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三)

“啓奏陛下,王世充昨日已下令從河內郡撤軍,其黃河水師已然離開孟津東去,預計兩日內單雄信所部便會開始南撤。”

帝國在長安的根基只能說是初步穩固,遠談不上全面掌控,相形之下,因着佈局的早的緣故,在東都方面的消息卻是極爲的靈通,這不,王世充昨日黃昏方纔下的撤軍令,這一大早地,王誠便將準確消息報到了張君武處。

“呵,李淵老兒這一手趁火打劫耍得不錯嘛,竇建德那頭如今可有甚動靜麼?”

自去歲起,張君武便多方綢繆,爲的不單要在破壞王、李兩家之盟約,更是有意調動李唐,讓其將部分主力投入黎陽倉的爭奪戰中,從而爲今夏進兵山西創造出有利之戰機,如今王世充的勢力已被趕回了黃河以南,顯然已不太可能再有增援山西之機會,若是竇建德再跟李唐大戰不休的話,無疑正是張君武最樂見之結果。

“回陛下的話,竇建德所部前鋒已拿下了滑縣,如今正厲馬秣兵準備攻打黎陽倉。”

見得張君武心情大好,王誠也自興奮得很,笑呵呵地便給出了個答案。

“嗯,單雄信所部要全軍撤回孟津,就算其水師全力以赴,也少數須得四日時間,再算上行軍趕到伊闕關的腳程,最快也須得有七日之時間,既如此,克明且着兵部傳下令諭,讓懋功準備於清明前後發起總攻,三日內若是不能拿下伊闕關,那便就此退兵好了。”

既已切斷了王、李兩家之間的聯繫,伊闕關能否拿下已然不是太重要了,縱使如此,張君武也不打算就此作罷,畢竟有伊闕關在手的話,南線便可騰出大批的有生力量,既可保障樊城之萬全,又可尋機掃蕩陳郡、鄭州、卞州等河南各地,從而爲下一步徹底平滅王世充創造出有利之態勢。

“微臣遵旨!”

張君武的部署可謂是恰到好處,杜如晦自不會有甚異議可言,緊着便應了一聲。

“軒逸,芙蓉園大宴一事都安排得如何了?”

天下如棋局,雖是複雜多變,可大體趨勢皆已盡在掌握之中,心中有數的情況下,張君武自是不會去費太多的心思,倒是對引蛇出洞的大宴一事更爲關注上一些。

“回陛下的話,一切雖已大體安排停當,然則微臣還是以爲陛下安危要緊,實不必親身犯險。”

一聽張君武問起了此事,王誠的臉色當即便是一苦,頗爲無奈地進諫了一句道。

“等等,王大人所言的犯險究竟是怎麼回事?”

在場諸般宰輔中,引蛇出洞一事目下就只有王誠一人知曉,他這麼一說,柴孝和等人不由地全都爲之一愣,箇中又屬蕭瑀反應最快,緊着便出言追問道。

“這……”

王誠本來就不情願讓張君武去冒險,此際一聽蕭瑀這等問罪的口吻,本就苦着的臉色頓時便更苦了幾分。

“時文有所不知,事情是這樣的,李世民那小兒派了史萬寶前來行刺朕,目下難以得知此獠之行蹤,爲防其胡亂生事,朕打算挖個坑,讓其前來自投羅網,以絕後患。”

在場的都是朝廷重臣,張君武自是信得過,也自沒讓王誠爲難,笑着便將內情道了出來。

“不可,陛下乃社稷之根本,豈可如此莽撞行事,倘若稍有差池,置百姓於何地哉,竊以爲當得大搜京兆,便是挖地三尺,也要將史萬寶等逆賊揪出,萬無讓陛下親去冒險之理!”

