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內外交困(一)

程咬金所部騎軍的突襲從戰果本身來看,其實並不算大,陣斬也不過就四千不到而已,可此舉卻是成功地打掉了大涼軍的軍魂,被嚇壞了的李懋連夜便率部撤到了黃河邊,在舟師的配合下,全軍退守蘭州,至於早一步逃走的奚道宜麼,則是率軍去投了吐谷渾,被吐谷渾國王慕容伏允封爲西平王,讓其所部駐紮於積石山一帶,以防備華軍的可能之進攻。

“臣等叩見陛下!”

瑞明元年六月初三,張君武率主力大軍進抵黃河岸邊,連同西秦降軍在內,總計二十九萬大軍沿河結營,並詔令各部即刻打造木筏,擺出了副準備渡河強攻蘭州之架勢,可奇怪的是木筏都已造出了許多,卻遲遲沒見張君武下令強渡黃河,不僅如此,張君武甚至不曾召開軍事會議,就渡河之戰一事作出相應之部署,心急求戰的諸將們自是都不免爲之焦躁不已,只是礙於張君武的威嚴,卻都不敢胡亂言事,最終公推了秦瓊與程咬金這兩位大將軍前去面聖請戰。

“免了罷,二位愛卿可是憋得慌了,這就要來請戰了麼?”

儘管秦、程二人於行禮之際都是一派的恭謹之模樣,可眼神裡的求戰**卻是瞞不過張君武的法眼,對此,張君武也自不甚在意,笑着便打趣了二將一句道。

“陛下聖明,賊軍已是接連幾日增兵蘭州,若不早戰,卻恐于軍心士氣不利,故,末將特來請命爲先鋒!”

秦、程二將早就習慣了張君武的睿智,儘管被道破了來意,二將也都不以爲奇,彼此飛快地對視了一眼之後,由着秦瓊出面進諫了一番。

“叔寶放心好了,賊軍來得越多,我軍勝得越快,朕其實不用派一兵一卒過河,最遲十日,便有人會將李軌兄弟之首級呈到朕的面前。”

秦瓊的擔心不無道理,然則張君武卻根本不以爲意,笑着一擺手,給出了個極其肯定之判斷。

“這……”

張君武此言一出,秦、程二人當即便全都傻了眼,愣是搞不懂張君武的葫蘆裡賣的究竟是啥藥來着。

“多的話,朕就不說了,二位愛卿回去後可着各部輪流在岸邊訓練木筏渡河之戰術,只消作出一派大軍即將強渡之姿態即可。”

儘管秦、程二人都是心腹中的心腹,然則事關機密,張君武自是不願多談,僅僅只是面色溫和地叮囑了幾句,便即閉上了嘴。

“諾!”

見得張君武不想細說根由,秦、程二將盡自滿心的疑惑,也不敢再多言羅唣,只能是齊齊應諾了事……

“哼,欺人太甚!”

姑臧城,新蓋好不久的皇宮正殿中,一名端坐在龍牀上的中年男子正在大發着雷霆,這人正是大涼皇帝李軌,至於惹他生氣的人麼,卻是跪在殿中的禮部尚書鄧曉,原因只有一個,那便是鄧曉辦事不利,沒旁的,李軌派其去華軍大營中議和,可鄧曉帶回的卻只有張君武的一句話——無條件投降,對此,自覺遭了羞辱的李軌拿強大無比的中華帝國沒辦法,自然是隻能將滿腔的怒氣全都發泄在了鄧曉的身上。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李軌建國之初倒是還勤政愛民,可這等做派也就僅僅只保持半年不到便原形畢露了,生活腐化奢侈不說,還屢屢亂殺大臣,朝中諸般臣工無不畏之如虎,這一見李軌暴怒不已,鄧曉當場便嚇得渾身哆嗦不已,根本不敢出言辯解,就只剩下一味磕頭告罪的份兒了。

“廢物,一點小事都辦不好,朕要你來何用,嗯?”

大涼雖盛產馬匹,可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地廣人稀之所在,所謂擁兵十萬,其實是連同歸附的胡人部落計算在內的,在經榆中一敗之後,自身的精銳已是折損了不少,如今國中能派出的兵力都已基本調去了蘭州前線,可縱使如此,總兵力也不過八萬之數,面對着華軍近三十萬大軍之壓力,李軌根本不敢奢望己方能勝,自然是隻能將希望全都寄託在了議和一事上,卻不曾想張君武根本不打算給大涼一個談判的機會,這叫李軌如何能息怒得下來。

“陛下息怒,微臣以爲張家小兒亡我之心不死,如今更是大軍壓境,唯有拼死一戰,方可得一線之生機!”

