好的法子,饒是竇建德誠心求教,衆文武官員們也只能是沉默以對了的。

“凌愛卿可有甚見教否?”

竇建德等了片刻,見諸般臣工全都不吭氣,眉頭當即便皺緊了起來,目光在衆人身上來回逡巡了好一陣子之後,最終落在了凌敬的身上。

“陛下明鑑,微臣以爲當速撤爲上,遲則必生變無疑。”

凌敬並未回答有關曹州如何守禦之問題,而是先給出了個與劉斌截然相反的建議。

“嗯,此話怎講?”

竇建德本都已是決定要按着劉斌的提議緩緩撤軍了的,可這一聽凌敬這般說法,眉頭當即便更皺緊了幾分。

“陛下明鑑,微臣以爲張君武此人老謀深算,我軍遠征一事恐早在其預料之中,此獠諸般部署必周密無比,我軍若不早走,必遭其算無疑。”

凌敬雖看不穿張君武預先佈下的後手究竟在何處,可從張君武擊破大夏水師以及派出徐世勣千里大迂迴這兩着棋,便可知張君武絕對是早就在盤算着要將大夏軍主力誘殲於河南之地,在自忖謀算之能比不過張君武的情況下,凌敬所能想到的只有一條,那便是拼着多受些損失,也要早些撤兵,但消能撤回樂壽,那就還有再起之可能,若是希圖全身而退,最終的結果便是落入張君武的彀中。

“陛下,微臣以爲凌祭酒此策斷不可行,我軍若是速撤,必遭張家小兒窮追,其軍多騎乘,我軍實難脫身,一旦半道遇襲,必怠無疑!”

齊善行顯然不認同凌敬的看法,這便緊着站了出來,朗聲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嗯……就按劉中書的意見辦,傳朕旨意,着高雅賢率六千騎趕往卞州,另,着徐圓朗率部撤回鄭州,並分兵增援金堤關、中牟等地,以掩護我軍之後路!”

竇建德皺着眉頭想了想,還是沒敢速撤,最終還是採納了劉斌的穩妥撤軍之策略,顯然打的是要全身而退之主意……

“啓奏陛下,我軍大捷,於箕山斷龍澗全殲董康買所部,現有捷報一封在此,請陛下過目。”

就在竇建德大聚羣臣以商議撤軍事宜之際,張君武也正與隨軍之文武官員們圍在大幅沙盤前,從容地探討着戰局之演化,正自議到酣處,卻見一名報馬匆匆行了進來,衝着張君武便是一個單膝點地,緊着稟報了一句道。

“哈哈……幹得漂亮,玄齡且擬詔,着兵部儘快敘功,不可輕慢了有功將士,另,水渺冉既已救出,且先送到京師將養,回頭朕自有安排。”

儘管早就料到孫遙必能大勝無疑,可真見到了全殲敵軍的捷報,張君武還是高興得哈哈大笑不已。

“微臣遵旨。”

張君武金口既開,房玄齡自是不會有甚異議,應諾之餘,緊着便退到了一旁的文案前,提筆速書了起來。

“軒逸即刻給王要漢發去信函,着其按預定之部署展開,不得有誤!”

打掉了董康買所部之後,華軍已然沒了後顧之憂,如今已是到了圖窮匕見之時,張君武自是不會有甚遲疑,緊着便下了最後的決斷……

定陶乃是千年古城,周武王伐紂之後,便封其六弟振鐸爲曹伯,建曹國,都陶丘,後,秦始皇時,改陶丘爲定陶,名始定,至今不變,爲曹州之治所,一直是中原地區著名的水陸交通中心、經濟都會和軍事戰略要地,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譽,隋末大亂時,孟海公據此自立,數年經營下來,城池本就堅固高大,自範願率部入定陶後,又增建了不少的城防設施,雖地處平原之地,無險可依,卻依舊可稱爲雄關一座。

“傳令下去,開始攻擊,擂鼓!”

雄關又如何,徐世勣這一路橫掃各地,攻克的雄城可不在少數,滁州、揚州、徐州等等,哪一座城不比定陶更堅固,在強大的華軍面前,這些所謂的堅城就沒哪一座能堅持三天以上的,縱使定陶城中有着兩萬餘的守軍在,可徐世勣同樣不放在眼中,進抵定陶的次日便率部出了大營,三面合圍定陶城,列陣方畢,便即下達了強攻之令。

“嘭、嘭、嘭……”

鼓聲隆隆作響中,華軍照慣例又是投石機先行開火,三面城下總計四百餘架各型投石機密集開火,將一枚枚石彈砸向了城頭。

“隱蔽,各部即刻撤回藏兵洞!”

