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四十一章 各方博弈(二)

“君武老弟乃當世之高才,在這河南之地也有段時間了,想必對平亂大計應是成竹在胸了纔是,王某初來乍到,兩眼一抹黑啊,就請老弟談談這仗該如何打罷。”

王世充着實是個套近乎的高手,與張君武也不過纔剛見面,前後算起來,相處就那麼一刻鐘左右的時間,這廝便已是一口一個老弟地喚着,卜一在南營中軍大帳中各自分賓主落了座,一傢伙便將一棘手的難題踢到了張君武的面前,當真是半點都不見外。

“大將軍當面,末將豈敢造次,還請大將軍明訓則個。”

平亂?在張君武看來,這個亂是根本平不了的,再說了,從張君武本人的角度而論,他也不希望看得河南局勢就此平穩下來,若不然,他張君武就要成了那隻卸了磨之驢,於此番平亂之戰中,張君武只有一個原則,那便是保存實力,不給人當槍使了去,除此之外,旁人愛如何便如何,張君武是根本不想去參合的。

“老弟不必如此拘束麼,想到甚便說甚好了,你我且先合計合計,明日軍議之際,也好有個章程不是?”

見得張君武不肯言事,王世充當即便是微微一笑,意有所指地便點了一句道。

“大將軍明鑑,陛下先前曾下過平亂之策,只是如今形勢已然大變,瓦崗寨主力東去,而盧明月所部卻又嘯聚而來,勢力範圍遍及南陽、汴州等諸地,擁兵四十餘萬,與瓦崗寨遙相呼應,除洛陽外,河南諸州皆已糜爛不堪,末將心甚憂之,奈何兵微將寡,有心而無力也,大將軍素來多謀善斷,屢克強敵,威名遠揚四海,今,既已匯聚諸州雄兵二十餘萬,想來必有破敵良策,末將自當恭聽訓示。”

甭管王世充怎麼諄諄善誘,張君武都絕不肯輕易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這不,扯了一大通“肺腑之言”,卻愣是沒啥有用的東西。

“老弟謬讚了,王某也不過就只讀了幾本兵書,僥倖勝了幾場而已,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啊,倒是老弟崛起於危難之際,力挽狂瀾於既倒,能人所不能,王某一向是佩服不已的,唔,這麼說罷,河南局勢雖糜爛,然,依王某看來,真要敉平亂匪亦自不難,難只難在乏智勇雙全者勇擔重任啊。”

這一見張君武扯淡的功夫了得,饒是王世充素來能言善辯,也自不免好一陣的頭大,偏生他自己同樣立足未穩,要想懾服各州驕兵傲嬌,還真離不開張君武的鼎力相助,自是不好強行下令,這便在言語中暗示了一番。

“大將軍不必擔心,依末將看來,諸州援兵中猛將可謂如雲,楊威、王辯、霍舉等,莫不是一時之選,大將軍既是總攬河南道軍務,但消一道命令下去,何愁應者不雲集哉。”

張君武人雖年輕,卻不是衝動之人,又怎可能會被王世充輕易忽悠了去,耍起太極拳來,當真是麻溜順滑得很。

“不然,此輩或許能戰,卻缺了些智算之能,驅之戰陣,或可得用,以之擔重任,必敗無地焉,依王某看,唯老弟方真名將也,就不知老弟可願助王某一臂之力否?”

見得兜圈子根本沒法將張君武兜住,王世充顯然是有些不耐了,索性便將話挑明瞭來說。

“還請大將軍明示,若是末將能力所能及,自不敢辭焉。”

王世充既是已點了將,張君武也自不好再裝聾作啞,可也沒打算真爲其賣命,口中倒是說得個慷慨激昂,可實際上麼,話裡明顯藏着個大後門。

“嗯……今,黎陽麋集之羣賊已衆,武陽元寶藏、洹水張升、清河趙君德、永安周法明等皆附逆賊李密,聯兵號稱百萬之衆,雖有浮誇,然,八十萬上下怕是有的,雖遠不如我軍裝備精良,卻也不容小覷,非得主力齊至,難有克敵之把握,偏生盧明月那廝又嘯聚南陽至許昌一線,與瓦崗亂賊成犄角之勢,無論我軍攻哪一方,都必會遭另一部之夾擊,強自要戰恐有危殆,王某細思之,當得以一路虛攻黎陽,牽制瓦崗亂賊,主力則全力襲滅盧明月所部亂匪,而後再與李密決一死戰,若如此,方可有綏靖河南之可能,老弟智勇雙全,可願爲王某牽制瓦崗亂匪否?”

