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正統之爭(一)

大業十四年三月註定是個喧囂的月份,儘管名義上代表着朝廷正統的齊郡軍一舉平定了關中,聲威震天下,然則各地的戰火不單沒見消停,反倒是更烈了幾分——河北,羅藝與竇建德、高開道等諸雄大戰連連;中原之地,李密在密謀幹掉了翟讓這個內部隱患之後,盡起大軍五十餘萬猛攻洛陽,一度打進了洛陽城中,可惜其部下都是草寇,一進了城,就渾然往了要追殲殘敵,竟被洛陽的繁華迷住了眼,就此大肆搶劫了起來,結果被王世充以精兵猛擊,大敗之餘,不得不退出了城去;江南則是蕭銑、周法明、張善安三豪雄互相征伐,而輔公佑等豪雄趁機大肆搶佔地盤,至於山西麼,劉武周與李家軍也打得個不可開交,大戰連連,雙方各有勝負,戰局陷入了僵持。

神州大地處處戰火,百姓生靈塗炭,慘不忍睹,唯獨齊郡軍所佔之地一派的欣欣向榮,在各級官府的督促下,大肆開荒種田,無論流民還是原住民,都得到了官府的大力安撫,耕者有其田不說,官府還以借貸的形式向治下百姓提供種糧以及安排退役之戰馬協助百姓耕田,府兵制、均田制乃至取消人頭稅,實行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輕徭役,減免稅負等諸般新政一一落實到位,大興之勢儼然,以致於周邊地區之災民紛紛涌進齊郡軍的控制區域,爲重建事宜提供了最爲寶貴的人力資源。

“主公,不好了,江都傳來急件,宇文化及策動驍果軍造反,已將陛下絞殺了!”

儘管無戰事煩心,可治理地方的工作卻同樣不輕鬆,饒是有着房玄齡等人的協助,又有着從那場怪夢裡得到的知識爲基礎,張君武依舊忙得個不可開交,每日裡都是起早摸黑地忙乎個不停,就連吃飯都難有個安生的時候,這不,纔剛提起筷子準備夾菜呢,就見王誠已是大驚失色地匆匆趕了來,滿臉惶急之色地稟報了一句道。

“呼……急報何在?”

儘管早就知曉隋煬帝必定會死於宇文化及之手,可真聽得準信,張君武的心還是不免猛地一抽,握着的竹筷也就此“噹啷”一聲落在了几子上,愣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深吸了口大氣,強自壓住了心中的傷感,語帶哽咽之音地發問道。

“急報在此,請主公過目。”

王誠明顯是被這等驚人的消息給震昏了頭,居然忘了要將急件先給張君武過目,直到張君武出言索要了,他方纔如夢初醒般地從寬大的衣袖裡取出了枚不大的小銅管,雙手捧着,恭謹萬分地遞到了張君武的面前。

“張恆!”

張君武一把接過小銅管,熟稔地擰開了其上的暗釦,從內裡倒出了一小卷的帛布,攤將開來,細細地過了一番,臉色頓時已是陰沉到了極點,沉默地片刻之後,這才聲線黯啞地喚了一聲。

“末將在!”

身爲中軍官,張恆自是片刻不離張君武左右,這一聽張君武點了名,他自是不敢稍有耽擱,緊着便從旁閃了出來。

“去,即刻將柴孝和、房玄齡、杜如晦並李靖、秦瓊、羅士信、程咬金四將都請到政事堂中,某隨後便去!”

張君武看了張恆一眼,幾乎是一字一頓地下了道命令。

“諾!”

見得張君武聲色不對,張恆自是一刻都不敢耽擱,躬身應諾之餘,匆匆便退出了大堂,自去安排通傳事宜不提……

“主公。”

“大將軍,您這是……”

……

這月餘來,儘管齊郡軍不曾再興起討伐之戰,可無論政務還是軍務,一直都繁重得很,不止是張君武本人操勞不休,房玄齡等人也都各有一大灘事要張羅,冷不丁被召到政事堂(即原議事堂,張君武嫌這個名字土氣,改爲了政事堂。)中,心下里自不免都有些犯猜疑,待得見張君武與王誠皆是一身的白色孝服從後堂轉了出來,三文四武頓時全都慌了神。

“江都急件已至,宇文化及悍然發動兵變,攜裹十數萬驍果軍叛亂,指使逆賊令狐行達縊殺了陛下並太子等天家人等,唯九江公主幸得驍果軍校尉林辰拼死相救,方得以脫身,目下正隨荊州水師趕來長安,據悉,宇文化及已立秦王楊浩爲帝,自任大丞相,揚言要率驍果軍打回長安。”

張君武並未急着言事,而是先走到了文案後頭落了座,方纔紅着眼環視了下諸般人等,語帶哽咽地將急件之內容詳述了出來。

“什麼?該死的狗賊,安敢狂悖若此,大將軍,末將請命率部出擊,不滅宇文化及,誓不爲人!”