饒是張君武說得輕巧,可蕭瑀卻是一點就炸,面色肅然地便表明了堅決反對之態度。

“陛下,微臣以爲蕭大人所言甚是,史萬寶等不過江湖蟊賊而已,但消陛下少出宮,諒此般人等也自無隙可乘,待得滅了李家,賊子也就斷了妄想,實無須陛下如此大動干戈的。”

房玄齡生性謹慎,自是同樣不願張君武去冒險,在他看來,區區一史萬寶,根本不值得張君武如此重視。

“陛下還請三思則個。”

柴孝和雖不曾有甚長篇大論,僅僅就只一句規勸之言而已,可不贊成之態度亦自是明擺着的。

“卿等不必擔心,朕乃馬上皇帝,經歷過之戰陣不知凡幾,又豈會懼了史萬寶之流,不瞞諸位愛卿,朕其實早已密令徹查了的,只可惜人海茫茫,一時間難以尋出那些逆黨之所在,朕本人倒是不怕,就如時文所言,但消少出宮,賊子也難奈朕何,只是如此一來,卻又恐逆黨狗急跳牆,於京畿之地胡作非爲,倘若大肆殺戮我朝中官員,必致民心大亂,到那時,卻恐東征之事難免受影響,與其到時候被動,倒不如朕主動出擊,引蛇出洞,力求將諸賊一網打盡。”

衆宰輔們的擔心,張君武能理解,然則他卻並不打算改變主意,沒旁的,在他看來,李世民既是連刺殺這等下作勾當都敢做,未見得便不會下令在京之逆黨大肆屠戮無辜,而這,顯然不是張君武樂見之局面。

張君武這麼一說,衆宰輔們頓時便啞然了,此無他,真若是史萬寶等人喪心病狂地大開殺戒,要想防範於未然,根本沒半點可能,換句話說,張君武這就是以親身冒險來保障諸般臣工們的人身安全,這等勇於犧牲的氣概可不是尋常人能有的。

“陛下仁心宅厚,實明主也,只是微臣以爲此事還是須得慎重些纔好,倘若稍有閃失,社稷危矣。”

好一陣的沉默之後,柴孝和方纔謹慎地出言建議了一句道。

“這個自然,朕還年輕,並不急着去尋閻王爺喝茶,軒逸且將具體之安排說叨說叨,我等君臣且就好生合計一番,終歸須得保證萬全纔好。”

張君武素性殺伐果決,一旦決定了的事,甚少有所更易,而今箇中道理既已解說分明瞭,他自是不願再多費脣舌,說了句俏皮話之後,便就此轉入了正題,與衆宰輔們就具體部署事宜細細研磨了起來……

申時末牌,夕陽西下,彩霞滿天,端的是梅雨季節裡難得一見之美景,然則李世民卻顯然不曾沉迷其中,望向夕陽的眼神裡滿是憂慮之愁緒,不爲別的,只因河南的戰事太過順遂了些,不單在黎陽倉附近成功擋住了竇建德所部的強攻,更將王世充的河北大軍殺得大敗虧輸。

打勝仗是好事麼?局部來看,或許如此,然則從戰略角度來說,似乎又不是那麼回事了,道理很簡單,王世充本該是李唐的盟友,可眼下彼此間的關係已是徹底破裂,接下來無論張君武是發兵攻打東都,還是虛晃一槍地兵進山西,對於李家來說,其實都不是好事,正應了那句老話——脣亡齒必寒!

怎麼辦?李世民其實也自茫然得很,該做的努力,他都已是做了的,奈何自劉弘基、殷開山戰死之後,他李世民在朝中的力量已是大不如前了,哪怕還有着劉文靜的支持,卻已再無早年那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事到如今,他所能指望的也就只有期盼着張君武會犯錯,而這,可能性未免太低了些,一想到自己屢次敗在張君武的手下,李世民的心底裡便是好一陣的黯然。

“主公,主公。”

就在李世民心煩意亂間,侯君集已疾步行到了其身後,低低地喚了一聲,卻不曾想李世民正自神情恍惚,根本沒半點反應,無奈之下,侯君集也只能是提高了些聲調,再次喚了一聲。

“哦,是君集啊,何事?”

侯君集的聲線這麼一拔高,李世民總算是從遐思裡回過了神來。

“長安急信到了,請主公過目。”

身爲李世民的嫡系心腹,侯君集自是能理解得了李世民心中的苦楚,只是面對着險惡的形勢,侯君集也自找不到甚應對之良策,所能做的也就只是盡心盡力地幫李世民辦事而已。

“哦?”