啥叫能力所及,擺明了就是看菜下飯罷了,這麼個意思,王世充又如何會聽不出來,問題是聽得出來歸聽得出來,這當口上,他也真奈何張君武不得,無奈之下,也只能是悶悶地長出了口大氣,將所謀之戰略佈局道了出來。

“大將軍此策確是不同凡響,然,竊以爲或可稍稍更易,以策萬全。”

客觀來說,王世充的戰略思路並沒有錯,先蕩平實力較弱的盧明月,以戰養戰之下,以其之手腕,自是能將一盤散沙的各州援軍擰成一股繩,如此,再跟瓦崗軍一戰,勝算無疑不小,問題是這策略的核心在於要張君武作出犧牲,渾然就是王世充自己吃肉,卻讓張君武去啃骨頭,顯然超出了張君武可以接受之底限,只是礙於彼此上下級的關係,張君武自是不能明着表示拒絕,這便假作沉吟狀地想了片刻,而後方纔慎重其事地提議了一句道。

“哦?老弟有何高見,且自說來聽聽好了。”

幾番交談下來,王世充已然知曉張君武恐怕不是他可以輕易操控之人,心中早已將張君武打入了另冊,只是眼下他還需要張君武的支持,自然不會真跟張君武鬧翻了臉。

“大將軍明鑑,瓦崗寨中悍將不少,又有李密那等奸詐小人掌控全局,光是一路偏師,恐難令其全力應對,若我大軍在進剿盧明月之際,瓦崗軍突然從側翼殺出,則我軍主力恐難有萬全之可能,故此,末將以爲不若更易爲大軍主力直接過河,直驅黎陽,末將願率本部兵馬平滅盧明月那逆賊,待得定南陽並取汴州後,再行渡河與大軍主力匯合,共擊瓦崗逆賊!”

張君武也是算計高手,玩戰略分析同樣拿手得很,一番看似中肯的分析下來,這就打算跟王世充換位上一把了。

“唔……如此也不是不行,只是大軍一旦渡河,糧秣輜重之所需當不在少數,今,回洛倉存糧已不敷使用,老弟總不好讓我軍主力餓着肚子去遠征罷?”

王世充最希望的是能將張君武收爲己用,而今,這麼個目的明顯是達不成了的,他又不願在此際跟實力最爲雄厚的張君武鬧翻,只能是退而求其次地將主意打到了洛口倉之上。

“大將軍說得是,今,洛口倉糧秣充足,大將軍若有需要,只管批文,想必洛口縣令柴孝和斷不會推諉的。”

張君武本來就沒打算強佔着三縣之地不放,之所以整頓民政,不過是先立個口碑罷了,當然了,在目前的情形下,他還不打算就這麼讓出三縣,終歸須得等關中告急之際,他纔好以三縣爲代價,向洛陽方面換取全軍進關之通路,此乃張君武早就定下的策略,至於洛口倉的糧秣麼,他也沒打算全都扣着不動,畢竟這三縣之地到頭來還是要交出去的,倉中的糧秣根本用不完,也帶不走,王世充想調糧爲軍用,張君武自不會吝嗇不給。

“兵法有言:大軍未動,糧秣先行,今,我大軍出征在即,這糧秣可是少不得啊,老弟可否先綢繆着運些糧秣到軍中?”

王世充可是精明之輩,自然不會因張君武的口頭保證而欣喜若狂,實際上,聽得張君武如此乾脆的保證,王世充不單沒興奮,反倒是起了不小的疑心,以爲張君武這就是在耍敷衍的手段。

“這個自然,明日軍議之後,大將軍只管下文,只消運力能跟得上,糧秣自當緊着運到洛陽城中。”

張君武確是不會吝嗇糧秣,可也不意味着他便打算輕易地將糧秣交出來,言語間便已暗示了彼此須得先在軍議一事上達成一致意見,而後才能談運糧之事。

“嗯,也罷,那就軍議之後再說好了。”

這一聽張君武都已將話說到了這麼個份上,王世充便知光靠虛言是根本哄騙不了張君武的,也自懶得再多言羅唣,悶悶地吭了一聲,便算是彼此心照不宣地達成了個密議。

“大將軍英明。”