衆人中,就屬羅士信性子最爲火爆,一聽宇文化及如此倒行逆施,還揚言要殺回長安,登時便怒了,扯着嗓子便咆哮了起來。

“大將軍,陛下死得好冤啊,宇文化及這賊子不死,天理何在啊!”

秦瓊乃是個忠義之人,儘管已徹底歸心張君武,可內心深處還是很感念隋煬帝之君恩的,此際乍然聞知隋煬帝已被宇文化及殺死,悲痛之意當即便不可遏制地狂涌了起來,淚流滿面地便嚎哭了起來。

“某父子兩代皆深受陛下之隆恩,陛下之仇便是張某之血仇,某誓與宇文化及等諸般逆賊不兩立,自當傳檄天下,明定宇文化及等諸逆之罪,責令天下共討之,不滅此般獠寇,張某誓不爲人!”

宇文化及等人自然是必須要剷除的,但卻絕不是現在,實際上,張君武也不以爲宇文化及所部真能回到關中,根本輪不到齊郡軍出手,這廝就註定會半道而亡,但這並不妨礙張君武表明與其不共戴天之決心。

“主公明鑑,竊以爲陛下之仇固然要報,然,眼下當務之急卻是正統之爭,若不早作綢繆,卻恐人心有亂啊。”

衆人或多或少都曾蒙君恩,值此隋煬帝罹難之際,傷感義憤都屬難免之事,唯有柴孝和卻是極爲的清醒,第一時間便從震撼中回過了神來,緊着便將最爲核心的議題挑明瞭來說。

“義明(柴孝和的字)所言甚是,只是某心已亂,實無分寸矣,諸公且就此事先議上一議好了。”

張君武之所以將衆人請了來,自然不是要談爲隋煬帝報仇之事,真正的目的只有一個,那便是該不該在此際自立改元,對此,張君武本人自是不好親自開口的,否則的話,難免遭人詬病,儘管他並不忌流言蜚語,可卻絕不想因小節而致關中人心大亂,毫無疑問,此時此刻將問題丟給四文四武去討論無疑便是最明智之選擇。

“主公,柴大人所言甚是,如今陛下已龍歸大海,天下不可一日無主,諸王又大半罹難,所遺之王孫皆幼,實不足以領袖天下,爲蒼生計,主公當須得及早自立纔是。”

身爲主公,張君武不好直說的話,謀士們自然是須得緊着幫襯纔是,這不,張君武話音方纔剛落,王誠便已頭一個站出來表了態。

“軒逸所言甚是,主公英明神武,百姓歸心,值此危難時刻,唯有主公能擔社稷之重任,屬下懇請主公早日登基,以定名分!”

作爲最早跟隨張君武的謀士,柴孝和自然也希望能看得張君武登基爲帝,如此,方纔不負其辛勞輔佐之功。

“不錯,大將軍勤政愛民,實明主也,末將附議!”

程咬金乃是瓦崗軍出身,對大隋朝本來就沒太多的歸屬感,之所以一直不曾表態,不過是因在場者就屬他官階最低,不好輕易帶頭而已,而今麼,既是王、柴兩大謀士都在勸進,他自是不甘落後了去。

“義貞所言甚是,某也附議!”

羅士信與張君武的感情最篤,自然也是希望張君武能登基爲帝的,緊着表態上一番也自屬題中應有之義。

“爲天下蒼生計,末將恭請大將軍登基!”

秦瓊心中雖還是頗爲感念隋煬帝之君恩,可說到底,張家父子對他來說,纔是真正的提攜之恩,若是隋煬帝還在世,秦瓊對張君武自立一事或許還會持保留意見,可眼下隋煬帝已逝,秦瓊自是樂見張君武能稱帝了的。

“主公,民心不可違啊,如今天下紛亂,人心思定,唯有主公可擔此責,臣等恭請主公自立!”