一聽是長安來信,李世民的精神立馬便是一振,一伸手,緊着便接過了侯君集遞過來的小銅管,飛快地扭開其上的暗釦,從內裡取出了一卷寫滿了字的密信,一目十行地過了一遍之後,卻並未有甚言語,默默地將紙條遞還給了侯君集之後,倒揹着手,在亭子間踱起了步來。

“主公明鑑,依屬下看,若是真按此計劃行事,成功之把握或許不到五成。”

儘管在來之前,侯君集便已大略看過了密信,可在接將過來之後,還是又仔細地過了一番,末了方纔給出了個不甚樂觀的判斷。

“嗯……某亦是這般看法,奈何時不我待啊,傳令下去,照此執行罷。”

侯君集能算得到的事兒,以李世民之智商,又怎可能會看不通透,問題是他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此時不行險一搏,那就只能坐等張君武來攻了的。

“諾!”

侯君集張了張嘴,似有欲言狀,可到了末了,還是啥都沒說,僅僅只是恭謹地應了一聲,便即就此退出了亭子間,自去安排相關事宜不提……

第438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圖窮匕見(一)第150章第一百五十章 洛河之戰(三)第313章第三百一十三章 血肉磨坊(一)第2章第二章 臨機決斷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644章第六百四十四章 政體革新(一)第297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強取伊闕關(四)第579章第五百七十九章 揚眉劍出鞘(二)第399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五)第七百一十二章 不對稱戰爭(五)第428章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戰於野(四)第360章第三百六十章 雁門關阻擊戰(一)第408章第四百零八章 性格決定命運(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白道決戰(三)第118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曲徑通幽(三)第613章第六百一十三章 強勢碾壓(一)第491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一)第636章第六百三十六章 橫掃舒州(六)第186章第一百八十六章 步步爲營(三)第239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雷霆一擊(三)第220章第二百二十章 兵進雍城(二)第444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困獸猶鬥(一)第298章第二百九十八章 強取伊闕關(五)第262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懲戒之戰(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非川陷阱(四)第391章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出函谷關(二)第438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圖窮匕見(一)第311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信嶺攻防戰(三)第645章第六百四十五章 政體革新(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會戰金銀灘(一)第239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雷霆一擊(三)第64章第六十四章 詐取鄭州(四)第172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遍地烽火(五)第470章第四百七十章 定計平河北第37章第三十七章 隱憂重重(一)第571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樑師都的末日(二)第321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驕兵照樣勝(一)第585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血戰襄陽(五)第18章第十八章 堂堂之陣(一)第464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高家軍的瘋狂(二)第242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末路梟雄(三)第562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36章第三十六章 強取洛口倉(四)第643章第六百四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日(六)第441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圖窮匕見(四)第43章第四十三章 各方博弈(四)第482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甕中捉鱉(一)第354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李唐的覆滅(四)第357章第三百五十七章 輕取雁門關(一)第535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開門見紅(三)第179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過河擊賊(五)第六百四十七章 警示天下第320章第三百二十章 兵進介休第七百零四章 大追殺(二)第217章第二百一十七章 分兵拒敵第496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誘敵入彀(一)第277章第二百七十七章 中原大戰(四)第452章第四百五十二章 決戰桑園(四)第七百二十二章 直搗黃龍(一)第139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急謀脫身(三)第372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圍點打援(三)第74章第七十四章 將計就計(五)第167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吃人魔軍(四)第七百二十一章 遼東戰役(九)第136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軟硬不吃(八)第352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唐的覆滅(二)第443章第四百四十三章 圖窮匕見(六)第28章第二十八章 算與反算(二)第41章第四十一章 各方博弈(二)第201章第二百零一章 關中大捷(二)第570章第五百七十章 樑師都的末日(一)第481章第四百八十一章 突襲安次城(三)第250章第二百五十章 強權就是真理(一)第256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野保衛戰(三)第210章第二百一十章 霸王硬上弓(一)第398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四)第178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過河擊賊(四)第584章第五百八十四章 血戰襄陽(四)第224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初戰不利(二)第487章第四百八十七章 衆叛親離(一)第49章第四十九章 滎陽大戰(二)第208章第二百零八章 安定關中(二)第373章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點打援(四)第309章第三百零九章 韓信嶺攻防戰(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遼東戰役(四)第74章第七十四章 將計就計(五)第241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末路梟雄(二)第16章第十六章 將軍神射第六百六十五章 白道決戰(四)第498章第四百九十八章 誘敵入彀(三)第291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一)第320章第三百二十章 兵進介休第590章第五百九十章 再戰夷陵(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再戰曼頭山(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非川陷阱(二)第314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血肉磨坊(二)第354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李唐的覆滅(四)第372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圍點打援(三)第417章第四百一十七章 各自備戰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機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