見得李軌暴怒如此,殿中諸般朝臣們全都噤若寒蟬,誰也不敢在此際出頭爲鄧曉緩頰上一句,唯有左僕射曹珍卻是忍不住了,他與鄧曉乃是通家之好,自是不能坐視鄧曉就這麼被李軌重處了去,這便趕忙從旁閃了出來,朗聲進諫了一番。

“哼!朕如何不知當以戰逼和,可兵從何來,嗯?”

李軌本是極聰明的個人,早年在民間也有着智者之美譽,哪怕登基之後墮落得很是迅速,可頭腦卻依舊好用得很,自不會不清楚以戰逼和乃是弱勢的大涼國唯一之機會,問題是眼下他能派出的軍隊都已派去了蘭州,再要派兵,那就只剩下皇城的御林軍了,先不說御林軍動不得,就算能動,攏共也就五千之數而已,純屬杯水車薪,根本派不上甚大用場。

“陛下明鑑,微臣倒有一法,唔,朝中袞袞諸公皆有部曲,多者近千,少的也有百餘,若是能暫且調用,再調集些家丁家將,足可得萬餘精兵,於前線之局勢實有大利焉。”

曹珍顯然早有準備,並不在意李軌的惡劣態度,一派胸有成竹狀地便將心中所謀之策道了出來。

“嗡……”

曹珍此言一出,滿殿大臣們頓時便轟然了起來,沒旁的,部曲可是大傢伙的私兵,都是家族武力之保證,每一名士兵都是用大量家族財貨培養起來的,又有誰肯輕易拿出去送死。

“好,愛卿所言深合朕意,來人,擬詔!”

李軌如今一門心思只想着如何逼退張君武的大軍,至於強行調集諸般臣工們的私兵會有啥後果麼,他卻是顧不得那麼許多了,也沒給其餘大臣們進諫的機會,一拍龍案,便已是急不可耐地下了最後的決斷……

姑臧城東,右衛大將軍安修仁府邸中,一名白袍青年穩若泰山般地端坐在書房的几子後頭,手持着本經文,目不斜視地看着,哪怕身邊兩名侍女皆美豔異常,也沒見其有絲毫的心猿意馬之跡象,這人正是受命潛入涼州的記室參軍張鋒。

“哈哈……慎微(張鋒的字)老弟,大事成矣!”

就在張鋒閱讀得入神之際,但聽一陣匆匆的腳步聲響起中,安修仁、安興貴兄弟倆已是滿臉笑容地並肩行了進來,這纔剛從屏風處冒出,箇中性子較急的安興貴已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哦,此話怎講?”

見得是安家兄弟到了,張鋒倒是不敢輕忽了去,緊着便起了身,一邊客氣地拱了拱手,一邊笑着發問了一句道。

“不急,不急,來,坐下說,坐下說。”

安興貴心情正好,竟是有意賣起了關子。

“善。”

張鋒年級雖不大,可氣度卻極爲沉穩,縱使心中急欲知道詳情,也不曾出言追問,僅僅只是笑着應了一聲,便即不動聲色地落了座。

“好叫慎微老弟得知,某隻是在曹珍老兒處稍微露了點口風,那廝果然在今日早朝時提出了要掉各家各府私兵上陣之事,偏偏李軌那自以爲是的傢伙還真就病急亂投醫了,如今城中各豪門皆已人心浮動,大勢已成,可以動手了!”

見得張鋒如此從容之氣度,安興貴心下里自不免暗讚了幾聲,也自沒再賣甚關子,笑着便將今日早朝上發生的事簡單地說了一下。

“李賊如今內外交困,衆叛親離,必死無地,事不宜遲,今夜便發動,大事若成,陛下必不吝重賞!”

張鋒能被張君武派來主持涼州大局,其宗室的身份固然是原因之一,可更多的則是其本人辦事沉穩又不失果決,這不,在下定動手之決斷時,也沒忘了要給安家兄弟許上個重諾。

“今夜?”