範願在大夏軍中向以善守而著稱,儘管心驚於華軍投石機的衆多,但卻並未亂了分寸,只一聽得華軍陣中鼓聲暴響不已,緊着便下了道將令,旋即便見原本在城頭上列陣待敵的大夏軍將士呼啦啦地全都隱蔽了起來,對此,華軍投石機部隊根本不曾在意,依舊狂轟亂炸個不休,攻擊的重心完全着落在城頭上所部署着的衆多守城弩上,猛烈的轟擊足足持續了十四輪之久,直砸得城頭上煙塵滾滾大起……

第151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洛河之戰(四)第510章第五百一十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一)第521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夜襲龍支城(一)第26章第二十六章 緊急軍情第497章第四百九十七章 誘敵入彀(二)第381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襲巴東(一)第204章第二百零四章 藍田危急(二)第42章第四十二章 各方博弈(三)第409章第四百零九章 性格決定命運(二)第359章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取雁門關(三)第82章第八十二章 官渡之戰(四)第64章第六十四章 詐取鄭州(四)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239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雷霆一擊(三)第94章第九十四章 戰略轉進(二)第422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真假劫營(二)第170章第一百七十章 遍地烽火(三)第118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曲徑通幽(三)第225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戰不利(三)第474章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身一擊(一)第502章第五百零二章 包圍與反包圍(三)第142章第一百四十二章 俠之大義(一)第421章第四百二十一章 真假劫營(一)第523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各個擊破(一)第342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王敗寇(一)第5章第五章 突出重圍(三)第398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四)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280章第二百八十章 只要人不要地(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律法與人情(三)第554章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渡平水(三)第246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外交困(二)第269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下一盤棋(二)第482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甕中捉鱉(一)第179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過河擊賊(五)第372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圍點打援(三)第80章第八十章 官渡之戰(二)第560章第五百六十章 殺雞儆猴(一)第178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過河擊賊(四)第431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落日餘暉(三)第561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二)第62章第六十二章 詐取鄭州(二)第568章第五百六十八章 離間之計(二)第554章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渡平水(三)第83章第八十三章 官渡之戰(五)第268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一盤棋(一)第七百零五章 大追殺(三)第408章第四百零八章 性格決定命運(一)第95章第九十五章 戰略轉進(三)第608章第六百零八章 無可寬恕第266章第二百六十六章 懲戒之戰(六)第460章第四百六十章 窮途末路(三)第491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一)第24章第二十四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二)第358章第三百五十八章 輕取雁門關(二)第412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喋血張八嶺(三)第219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兵進雍城(一)第536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弄巧成拙(一)第228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扳回一局(三)第57章第五十七章 壁虎斷尾(三)第6章第六章 虛實相間(一)第244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榆中之戰(二)第416章第四百一十六章 水淹滁州(二)第305章第三百零五章 朕不急第389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羅士信歸來第475章第四百七十五章 反身一擊(二)第257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鐵血南陽(一)第225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戰不利(三)第604章第六百零四章 巧取襄陽(五)第149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洛河之戰(二)第315章第三百一十五章 血肉磨坊(三)第六百九十章 牛刀小試(三)第33章第三十三章 強取洛口倉(一)第623章第六百二十三章 搶灘登陸(一)第414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喋血張八嶺(五)第143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俠之大義(二)第480章第四百八十章 突襲安次城(二)第334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喋血宛洛大道(二)第62章第六十二章 詐取鄭州(二)第532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巧取居庸關(四)第93章第九十三章 戰略轉進(一)第320章第三百二十章 兵進介休第95章第九十五章 戰略轉進(三)第453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一)第473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三)第609章第六百零九章 會戰鄱陽湖(一)第321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驕兵照樣勝(一)第362章第三百六十二章 雁門關阻擊戰(三)第六百九十章 牛刀小試(三)第17章第十七章 不好欠的人情第六百八十六章 反誤卿卿性命(三)第174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再戰洛河(二)第203章第二百零三章 藍田危急(一)第415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水淹滁州(一)第28章第二十八章 算與反算(二)第482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甕中捉鱉(一)第633章第六百三十三章 橫掃舒州(三)第264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懲戒之戰(四)第七百零四章 大追殺(二)第434章第四百三十四章 特種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