房玄齡心中其實對擁立一事還是有着些顧慮的,此無他,關中如今依舊未穩,國舅爺蕭瑀還掌控着河池、漢中等地,若是張君武自立的話,要想讓蕭瑀歸順顯然就有些不太可能了,若如此,少不得還需再大戰上一番,問題是眼下齊郡軍所掌控諸地都在調整之中,並不宜輕啓戰端,然則見得衆人皆已表了態,房玄齡也自不敢保持沉默,這便跟着出言附和了一把。

“主公當立,此毋庸置疑之事也,何須討論!”

相較於房玄齡等人的殷殷勸進,最遲開口的杜如晦卻是絕然了許多,僅僅只一句話便旗幟鮮明地表達了擁立之意,如此一來,衆人中就只剩下李靖一人不曾開口言事了,衆人的目光自不免全都集中在了其之身上……

第218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納妃之議第438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圖窮匕見(一)第399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五)第306章第三百零六章 忠臣之死第404章第四百零四章 二將齟齬第627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勢如破竹(二)第254章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野保衛戰(一)第525章第五百二十五章 各個擊破(三)第204章第二百零四章 藍田危急(二)第32章第三十二章 行險一搏(三)第420章第四百二十章 挫敵鋒銳(三)第516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臨洮之戰(一)第67章第六十七章 雙洎河之戰(二)第353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唐的覆滅(三)第94章第九十四章 戰略轉進(二)第250章第二百五十章 強權就是真理(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委屈亦然無法求全(二)第10章第十章 大路朝天(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攻守轉換(五)第40章第四十章 各方博弈(一)第270章第二百七十章 兵不厭詐(一)第492章第四百九十二章 天網恢恢(二)第372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圍點打援(三)第368章第三百六十八章 奇襲朔州(三)第439章第四百三十九章 圖窮匕見(二)第507章第五百零七章 走投無路(一)第355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唐的覆滅(五)第408章第四百零八章 性格決定命運(一)第七百零九章 不對稱戰爭(二)第70章第七十章 將計就計(一)第386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進夷陵(二)第422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真假劫營(二)第225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戰不利(三)第60章第六十章 歷史的小拐點第583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戰襄陽(三)第287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春季攻勢(一)第307章第三百零七章 奇襲韓信嶺(一)第526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個擊破(四)第55章第五十五章 壁虎斷尾(一)第548章第五百四十八章 臨終贈言第271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兵不厭詐(二)第530章第五百三十章 巧取居庸關(二)第127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進行時(四)第404章第四百零四章 二將齟齬第446章第四百四十六章 困獸猶鬥(三)第475章第四百七十五章 反身一擊(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六)第532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巧取居庸關(四)第268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一盤棋(一)第六百七十章 天降神兵(一)第471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圍魏救趙(一)第六百八十六章 反誤卿卿性命(三)第453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一)第544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華麗的脆敗(四)第484章第四百八十四章 甕中捉鱉(三)第158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灞水之戰(三)第414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喋血張八嶺(五)第315章第三百一十五章 血肉磨坊(三)第467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第395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一)第220章第二百二十章 兵進雍城(二)第47章第四十七章 巧取金堤關第24章第二十四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二)第七百零七章 現成的演練對象第268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一盤棋(一)第380章第三百八十章 攻略第六百八十四章 反誤卿卿性命(一)第50章第五十章 滎陽大戰(三)第425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再戰於野(一)第354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李唐的覆滅(四)第335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喋血宛洛大道(三)第175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過河擊賊(一)第435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特種戰(三)第222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用人不疑第109章第一百零九章 許昌會戰(六)第45章第四十五章 伏兵對伏兵(一)第26章第二十六章 緊急軍情第58章第五十八章 壁虎斷尾(四)第590章第五百九十章 再戰夷陵(一)第47章第四十七章 巧取金堤關第639章第六百三十九章 輔公佑的末日(二)第281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只要人不要地(三)第9章第九章 大路朝天(一)第523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各個擊破(一)第341章第三百四十一章 喋血宛洛大道(九)第592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戰夷陵(三)第476章第四百七十六章 反身一擊(三)第253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南樑來犯第243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榆中之戰(一)第420章第四百二十章 挫敵鋒銳(三)第388章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進夷陵(四)第90章第九十章 大破無上軍(四)第133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軟硬不吃(五)第7章第七章 虛實相間(二)第76章第七十六章 將計就計(七)第523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各個擊破(一)第594章第五百九十四章 急襲江陵(一)第582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血戰襄陽(二)第144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取武關(一)第530章第五百三十章 巧取居庸關(二)