彼此本來就不是一路人,自然不可能真兒個地走在一起,之所以能達成一致,也不過是互相利用罷了,這等所謂的密約可謂是脆弱不堪,一旦彼此都穩住了根基,遲早要跟對方清算上一回,所看的只是誰能先穩住局面罷了,對此,張君武心中自是瞭然無比。

“時候不早了,老弟且請自便罷。”

在明知根本不可能拉攏得了張君武的情況下,王世充小人的本色當即便暴露無遺了,口中雖還稱着老弟,可言語間卻已再無絲毫的親熱之意味。

“大將軍留步,末將告辭。”

事已至此,彼此間雖不曾扯破臉,可心結卻是已然結下了的,張君武也自懶得虛言掩飾,起身一躬,便就此揚長而去了……

第467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第528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個擊破(六)第310章第三百一十章 韓信嶺攻防戰(二)第七百零九章 不對稱戰爭(二)第78章第七十八章 將計就計(九)第314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血肉磨坊(二)第592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戰夷陵(三)第604章第六百零四章 巧取襄陽(五)第73章第七十三章 將計就計(四)第61章第六十一章 詐取鄭州(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馬周論政(二)第413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喋血張八嶺(四)第517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臨洮之戰(二)第627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勢如破竹(二)第628章第六百二十八章 勢如破竹(三)第65章第六十五章 詐取鄭州(五)第六百九十二章 會戰金銀灘(二)第574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朕娶了第七百零一章 會攻伏俟城(二)第416章第四百一十六章 水淹滁州(二)第325章第三百二十五章 驕兵照樣勝(五)第26章第二十六章 緊急軍情第49章第四十九章 滎陽大戰(二)第424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假劫營(四)第七百零七章 現成的演練對象第422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真假劫營(二)第212章第兩百一十二章 潼關風雲(一)第449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決戰桑園(一)第38章第三十八章 隱憂重重(二)第599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死一人活一城第533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開門見紅(一)第469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四)第37章第三十七章 隱憂重重(一)第39章第三十九章 隱憂重重(三)第623章第六百二十三章 搶灘登陸(一)第488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衆叛親離(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大非川陷阱(一)第229章第兩百二十九章 巧戲薛舉(一)第73章第七十三章 將計就計(四)第559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孤注一擲(三)第283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利刃總教官第七百二十二章 直搗黃龍(一)第549章第五百四十九章 小姨子的心思第130章第一百三十章 軟硬不吃(二)第127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進行時(四)第217章第二百一十七章 分兵拒敵第367章第三百六十七章 奇襲朔州(二)第237章第二雷百三十七章 雷霆一擊(一)第282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治國理念第297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強取伊闕關(四)第123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少艾之慕(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直搗黃龍(二)第七百一十三章 遼東戰役(一)第455章第四百五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三)第640章第六百四十章 輔公佑的末日(三)第473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三)第443章第四百四十三章 圖窮匕見(六)第388章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進夷陵(四)第357章第三百五十七章 輕取雁門關(一)第21章第二十一章 堂堂之陣(四)第94章第九十四章 戰略轉進(二)第532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巧取居庸關(四)第514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五)第352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唐的覆滅(二)第86章第八十六章 官渡之戰(八)第315章第三百一十五章 血肉磨坊(三)第643章第六百四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日(六)第448章第四百四十八章 困獸猶鬥(五)第621章第六百二十一章 不作不死(一)第354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李唐的覆滅(四)第207章第二百零七章 安定關中(一)第230章第兩百三十章 巧戲薛舉(二)第446章第四百四十六章 困獸猶鬥(三)第257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鐵血南陽(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直搗黃龍(三)第56章第五十六章 壁虎斷尾(二)第328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殲敵於野(三)第360章第三百六十章 雁門關阻擊戰(一)第574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朕娶了第153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因變而變(二)第274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中原大戰(一)第605章第六百零五章 巧取襄陽(六)第565章第五百六十五章 騎軍對決(三)第413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喋血張八嶺(四)第36章第三十六章 強取洛口倉(四)第64章第六十四章 詐取鄭州(四)第107章第一百零七章 許昌會戰(四)第435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特種戰(三)第161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瞬息萬變(二)第213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潼關風雲(二)第234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敗西秦軍(二)第247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擊制勝(一)第533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開門見紅(一)第137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急謀脫身(一)第370章第三百七十章 圍點打援(一)第72章第七十二章 將計就計(三)第445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困獸猶鬥(二)第212章第兩百一十二章 潼關風雲(一)第七百二十章 遼東戰役(八)第481章第四百八十一章 突襲安次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