安家兄弟雖也已有了動手之決心,可原本是打算再多聯絡些家族一起動手的,卻不曾想張鋒居然提議今夜便動手,一時間都不免有些猶豫不決了起來。

“二位安兄應是知道的,那李賊並未愚鈍之人,今日雖是病急亂投醫,可若是有人提醒或是衆豪門稍顯抗拒之心,其必會醒悟過來,更改前議必是當然,若如此,實不利我等行事,恰恰就是今夜,諸豪門人心惶惶,縱使瞧見了我等舉事,也必不會出兵相助李賊,只消我等動作快,在天亮前拿下李賊,涼州大局自定矣,而消息一旦傳至蘭州,有內應之配合,李懋同樣必死無疑,成敗便在此一舉,還請二位安兄明鑑則個。”

見得安家兄弟皆滿臉猶豫之色,張鋒笑着便將箇中之緣由詳詳細細地解釋了一番,直聽得安家兄弟皆連連頷首不已。

“好,那就這麼定了,慎微老弟且自安坐,我兄弟二人這就分頭去安排諸般事宜!”

張鋒都已將道理解說得如此分明瞭,安家兄弟自是不會再有甚遲疑,就此齊齊起了身,丟下句交代後,便齊齊出門張羅去了……

第六百七十四章 委屈亦然無法求全(二)第445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困獸猶鬥(二)第607章第六百零七章 巧取襄陽(八)第427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戰於野(三)第381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襲巴東(一)第271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兵不厭詐(二)第31章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二)第514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五)第41章第四十一章 各方博弈(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白道決戰(五)第525章第五百二十五章 各個擊破(三)第323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驕兵照樣勝(三)第231章第兩百三十一章 巧戲薛舉(三)第六百九十一章 會戰金銀灘(一)第六百八十六章 反誤卿卿性命(三)第267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好事成堆第506章第五百零六章 詐降計(四)第六百九十一章 會戰金銀灘(一)第541章第五百四十一章 華麗的脆敗(一)第七百一十章 不對稱戰爭(三)第549章第五百四十九章 小姨子的心思第315章第三百一十五章 血肉磨坊(三)第190章第一百九十章 引君入甕(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四面楚歌(二)第488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衆叛親離(二)第608章第六百零八章 無可寬恕第73章第七十三章 將計就計(四)第77章第七十七章 將計就計(八)第116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曲徑通幽(一)第583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戰襄陽(三)第383章第三百八十三章 強襲巴東(三)第479章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襲安次城(一)第633章第六百三十三章 橫掃舒州(三)第4章第四章 突出重圍(二)第65章第六十五章 詐取鄭州(五)第623章第六百二十三章 搶灘登陸(一)第572章第五百七十二章 區別對待第95章第九十五章 戰略轉進(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摧枯拉朽(二)第330章第三百三十章 殲敵於野(五)第571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樑師都的末日(二)第408章第四百零八章 性格決定命運(一)第333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喋血宛洛大道(一)第324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驕兵照樣勝(四)第123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少艾之慕(三)第613章第六百一十三章 強勢碾壓(一)第412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喋血張八嶺(三)第612章第六百一十二章 會戰鄱陽湖(四)第256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野保衛戰(三)第438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圖窮匕見(一)第180章第一百八十章 末路窮途(一)第431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落日餘暉(三)第513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四)第364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雁門關阻擊戰(五)第233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敗西秦軍(一)第279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只要人不要地(一)第434章第四百三十四章 特種戰(二)第536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弄巧成拙(一)第47章第四十七章 巧取金堤關第353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唐的覆滅(三)第155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因變而變(四)第372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圍點打援(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再戰曼頭山(二)第318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強取霍邑(一)第622章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作不死(二)第33章第三十三章 強取洛口倉(一)第324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驕兵照樣勝(四)第334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喋血宛洛大道(二)第564章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軍對決(二)第340章第三百四十章 喋血宛洛大道(八)第238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雷霆一三擊(二)第51章第五十一章 滎陽大戰(四)第147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取武關(四)第242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末路梟雄(三)第530章第五百三十章 巧取居庸關(二)第132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軟硬不吃(四)第535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開門見紅(三)第80章第八十章 官渡之戰(二)第49章第四十九章 滎陽大戰(二)第611章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戰鄱陽湖(三)第281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只要人不要地(三)第2章第二章 臨機決斷第221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進雍城(三)第559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孤注一擲(三)第431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落日餘暉(三)第386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進夷陵(二)第641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輔公佑的末日(四)第252章第二百五十二章 強權就是真理(三)第60章第六十章 歷史的小拐點第六百八十四章 反誤卿卿性命(一)第63章第六十三章 詐取鄭州(三)第六百五十章 律法與人情(一)第336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喋血宛洛大道(四)第七百一十四章 遼東戰役(二)第117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曲徑通幽(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再戰曼頭山(三)第266章第二百六十六章 懲戒之戰(六)第269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下一盤棋(二)第502章第五百零二章 包圍與反包圍(三)第425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再戰於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